癌症早發現、早治療,也許就是早死亡!

鴻朗說健康 2024-04-14 02:28:03

現在西醫對癌症的治療一直強調早篩查、早發現、早治療,但是這樣就是好嗎?也許適得其反,反而讓患者病情更快的惡化!我們先來看腫瘤專家何裕民先生的一則醫案:

腫瘤專家何裕民說我接診過一個80多歲老先生,剛剛查出來前列腺癌。但老人已80歲了,自己沒有任何征兆,當然不把它當一回事,執意不想治療,只想維持原樣,舒舒服服生活。

但子女們不幹了,堅決要求治療,且不管代價如何,都務必把癌症趕盡殺絕,徹底根治,以免後患無窮。做完了後,大便不通,天天痛苦得不想活下去,後悔莫及。

我想問問大家,醫學是幹嘛的?醫學是呵護健康的,老人一點征兆都沒有,動刀動槍的,值嗎?其實像這種年齡接近80的老年人,前列腺即使已經有癌症,沒有症狀,治不治療,活得時間不會有大差異,結果都是一回事情!

保守治療不好嗎?何必不讓老人舒服高興一點享受晚年?爲什麽要把老人身上插滿各種管子,在痛苦中死去?

如果這個事例還不足以喚醒人們的思考,下面我們再來看兩個事例!

我們來看看國家二級演員葉凡,上過多次春晚,演唱過很多耳熟能詳的電視劇主題曲。葉凡2003年查出患乳腺癌,當時做了保乳手術,2007年乳腺癌複發,進入廣州友好醫院治療後,發現癌細胞已擴散到肝、肺、骨頭、腰椎、背等全身。後因乳腺癌在廣州友好醫院去世,終年37歲。

我們還記得天才歌手姚貝娜吧?《中國好聲音》是一檔音樂性綜藝節目,其中中國好聲音成就了很多寶藏歌手,其中包括姚貝娜。2011年,正處在事業上升期的姚貝娜查出了乳腺癌,幸運的是屬于早期,癌細胞並沒有擴散,姚貝娜立馬進行了乳房切除手術,後來經過有效的治療,姚貝娜已經達到臨床治愈的階段。可是僅僅三年,乳腺癌卷土重來,乳腺癌複發,經診斷發現癌細胞已經轉移入大腦和肺部,最終不敵乳腺癌而離世。

這裏有幾個關鍵信息很值得我們反思:“屬于早期,癌細胞並沒有擴散”“立馬進行了乳房切除手術”“診斷發現癌細胞已經轉移入大腦和肺部”。從中我們看出這完全符合西醫所宣傳的“早發現”“早治療”,一點也沒有耽誤,可是最後做了乳房切除手術後居然癌細胞已經轉移入大腦和肺部了!這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這到底是爲什麽?

衆所周知,癌症真正的可怕之處,在于其具備“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特性。據相關數據顯示,在手術、放化療後,半年內出現複發的癌症患者高達69%,有70%-80%的癌症患者死于癌症複發。

即便成功切除,癌症仍有一定複發概率。癌細胞具有極強的繁殖力及侵襲性,會從病竈向周圍的器官進行侵襲,同時細胞有一個特點就是會自我種植。患者在剛確診的時候,可能就有許多癌細胞通過血管等方式,轉移到了腦部、肺部、肝髒及骨髓中,然後在一個適合自己的地方,開始“安家繁衍”。

這時可能還有患者會問,那我術後還做了全身化療,難道那些癌細胞沒有被殺死嗎?

是的,化療雖然殺死了大部分活躍的癌細胞,但是患者體內仍然休眠著100萬左右的G細胞(即不活躍的、休眠的、靜止的)癌細胞,而這類細胞因爲不活躍,無法被放化療藥物識別,要知道,殘存的幾個癌細胞也有可能再次無限增殖,最終出現數百萬個癌細胞共同形成一個腫瘤,這些病竈在初期極難被目前的檢測手段發現。

大部分接受保留膀胱手術的患者會在兩年以內複發,複發最常見的部位是膀胱,此外也可出現盆腔淋巴結轉移,或肺、肝、骨等處的遠處轉移。

腸癌肝轉移切除後一年,複發幾率達到60%以上,約一半的患者僅僅是肝內複發,也有一些患者會出現肝外複發。

一旦出現複發轉移,將岌岌可危。複發是很多癌症患者抗癌失敗的重要原因,因此不管是早期還是晚期腫瘤患者,手術及化療後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免疫力降低,是術後出現複發的關鍵因素。無論是手術還是放化療過程,實際上都在一點點消耗患者身體內免疫能力,特別是進行化療之後的患者,癌細胞不僅被殺傷,健康細胞其實也受到了化療的傷害。所以,癌症患者免疫能力要比正常人低的多。而且體內的細胞每天都需要新陳代謝,如果細胞突變而不受到免疫系統的壓制,就會進行下一步的癌變,癌細胞再次出現。

因此日本細胞免疫專家認爲:“想要預防複發、轉移,在治療上就不能僅關注局部腫瘤病竈,需要局部與整體兼顧,才能使腫瘤患者的身體狀況得到改善,提高免疫力,抗癌能力,維持住免疫功能與癌細胞的對抗平衡,進而一步步改變身體內環境,遏制癌細胞的增殖速度,降低複發轉移的可能性。

現代醫學,習慣于從微觀病竈的顯微化去分析癌症,攻克癌症。豈不知,病竈微觀只不過是作案現場,是結果,而不是因。這樣倒因爲果的治療,沒完沒了,比比皆是,害人匪淺,必須警惕。

換一角度看癌症的轉移,也是相同環境下的先後生長,並不一定是轉移。這就好象春天(環境)到了,竹林(體質)中的筍先後逐一長出。

所以,任何不改良生活方式的,不結合中醫調治體質的治癌,都是治標。1896年,英國醫生霍爾斯傑德,發現局部切除造成了癌的迅速轉移,因此發明了大範圍切除的方法,叫作無瘤手術方式,這才開始文明切割乳腺癌。是的,局部切除癌塊,就破壞了包圍圈,造成轉移;但是大範圍切除;還是不知道哪裏還有小癌塊。因此,切除範圍再大也是不徹底的。

很多學者反對使用手術切除治療癌症。1977年,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報告:“一名患乳腺癌的美國婦女,腫塊直徑2×2厘米,因爲術後轉移,3年之內手術切除38次,還是死亡。”。

20世紀80年代,英國皇家科學院也研究發現,原位癌能夠分泌一種抑制生成因子,阻止其它癌塊的發生。如果切除了這個原位癌,那麽其它部位的微小癌塊就會迅速生長。這就解釋了,爲什麽手術切除之後,又出現更多癌塊的原因。因此手術切除,這種取快一時的治法,會造成癌的迅速轉移。另外,腹部手術造成的腹腔廣泛粘連,也使得病人不得不一次一次地再手術。

癌症本來是慢性病,你不刺激它,它生長的速度很慢。但是你發現了它,就急忙采取不正當的手斷,破壞了膠原組織包圍圈,于是它就迅猛生長。于是慢性病就變成急性病了。

西醫治療腫瘤主要是手術放化療。這幾種治療法不僅傷元氣,損傷五髒六腑功能降低人的抵抗力,還會加快腫瘤的擴散的速度。原因很簡單腫瘤就類似一個馬蜂窩。夏天馬蜂窩裏全部是馬蜂,你不碰它一般的它們不出來,你一去碰它,馬蜂就全部出來蜇人。然後再多建馬蜂窩,因爲建一個你碰它們,它們不放心這道理大家應該都明白。西醫治療手法就是去捅這個馬蜂窩。所以幾十年下來治療結果不好,成功率很低。

寫到這裏,我們內心不禁升起很多莫名的悲傷,很多人太迷信西醫的所謂的“科學”了,可是這“科學”有時候確確實實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啊!

對于身患癌症、重疾的大部分人來說,確診之後的時間都非常痛苦。無法馬上離開人世,要在醫院裏反複接受治療,或者回家度過最後一段時光,可滿腦子都在擔心什麽時候會離開?治病的錢還夠不夠?諸如此類的問題將大腦全部占據。我國先鋒派作家代表之一的馬原,曾在2008年被檢查出右肺有塊6.5cm×6.7cm的不明陰影,他在《文學的日常》紀錄片中是這樣講的,得了不治之症,最好的辦法就是換水,善待它。馬原已經50歲了,他不願意後面的日子在醫院裏聽著儀器聲音活著,馬原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要逃出病房,逃出醫院。

在《文學的日常》紀錄片中,馬原提到這件事時,爽朗的笑出了聲,他說道,因爲得的是不治之症,要不要治療是天大的問題。馬原想了很多,他覺得最好的辦法是“換水”,因爲生命是以水爲基礎的,他將肺部的陰影看成了一個生命體,這個生命體是通過水這個渠道進入到他的身體,馬原想,或許能用“換水”的方式,把這個入侵的生命體排出去。換一種通俗的說法,馬原的意思是“既然我得是不治之症,那我就不治了”,他要和這個病毒共存。馬原在書裏寫道,他和死亡定下3年之約,如果只能活3年,那就好好享受生活,不讓自己留遺憾,如果他能活30年,那就找一個山清水秀、遠離塵囂的地方,每天讀書、種菜,過神仙日子。但馬原一直記得身體裏還有個不明良惡的腫瘤,一次,他認識了一位鄉醫,鄉醫醫術受到當地人追捧,馬原閑來無事讓鄉醫幫忙檢查身體。鄉醫給馬原看了之後,很肯定地告訴他,身體右肺的腫瘤已經不足爲懼,馬原很高興,他認爲自己“換水”成功了。在山裏這些年,馬原寫出了《逃離——從都市到世外桃源》,記錄他生病後的生活,寫了《牛鬼蛇神》、《糾纏》,還寫了劇本《過了一百年》等作品。

沒有對比就沒有鑒別,也不足以引起人們的反思!“癌症”無論古今中外,一直都是人們談之色變的“絕症。”似乎只要跟這個病沾上邊,那自己便“命不久矣。”

然而淩志軍患病後,哪怕是到了晚期,依舊不化療不吃藥。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在五年後,其身體裏所有的癌細胞竟奇迹般的消失了!

那麽作爲“抗癌第一人”的他,是如何“從死神手裏搶回自己一條命的?”

2007年,淩志軍在經過12個月的不間斷勞作,終于完成了自己的新書。然而就在完成這一大作時,一向健康的他突然感到頭暈目眩。面對突如其來的身體變故,淩志軍有些懵然不解。

不過一開始,他也並不太在意這些症狀。畢竟作爲作家,長期熬夜下誰沒幾個“職業病”呢。但隨著症狀的愈演愈烈,男人也不得不重視起來。

而在一項又一項的檢查中,一種淩志軍覺得此生與自己無關的病狀找上了自己——“肺癌晚期”。突然降臨的噩耗,讓一向樂觀的淩志軍也充滿了害怕和不安。不過好在在親友的關懷與支持下,其重新燃起了求醫的希望,而此時新的機遇卻悄悄找上了他。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後,他聯系到了比利時學醫的妹妹,並通過她聯系上幾位專家進行線上會診。

與專家會面後,淩志軍得到的手術切除,並長期服用抗癌藥物的治療方案。

但通過自己查詢大量資料,淩志軍明白化療的成功率很低,而且副作用巨大。更重要的是,想到父親在世時那副病恹恹的樣子,淩志軍果斷拒絕了化療。

此時在他心裏就一個想法,哪怕是剩余的時間不多,他也不想在病床上度過。

2008年,在利用手術切除左肺最嚴重的癌變區域後,淩志軍便拒絕了後續的藥物治療。在出院回家後,他便請起了長假。

這位曾經一心只有工作“快速運轉”的他,在此時徹底慢了下來。並帶著家人移居深圳郊外,過上了悠閑的生活。

不再被工作纏身的他,也終于有時間與家人慢慢相處、品味生活。但不接受傳統治療,並不代表他就此放棄了自己的生命。

事實上自院後,淩志軍便不斷通過改變生活習慣來幫助自己身體的恢複。

保證充足睡眠,多喝水,適量運動,並且嚴格控制飲食,只吃最純粹自然的食物。

在堅持了這樣一段時間後,他驚喜地發現自己的身體明顯好轉,之前的頭暈和胸悶症狀幾乎消失。

激動之余,他第一時間前往醫院進行了複查,結果令全家欣喜若狂:腫瘤在明顯縮小,甚至有痊愈的迹象。

而這次的檢查,也讓淩志軍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在此之後,他依舊進行著返璞歸真的生活方式。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5年後,通過這種看似不可能的方式,其身體裏的癌細胞竟然奇迹般消失不見了。

爲此淩志軍特地把自己的抗癌心得寫成《重生手迹》,通過自己的行爲,向那些沉寂在絕望中的病友帶去一點希望。

如今,世界各地的美麗風景成爲淩志軍鏡頭下的主角。2024年在他出版的新書《追光之旅》中,也記錄自己與家人快樂的身影。

那個曾被“死神下了判決書”的男人,徹底迎來了自己的新生。

腫瘤專家何裕民說:近年來,演藝明星得癌的大有人在,他們有的是錢,但是卻不能挽回生命。幾年前,有一位演員,得了肝癌,很有錢,曾經兩次花費巨資進行肝移植,但後來仍未能逃脫厄運。

北京中醫藥大學曲黎敏教授在訪談中語驚四座地談道:“去ICU裏面轉轉,你們就會發現,越有錢的人壽命越短。

他們花費常人所不可及的天價去花錢治病,享受著最頂級的醫療資源和看護服務,結果卻反而適得其反。”

曲黎敏教授作爲中醫養生領域的業界知名人士,她的這一番話無疑會讓不少人感到駭人聽聞以及費解。

要驗證曲黎敏教授的這個觀點,我們不妨先一起來看看統計數據,根據2022年英國《經濟學家》刊文表示,全球目前共有2189位億萬富豪。

而這些富豪們,所占有的總資産已經超過了10萬億美元,平均下來,每個人的財富,都不低于10億美元。

這是一個令人乍舌的數字,動辄10億美元的財富,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是今生今世都難以企及的財富。

但英國的財富報道同時也公布數據顯示,在近8年的時間裏,有72名億萬富豪離世,而因疾亡故的億萬富豪們,平均年齡僅爲48歲。

這個數字在我們來看是十分反常的,因爲伴隨著醫療技術地不斷進步和醫療水平的提升,放眼全球的人均壽命,都已經達到了70歲的高齡。

這些坐擁幾近全人類80%財富的億萬富豪們,生命的進程竟然僅在48歲就英年早逝,讓人不禁扼腕歎息。

在一次演講中,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曲黎敏教授提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觀點:有錢人死得比窮人更快,因爲他們花大價錢治病,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當富人被診斷出癌症時,他們常常感到害怕和恐慌,仿佛世界末日降臨。于是,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去尋找最好的醫院、最好的醫生、最好的藥物……然而,事與願違,爲什麽會這樣呢?聽了曲黎敏的解釋,你絕對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最近幾年,不少大佬都因病早逝,比如220億身家的果殼網董事長左晖,大益普洱茶董事長吳在加,這些富豪得了絕症,不遺余力找最好的醫院、名醫,但最終還是沒有救回一命。

無獨有偶,“老頑童”蔡瀾也大膽直言:“一旦生病,越有錢的人死得越快,他們花天價治療費,效果往往適得其反,只能等死。”

現代醫學宣傳,切除癌症病竈叫做手術除根,謊稱只要病竈沒有了,癌也就給治住了。于是,患者一聽是癌症,就急于做手術。但事實上,患癌的原因並沒有因手術的切除而消失,反而因爲手術損耗了人體的自愈能力,新癌腫更容易快速複發。

過度的西方醫療,不斷地手術,不斷地消耗,最後造成患者死亡。但最後醫生卻說這是癌症造成的,炮制出“患癌必死論”來作擋箭牌,其實這就是一個騙局。

眼下,伴隨著大家對癌症的恐慌,有一種很普遍的說法,即癌症不好治,主要是發現晚了,如果能早發現,早治療,肯定能早治愈。

據韓啓德院士介紹,近年來,我國癌症發病率顯著增高,2013年與1990年相比,癌症新發病例數增加81%,其中肺癌由26.2萬到59.4萬,增加1倍多,乳腺癌由9.8萬到26.6萬,增加近2倍,前列腺癌增到5倍。

20多年,癌症增長那麽多,可能的原因有人均壽命延長導致生腫瘤的機會相應提高、生活方式改變、環境惡化等。

而我們不要忽略另一種可能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精密儀器是不是只是發現了更多沒症狀、在原有條件下不能發現的、進展很慢或不會惡變的“早期癌症”“懶癌”。

換言之,早發現、早診治只是讓我們“增加”了很多腫瘤病例,但其中不少是十分懶惰的腫瘤——你不發現它們,它們也沒有破壞力,而發現它們,對惡行腫瘤的防控工作,成效甚微。

國外有研究發現,在死于非甲狀腺癌的病人裏,2.5毫米厚的甲狀腺組織切片檢查發現,他們中有36%患有甲狀腺癌,而如果切片厚度爲0.5毫米或更薄,更多會在生前就檢查出患有甲狀腺癌。

在死于非癌症的40-50歲女性乳腺組織切片檢查中,發現40%的婦女患有乳腺癌。這些懶惰的癌症被稱爲“終身沒有征兆、沒有麻煩的癌症”。

一份研究記錄了1975年-2005年美國甲狀腺癌、黑色素瘤、腎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的患病情況,30年間,這5種癌症的患病人群都差不多增加了3倍,但死亡率幾乎不變。

而在此期間,美國推行了大量“抗癌運動”與早期篩查項目,開展“早發現、早診治”後,人群死亡率卻沒降低。

而更多的早發現,是把衆多無症無感人群篩選進了癌症候選名單,最終被治療成爲真正的癌症。

現代醫學能發現癌症,但是不能有效治愈,積極治療的結果是加速病情發展,很多人誤認爲是因爲缺錢缺藥才治不了,其實還是醫學局限所致,看看那些名人,他們是最好的醫院、最好的醫生、最好的藥物還是沒能留住,如果順其自然,不去積極治療或許還能多活幾年,如果會自己調整心態,調理生活方式,辯證論治,甚至能長壽。

醫學博士李德敏治腫瘤四原則:不活檢、不手術、不放療、不化療。活檢是指把腫瘤切出來,在顯微鏡下看一看,如果看到它細胞核形態有變化,長得奇形怪狀的,基本上就判定它是個腫瘤、癌細胞變異,這樣做的話,其實較爲武斷!

但是現在西醫仍然把它作爲一個診斷腫瘤的所謂的“金標准”,這是非常錯誤的。

活檢的理論本身就存在嚴重的問題,它還是屬于形態學的一個研究方法。比如我們看到一個人長得奇形怪狀,就憑他的長相、形態,你就能說這個人一定是個壞人,或者是一個好人?!能這麽判斷嗎?肯定是不能的!

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癌細胞,如果你切掉的組織恰好有癌細胞,你就診斷它是癌症,就進行一些治療,那是非常錯誤的,對人體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最大的問題就是活檢對人體的破壞非常大,它可以把你關鍵的一些信息傳導的通路阻斷。所以,做了活檢的人,非常容易擴散、轉移,也給中醫治療增加很大的難度。

根據目前掌握的癌症知識,“早發現、早診治有利于癌症病人”並不違反邏輯,也更容易被大家接受,甚至已成爲一種集體意識。

問題是,這些“明星”技術尚沒發揮多大作用,卻帶來不少麻煩。

1993年-2011年,韓國大力推行甲狀腺癌早期篩查,結果甲狀腺癌病人增加15倍,成爲發病最多的癌症。但這18年間,該國死于甲狀腺癌人數卻並沒有變化。

並且,幾乎所有診斷出來的病人,都做了放療或切除術,其中約11%發生甲低症,2%手術引起聲帶麻痹。

2008年和2009年,北京市政府投入2億多對全市133萬婦女癌症篩查,宮頸癌篩查75萬例,確診宮頸癌72例;篩查乳腺癌57萬例,確診乳腺癌241例;其他婦科腫瘤17例。

以此推算,對全國婦女進行兩癌篩查,國家能否承擔得起? 除了耗費與效益評估,更難的是查出後怎麽辦。

如果進行早期幹預,比如切除早期病竈或基因調控,但其中很大部分最後並不演變爲重症的人等于“白挨刀”。如果隨訪觀察,長期多次CT等檢查必然會對人體帶來不可避免的傷害。

西方人發現,在屍體解剖中,33%的男性有前列腺癌,卻只要1%的人會因此死亡。

這剩下的32%,如果都去早發現早治療,這個死亡人數絕對會不止1%!

當然,這最要命的還是心理負擔這個難題。

現在的人,如醫生說你得了癌症,個個都會如五雷轟頂,家家都會像大禍臨門。因爲現代醫學在長時間的宣傳上,把癌症說成是絕症,得了癌症無異于被判了死刑。

于是大家一聽得了癌症,立即手軟腳酸,臉色蒼白,據說,在癌症患者中,大概有70%的患者是被自己嚇死的。

當然很多時候是被醫生嚇的。其實癌症古已有之,只是我們的叫法不一樣而已,如息贲、伏梁、乳岩、翻花等古今中醫病名,會腐爛化膿的,一般稱之爲癰瘍;聚成爲塊,按之不散的,一般稱之爲癥積。

和西醫不同,中醫從不認爲這些是絕症。癰瘍多生于體表,托毒排膿,逐邪外出即可;癥積常生于體內,“養正積自除”,可以緩消之。

這是中醫曆久相傳之經驗,可經西醫取了個癌症的新名後,又成必死、不治之症了!

中醫說:“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現在,癌的恐嚇,已成爲了一把立即可將病人精神意識摧垮的殺人刀。

據統計,腫瘤患者中,有66%的患者患有抑郁症,10%患有精神衰弱症,還有8%患有強迫症,這說明至少84%的腫瘤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腫瘤專家何裕民說工作中遇到很多病人,他說沒查出癌症之前一切都好好的,當得知自己得了癌症,身體反而一天不如一天。前幾年,我接診了一個上海著名中學的德育老師,患了胃病,3年間治療、護理的都不錯,年前去做複查,自我感覺良好,各項指標均正常。

但他去B超室檢查時,做B超的年輕醫師,一邊做一邊說“你這個病很容易複發轉移”。之後這位醫師在肝內發現了有異常回聲,就直截了當地告訴患者:“你肝內可能轉移了。”這位老師愣了一愣,一聲不響地走了。回到家後,沒過幾周就走了。其實,許多患者不是死于癌症本身,而是被癌症嚇死的。對這樣的事例,我們不禁反思,這檢查對癌症患者到底有沒有用?

一位爲癌症患者進行深度咨詢的心理醫生講述自己的經曆:很多年前,一個被查出來罹患晚期胰腺癌,醫生預計只能活半年的患者找到她哭訴,查出癌症的那天,這位患者一夜沒睡,第二天,之前還能系上的褲子就要松開一個扣子了,到了第三天竟然完全系不上了。

這是這位心理醫生第一次知道,心理上的崩潰竟然會如此明顯地體現在病情上。

心理痛苦是第六項生命體征 早在1999年,美國國家癌症網絡(NCCN)就發布了《NCCN癌症臨床指南:心理痛苦的管理》,研究並制定了惡性腫瘤患者心理痛苦處理標准和臨床實踐指南。 2010年,國際腫瘤心理協會(IPOS)更是將心理痛苦作爲第六生命體征,與體溫、血壓、呼吸、脈搏同樣重要,並把心理痛苦的評估作爲臨床護理路徑的常規項目。

所謂心理痛苦,是指由各種原因導致的情緒體驗,包括心理(認知、行爲、情感)、社會和/或精神體驗等方面,表現爲脆弱、悲傷、害怕等情緒反應或抑郁、焦慮、恐懼、社會孤立感、精神危機等嚴重心理問題。心理痛苦會導致治療效果欠佳,住院費用增加,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甚至縮短患者壽命。

世界衛生組織早已經宣稱癌症是慢性病,它和高血壓、糖尿病、心髒病一樣,是緩慢發生的過程。

美國也已公開承認了三法治癌的失敗,他們放棄這種錯誤療法後便開始了癌症是慢性病的宣傳。

而我國于上世紀70年代,許多醫學專家到美國學習化療,回國後廣泛傳播這種治癌方法,至今仍然樂此不疲!

于是便出現了這截然不同的一幕:美國放棄三法後,癌症死亡率不斷下降;我國開展三法後,癌症死亡率不斷上升。但是我們依舊崇拜西方,相信“科學”。

《廣州日報》曾刊出一則《各科室爲何特愛癌症病人》的報道:“明明是醫院治不好的病,但各個科室卻爭著要。是各科室認爲自己有能力治療嗎?但事實是誰也治不好,豈不可笑!

當然了,真正的原因其實是癌症治療費用昂貴,少則十幾萬,多則上百萬元。因此,癌症患者一直是各大醫院爭相奪取的‘肥肉’,甚至醫院內部各科室之間也展開搶奪癌症病人的爭鬥。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掙錢。

外科賺了錢,就把患者轉到化療科化療,然後再轉到放療科放療,等到這些科室的錢都賺夠了,再把病人扔到中醫科去。”真是細思極恐!

對于醫院來說,癌症是世界上唯一治死人不用負任何責任的疾病,不管是什麽癌症,上來就是慣用三把刀——手術切除、射線燒死、藥物殺死。

不管有沒有療效,醫院最終都獲得了巨大的利益,而患者沒有幾個能夠活下來的,可他們卻一點責任都沒有。

美國有一本書叫《不治而愈》(安德魯•韋爾著,洪漫,劉立偉譯,新華出版社,1998.1)第三節寫一個名叫阿蘭的,畢業于耶魯大學,又在洛克菲勒大學學了六年治療癌症,取得了生命學博士學位。

他著重是研究化療的。但是,他自己得了癌症後,卻沒有用化療來治療,而是采用飲食療法。

老中醫潘德孚先生在寫《天下無癌》時就采訪過多位化療醫生,問他們如果自己的子女得癌症,用不用化療,答案是否定的。那爲什麽要給別人做化療呢?他們說不做化療死了,一怕領導會不高興;二怕患者家屬有起訴的理由。

另一位是銷售放療機的朋友,問他:“如果你的家人得癌症,你會不會叫他做放療?”他的回答是:“放療會導致癌症,我怎麽會用導致癌症的方法治癌呢?”

做化療的醫生,不讓自己的家人做化療,賣放療機的商家,不讓自己的家人做放療,而醫院腫瘤科的醫生們,卻拼命使用這兩種方法來治療癌症,這雖然有點反諷,卻是當今醫療的現實!

臨床中我們發現西醫治療癌症效果並不好,很多手術後的患者不久又複發了、轉移了!什麽是癌症的複發?所謂的複發,是切除後相同環境、體質下的重長。所以,癌症是身體環境、體質的自有産物。想根治,必須持續改良身體環境、體質。

而這,必須持續改良生活方式,並結合持續的中醫調理體質。

現代醫學,習慣于從微觀病竈的顯微化去分析癌症,攻克癌症。豈不知,病竈微觀只不過是作案現場,是結果,而不是因。這樣倒因爲果的治療,沒完沒了,比比皆是,害人匪淺,必須警惕。換一角度看癌症的轉移,也是相同環境下的先後生長,並不一定是轉移。這就好象春天(環境)到了,竹林(體質)中的筍先後逐一長出。所以,任何不改良生活方式的,不結合中醫調治體質的治癌,都是治標。

有人說西醫治癌就像是捅了馬蜂窩,細思這話是很有道理的!1896年,英國醫生霍爾斯傑德,發現局部切除造成了癌的迅速轉移,因此發明了大範圍切除的方法,叫作無瘤手術方式,這才開始文明切割乳腺癌。是的,局部切除癌塊,就破壞了包圍圈,造成轉移;但是大範圍切除;還是不知道哪裏還有小癌塊。因此,切除範圍再大也是不徹底的。

很多學者反對使用手術切除治療癌症。1977年,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報告:“一名患乳腺癌的美國婦女,腫塊直徑2×2厘米,因爲術後轉移,3年之內手術切除38次,還是死亡。”。

20世紀80年代,英國皇家科學院也研究發現,原位癌能夠分泌一種抑制生成因子,阻止其它癌塊的發生。如果切除了這個原位癌,那麽其它部位的微小癌塊就會迅速生長。這就解釋了,爲什麽手術切除之後,又出現更多癌塊的原因。因此手術切除,這種取快一時的治法,會造成癌的迅速轉移。另外,腹部手術造成的腹腔廣泛粘連,也使得病人不得不一次一次地再手術。

癌症本來是慢性病,你不刺激它,它生長的速度很慢。但是你發現了它,就急忙采取不正當的手斷,破壞了膠原組織包圍圈,于是它就迅猛生長。于是慢性病就變成急性病了。

西醫治療腫瘤主要是手術放化療。這幾種治療法不僅傷元氣,損傷五髒六腑功能降低人的抵抗力,還會加快腫瘤的擴散的速度。原因很簡單腫瘤就類似一個馬蜂窩。夏天馬蜂窩裏全部是馬蜂,你不碰它一般的它們不出來,你一去碰它,馬蜂就全部出來蜇人。然後再多建馬蜂窩,因爲建一個你碰它們,它們不放心這道理大家應該都明白。西醫治療手法就是去捅這個馬蜂窩。所以幾十年下來治療結果不好,成功率很低。

西方醫學是微視醫學,它倚重光、機、電技術來診斷病人,然後醫生被訓練起來解讀照片及各種化驗報告,這樣的治療方法往往對病人視而不見,只是把人體局部的病菌、細胞無限放大,因此只能得到片段的治療。

中醫是一個天地人的醫學,她看整體,講究人身的整體管理平衡,細胞之所以病變,並不是細胞的原因,而是整體的管理失控造成的,只要恢複了整體的管理,病變細胞就會在整體力量的控制下改邪歸正。

曾經有專門檢驗,就是給一部分六十五歲到八十歲這個年齡段正常死亡的老人做屍體解剖。

解剖的結果是,這些人全部都有腫瘤,有的腫瘤有拳頭那麽大,十公分左右。但是本人在生前沒有什麽感覺,一直到死都沒發現自己長了腫瘤。

這個說明,很多時候腫瘤可以和人共存。錯誤和盲目的治療反而引發癌症細胞的過度生長,帶來真正的危害。

事實上,年齡越大,得癌的機會會越多,即使你體內存在癌症,但無任何症狀,也無須去“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因爲,只要你的身體整體平衡,無症狀,說明自己的生命能力完全能控制它生長,能讓人瘤處于平衡狀態。當這種平衡打亂了,癌腫才會慢慢的長大。

治癌應順從生命的規律。所謂“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現代醫學對癌症的所有檢查和治療方法,其邏輯思維基本都是錯誤的,根本就不是癌症發現早與晚的問題。

西醫絕大多數檢查所得的數據,是結果而不是原因,絕大多數治療目標,是結果而不是原因。

現代醫學把一切疾病的原因歸于局部的病變細胞,用外力來殺死病變細胞的方法就是其唯一的方法,這實質是它治標不治本的實質。

更重要的是,這種治法副作用極大,它把人體的內部管理破壞得更亂了,疾病不是變輕了,而是變得更重。

人體是何等精密的結構,只要保持身體整體的平衡,提高生命的自管理能力,不管癌症如何嚴重,相對于整個生命體來說,它都是局部的、微不足道的。

因此,即使患癌,也不必劇烈恐慌。因爲心理壓力驟增,是絕對會影響人體陽氣的運行,讓五髒六腑更加失調,讓免疫力更加低落,形成惡性循環,導致更多正常細胞癌變。

實際上,在中醫講,癌只是一個局部的集聚,從西醫的角度上來講是正常的身體的組織發生了變異,其實變異是很正常的。

生命都有一種突破性,希望獲得更強的生長優勢和更良好的生存狀態。當髒腑之間不協調,信息溝通出現問題的時候,有一些細胞就會發生變異,它不過是爲了獲得一些生長優勢,而這就是西醫所謂的癌細胞。

而每個人身上都有癌細胞,只是一個癌細胞數量的不同而已。

就像我們的社會,每個國家都有小偷一樣,但是這跟數量有關系,如果一半的人都是小偷,那肯定天下大亂了。癌細胞也是一樣,它的數量在一定的範圍以內,根本就不會影響我們整個生命體系,它的影響力是有限的。

美國人也曾經做過一個試驗,就是給一部分六十五歲到八十歲這個年齡段正常死亡的老人做屍體解剖。

解剖的結果是,這些人全部都有腫瘤,有的腫瘤有拳頭那麽大,十公分左右。但是本人在生前沒有什麽感覺,一直到死都沒發現自己長了腫瘤。

這個說明,很多時候腫瘤可以和人共存。錯誤和盲目的治療反而引發癌症細胞的過度生長,帶來真正的危害。

事實上,年齡越大,得癌的機會會越多,即使你體內存在癌腫,但無任何症狀,也無須去“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因爲,只要你的身體整體平衡,無症狀,說明自己的生命能力完全能控制它生長,能讓人瘤處于平衡狀態。當這種平衡打亂了,癌腫才會慢慢的長大。

也就是說,很多時候,老人長癌腫與拿拐杖的道理一樣,都是維持生命的平衡與健康。

所謂“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現代醫學對癌症的所有檢查和治療方法,其邏輯思維基本都是錯誤的,根本就不是癌症發現早與晚的問題。

在臨床上我們看到的是我們不願看到的情況!在癌症治療現狀中,很大一部分患者會面臨錢花光,頭發掉光,白細胞殺光,癌細胞照長,生命步入“絕望”的處境。可是爲什麽我們就不想想是什麽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呢?

56 阅读:14810
评论列表
  • 2024-04-18 16:18

    嘿嘿嘿。。。好文,客觀!

  • 2024-04-19 18:29

    你寫文章簡直就是癌症患者的福音,可惜很多人看不透

    黃金聖鬥士 回覆:
    意思是他知道自己有癌,不能做到無視的地步,影響了心情
    西蜀子雲亭 回覆:
    你不懂就不要秀智商了。什麽叫早期到晚期至少二十年?你胡扯前哪怕百度一下也好。
  • 2024-04-18 15:14

    現代醫學就會嚇唬人,不然這麽賺錢

  • Feng 17
    2024-04-21 22:22

    植物可自然降解,按西方思維提純的東西都是無法自然降解的,好的中草藥是戴密碼的密碼鎖只有真正好中醫才能正確解碼,用西方思維研究中醫藥永遠都是瞎子摸象!中醫難學爲什麽中醫藥大學的課程裏要安排大量的西醫課程和英語?英語四六級不過關不發畢業證?扼殺中醫的陽謀就是讓中醫不再純萃,醫院的都有證,爲什麽醫院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病人沒見少反而越來越多?幾乎都要全民終身服藥了,這不都是西醫西藥的功勞嗎?西醫西藥這麽好爲什麽怪病越來越多?後遺症越來越多?植物可自然降解!植物提取物不能!如:橡膠、大碼hly、卡拉膠……鴉片早已被包裝成其他東西禍亂天下了!周圍的親人朋友好幾個都被西醫治沒了,掏光家底都沒治好,我只能找中醫了,真正的好中醫太少了,都因爲考不了證不讓行醫,中醫藥大學裏培養的又都是按西醫理念造出來的僞中醫,我只能自學中醫理論了,大道至簡啊!大道至簡!一切疑難雜症都是作的,人不自救沒得救!這不符合資本的意願,因爲名目繁多才能利益最大化!

  • 深藍 15
    2024-04-22 14:06

    這種觀點簡直是狗屁不通,典型的不信科學信鬼神!陳曉旭就是如此,發現腫瘤後,不治療,轉身出家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每個人面對病魔肯定可以有不同的選擇,這沒有問題,但是你這種明顯反科學的鼓吹,甚至用屁股想出來的理論,居然還有這麽多人叫好?

  • Feng 14
    2024-04-21 22:22

    古代沒有什麽甜膩寒涼的食物傷害脾胃,更不會吃撐,脾爲後天之本,主運化,最怕甜膩寒涼撐。古人日出而做,日落而息,與天地同頻,不熬夜不耗神,沒有過度刺激嚇人的遊戲傷害腎髒,腎爲先天之本,存儲先天精元,不可再生,沒法補,用完人就沒了!與國際接軌後全反了!都是西醫,醫院越來越多趕不上病人多,怪病越來越多沒法治還都得終身服藥,是不是該反思一下了???中醫遵從道法自然,大道至簡,因人而異通暢即平衡,是宏觀調控的大智慧,是從戰略高度看問題,西醫是用微觀的思維模式攻擊核心堡壘,不計傷亡代價的蠢將,培養的都是專科醫生,離開儀器和團隊啥都不是!所以他們根本不會治人,只會換零件,他們不研究如何去保護原裝的卻極力推薦換新的!這是什麽意思?難道科技進步的方向不是讓人自身變強,而是讓人能隨便換器官?那器官來源呢?這問題太嚴重了!!!

  • SU 12
    2024-04-21 13:25

    不能太相信西醫,重新自身的身體有一套完整完美的免疫系統。有病了,說明在前多方面超負荷了,需自我檢索原因,調整走出損害免疫功能的因素。

  • 2024-04-22 09:25

    只能說明一點,越有錢的人做惡太多了。人不收你。老天收你。

  • 2024-04-23 14:08

    好文章!

  • 2024-04-26 23:58

    網上中醫藥吹水的太多。爲什麽?那麽多人靠著混飯吃。騙子靠著騙錢。資本靠著發財。不信?看看現在中藥的價格。你如果說中醫藥的缺點,就和動了他們的飯碗一樣和你胡攪蠻纏。

  • 2024-05-06 11:02

    越有錢活得越短,這句話揭露了西醫的本質不是治病,多治不如少治,少治不如不治,太可悲了。西醫發展壯大這麽多年,合法殺死了多少人?更可悲的是死前還在感謝醫生付出的努力。

  • 2024-04-24 13:05

    文章的意思早就說清楚了,行文太長,有點重複。再壓縮提煉,就是一篇好的科普文章。

  • 2024-04-22 01:32

    對于相信中醫中藥的人、癌症只是小菜一碟、中願中藥是可以治愈所有腫瘤、

    黃金聖鬥士 回覆: 希望
    她是死于憂郁
    希望 回覆:
    那陳曉旭怎麽解釋
  • 2024-04-26 01:01

    長篇大論,一句話治不好,不過我有偏方,專治中晚期患者,五年內治愈。

  • 2024-05-02 12:10

    販賣焦慮、罔顧事實,若有人因你信你錯過最佳治療而死,你死後必下阿鼻地獄!

  • 2024-04-21 20:45

    販賣焦慮,財源滾滾[汗]

  • 2024-04-25 20:15

    睜著眼睛說瞎話

  • 2024-04-25 19:52

    你把幾個個案搬上來說,也沒有什麽說服力,醫學上不會把個案當主流治療方式的,動刀化療治好癌症的也能給你找出案例來,那你到底是治還是不治?

    用戶36xxx86 回覆:
    不是幾個!現在基本全世界癌症治療還都是以手術放化療爲主!權威統計治愈病例千千萬萬!反而是那些中醫大師,全程純中醫抗癌成功的案例真沒見過幾個!
  • 2024-04-27 05:30

    懂不懂循證醫學?不懂別瞎寫!

  • 2024-05-04 04:00

    說的太對了,尤其是挨千刀的放化療,簡直不能沾

  • 2024-04-22 17:27

    顛三倒四[打臉]東拼西湊

  • 2024-04-26 16:08

    真實的,實在的心裏話[點贊][點贊][點贊]

  • 2024-05-05 23:17

    我有個親戚70多歲了,得了直腸癌中期,後手術切除,並作了放發療,現在已8O多歲了,而且現身體還不錯,到處玩,這又怎麽解釋了,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以及適應性都不一樣,你不能拿一兩個案例,來代表全部,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然你會誤導人的。

  • 2024-05-07 01:08

    全篇糊說八道!

  • 2024-04-21 22:42

    憑想象寫文章,誤導病人啦!

  • 2024-04-29 22:08

    狗屁不懂,瞎扯蛋!

  • 2024-05-01 21:39

    反科學言論,一旦有了症狀,鱿是晚期,治不治是早死晚死的問題,怎麽是慢性病?怎麽會自己好!早期不治,拖到晚期,不治就是對自已生命的莫視,早期自愈只是個例,不是普遍性,不信小編早期不治,肝癌的話,只能等死,說是慢性病是個天大的笑話!

  • 2024-05-01 20:41

    長篇大論,簡單地說癌症不是嚇死就是醫死的。開刀同等于發死人財。

  • 2024-05-03 21:35

    實行安樂死

  • 2024-05-04 12:24

    手術割幾次,中藥差點灌死,西藥吃到吐…[加油][加油][加油]

  • 2024-05-08 23:29

    進醫院就是一只腳已踏入鬼門關了!大家記住了!平時一定要注意飲食,注意身體!祝大家健康長壽!

  • 2024-04-27 08:57

    就是說它原來生活的好好的;你非要動它老家;然後它非常生氣的聯合各地同類開始反攻了!

  • 2024-04-30 07:29

    全是些似是而非的屁話,你就是個魔鬼。

  • 2024-05-03 01:12

    我從來都相信!

  • 2024-05-01 20:42

    說了半天是說中醫呢!

  • 2024-05-08 21:53

    是不是賣藥的?

  • 2024-05-01 20:05

    西醫治不了癌,爲了騙錢硬治

  • 2024-05-02 19:59

    純屬胡說八道,我們單位有個同事前年4月份體檢發現肺癌沒有治療就喝了一個月中藥,去年年底就挂了

  • 2024-05-05 11:25

    對于富貴人家錢不是問題!對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普通老百姓!絕症這種富貴病幾乎是幾輩子子孫背債!還有者家破人也亡!看開點爲後面的人積攢點💰財吧![流鼻涕][汗]

鴻朗說健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