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300W,擁抱PD3.1:綠聯多口氮化镓充電器測試

善生的善生 2024-04-28 14:33:28
【 頭部效應下的充電器市場 】

這兩年的消費市場,很多行業都在卷。前幾天有人問我,充電器行業怎麽不卷起來呢?

其實解釋起來也很簡單,充電器行業在幾年前氮化镓普及的階段,基本就完成了從零到一的洗牌。

在24年的當下,充電市場已經形成了「頭部效應」。産品持續創新需要的研發投資、技術儲備和市場渠道等,確實不是小牌子可以玩的了,他們已經失去了上牌桌的資本。

目前在氮化镓充電器的布局上,綠聯是行業內最全的,在功率檔位和使用類型上完成了全向覆蓋。

🔽 這還是截取的商詳頁面,並沒有統計完全的陣容。如果再加上氮化镓插座,數量會再高一個量級。

當然數量多了消費者難免會選擇困難,充電器要契合自己的需求而言。我個人最推薦的,或者說最常用的就是下面幾款了。

🔽 300W五口/4C1A、200W六口/4C2A、160W四口/3C1A和140W三口/2C1A。

🔽 目前綠聯的多口大功率氮化镓,基本都是套裝的形式售賣。

🔽 隨箱會附帶對應適配的電源數據線,因爲大功率充電器很多用戶不知道要配什麽線,現在綠聯都給到了開箱即用的用戶體驗。

🔽 今天主要對支持PD3.1的300W五口和160W四口做詳測,也是目前行業的先鋒級産品。

「 至強300W 」

🔽 綠聯300W氮化镓充電器也許是目前行業最強的大功率氮化镓充電器,可能都沒有之一。

🔽 家用/出行雙場景覆蓋,單口PD3.1 140W,多口滿載最大300W的功率,能夠餵飽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電子設備,包括16寸的MacBook Pro甚至是戶外電源等。

如果你感興趣,那我們來進詳測~

< 外觀設計 >

🔽 深空灰配色的綠聯氮化镓家族式設計,4C1A的接口布局也更符合現在USB-C設備居多的使用方式。

梅花口電源線可拆卸設計,方便移動攜帶。底部做了凸起防滑襯墊,實測穩定性沒問題,多種材質桌面都可以穩定放置。

🔽 三插接地的電源線,可以把外殼上的不安全電荷導出泄放。除了避免漏電發生之外,還可以消除秋冬季節煩人的靜電。

🔽 雖然有著300W的大功率,但綠聯把體積控制得不錯。對比蘋果的PD3.1 140W氮化镓和XX早期的100W氮化镓,更大功率更多接口的前提下,其實並沒有大多少。

🔽 和iPhone 15 Pro Max放在一起,大家能看得更直觀一些。

< 快充協議 >

🔽 經Power-Z測試,4C支持協議如下。

C1:PD3.1、QC3.0/QC5、FCP/SCP 、UFCS融合快充、Apple 2.4A、三星 AFC

C2:PD3.0、QC3.0/QC5、FCP/SCP、Apple 2.4A、三星AFC

C3:PD3.0、QC3.0/QC5、FCP/SCP、Apple 2.4A、三星AFC

C4:PD3.0、QC3.0/QC5、FCP/SCP、Apple 2.4A、三星AFC

🔽 POD報文顯示,各接口PD檔位支持如下。

C1:5V3A、9V/3A、12V/3A、15V/3A、20V/5A、28V/5A,5A PPS

C2:5V3A、9V/3A、12V/3A、15V/3A、20V/5A,5A PPS

C3:5V3A、9V/3A、12V/3A、15V/3A、20V/5A,5A PPS

C4:5V3A、9V/3A、12V/3A、15V/3A、20V/2.25A,3A PPS

支持協議小結:簡單說就是C1最大支持PD3.1的140W,額外支持華爲、OPPO、vivo、小米牽頭的UFCS融合快充;C2/C3保持一致支持PD3.0的100W,C4支持PD3.0 45W。

3A-5A不等的PPS支持,也可以讓一些基于PPS設計的安卓私有協議有著更高的充電功率。

🔽 最後看下USB-A接口,常見的協議基本都支持了。不要杠爲什麽不支持VOOC、DASH等私有協議,你也知道那是私有了,第三方自然不會支持。

< 兼容性測試 >

一直有人問這種大功率設備,對小功率移動設備支持怎麽樣,我們來測試一下。

🔽 iPhone 15 Pro Max,近27W滿載功率沒問題。

🔽 iPad Air 5,31W+也跑到了滿載。

🔽 大功率移動電源,跑滿100W沒有問題。

< 穩定性測試 >

🔽 這次最大的亮點是支持了PD3.1,接入負載可以看到140W接近拉滿。

🔽 20分鍾滿載測試,藍色電壓、紅色電流、黃色功率曲線看相當穩定,沒有出現任何異常波動。最大電壓28.1V,最大電流5.03A。

🔽 發熱測試看一下,北方四月份室溫26°C,側面溫度36.9°C,正面接口位置也只有40.3°C。要知道這可是140W的滿載輸出,這個表現相當不錯。

🔽 額外測試了下最大電流上限,可以摸到5.2A的電流輸出。功率上有一定的冗余量,略超標定。

🔽 跑了個測試曲線,在超過5.2A後就會觸發阈值自動斷連,安全性不用擔心。

< 多口輸出測試 >

多口充電器,多設備使用是重頭戲。涉及到功率分配、協議分配、協議握手等多種情況,這也是很多多口大功率充電器容易翻車的點。

🔽 這是商詳標注的功率分配圖,綠聯把這個技術叫作UGREEN SmartCharge®智充技術,會根據設備智能需求智能分配功率和協議。

那我們來實際測試一下,300W的多口分配是怎麽執行的。

直接略過單口1C,主要測試幾個大功率多口使用的情況。

C1+C2或C3

🔽 此狀態下C1維持140W滿載的PD3.1輸出,C2或者C3也能達到100W的PD3.0滿載,總功率240W。這就是大功率的任性,雙口狀態下均可以保持滿速輸出。

實際使用中,你可以同時爲16寸MacBook Pro和大功率移動電源實現滿速充電。

C1+C2+C3

🔽 C1 140W、C2 100W,兩個接口依然維持滿功率輸出,C3變爲60W檔位,總功率300W。

實際使用中,在同時餵飽16寸MacBook Pro和大功率移動電源的前提下,還可以再加一台60W的電腦、平板或其它大功率設備。

C1+C2+C3+C4

🔽 4C滿載,C1依然優先保持140W滿載輸出,C2和C3分別輸出60W,C4則爲30W,總功率300W。

測到這裏我內心大呼綠聯真強,4C滿載的情況,依然給到了C1 140W的滿功率輸出。也就是說我接兩個60W的設備,再加一部iPhone後,C1依然可以爲MacBook Pro提供140W的滿速輸出。

🔽 綠聯這個300W五口氮化镓充電器,無論單口、雙口三口還是滿載使用,C1均可以保持140W的PD3.1輸出,在同類産品裏非常難得。

目前市面上PD3.1的充電器並不多,如果你的電腦是16寸的MacBook Pro,多設備充電這款就是最優選了。

🔽 16寸MacBook Pro支持PD3.1 140W和PD3.1 100W,在低電量的情況下,140W相比100W會有著更快的回電速度。

🔽 而且現在支持100W的移動電源很多,300W的總功率會有個更高的冗余度。無論桌面還是出行使用,電腦手機平板以及各種大功率設備,都可以實現豐富的使用組合。

「 便攜160W 」

如果想要便攜的充電器,綠聯160W氮化镓充電器也是一個好選擇,同樣支持PD3.1。

🔽 3C1A的規格,可折疊插腳設計。相對于功率和接口數量來說,這個大小已經控制得蠻好了。

🔽 和蘋果的PD3.1 140W氮化镓對比一下,功率更大接口更多,體積也小巧了很多。

🔽 四口支持協議如下,簡單說就是C1支持PD3.1 140W,C2支持PD3.0 100W,C3支持PD3.0 30W。USB-A協議就不贅述了,大家可以自己看。

🔽 接入MacBook Pro 16,順利激活PD3.1 140W檔位。

🔽 20分鍾滿載穩定性測試也沒問題,藍色電壓紅色電流黃色功率曲線平穩,無異常波動。最大電壓28.01V,最大電流5.01A。

🔽 室溫26°C,側面最高溫度56°C。畢竟體積相比300W五口小了不少,所以這個發熱量也可以接受。

🔽 多口分配方面,C1+C2工況模式爲100W+60W,總功率160W。

🔽 3C滿載,工況模式爲65W+65W+30W,總功率160W。

🔽 差旅出行我更喜歡帶這款,隨身的MacBook Pro 16、iPhone 15 Pro Max、MagSafe Duo、iPad Air5、AirPods Pro、移動電源什麽的,都可以實現滿功率充電。

最後再簡單看一下140W和200W的設計。

【 140W 2C1A 】

🔽 比較少見的做了元素設計,整體更別致些。

🔽 2C1A規格,可折疊插腳設計,相比300W整體會再小一些。

🔽 協議和POD報文如下,C1支持PD3.1 140W,C2支持PD3.0 100W。

🔽 USB-A,常見的協議也都支持了。

🔽 接入MacBook Pro 16,順利激活PD3.1 140W檔位。

【 200W 4C2A桌面充 】

🔽 這款我用了很久了,是我PC桌面的主力充電設備。4C2A的規格,也適合桌面使用,比如屏幕挂燈之類的,都可以使用A口供電。

🔽 外觀也是綠聯家族式設計,底部四個防滑腳墊,梅花電源接口可拆卸。

【 如何評價綠聯氮化镓充電器矩陣 】

做充電器沒有魔法,持續的創新研發才是王道。相比做IP聯名的外在營銷,綠聯選擇了以技術爲核心的內在方向。

放眼整個充電器市場,目前在PD3.1這樣的大功率多口氮化镓充電器上,綠聯的布局無疑是最全面的。這樣的充電器矩陣,全球很難找到第二家。

大小功率通吃,無論居家使用還是差旅出行,你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充電設備。更小體積,更大功率,更全接口,就是當下充電器發展的終極奧義。

0 阅读:32

善生的善生

簡介:科技評測,優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