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韓信不死,派他去對抗匈奴,漢朝是否還需要和親?

一點兒曆史事 2024-04-11 15:29:03

如果韓信不死,派他去對抗匈奴,漢朝是否還需要和親?

先說結論:如果韓信沒有被殺,那麽漢朝絕對不需要費那麽多力氣和匈奴和親。

或許許多人會對這個觀點産生疑問,而對于此,曆史早已給了回答: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經過秦末大亂和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漢代初年無論是軍隊數量還是綜合國力都大大下降。

即便韓信有天縱之才,如果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作爲支撐,也攻不下匈奴。

可這是以打敗匈奴爲前提的,而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問題是需不需要和親。

漢代之所以需要和親,就是因爲他們拿匈奴沒有辦法。

可如果韓信健在,即便他們依然無法徹底擊敗匈奴,但讓匈奴不敢南下是絕對可以做到的。

接下來,就讓筆者給大家介紹一下韓信的優點。

1.計謀奇絕

韓信當年所說的“多多益善”,把他的個人天分展現的淋漓盡致。

可事實上,韓信要不是全靠“蟻多咬死象”,他的計謀才是他最出色的地方。

包括“暗度陳倉”、“背水一戰”、“四面楚歌”等這些出色的戰役都證明了這一點。

而對于軍隊數量,韓信卻從來沒有過什麽特別硬性的要求。

如果韓信跟隨劉邦一起去打匈奴,絕對不會犯劉邦那樣被“圍困白登”這樣低級冒進的錯誤。

這裏筆者也要糾正一點,劉邦之所以會面臨“白登之圍”,是因爲戰略失誤,而不是物力、財力不足。

若韓信是主帥,這樣低級的錯誤絕對不可能出現在漢朝的曆史上。

這裏可能會有不少人有疑問,那陳平怎麽說?

當年陳平可確確實實追隨劉邦一起去了匈奴。

在曆史上,陳平也是個很有謀略的人。

這當然沒錯,可大家千萬要仔細看一下。

陳平確實也謀略過人,可他的謀略主要集中在人際關系上。

陳平向劉邦提出的建議也主要集中于人際關系一類,而軍事建議卻很少。

就算是和軍事有關的,也大多是一些什麽戰略部署之類的,根本不涉及具體戰術。

也就是說,當面臨“白登之圍”困境的時候,陳平根本沒有能力爲劉邦提出什麽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而且陳平一向很尊重劉邦,也根本不可能幹涉自以爲很會打仗的劉邦。

陳平就算能提出什麽切實可行的策略,劉邦也不會聽,更何況他根本提不出來。

2.韓信不死,漢初不會有那麽轟轟烈烈的內部戰爭

當然,韓信不死是有一個非常必要的前提的,那就是:剪滅異姓諸侯王的戰爭不會爆發。

要想解釋這個情況,我們必須要先看一看當時諸侯王們的情況。

燕王臧荼,本是韓信舊部。

當韓信被降爲淮陰侯後,燕王臧荼敏銳地意識到劉邦已經對韓信舊部動手了。

爲了自保,他率先開始了造反。

趙相陳豨,也是韓信舊部。

他就是韓信撺掇著造反的,本來沒那麽大野心。

至于後來的燕王盧绾,本來和劉邦同年同月同日生,是一對親兄弟,後來也被迫謀反。

梁王彭越,更是倒黴,劉邦進攻陳豨的時候,他膽子比較小,選擇了按兵不動。

劉邦剿滅陳豨後,自然對他“牆頭草”的行爲非常窩火,立馬把彭越捉了起來,廢爲庶民。

後來呂後還是不願意放過他,心狠手辣地誅殺了他。

淮南王英布估計也嗅到了危險的氣息,也選擇了謀反,最後戰敗。

這些造反的諸侯們,除了我們今天沒有提到的“韓王信”,幾乎都和韓信有關。

而韓王信,也是因爲劉邦不信任他,想要讓他移鎮,才被迫謀反的。

這些連綿不斷的內亂,耗費了大漢朝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也是導致漢朝初年民生凋敝的重要原因。

而漢朝也正是因爲忙于平定內亂,才沒有時間給匈奴致命一擊的。

3.韓信若不死,甚至都不需要劉邦出馬

當年劉邦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廣建兄弟之國,推行郡國並行制。

而被分在漢朝邊疆對抗匈奴的,恰恰就是上文中我們提到的這幾個人。

他們分別還韓王信、燕王臧荼、趙王陳耳(和趙相陳豨)。

唯一一個和匈奴進行大規模作戰的,就是韓王信。

而韓王信爲了保存自身實力,謊稱打不過匈奴,多次向劉邦索要好處。

這也是劉邦懷疑韓王信的根本原因,也造成了韓王信後來的移鎮。

韓王信其實也很冤枉,他們本來就是“偏師”,兵力不足,而劉邦又不信任韓王信,他又怎麽敢把自己的部隊打完,做光杆司令。

之所以多次尋求幫助,其實也有試探劉邦的意思。

只不過,最終韓王信玩脫了,把自己也白白搭了進去。

總結

如果韓信不死,劉邦又可以找到一個好的辦法平衡邊將與中央的關系,那匈奴真的就不算什麽大問題。

畢竟當年戰國末期,趙國就可以憑借一國之力單刷匈奴。

而秦朝還修建了萬裏長城。

劉邦完全可以“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在秦朝和趙國的基礎上對抗匈奴。

歡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寶貴的意見,廢青工作室與您下期不見不散,部分圖片來自網絡搜集,侵刪。

文:小昭 審核:夢愚編輯

文獻參考:《二十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戰國策》《左傳》《春秋》《呂氏春秋》等。

本文爲一點兒曆史事作者手打,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 阅读:100
评论列表
  • 2024-04-11 16:33

    韓信不死,劉邦定死,一個能力超于主上的人,他就會認可主上是個傻子,所以必反,有一個傻子能駕馭比他更聰明的人嗎?別認爲君王是傻子,群臣更傻,才能滿朝平安,君王的智慧永遠騎在群臣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