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一代才女李清照的聞名佳作

古典文學部阿虛 2024-04-16 20:35:32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 ·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注釋譯文

(1)如夢令,又名“憶仙姿”“宴桃源”。五代時後唐莊宗(李存勗)創作。《清真集》入“中呂調”。三十三字,五仄韻,一疊韻。

(2)雨疏風驟:雨點稀疏,晚風急猛。疏:指稀疏。

(3)濃睡不消殘酒:雖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濃睡:酣睡殘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4)卷簾人:有學者認爲此指侍女。

(5)綠肥紅瘦: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昨夜雨雖然下得稀疏,風卻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卻不能把殘存的酒力全部消盡。問那正在卷簾的侍女:庭園裏海棠花現在怎麽樣了?她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你可知道,你可知道,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作品賞析

這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根據陳祖美編的《李清照簡明年表》,此詞于她十六歲左右創作,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後,即與趙明誠結婚前。

這是一首充滿情感和意境的宋詞。這首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抒發了詞人對往昔時光的懷念和對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開篇“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描繪了一個春夜風雨交加的場景,同時表現了詞人因惜花而飲酒至沉醉的狀態。接著,“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通過與侍女的對話,巧妙地表達了詞人對花事的關注和對春天逝去的不舍。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則以反問的形式,強調了詞人對海棠花命運的關切和對春天結束的預感。

這首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展現了詞人對春天的深切感受。詞中的“綠肥紅瘦”形象地描繪了春天的景色,綠葉茂盛而花朵凋零,這一表述不僅反映了詞人對自然界的細致觀察,也體現了她對生命無常的深刻認識。

注:正文圖片由AI創作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