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平陽綜合交通運輸“十四五”發展規劃(節選)

熱愛光明人家 2024-03-26 07:05:34

平陽縣綜合交通運輸“十四五”發展規劃(節選)

2024-03-25

綜合交通布局方案

(一)布局原則

堅持著眼全局、內外銜接。全面對接“一帶一路”、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統籌銜接省內“六縱六橫”通道布局和溫州都市區綜合交通體系,全方位、多角度服務國家開放大局和浙江省、溫州都市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提升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發展的能力,充分發揮交通運輸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作用。

堅持統籌規劃、共建共享。樹立大交通發展理念和全域交通“一盤棋”思想,打破區域間、部門間和不同交通方式間的藩籬,推進縣域各方式交通運輸資源統籌規劃、整體布局,以縣域軌道、快速公路網等一體化快速交通網絡規劃建設,引領溫州南部副中心一體化發展,推動平陽高質量融入長三角城市群、對接海西經濟區。

堅持服務民生、公平普惠。以建成人民滿意交通爲統領,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城鄉交通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著力提升運輸服務效率和服務品質,增強人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實現“人享其行、物優其流”。

(二)布局思路

按照“圈層發散、軸帶輻射、樞紐強化”的思路,完善不同運輸方式構成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布局,全力打造優質發達的對外骨幹網、高效完善的一體化快速網、普惠廣泛的基礎服務網,優化內外交通結構,強化交通運輸重要樞紐節點建設構建“對外交通快速化、對內交通便捷化、綜合樞紐一體化”的綜合交通體系。

(三)布局方案

1.縣域空間結構布局

《平陽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構建“一主一副一帶三區”的城市空間格局,提升發展南部副中心,加快建設由平陽、蒼南、龍港組成的都市區南部副中心,大力推進鳌江流域協同發展。

“一主一副”:即昆鳌主中心與水頭副中心。“一帶”即沿江城市發展帶。加快建設“一主一副”。昆鳌主中心要加快昆陽城東新區、鳌江濱江商務區等重點區塊建設,構建快速交通網絡,推進萬全、海西等城鎮協同發展。水頭副中心要加快北港新城建設,完善內外交通網絡和公共服務功能,強化對周邊鄉鎮的輻射帶動作用。

“十四五”發展重點及任務

任務1:謀劃區域一體化交通布局,融入省市級交通大通道

“十四五”期間,平陽縣將以 “六縱六橫兩環”爲布局,加快完工104國道西過境建設,加上現有228國道、甬台溫高速公路、甬台溫高速公路複線、老104國道、萬鳌公路形成“六縱”。規劃228國道至海西公路,加上現有繞西南高速公路、昆宋公路、城東至海西公路(城新線)疏港大道、勝利路、形成“六橫”;開工古盤山快速通道二期工程,規劃城海線,與勝利路、228國道以及古盤山快速通道一期工程組成內環;開工濱海景觀大道,與昆宋公路、疏港公路、車站大道、昆鳌大道組成外環。

緊抓溫州南部區域一體化發展契機,充分發揮設施資源優勢,綜合優化縣域立體交通布局。對外依托通用機場、高速公路、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擴大區域、都市圈交通時空圈輻射廣度;對內依托高等級快速公路銜接,打造內聯暢通,出行便捷的交通體系。進一步提升平陽作爲溫州南部交通樞紐的服務能級。

1.加快推進高速公路建設,加強對溫州南部地區輻射帶動

“十四五”時期,積極推進高速公路重點項目建設工程,進一步完善縣域範圍內高速公路網絡銜接。加快瑞平蒼高速公路(龍麗溫至甬台溫複線聯絡線)建設,與龍麗溫高速公路、甬台溫複線高速公路鳌江形成東西橫向貫通三條高速公路,起到連接沿海經濟發達區域和山區欠發達區域的橫向紐帶作用,形成環鳌江流域的高速公路環線,增加經濟輻射範圍,形成溫州南部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滿足瑞安、平陽、龍港、蒼南之間區域快速交通和防洪救災通道的迫切需求,建設鳌江流域中心城鎮群創造優質交通條件。

加快推進G15沈海高速公路溫州市南白象樞紐至萬全樞紐段改擴建工程前期工作,項目建成後對緩解高峰時期G15沈海高速公路部分路段擁堵,完善溫州南部地區路網結構有重要意義。

積極謀劃合溫高速南延工程,力爭納入省市級規劃,該通道建成後與合溫高速、瑞蒼高速景甯至柘榮高速共同形成縱貫皖、浙、閩三省的南北大通道,進一步擴大縣域高速公路15分鍾時空圈覆蓋範圍,大幅改善平陽縣西部地區出行不便問題。

2.積極協調推進沿海高鐵等重大項目建設

溫福高鐵途徑浙江溫州市,福建甯德市和福州市,線路全長313公裏,其中溫州境內106公裏,平陽段全長29公裏,設計時速350km/h。建成後,溫州都市圈至海西都市圈通行時間縮短至一小時,“十四五”時期加快推進沿海高鐵項目前期工作,全力爭取在鳌江設站,力爭在“十四五”期間開工建設。

鐵路S3線作爲南部地區融入全市都市區優質生活圈的快速公共客運廊道,作爲構建未來溫州都市圈的東部沿海聯系軸的重要支撐。考慮到未來溫州南部地區一體化進程推進,未來溫州東部沿海地區南北向客流預計將達到91.5萬人次/日,平陽縣中心區與溫州市中心區以及龍港、蒼南的快速化交通聯系將愈加緊密。“十四五”時期應向上積極爭取市域鐵路S3二期工程盡快接入平陽,加快融入全市優質生活圈。

3.加快縣域快速化交通體系,構建“暢行平陽”

“十四五”時期,積極推進G104、G228、S218、S219建設,到2021年力爭實現104國道西過境線、G228國道(平陽段)建成通車使用。積極推進S218、S219省道前期工作,力爭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項目主體工作,並積極爭取納入省級重點建設項目。

進一步貫穿東西通道,暢連“瑞平蒼高速+甬台溫高速”“218省道+104國道西過境”“港站城大道”“230省道+104國道”“57省道複線+218省道+228國道”五條通道,打通“大動脈”,暢通出行“快時代”。

西部路網將以“三縱兩環十五射”的布局。續建瑞平蒼高速平陽段、開工 218省道、219省道組成“三縱”;謀劃瑞平蒼高速至南雁蕩山景區南北接線工程,加上現有的水頭環城北路、57省道複線形成“一環通道”;謀劃218省道至219省道南北連接線,開工建設環南雁蕩山景區道路工程,與現有的鬧南公路、防洪通道形成“二環通道”;開工苔湖至維新等五條西部紅旅項目,謀劃青街至莒溪公路、順溪至九峰公路、218 省道至平陽坑連接線等項目,加上現有文平公路、雁順公路、橋南線、仰礬線、順吳公路等,形成“十五連”,輻射懷溪、順溪、青街等西部鄉鎮。繼續高質量建設“四好農村路”,暢通“毛細血管”,構建獨具平陽特色的美麗公路,爲共同富裕增添底色。

4.完善城市路網與周邊縣市城市快速通道銜接,促進昆鳌一體化發展

加快建設昆鳌一體化交通中心以昆鳌大道、車站大道、濱江大道爲發展軸線,加快推進城東新區、濱江商務區等重點片區的城市交通路網設施建設,通過交通走廊和綜合交通樞紐的設置、整合,協調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構築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模式,打造昆鳌“15分鍾交通通勤圈”,打造與瑞安、龍港、蒼南打造“30分鍾交通走廊帶”。

結合與萬鳌大道、車站大道、東海大道等門戶交通軸帶,強化跨區域協同發展,對內突出平陽交通樞紐地位。對外北融市區、南連蒼南、西引文泰,加快溫瑞快速路延申工程、鳌江二橋工程建設,推進平陽高鐵站至龍港快速路,至昆陽、水頭、蕭江、萬全快速路,至瑞安曹村、蒼南江南片區以及泰順、文成等快速通道研究。遠期謀劃鳌江新城至龍港中運量軌道交通。

5.推動西部地區美麗公路建設。

紮實推進美麗經濟交通走廊建設,全面實行縣、鄉鎮、村三級道路路長制,提升城鄉運輸服務一體化水平。持續深化四好農村路建設,因地制宜、有序推進鄉道提級改造、村道單車道拓寬改造以及縣鄉村聯網路建設,基本實現有條件的較大自然村通硬化公路以及邊遠山村通達公路。推進美麗公路建設,改善鄉村旅遊交通基礎設施條件,支持鄉村旅遊發展。加快推進綠道網建設,實現省級綠道 3 號線縣域內綠道 48.9 公裏貫通,省級綠道 8 號線縣域內綠道 82.3 公裏貫通。

持續推進農村公路安保工程、危橋改造等,改善安全通行條件,促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到2025年基本實現有條件的較大自然村通硬化公路以及邊遠山村通達公路。推進美麗公路建設,改善鄉村旅遊交通基礎設施條件,支持鄉村旅遊發展。持續推進農村公路安保工程、危橋改造等,改善安全通行條件,促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

6.推動平陽港區建設,助力運輸結構優化調整

圍繞碳達峰目標與碳中和願景,以打造綠色低碳交通爲主線,緊抓交通領域減排核心,推進運輸結構優化調整。不斷推進大宗貨物及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向鐵路和水運有序轉移。加強碼頭作業和船閘聯合調度等智慧化管理,促進水路運輸降本增效。

依托平陽港區,向上爭取平陽港納入上位規劃獲得項目建設支持,推動水運複興;遠期啓動平陽臨港經濟區建設,與瑞安共同推進爭取設立沿海鐵路平陽港貨運支線,建立“港鐵聯運”大通道。

0 阅读:1

熱愛光明人家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