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偵察員被鬼子困在房中,激戰過後竟站上房頂,讓敵人聽他指揮

寫在雲端的曆史 2024-04-02 16:48:51

1939年6月下旬的一天,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四支隊偵察員劉錫琨,剛剛從索鎮據點得到一份重要情報,正心急火燎地往回趕。

快到沙河村時,正好遇上一夥日僞軍“掃蕩”歸來,有的扛著糧食,有的拎著雞鴨。

眼看著想躲是來不及了,劉錫琨只好壓低帽檐,若無其事地往前走。

日僞軍折騰一天,全都沒了精神,再加上他們搶的東西很多,對眼前這個農民打扮的人都失去了興趣,沒人盤問他。

雙方擦肩而過,劉錫琨心中還有些慶幸,卻不料一個漢奸認出了他,大喊道:“快抓八路,他是劉錫琨!”

一聽這話,劉錫琨撒腿就跑……

原來,那個漢奸曾被劉錫琨俘虜過,但他曾跪地求饒,表示要痛改前非,這才被放了回來。

沒想到他死性不改,回去又投奔了鬼子。這次他還喊出劉錫琨的名字,打算以此爲自己換取前程。

鬼子小隊長一聽說他是劉錫琨,立刻命令扔掉搶來的物資,務必要將他抓住。

劉錫琨跑得飛快,可無奈周圍是一片大平原,根本沒有遮擋,他只能靠隨時改變方向來躲避敵人的射擊。

漢奸以爲劉錫琨無處可逃,一邊在鬼子小隊長那裏邀功,一邊扯著脖子喊劉錫琨投降。

劉錫琨跑向一顆大槐樹,藏在樹後對鬼子開了兩槍,一個鬼子應聲而倒。

僞軍們看到鬼子趴到地上還擊,自己更是不敢擡頭,他們心裏知道劉錫琨對僞軍的政策,只要不搗亂,肯定不會挨槍子。

但劉錫琨只開了那兩搶,就再無動靜。

鬼子一看對面彈藥不多,就想站起來包圍劉錫琨。沒想到剛一擡頭,劉錫琨就開了一槍,直接擊斃一個胖鬼子。

趁著敵人慌亂,劉錫琨轉身就跑,來到村頭一處荒涼的院子。

院子早已無人居住,劉錫琨正好當作掩體與敵人戰鬥。但此時敵人已經遠遠將院子包圍,想要逃出去簡直難于登天。

出賣劉錫琨的漢奸又來了精神,跳著腳高喊,讓劉錫琨投降。

劉錫琨在院門後面瞧得清楚,大罵道:“狗漢奸,賣國賊!當心你自己的腦袋吧!”

漢奸聲嘶力竭地跟劉錫琨對罵,沒想到腦袋剛擡高一點,就被劉錫琨一槍擊斃。

鬼子小隊長氣得哇哇亂叫,開始指揮人朝院子裏瘋狂射擊。而後又命人從四周向院子裏沖。

劉錫琨退回屋裏,利用牆壁做掩體,在窗口和門前對進入院子的敵人開槍。

鬼子想要抓活的,就放棄了放火和扔手雷,但他們也不敢從正門進入,只敢從院子各處翻牆而入。

劉錫琨槍法很准,兩個鬼子和一個僞軍剛剛露頭,就被打了下去。

一個胖鬼子趁亂擦著牆根翻了進去,悄悄走到窗台下,然後翻身而入。剛一落地,刺刀就沖劉錫琨紮了過去。

劉錫琨聽到鬼子落地聲後,一偏頭,正好看到明晃晃的刺刀。

他閃身一退,讓刺刀紮了個空,不等鬼子抽刀回去,他左手拽住鬼子的長槍,右手用手槍把狠砸鬼子的腦袋,直砸到他倒地爲止。

他將鬼子踢到一邊,警惕地觀察著前院,腦子裏盤算著要節省子彈,堅持到天黑再做打算。

就在這時,他聽到屋裏的後牆有響動,心中暗道一聲:“不好,有人挖後牆!”

劉錫琨深知,如果後牆挖開,他就會陷入前後夾擊的境地,那就插翅難逃了。

他趁著前院沒進來敵人,打算貼到後牆聽聽外面有幾個人。沒想到腳下一絆,被鬼子屍體給絆了個跟頭。

劉錫琨氣得大罵:“XXX,死了還在這礙事!”罵完,他又擡起腳,向鬼子的鋼盔踢去。

踢完一腳後,劉錫琨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了個好辦法。

他將鬼子的衣服換到自己身上,戴好鋼盔,背上三八式步槍,縱身一躍就攀到了房梁上。

劉錫琨幾下就捅開後側屋頂,直接爬到屋頂上。

後牆正好是幾個僞軍在挖掘,只聽一陣“嘩啦啦”聲響,一堆瓦片落到了地上。他們擡頭一看,一個“皇軍”正站在屋頂上。

“皇軍”氣急敗壞地指著西南方向亂叫,大喊:“八嘎亞路!八路那邊的跑了!”

挖牆的僞軍一聽這話,連忙站起身,招呼著前院的鬼子往村西南追去。

劉錫琨趁機向相反的地方跑去,正好碰到了沙河村的農民周會林。

得知劉錫琨的遭遇,周會林直接將他藏進家中的地窖裏。

那邊敵人追了一陣沒看到人影,趕緊返回小院兒,卻發現裏面只有一具鬼子屍體,還被脫光了衣服。

敵人這才意識到上當了,趕緊向東北方向追去,結果連個人影也沒見到。

等到敵人走遠了,劉錫琨才在周會林的幫助下,返回了根據地,將身上的重要情報交給了部隊首長。

戰爭,不是神劇,每一次較量都需要真刀真槍的上去拼命。劉錫琨之所以能被日僞軍稱爲“齊魯之虎”,除了武功高強、百發百中之外,頭腦也靈活機變。

在抗日戰場上,每個人都在極盡所能的發揮自己的作用,有作戰能力的上戰場,有技術的保後方,總之是要團結起來,將侵略者趕出中華大地。

如今,天下和平久矣,但我們仍不能忘記現在這得來不易的生活,都是前輩們流血犧牲換來的。

忘記曆史,就意味著背叛,中華兒女只有不斷砥砺奮進,才能對得起先輩們的付出!

【參考資料】:

《血肉長城——抗日戰爭沂蒙戰地紀實》作者:李治亭

《平原衛士——劉錫琨智勇鬥敵故事集》劉慶悅、方學編

6 阅读: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