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的作者毛姆的書單分享

紫色羅蘭 2024-05-18 06:55:27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擡頭看見了月亮——《月亮與六便士》

今日看完了《毛姆的書單》,其中有一個故事非常有趣,分享給大家:

一位年輕的東方國王,登基後一心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他召集了舉國上下的有識之士,命令他們將全世界的箴言酌句編纂成書,供他閱讀,這言他就能學會如何更好地施行王道。

這些有識之士帶著王命離開,三十年後,他們領著一支背有五千本書的駝隊回來了。他們回禀國王,這五千本書包含了普天之下所有的智慧。然而國王忙于朝政,根本沒有時間閱讀這麽多書,于是他命令這些有識之士對這些書進行精簡。

十五年後,他們又回來了,這一次,他們領著一支背有五百本書的駝隊,他們告訴國王,這五百本書也包含了世間所有的智慧。可是五百本書還是太多,于是國王下令再做精簡。又過了十年,他們帶了五十本書回來。然而國王年老體邁,已經沒有精力去讀這五十本書了。

于是他下令再做一次精簡,要將人類所有的智慧濃縮在一本書裏。這些有識之士再次奉命離開,又過了五年,他們也變成了老人。而他們苦心編纂的那本包含了人類所有智慧的書也終于被送到了國王手中,可是國王已經行將就木,就連一本書也讀不了了。

毛姆說他也想找到這樣一本書,可以解決他所有的困惑。所以他不斷地閱讀,從古代哲學到現代哲學,想從他們身上汲取自己需要的養分。

可是他發現作家們的觀念各執一詞,觀點並不一致。

而且他慢慢發現,作家們各持一家之言,並不是出于理性,而是由他們本人的氣質所決定的。

希特勒說,一個人持有什麽樣的觀點,取決于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毛姆認爲,既然從哲學的角度出發,並不存在適用于每個人的真理,只存在符合個人氣質的真理,那我們只好縮小我們的搜索範圍,去尋找那些符合自己審美的哲學家。

就談到一個問題,哲學是什麽?

毛姆認爲,哲學就像人類的靈魂一樣包羅萬象。

它是一門偉大的學科,幾乎涉及各個領域——宇宙、上帝、永生、人類的理性、生命的目標及歸屬、人類的能力及局限等,都屬于它的研究範疇。

毛姆看了很多關于在哲學的書,看了這本《毛姆的書單》,我感覺他比較推崇的哲學作家有:叔本華,伯特蘭·羅素,布拉德萊,柏拉圖,笛卡爾,斯賓諾莎等。

毛姆是一個對哲學有自己的深刻理解的人,他看書也很廣,接下來分享毛姆的書單吧:

查爾斯·狄更斯的《大衛·科波菲爾》

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

亨利·菲爾丁的《棄兒湯姆·瓊斯的曆史》

《堂·吉诃德》和《蒙田隨筆》

巴爾紮克的《高老頭》

屠格列夫的《父與子》

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

赫爾曼·麥爾維爾的《白鯨》

拉法耶特夫人的《克萊芙王妃》

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

馬塞爾·普魯斯特《追憶逝水年華》

勞倫斯·斯特恩《項狄傳》

比才的《卡門》

卑鄙與高尚,邪惡與善良,仇恨與熱愛,可以並存于同一顆心靈中。

人們知道,一個人往往不是他想成爲的那種人,而是他不得不成爲的那種人。

世界在變,永無定論。 -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

#

0 阅读:10

紫色羅蘭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