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端通通搬走?富士康做出決定,外媒:郭台銘不再賞飯了

一個有靈魂的作者 2024-03-06 11:41:41

有人說,富士康的成功得益于郭台銘的“慧眼識珠”,自發現蘋果這一金主之後,連續十余年跻身世界500強行列,巅峰時期甚至力壓華爲。但更多的人認爲,富士康的成功最終還是歸功于大陸的人口紅利和扶持政策,如果沒有大陸給予的稅收優惠、土地用地資源及人力資源的支持,富士康也難以獲得蘋果的青睐。

隨著蘋果的持續繁榮和影響力的日益壯大,郭台銘的地位和影響力也是水漲船高,不僅賺了個盆滿缽滿,更賺足了噱頭,性格也越來越張揚,面對媒體多次爆出“驚天言論”,比如“富士康是給大陸人賞飯吃”,“蘋果撤出中國將會有大量中國企業倒閉”等。

我國市場是自由的、開放的,也是極具包容的,對于郭台銘在媒體上的表現我們並沒有過多介意,當大流行席卷富士康,我們還動用行政手段迅速填補崗位空缺,幫富士康渡過燃眉之急。然而,郭台銘是怎麽回報大陸的呢?

中西科技戰打響後,富士康迎合老美終止了某爲的代工服務,幸好有比亞迪才“幸免于難”;當蘋果宣布“産能搬遷”之後,富士康更是緊跟蘋果南下擴張,重資押注印度市場,並計劃將印度員工擴張到20萬人,意圖非常明顯,就是要將“制造中心”搬到印度。郭台銘此舉,一方面可以迎合蘋果拿到更多訂單,另一方面繼續吃印度的人口、政策紅利,從而謀取更多利潤。

富士康印度受挫

只可惜,印度想複制甚至取代中國制造並非易事,基建能力差、供應鏈不健全、核心技術缺失等問題成了阻撓印度制造業發展的巨大挑戰,更重要的是員工素質根本無法與大陸市場相比,集體罷工、園區失火、良品率低下等問題讓富士康大倒苦水。

而蘋果還有一顆壓榨供應鏈的心,富士康赴印之後不但沒有獨吞蘋果所有訂單,反而還遭蘋果砍單,iPhone15系列的生産將27%的訂單分給了和碩和立訊精密。而當緯創因價格低、利潤薄退出印度市場後,富士康還遭遇了印度本土第一財團塔塔集團的“圍剿”,這讓富士康隱退兩難。

印度開始畫大餅,高低端産業紛紛遷往印度

正當富士康猶豫不決、垂頭喪氣之時,印度政府又畫起了大餅!

在印度2024年蓮花勳章頒獎名單中,富士康首席執行官劉楊偉獲頒二等蓮花勳章,這是印度最重要的國家級榮譽之一,也是第二位獲得該勳章的中國人。

印度頒發此獎的目的,一方面是爲了展示印度電子制造業崛起的雄心,另一方是鼓勵富士康加大印度的投資力度;還有一方面向我國傳遞出了強有力的信號,要取代“中國制造”。

榮獲此獎就意味著獲得印度的大力支持,于是富士康前段時間做出了重要決定,投資110億元在印度建新廠,擴大在印度的iPhone産能。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預測,2024年印度生産的iPhone比例將會提升到20%-25%,而蘋果也計劃2024年下半年在印度展開標准版iPhone17的新品導入,這也顯示出蘋果已經將印度視作重要的iPhone生産基地。

無獨有偶,除了低端的手機制造之外,富士康還做出了一項重要決定,出資3720萬美元與印度企業HCL合作,在印度建立一個半導體組裝和測試中心。這也意味著不管是手機制造還是芯片制造,不管的低端還是高端制造産業,富士康要通通搬走。

對此一些外媒調侃道:郭台銘不再給大陸賞飯吃了!

或許有人擔心,富士康鐵了心向印度轉移,會不會對大陸制造業或就業産生影響?其實大陸早已不依賴富士康, 甚至還可能會因爲自己的錯誤決定付出慘痛代價。

首先,富士康的轉移會導致華米OV等國內手機廠商紛紛將訂單交給比亞迪、立訊精密這些大陸廠商,而蘋果也在扶持立訊精密和和碩,富士康電子代工“領頭羊”的地位正在被邊緣化,用不了多久鳳尾就會變成雞頭或雞尾。

其次,這些年我國制造業一直在從低端向高端轉移,試圖摘掉“世界工廠”的就帽子,只要能牢牢抓住新能源、半導體、人工智能、通訊、生物醫療等行業,同樣能賺取豐厚的利潤,尤其是國産新能源走俏,這是一個明顯的“增長點”。

另外,印度“外資墳場”的稱號並非浪得虛名,不管是谷歌、亞馬遜還是華爲、小米、OPPO等企業飽受其害,而緯創在印度遭“收割”的場面還曆曆在目,富士康印度的結局如何,是很難預測的!

話又說回來,如果有朝一日富士康敗走印度重返大陸,重登巅峰甚至重奪一席之地的希望是渺茫的。同意的請點贊,同時轉發給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0 阅读:24

一個有靈魂的作者

簡介:一個具有靈魂的作者,網羅科技最前沿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