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航歸來的福建艦,還沒裝攔阻索,參照美式航母或半年後就能服役

嘯鷹評 2024-05-14 23:34:58

當下,福建艦的首次海試已經結束並安然返航,接下來福建艦將按照計劃,繼續展開各項目的測試。但是觀察海軍發布的福建艦海試視頻就會發現,福建艦的甲板上好像少了點什麽。

得益于難得的4K高清視頻,福建艦尾部4組8片攔阻索緩沖墊看的很清楚,用于撐起攔阻索的板彈簧也看的纖毫畢見。問題是索呢,那麽大四根攔阻索去哪裏了?

海試時攔阻索還沒裝,福建艦准備比山東遼甯更充分,完成度看齊首航時的福特

航空母艦是毋庸置疑的國之重器,因此造航母時各國往往會慎又慎。中國、俄羅斯、印度三國的STOBAR航母在早期海試時都不會安裝攔阻索,飛行甲板上也僅有臨時標線。

攔阻索高度與噴塗正式塗層後的飛行甲板同高,沒有噴塗甲板塗層,也就意味著攔阻索基座會會明顯高于飛行甲板。在此階段如果安裝攔阻索的話,裝的不是攔阻索,而是絆腳繩。因此中俄印三國的STOBAR航母,從海試到服役的跨度往往以年爲單位。

美國則不同。福特號首次海試時間爲2017年4月8日,短短三個月零18天之後的2017年7月22日,國內外航空母艦就結束了海試,正式加入美國海軍作戰序列,從海試到服役僅需短短的3個月時間,這個速度可以說快的嚇人。

福特的早期海試

然而美式航母服役速度快,是因爲美國軍用造船業的底蘊足夠深厚。冷戰結束之後,福特號服役之前,美國共計建造了5型19艘航空母艦。在1962年至1972年的短短10年時間中,美國制造了四艘福來斯特級航空母艦,兩艘小鷹航空母艦,一艘企業號核動力超級航母!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航母建造數量多于其他國家之和。由于樣本量足夠大,美式航母也就成爲了免檢産品。若不是怕翻船,美國海軍恨不得首次海試就彈射艦載機。

只不過蒸汽彈射器和液壓攔阻索是一回事,電磁彈射器和電磁攔阻索是另一回事。2017年服役的福特,在2022年10月才得以實戰部署的福特號,讓眼高于頂的美國海軍顔面全無。

首次海試時的福特,攔阻索連接方式很抽象

法國的戴高樂號,也是一艘裝備了蒸汽彈射器與液壓攔阻鎖的CATOBAR航母,並且戴高樂號在首次海試之時的准備也非常的充分。但是戴高樂號的情況比較特殊,海試時把螺旋槳跑丟了的案例著實比較少見。因此戴高樂號從海試到服役的跨度並不具備任何的參考價值。

福建艦海試時已經噴塗了飛行甲板正式塗層,甲板劃線工作也已完成。完成度顯然高于山東艦,遼甯艦,庫茲涅佐夫、維克拉瑪迪亞以及維克蘭特。但福建艦歸航視頻也顯示,福建艦還沒有安裝攔阻索呢,與首次海試時的美國航母類似。

如圖可知,是真的看不見攔阻索鋼繩

實際上安裝攔阻索費不了多少功夫,攔阻索調試工作也費不了多少功夫,若非如此航母也不可能在部署時迅速更換攔阻索。因此福建艦一邊海試一邊安裝也無不可。所以福建艦仍舊存在像美國航母一樣,海試半年就服役的可能。

不過中國海軍的經驗終究是沒有美國海軍的充分,所以福建艦固然存在著海試半年就服役的可能。但可能性也沒多大,充其量也不過是萬一的那個一而已。

4 阅读:654

嘯鷹評

簡介:漫遊曆史長河,品味古今傳承,挖掘史海沉鈎之下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