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半個世紀的腕表,在這次表展上集體煥新,你更愛哪款?

基森說時尚 2024-04-25 07:48:48

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前段時間去了 2024 年日內瓦“鍾表與奇迹”高級鍾表展吧?

這次表展可謂是真正意義上的精彩紛呈,別的不說,光是參展品牌數就打破該表展的記錄,再創新高,多達 54 家。

這次腕表盛會的成績也非常亮眼,在 7 天時間內就吸引了超過 43000 名參觀者,這個數字是 2022 年的 2 倍之多。

這些數字上的新高離不開主辦方的努力和創新,當然,自然也得益于各大品牌們年年不曾衰退的創造力。

其實每年的表展都有幾大固定的看頭,品牌們的年度新表和新技術突破是其一,另外,就是這些動辄上百年曆史的品牌們總是會翻翻自己的曆史,找出那些壓箱底的表款去重新演繹。

這些作品很多都有著超過半個世紀甚至一百多年的長紅曆史,而它們的新诠釋也是表迷們非常看重的一件事情,因爲這不僅意味著經典再現,也彰顯著傳承和品牌文化。

而今年,依然有非常多超過半個世紀的經典系列,都迎來了新款。

那麽問題來了,這些作品憑什麽長紅半個世紀以上?如今的新款和初代又有什麽傳承和創新之處?

今天,我們不妨就來了解這些從曆史中走來、舊貌換新顔的新時計。

1904/1912/1914

CARTIER

首先,我們來聊一位重量級選手——

Santos de Cartier系列。

這款作品其實是在 1904 年,Louis Cartier先生爲“巴西航空之父”Alberto Santos-Dumont的飛行需求而特別打造的。

他曾向 Louis Cartier 先生抱怨,要在駕駛飛機時從口袋裏拿懷表看時間實在太麻煩了。

于是,便有了這枚佩戴在腕間、讀時清晰快捷的作品。

而 Santos de Cartier 系列正式發售是在 1911 年,彼時依然是圓形懷表的天下,這款方形設計的作品和獨特的佩戴方式,可謂給了大衆不小的沖擊,其貼合手腕的便利佩戴方式和獨特的造型,讓其在鍾表界脫引而出,成爲品牌一大經典。

全新的設計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大量經典元素的重現。

與此同時,表帶、表鏈也秉持著爲了便捷的實用性而打造的理念,采用了獲得專利認證的 QuickSwitch 表帶快速替換系統和 SmartLink 金屬表鏈調節系統,方便人們的日常佩戴。

雙時區腕表則可同步顯示佩戴者所在地和原居地時間,可謂是延續了飛行家 Alberto Santos-Dumont 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 Santos-Dumont Rewind 腕表。

這款作品攻克技術和美學的挑戰,讓指針逆時針運行,就連羅馬數字時標也顛覆傳統,進行了逆向排列,可謂是爲這款極具先鋒精神的腕表再添一層革新的意義。

接著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一位重量級選手——

Cartier Privé系列的第八章:Cartier Tortue腕表。

熟悉卡地亞腕表的朋友們都知道,品牌的這個系列是專門用來致敬經典設計的,而誕生于 1912 年的 Tortue 腕表又有何重要意義呢?

亦如其名,這款腕表具有如同龜殼般的形態,也是品牌推出的第三款表殼設計。

在 20 世紀上半葉,品牌其實推出了非常多異型腕表,相對來說,Tortue 腕表其實頗顯低調。

但也正是造型設計上的克制,讓 Tortue 腕表更加堅固,也更自然地能夠容納進各項複雜功能,問世十余年後,便推出了三問報時表和單按鈕計時表,後者在本次新品種也得以首次呈現。

1920年代,Cartier Tortue單按鈕計時表

所以 Tortue 腕表在 Cartier 早年腕表作品中,稱得上是其創造力和機械工藝的集大成之作,極具代表性。

如今,全新演繹的 Tortue 腕表依舊忠于原作,延續了其中流暢緊湊的線條設計。

其中蘋果形指針、時標外沿的分鍾軌都與原作如出一轍。

與此同時,也將入了時下更爲精巧的工藝。

表耳的線條沿著表帶向外進行延伸,腕表整體的輪廓亦更顯纖薄和精致,在飽滿的視覺效果中不失輕盈感,更契合當下人們的審美喜好。

而本次新作中的 Tortue 單按鈕計時碼表複雜功能腕表,除了延續原作的簡約設計理念之外,其複雜工藝也是一大亮點。

卡地亞制表工作坊迄今爲止打造過最纖薄的計時碼表機芯,透過透明底蓋盡收眼底。

在這複雜的機芯上,還有日內瓦波紋等工藝細節的潤飾,當年這款藝術與技術融合的腕表,在今天可謂是得到了當代演繹。

看完了 1912 年誕生的 Tortue 腕表,我們不妨再去到 1914 年。

這一年,Cartier在腕表設計上可謂來了一次大突破,她們首次將獵豹斑紋這一元素放置在了一枚腕表的表殼上。

這件作品上的寶石象征著獵豹的女性氣質和前衛美麗,而閃閃發光的鑽石則是對獵豹皮毛的致敬。

自此,獵豹、斑馬、鳄魚等充滿自由野性魅力的動物形象,便成爲極具品牌特征的設計。

無論是抽象的斑點圖案,還是具象的動物形象,動物元素已然爲品牌的珠寶和腕表作品增添了太多光彩照人的時刻。

而品牌這次全新帶來的珠寶腕表作品依舊靈感迸發,這次,她們讓不同的動物在腕表中來了一場“邂逅”。

比如下面這款,就是從斑馬和鳄魚的形象裏獲取的靈感。

全鋪鑲表款中,每顆彩色寶石四周,均雕刻著精致細節,作品中的漆藝條紋也是以純手工繪制,不僅閃耀華美,更展現了品牌累積百余年的精湛工藝和靈感。

如果上面對鳄魚的刻畫比較抽象,那麽這款作品,則將鳄魚呈現得栩栩如生。

值得關注的是,表殼和表盤上的琺琅工藝。

這一工藝作爲瑞士拉夏德芳的卡地亞大師工藝工作坊的拿手好戲,與這款腕表上的藍寶石和白鑽形成了天然契合,漸變的色彩交相呼應,也讓鳄魚的輪廓更顯深邃。

還有更具雕塑美感的鳄魚和老虎形象,它們“銜住”腕表彰顯力量感,讓人印象深刻。

也正如卡地亞珠寶與腕表創意總監 Marie-Laure Cérède 所說:

“這些全新作品豐富了卡地亞動物主題在制表領域的創意語彙......全新作品以意趣盎然的方式,向品牌名副其實的珍寶──具有豐沛生命力的曆史傳承致敬。”

另外,今年的表展上,Cartier還帶來了另一款讀時方式很特別的珠寶腕表作品:Reflection de Cartier系列。

開口手镯一側開口爲表盤,另一側則爲鏡面,隔空相對進行讀時,再加以不同珠寶的鋪鑲,可謂妙趣橫生又璀璨奪目。

說到Cartier,我這次除了逛展外,還專門去了趟品牌的制表聖地:卡地亞大師工藝工作坊和卡地亞拉夏德芳制表廠。

在卡地亞大師工藝工作坊看到那些工藝大師們工作的場景著實動容,明明方寸之間的物件,在他們手中要花那麽多時間精力去打磨,最終讓腕表呈現出藝術品般的美感。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品牌前不久推出的 Mitten 腕表,橢圓形表殼和柔軟的黃金手套巧妙地融合,非常華美。

而拉夏德芳制表廠則是精密機械的王國,這裏集結了 50 多種工藝,從機芯研發、蠟模制作、抗壓及防水測試,再到最終檢驗,每一步都精益求精。

無論藝術還是技術,Cartier都已然達到了行業裏的頂端,看過了腕表複雜的生産過程,如今再回看這些作品,真的會讓人充滿敬意。

1937

PATEK PHILIPPE

自 1839 年創立至今,一直是高級制表藝術典範的百達翡麗以其複雜功能和深受全球皇室和名人的喜愛;而最爲矚目的腕表之一,絕對少不了世界時間腕表。

品牌首款現代世界時間系列腕表 Ref. 515 HU 誕生于 1937 年,原本是品牌與獨立制表師 Louis Cottier 合作爲一名紐約客戶設計打造的。

最初的版本可以說是非常具有辨識度,裝飾藝術風格的表殼,表盤上能顯示地球 24 個時區的主要城市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 Louis Cottier 其實爲不少品牌都打造過世界時間腕表,但百達翡麗這一款,是他頭一回修改了自己原先的設計,把城市名設計在了矩形表盤上。這一調整,也讓城市名更加清晰,極大提升了其易讀性。

此後,世界時間腕表的設計也在不斷演變和升級,成爲了世界表迷們心中的經典。

今年,這個系列再次升級,帶來了全新的Ref. 5330G-001。

這款作品與品牌所有世界時間腕表一樣,有著充滿現代活力的別致外觀以及清晰的顯示。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爲了防止相對靜止的中央日期指針幹擾其他信息可讀性,技術人員還特別將其打造成了透明玻璃指針,這對于品牌來說可是前所有爲的設計。

當然,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它這款腕表的一項全球首創專利:

它的 240 HU C 自動上弦機芯,配備了革命性的差速器系統,能夠實現日期的自動調節,無論是越過午夜還是國際日期變更線,都能准確無誤地反映日期變化。

雖然新款的百達翡麗的世界時間腕表與初代已經千差萬別,但不變的是,它的精密工藝與創新設計,在每個時代都是領先的。

1930s

IWC

說到IWC,這個品牌可是有著 150 多年曆史的制表大師,他們對精准的追求和對工藝的執著,讓每一款腕表都不僅僅是時間的記錄者,更是工藝的展示品。而葡萄牙系列,正是這種精神的完美體現。

葡萄牙系列的故事,要追溯到 1930 年代,那時候的船只還依賴著甲板表來導航。這些甲板表,不僅要精准,還要在惡劣的海洋環境下依然可靠。IWC從中汲取靈感,打造出了葡萄牙系列,它的設計既實用又美觀,成爲了時間記錄的藝術品。

最近,IWC又對葡萄牙系列進行了一次全新的設計升級,細節上做得更加精致。

設計靈感來自于 IWC 的制表學徒的手動上鏈陀飛輪晝夜顯示腕表展現了品牌的創新精神和對傳統的尊重。

這款腕表的小球體晝夜顯示功能,不僅實用,更是一件藝術品。每當晝夜輪回一次,小球也會跟著自轉一圈,這種設計,讓人不禁贊歎制表師的巧思。

飛行分鍾陀飛輪則可謂品牌工藝的集中體現,這一機制由多達 56 個部分組成,但重量卻僅僅 0.675 克。

葡萄牙系列的永恒曆腕表再次突破了界限,推出了首款世紀萬年曆腕表。

在這裏先給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大家應該都是知道能被 4 整除的年是閏年,但是這個尺度如果拉到了一個世紀其實是不受用的,只有能被 400 整除的世紀年才是閏年,比如2100年、2200年都不算閏年。

而葡萄牙系列世紀萬年曆腕表則可以完美解決這一罕見現象,並且能夠精准計算到至少到 3999 年的所有閏年。

另一強大的功能是月相盈虧顯示,其精准度長達 4500 萬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准確性。

其他的新款腕表也有很多亮點,比如纖薄的表殼、簡潔開闊的表盤,還有垂直的小表盤布局,這些都展現了這個曆史悠久品牌在新時代的創新和傳承。

1956

PANERAI

沛納海四大經典腕表之一,Submersible潛行系列以獨特個性和專業能力展現出非凡的魅力。這款腕表前身是來自 1956 年專爲埃及海軍設計的 GPF-2/56 潛水腕表。

我們先把時間倒回 1955 年,當時的埃及希望意大利提供幫助,讓其訓練海軍蛙人部隊,這時候需要一家品牌生産潛水儀器及軍工腕表。而沛納海憑借在大量軍工訂單中汲取了的專業經驗,接下了這筆訂單。

因此爲了符合軍工腕表的專業屬性,它擁有 60 毫米巨型尺寸和超強防水性能。同時作爲品牌第一次獨立設計及制作的腕表。沛納海也在其身上花足了心思,不僅將“魚雷”秒針融入其中,腕表上的半月型護橋也是擁有表冠保護裝置的注冊國際專利,這兩大元素至今是沛納海的經典設計元素。

回到現在,Submersible潛行系列爲了符合日常佩戴的習慣,將腕表尺寸進行了縮小,從 42mm 到 45mm 不僅適合男士們,女士們佩戴可以散發出不同的魅力。在今年“鍾表與奇迹”日內瓦高級鍾表展上,沛納海全新推出的 Submersible 潛行系列更是獲得了新的升級。

由于意大利 Luna Rossa Prada Pirelli 帆船隊官方贊助商這一身份,沛納海在腕表創作上參考了美洲杯帆船賽中采用的先進科技和材質。

比如其中 45 毫米 Luna Rossa 體驗版陀飛輪兩地時手動上鏈腕表就將先進的碳纖維融入到設計之中,這也恰好與 Luna Rossa 帆船隊的全碳纖維船體所呼應。镂空表盤設計非常具有機械運動感。

44毫米 Luna Rossa Ti-Ceramitech™ 自動上鏈腕表則運用了創新性的陶瓷塗層,其靈感來自降低帆船摩擦力的陶瓷材料,及增強了腕表的硬度,又更加輕盈。

每款腕表隨處可見的航海帆船基因,再配合上獨具一格的藍色調,讓我們感受到了沛納海在探索海洋的初心和熱忱。

1963

TAG Heuer

要說賽車運動計時,泰格豪雅的卡萊拉系列一定榜上有名。1963年問世以來,卡萊拉系列就一直是傳奇車手的心頭愛。

這款表的誕生則是 Jack Heuer 先生從一場瑞士的拉力賽中汲取的靈感。由于當時的腕表設計無法讓車手在激烈的比賽中非常精確的讀時,Jack Heuer先生在這場比賽中與冠軍失之交臂。既然市面上找不到合適的,Jack Heuer先生立馬行動,著手開始設計一款具有易讀性和簡潔性的腕表,並以危險著稱的卡萊拉泛美公路賽爲命名,推出了卡萊拉系列。

最初的 36mm 腕表尺寸融合了三個子表盤,分別顯示秒表、分鍾計時和小時計時,完全滿足車手們對時間的精准計算需求。同時僅僅是這樣還不夠,卡萊拉系列更是采用了特別的表盤設計,減少了反光,增加了時間的易讀性。

1963年首款 Carrera 腕表

當然自從 1996 年重新回到大衆視野,泰格豪雅已經多次重新演繹了卡萊拉系列,每一款都經過了曆史的洗禮,成爲經典的表款。

而今年的日內瓦“鍾表與奇迹”高級鍾表展上,全新卡萊拉系列(CARRERA)日曆型腕表回歸到了更具曆史意義的 36mm 尺寸。除了致敬經典,深究人體工程學的品牌發覺這一尺寸跳脫出刺激的比賽,其實也非場百搭,從日常出街到出席晚宴,無論男女都可以通過它來爲自己的造型加分。

表盤設計更是化繁爲簡,沒有複雜的功能,轉而利用銅色表盤以及珍珠母貝表盤的自然光澤來展現這款腕表的優雅設計。其中兩款珍珠母貝表盤上更是鑲嵌了 76 顆鑽石,給溫婉的風格中增添華麗的魅力。

這樣極簡的設計風格,正好呼應上 Jack Heuer 最初打造卡萊拉系列的初心,就是一款易讀時間且設計簡潔的腕表。

另外,卡萊拉系列 SKIPPER 計時碼表在去年發布精鋼版本正式宣告品牌重返帆船運動和航海領域,今年,這樣作品再次迎來以 18L 5N 玫瑰金打造的全新版本。

這款作品不僅采用了去年爲紀念卡萊拉系列計時碼表 60 周年推出的 glassbox 設計,其配色也很有種傳承的意味,讓人不禁想到 1968 年推出的 7754 型 Skipper 計時碼表。

後者由 Jack Heuer 親自主導設計,旨在紀念紐約帆船俱樂部的無畏號帆船在前一年比賽中戰勝了新西蘭的帕蒂夫人號帆船,如今靈感再現,可謂十分具有紀念意義。

1968年推出的 Skipper 帆船計時腕表原型表

而 60 年代末誕生的 7753 SN 腕表則是全新卡萊拉系列計時碼表的靈感來源。

經典的熊貓盤設計、70年代卡萊拉系列的穹頂狀合成水晶表鏡,而熊貓盤的設計魅力還進一步延伸到了精鋼表鏈上,這在重新設計的卡萊拉系列中也是首次嘗試。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品牌也發布了全新廣告大片,邀請到了品牌大使 Ryan Gosling、Alexandra Daddario、Patrick Dempsey以及品牌代言人劉昊然共同出鏡。

大片拍得頗有好萊塢電影質感,建議各位粉絲們都去存一波帥圖美照。

1973

BAUME & MERCIER

自 1830 年創立開始,名士其實一直都在腕表藝術造型方面有著相當的敏銳性。

也不斷在表殼設計上突破邊界。去以線條和邊角去探索“時間”的與衆不同,也延續著品牌那低調優雅的風範。

這也是爲什麽在跨越不同時代後,名士的表作往往也都保持著別致和隽永的特質,成爲腕表愛好者們人生珍貴時刻的見證。

名士在 1973 年推出的利維拉系列,就是這些制表願景與理念的集大成之作。

它有著的獨特十二邊形表圈表殼,並且還搭配了扁平鏈節的一體式金屬表鏈,這樣的設計在五十年前可謂是十分先鋒。不但給當時制表界帶來一點小小的震撼,並且收獲了廣泛關注和認可。

在本次 2024 年“鍾表與奇迹”日內瓦高級鍾表展上,利維拉系列全新表款同樣也以創新視角去重繹,以利維拉蔚藍海岸度假勝地爲靈感,呈現出這經典表款,豐富多樣的不同面貌。

每一款全新名士利維拉系列,也都代表這蔚藍海岸地區鮮明生活藝術的“一刻光陰”。

像名士利維拉系列半镂空自動上鏈腕表,就是以镂空透視腕表致敬蔚藍海岸現代別墅建築的簡潔藝術風格。

在簡約優雅的風格裏加入有超卓制表工藝的镂空機芯。讓這枚複雜精密腕表的佩戴者,能夠隨時欣賞齒輪組和傳動系統間的精准運作。呼應著當地現代、別致又國際化的氛圍。

名士利維拉系列 Baumatic 潮汐顯示腕表,其中如海洋般的藍色設計,以及測量潮位的功能,令人立即聯想到該地區的航海之旅。

當清晨海浪拍打著利維拉蔚藍海岸,熱愛航海的佩戴者在海上啓航行時,這款利維拉腕表將爲他引航。

名士精湛啓制表專業技藝,爲他提供精准的測量信息。在海天一色的光景裏,伴隨潮汐運行,見證人與大自然間的緊密聯系。

同樣以利維拉蔚藍海岸當地自然美景爲靈感的,還有利維拉系列 Baumatic 日曆自動上鏈钛金屬腕表,這款配備精鋼表殼和钛金屬表圈的腕表,整體散發出十分迷人的閃耀光彩,像極了陽光曬滿該地區山峰時,岩石呈現出的微妙細膩色調。

體驗了自然美景後,當地那優雅奢華的度假氣息,也呈現在全新名士利維拉系列表作之中。

名士利維拉 Baumatic 18K 玫瑰金日曆自動上鏈腕表,就像是高貴別致的縮影。玫瑰金在昏黃暮色中閃閃發光,象征佩戴者的成功,也代表了他們對于精美珍貴事物的熱愛。延續了品牌精湛手工藝魅力背後,更將時間打造成亘古不變的瑰寶。

另一款來自該系列的鑲鑽石英機芯腕表,則在藝術工匠悉心打造下,讓鑲飾的鑽石與蔚藍海岸晚宴中的流光溢彩,交相輝映。腕表帶來的時尚魅力,以奢華優雅姿態在派對間漫步流轉。

不僅是設計靈感來自這傳奇蔚藍海岸,同時屬于品牌那“造型”與“功能”完美結合的藝術巅峰,也通過這 1973 年誕生的利維拉系列,生生不息著。

1978

Hermès

這次愛馬仕爲我們帶來的那跨越時間的作品,則是由品牌傳奇藝術總監 Henri d’Origny 于 1978 年創作的那只 Arceau 系列腕表。

原版腕表主打愛馬仕一貫現代簡約、大氣優雅的造型。誕生時就讓大衆感受到了,其不受流行更叠影響或限制,經典永恒的美學特色。無論是幾十年前還是如今,你都不會察覺到它的“時代性”。

但同樣在這經典面貌裏,Arceau系列腕表也凝聚著天馬行空的設計創意和巧思。

最代表性的,就是那圓形表殼同不對稱馬镫形表耳所搭配的別致造型,以及不平衡的傾斜阿拉伯數字。據說這個靈動字體,其實是爲了表現馬術運動時的飄逸狀態。

這次全新的 Arceau Duc Attelé 陀飛輪三問腕表,延續了該系列經典狀態,以钛金屬、玫瑰金材質的 43 毫米表殼呈現。

屬于品牌的美學與標識,也自然融入腕表中。

比如腕表中央的三軸陀飛輪,以抛光钛金屬交織出“H”字母,這其實也是象征著品牌創始人夫婦 Emile Hermès 與 Julie Hollande 始于 1900 年的緣分邂逅。

穹頂狀的藍寶石水晶表鏡之下,以陀飛輪在微縮機械上突破的方式,重現巴黎福寶聖奧諾雷街 24 號總店電梯內的鐵藝裝飾。

屬于品牌起源的馬術運動精神,也在這款新表作裏得到深刻體現。像是機芯齒輪,就以 “Duc attelé”馬車車輪啓發的镂空設計爲靈感,帶來“四輪帶篷馬車車輪”樣式。

這一創意源于創始人 Émile Hermès 于 1920 年收藏的一幅十九世紀,由著名法國動物畫家和馬術專家 Alfred de Dreux 創作的繪畫。

馬首與馬鬃形象的齒條和鋸齒狀活動零件,皆取用自愛馬仕“敞篷馬車”的設計。

除了中央三軸陀飛輪外,“音叉”三問報時裝置這一複雜功能的加入,也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愛馬仕在高級腕表領域的高精尖。就連三問報時功能中擊打而擴散音波的音錘,將雕刻成駿馬側影。

這次的 Arceau Duc Attelé 陀飛輪三問腕表,钛金屬及玫瑰金兩款,每款都是限量編號 24 枚。

搭配的霧面煙灰色或霧面深海藍短吻鳄魚皮表帶,也顯得十分時髦且百搭,無論是高級時裝,還是休閑服飾,這款跨越世紀的全新腕表,都可以很好融合進佩戴者的著裝場景和每日衣櫥中。

ZENITH

真力時在這次 2024 年“鍾表與奇迹”日內瓦高級鍾表展上“重返深海”,對 1969 年問世的真力時 DEFY 系列腕表推陳出新。

這款受追捧的古董潛水腕表代表作,因其特定用途特性與精巧設計,以及品牌在制表領域的卓越表現,不僅成就品牌在潛水腕表領域的領跑地位,同時也成爲行業內“堅固可靠”的象征。

原版 DEFY 系列腕表那棱角分明的標志性表殼,與十二邊形表圈的搭配,延續其中,並還加入品牌標志性設計元素,以及該系列腕表一脈相承,那在最爲嚴峻環境中亦可抵禦冰雪、迷霧和昏暗水域下等極端條件考驗的強大性能。從而打造這些獨樹一幟、愈見卓越的新作。

全新 DEFY EXTREME Diver 潛水腕表,就是從 1969 年的 DEFY 系列 Diver 潛水腕表前代款式中汲取靈感。

那棱角分明的外觀設計,全是著規整分明的 42.5 毫米直徑钛金屬表殼。

在材質上,此種金屬不僅輕盈堅固,同時還具有極強的抗鹹水腐蝕性能。尤其是表殼配備的專爲高氧飽和潛水而設計的氮氣排放閥,更讓它在水下表現極爲穩定突出。

使用感上,這款腕表也做了很好的升級。像位于十二邊形固定表圈上方的單向旋轉陶瓷表圈,邊緣就飾有凹紋,去爲操作帶來更好抓握。使用者佩戴手套在水下作業時都可以輕松旋動。

色彩鮮亮的表圈塗覆 Super-LumiNova 超級夜光材料,可以在光線昏暗的水下環境,確保輕松清晰的讀時體驗。

DEFY系列 Revival 複刻版腕表,更以當代設計和全新技術去“重現”1969年問世的 DEFY 系列腕表的出衆風采。

這是品牌首次通過複刻手法,還原這款古董潛水表。沿用早期 DEFY 系列腕表特色下, 其中配備的 37 毫米直徑精鋼表殼以及十四邊形精鋼表圈,也是對原版表作的一次酣暢淋漓的致敬。

當然,其中也有奢華的升級進階。比如前代原型表款表圈采用的是亞克力嵌片,如今叠代爲藍寶石嵌片。

與之相同的黑底亮橙色標志,從表圈黑色和橙色相間的色彩組合,延伸至整個表盤。

同樣是爲了在黑暗中散發明亮,去提供清晰讀時體驗。這款腕表也在時標和指針,塗覆了白色的 Super-LumiNova 超級夜光材料,配色上既突出個性,同時也有著一氣呵成的和諧。

複刻中蘊含對經典的回溯,創新裏更有向未來的展望,在這次對深海的重返之旅中,以探索未知的深度,去挖掘屬于品牌,更值得期待的精彩時刻。

這麽多新品看下來,大家最喜歡哪些款式呢?或者說你對哪一段曆史故事印象深刻?

不妨在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哦。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所有者,文字爲博主原創。

本期文字助理:Milo、Quinn

另外你也可以關注我們新開的公衆號「衣首包辦」,搜索“衣首包辦”、“Chic_Office”或者 點擊下方鏈接 就可以關注我們啦~

點擊下面的文章標題👇🏻,即可快速查看往期精選內容:

1 阅读:164

基森說時尚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