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大轉彎?馬克龍突然表態:不希望和俄緊張,變色龍還是真話?

燭下四十二度 2024-03-13 21:17:36

兩個月前,紅海狹長的航道上。

胡塞武裝還把美國的大航母,追的屁滾尿流。

北約一衆小弟集結于此,誓要給大哥討回點公道。

俄烏長久的拉鋸戰,逐漸將戰場從西伯利亞冰冷的叢林,轉移到國際輿論的角力場。

各個級別的領導人,你方唱罷我登台。

煙霧彈打的飛起,卻是半點摸不到兩國之間的苗頭。

或許是真的印證今年的“大選”主題。

如今無論是美國,忙于收拾自家的一地雞毛,還是歐羅巴大陸對懂王的回歸嚴陣以待。

總之,現在的西方社會,已然是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家瓦上霜。

但偏生就有好事之人,見不得一點平靜。

前不久,法國自家的一架預警機,帶著兩架“陣風”戰鬥機,在黑海上空給俄羅斯一架戰鬥機攔截了。

本來還叫囂著,在對待俄羅斯的態度上“不設紅線”的馬克龍。

瞬間“聞俄變色”,態度來了個180°大轉彎,甚至公開喊話:

不希望和俄方關系緊張。

這件事,究竟是俄羅斯武德充沛,以“理”服人。

還是馬克龍見機行事,對俄烏局勢有著自己的洞見呢?

咬定青山

讓馬克龍化身“變色龍”的這件事,來龍去脈是這樣的:

據報道,俄羅斯軍方在黑海上空,探測到多個空中目標接近俄羅斯國境線。

遂緊急升空戰鬥機,進行攔截。

這些空中目標,最終被確認爲法國空軍的多架軍機,包括戰鬥機、預警機等。

俄羅斯戰鬥機,對這些法國軍機進行了伴飛和監視,並護送它們飛過黑海。

退一萬步說,就算歐洲現在唯一一艘核動力航母——戴高樂號就是法國的。

但它畢竟,沒強到向美利堅一樣橫著走。

就算是北約的阿美大哥來了。

尚且不敢和莫斯科正面對剛,那法蘭西又是何來的底氣,敢一而再再而三的給俄羅斯挑事兒呢?

但其實俄羅斯和法國,甚至是整個歐洲的關系,都是非常微妙的。

從遠往近看,拿破侖當年和英國、普魯士和奧匈帝國打的有來有回的時候。

沙俄趁機崛起,成爲了有名的“歐洲憲兵”。

一戰爆發,盛極一時的奧匈帝國就此破滅。

巴黎公社的革命火種,引燃莫斯科的鋼鐵洪流。

由此俄羅斯,成爲二戰獲勝的關鍵力量。

但歐洲高貴的老錢,哪能看得起毛子騎在自己頭上作威作福?

這也是爲什麽當年蘇聯一解體,北約立刻著手擴張版圖。

雖然倆國家之間,還隔著德國波蘭白俄羅斯。

但扯頭花這件事,可是一度撕的整個歐洲亂成一鍋粥。

就事論事,俄羅斯攔截法國的軍機,或者說法國飛機飛到黑海上空,也不是頭一遭了。

在2021年5月,俄羅斯國防部宣布。

其南部軍區所屬的蘇-27戰機,在黑海水域上空攔截了法國空軍的幻影-2000戰鬥機和一架加油機。

同樣在2021年7月8日。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

俄軍的一架蘇-27戰鬥機,在波羅的海上空對靠近俄羅斯邊界的法國空軍“大西洋”ATL2偵察機進行了跟蹤伴飛。

以防止其可能侵犯俄羅斯領空。

此外,之前還有報道提到:

2021年3月5日,俄羅斯空軍的Su-27戰機,也在黑海上空攔截了包括兩架法國“陣風”戰鬥機在內的法國軍機。

心懷叵測

但明眼人都知道,法國此舉,無疑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之前提過,美國內部如今一團亂麻。

上有懂王卷土重來,下又德州動蕩不堪。

北約也好烏克蘭也罷,那也只是美國暫時顧不上的爛攤子。

英國如今已然脫歐,歐盟能指望得上的,也就法德兩國。

這節骨眼,與其等待別人出擊,不如自己先發制人。

得先樹好靶子,再引得衆人紛紛下場。

自己功成身退,成爲扛鼎之人。

這俄羅斯,自然成爲這場籌謀當中的的“活靶子”。

首先,在烏克蘭危機中,法國和俄羅斯持有截然不同的立場。

法國作爲歐盟成員國之一,支持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並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表示強烈關切。

而俄羅斯則堅稱,其對烏克蘭的行動是正當的,並指責西方國家幹涉其內政。

這種對立立場,導致了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進一步加劇。

動機有了,接下來就是找個由頭。

法國作爲北約成員國之一,參與執行北約在東歐及周邊地區的空中警戒和偵察任務,確保盟國的安全和維護地區穩定。

這麽偉光正的理由,也不愧是體面的法國人才想得到。

自2014年以來,由于烏克蘭危機和俄羅斯與西方關系惡化。

北約加強了,在東歐的軍事部署和飛行活動。

法國通過這樣的行動,表達對北約盟友的支持,並在必要時展現集體防禦的決心。

而他們這麽做的目的,也是通過派遣軍機,靠近俄羅斯邊境來進行戰略威懾。

表明它們不會容忍任何改變現狀的單方面行動,並測試對手的反應能力。

爲虎作伥

對于這起事件,俄羅斯和法國方面給出了不同的說法。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羅斯戰鬥機嚴格遵守國際規則,沒有侵犯任何國家的領空,也沒有采取任何危險行動。

而法國軍方,則否認了侵犯俄羅斯領空的指控,並表示其軍機是在國際空域進行正常飛行。

但隨後俄軍方發言人表示:

希望北約冷靜,不要把局勢上升到戰爭局面。

此話一出,馬克龍那顆蠢蠢欲動的野心,瞬間冷卻了。

明明攔截的是自己家的飛機,但莫斯科只字不提法國。

話裏話外,卻直指背後的北約。

而且兩國軍力之懸殊,可謂天差地別:

據2023年數據顯示,俄羅斯的聯邦武裝力量超過110萬人。

若包含其他類型部隊如近衛軍、鐵道軍和邊防軍,總規模甚至超過200萬人。

相比之下,法國軍隊的現役總人數,大約在28萬人左右。

兩者相差懸殊。

另一方面,法國雖爲核大國,有能力造出核動力航母。

但其核威懾,主要依賴于,戰略核潛艇上的潛射核導彈和有限的空基核力量。

而俄羅斯是全球唯一一個除了美國以外擁有“核三位一體”(陸基洲際導彈、潛射彈道導彈和戰略轟炸機攜帶核武器)完整核打擊體系的國家。

而俄法兩國的關系,也不會因爲一次言語間的交鋒以及幾次欲蓋彌彰的軍事行動,有所激化或者緩解。

“長期合作,短期對抗”,是曆史更叠下兩國之間的動線。

無論是烏克蘭危機,還是歐盟與俄羅斯緊張的地緣關系。

只有在共同利益的驅策,以及長久穩定的和平下方能取得進展。

10 阅读:6402
评论列表
  • 2024-03-14 10:43

    給法國佬教訓,這種永遠不能相信。

  • 2024-03-14 12:57

    德國人大炮一響,法國人就應聲投降,兩次世界大戰足以證明,高盧雄雞根本就擡不起頭

  • 2024-03-14 19:59

    什麽叫變色龍?蝸牛吧?張牙舞爪,一碰就回

  • 2024-03-15 10:32

    俄烏之間的拉鋸戰,在西伯利亞?這搞得我很懵逼啊!再過幾個月烏克蘭要打到遠東了嗎?

  • ywhg 2
    2024-03-14 23:41

    專心自己的事兒吧。理這些狗沒有任何價值。

  • 2024-03-14 17:47

    一個演員,法國還是搞搞羅曼提克比較靠譜,哈哈哈!

燭下四十二度

簡介:點燃愛國情,揭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