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向中國重提克拉地峽計劃,運河改路橋,馬六甲破局刻不容緩!

西愛說地理 2024-05-17 19:58:20

近日,泰國方面再次向中國提及了克拉運河的代替項目,並會見了中國超30家企業, 自克拉運河項目被擱置後,泰國始終無法徹底放棄對克拉地峽的開發,如今運河搖身變陸橋,反而更受萬衆矚目,那麽,這條克拉地峽新建設計劃究竟有何重要價值?能助我國破馬六甲之困嗎?

泰國期待已久的克拉陸橋項目

據媒體報道稱,泰國副總理在近日前往中國,參加了中泰鐵路合作聯合委員會的第31次會議,雙方協議決定中泰鐵路二期工程將于2025年開工建設,並商榷了中老泰鐵路銜接的相關事宜。

與此同時,泰國方面還專門舉辦了泰南克拉陸橋項目路演活動,該路演活動是泰國爲吸引更多外國投資者目光,而專門舉行的推介活動,此前,泰方已經遊走了美國、日本、歐洲等多個國家,中國則是這場項目路演的最後一站。

此次路演活動,中遠海運、中鐵國際、小米集團等30多家中企參與其中,也就是說,在這一項目上,中國興趣非常大。

早在2015年,中泰就曾簽署過關于開發克拉地峽的相關備忘錄,克拉地峽是位于泰國南部,介于春蓬府和拉廊府之間的一條狹長地帶,該地峽向北距離泰國首都曼谷約450公裏,東側毗鄰泰國灣,西側倚靠安達曼海,地峽處于馬來半島最窄地區,南北連接馬來群島和中南半島,最窄處僅有50公裏左右,最寬處約190公裏,是連接印度洋與太平洋,以及亞洲大陸與東南亞群島的重要陸地走廊。

泰國希望在此建設一條克拉運河,作爲國際運輸的新通道,根據最初擬定,運河長約102公裏,寬400公裏,水深在25米左右,設置爲雙向航道,運河一旦建成,來自印度洋的船只將不再需要途經馬六甲海峽,航程可直接縮短至少1200公裏,未來不僅將助推泰國成爲新時代國際交通樞紐,對中日韓等國家的航運也將産生重大影響。然而,這一運河計劃卻因建設資金,開發困難,國民反對,以及泰國局勢不穩定等原因,不了了之。

但打通克拉地峽的重要性顯而易見,這或將是改變泰國“命運”的一次新機遇,泰國自然不肯輕易放棄,于是爲了利用這條地峽,該國絞盡腦汁,這才提出了將運河改爲陸橋的新方案。

實際上,早在去年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期間,泰國總理便專門會見了我國各大企業巨頭,商議關于建設克拉運河的代替方案,只是,當時並沒有正式官方會晤,也沒有官方消息報道,只是在民間釋放了一些消息,甚至在當時,泰國總理都沒有多加准備,項目規劃也只是在紙上畫出了寥寥數筆。也就是說,在接觸中國之前,泰國方面對這一新替代方案也並沒有抱太大希望,只是中國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令泰國方面頗感意外,後續也爲泰國建設陸橋樹立了信心。

根據泰國方面規劃,新陸橋項目將在春蓬府和拉廊府兩端各設置一個深水港口,兩港口之間通過90公裏的高速公路和鐵路雙重交通通道進行連接,另外,項目中還包括港口運營,線路維護,以及沿線相關産業開發等項目,預計總投資將達到280億美元。另外,泰國方面還表示,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向泰國南部相關部門提交項目草案,2026年第二季度對外發布招標計劃,並在2026年第四季度正式動工建設,預計2030年將正式竣工投入運行。

克拉陸橋的價值有多大

馬六甲海峽是長期以來,連接印度洋與太平洋最關鍵的通道,每年承載著高達8萬船次的航運量,航運貿易占全國總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原油航運更是占世界總航運量的一半,同時,這裏也是我國與中東能源貿易的必經之路,我國80%的進口石油以及50%的進出口貨物,都依賴于該海峽,因此,馬六甲海峽對我國的能源、資源、經濟安全都至關重要,被視爲我國的“海上生命線”。

然而馬六甲海峽被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共同管轄,美國也時刻監視控制著該通道,導致馬六甲隨時可能因突發事件出現運輸中斷等問題,從而給我國的能源安全造成極大隱患。在此情況下,擺脫馬六甲海峽之困迫在眉睫。而建設克拉陸橋則可以成功繞開馬六甲,有助于我國降低對馬六甲的依賴。

對全球貿易來說,克拉路橋開通後,還可爲國際航運開辟一條新通道,從而減輕馬六甲海峽的運輸壓力,各國商船也能夠盡可能避免航道擁擠、運輸效率降低等風險。

當然這一克拉陸橋建成後,獲益最大的仍是泰國,要知道,一個馬六甲海峽,便養活了整個新加坡,不僅使其成爲國際自由貿易港,作爲能源運輸樞紐,更是使得新加坡發展成爲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這些恰恰也是泰國夢寐以求的,泰國一旦借此項目發展成爲國際新交通樞紐,帶來的不僅是經濟效益,未來也有助于泰國提升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但值得注意的是,泰國提出的新克拉地峽項目,是需要經過一段陸路的陸橋,這也就意味著,船只在經過克拉地峽,需要在兩側分別進行一次裝卸,車船能否自適應、試運貨物是否有局限都未可知,且在裝卸換船過程中,運力能否得到保障也是一個未知數,時間和運輸成本都會因此增加,對比下,陸橋計劃競爭力遠沒有直接穿越馬六甲海峽大。

不過,我國在東南亞的投資項目非常多,除了中泰鐵路,還包括已經運行的中老鐵路、雅萬高鐵,以及還在磋商的中越鐵路,中緬經濟走廊等等,如今,中泰鐵路二期工程也即將敲定,在與中老鐵路對接後,未來,也可結合克拉陸橋形成海陸運輸新模式,到那時,貨物甚至不需要經過南海,從路上便可抵達我國西南內陸,不僅有利于提高我國的能源貨物運輸效率,保證貿易安全,還有利于加強我國中西部地區與東南亞的聯系,從而進一步助力西部大開發戰略。

更長遠來說,克拉路橋還可作爲新馬泰與中老鐵路對接的關鍵節點,屆時,我國泛亞鐵路便可向東南亞全面鋪設,結合亞歐大陸橋,整個亞歐交通運輸網便可連成一個整體,其潛在價值不容忽視。

不過,目前最關鍵的還是需要考慮建設克拉陸橋是否具備完全可行性,後續是否會遇見更多困難與挑戰,以及各方壓力也需要進行具體評估。

當然,既然我國多家企業已經開始與泰國方面討論關于泰南陸橋項目,也說明,建設這一陸橋仍存在一定可能。

7 阅读:1968
评论列表
  • 2024-05-18 09:27

    國際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新加坡對中國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就只能暫時放棄泰國運河項目了

  • 2024-05-18 21:15

    寬400公裏?[流鼻涕]

西愛說地理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