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種常見辣味食材,辣得各不相同!帶你品味“辣”中的化學~

KingDraw 2024-04-11 15:26:17

有句俗話說的好:“蔥辣嘴蒜辣心,芥末辣到鼻子根,唯有辣椒不是人,辣完前門辣後門”。雖然看起來只是幾句玩笑話,但是仔細想想,還真是話糙理不糙!

我們生活中的辣味食材五花八門,它們吃到嘴裏都會産生辣味,可這些辣味刺激的部位不同,持續的時間也不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辣味中的神奇化學!

大蔥——含硫化合物

大蔥,大蔥在我國,甚至整個東亞,都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香料調味品和蔬菜。但你知道嗎,大蔥原産于我國西部地區,它可是一種土生土長的中國食材!

兩千七百年前,齊桓公北伐至山戎(今河北省北部),把“冬蔥”作爲戰利品被帶回齊國廣泛種植。之後,就有了現在被大家熟知的“山東大蔥”。

大蔥的辣味主要源自于硫化物,比如甲基丙基三硫醚、二丙基三硫醚、二巯基甲烷等。這些含硫化合物在蔥白中含量最高,所以我們生啃大蔥時,蔥白部分會更辣。

甲基丙基三硫醚

二丙基三硫醚

二巯基甲烷

大蒜——大蒜素

大蒜,原産于亞洲中部或西亞地區,早在公元前2780年的古埃及,已經有了關于種植大蒜的記錄。在漢朝時期,大蒜和洋蔥、香菜一起作爲“張骞嚴選”,由西域傳入我國。

大蒜的辛辣味道主要來自于“大蒜素”。一顆完整的新鮮大蒜並沒有辛辣的刺激性氣味,但當大蒜細胞受損破裂後,蒜氨酸會在蒜氨酸酶的作用下迅速生成辛辣刺激的大蒜素,並且進一步生成爲其他的揮發性含硫化合物,爲大蒜帶來辛辣氣味。

大蒜素

當我們吃了大蒜後,會産生難聞口氣,這是因爲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被代謝,生成了具有硫醚氣味的烯丙基甲基硫醚(AMS)。烯丙基甲基硫醚會通過肺部和皮膚排出體外,引起口臭和體味。

烯丙基甲基硫醚

辣椒——辣椒素類物質

辣椒中的辛辣成分,主要由一系列在結構和性質上非常相似的物質構成,它們統稱爲“辣椒素類物質”,其中最主要的是辣椒素(占69%)和二氫辣椒素(占22%)。

辣椒素

二氫辣椒素

辣椒素類物質的性質比較穩定,一般的烹饪溫度很難破壞它們的結構,這也是辣椒在烹饪後依然會保持辣味的原因。

韭菜——硫醚化合物

韭菜,也是起源于亞洲的一種植物,原産于中國山西省西南部。中國人對韭菜的喜愛由來已久,商周時期就有人們種植食用韭菜的記錄。到現在,韭菜炒雞蛋、韭菜豬肉餃子、韭菜盒子傳統菜肴仍是很多人的心頭好~

韭菜的獨特風味,來自于豐富的含硫化合物,特別是其中的二甲基三硫醚、二甲基二硫醚、甲基烯丙基三硫醚等硫醚化合物,讓韭菜擁有了類似蔥蒜的辛辣香氣。

二甲基三硫醚

二甲基二硫醚

甲基烯丙基三硫醚

洋蔥——二丙基二硫醚、二丙基三硫醚

洋蔥,是蔥屬植物中栽培最廣泛的品種,大蒜、蔥、韭菜都是它的近親。洋蔥的起源地尚不明確,但早在公元前一千年的古埃及石刻中,就有關于收獲洋蔥的記錄。西漢時期,洋蔥作爲“張骞嚴選”正式從西域傳入我國。

洋蔥的辛辣刺激性氣味主要源于二丙基二硫醚、二丙基三硫醚,以及其他二硫和三硫化合物。

二丙基二硫醚

二丙基三硫醚

洋蔥的“辣眼睛”,則是由于“順式-丙硫醛-S-氧化物”,這是一種會引發眼睛疼痛和流淚的催淚性物質。切洋蔥時,植物組織受損會釋放蒜氨酸酶,進一步反應生成的順式-丙硫醛-S-氧化物會隨著氣溶膠一起釋放,刺激我們眼中的神經,從而引起流淚。

順式-丙硫醛-S-氧化物

姜——姜酚類、姜烯酚類、姜酮類化合物

姜,起源于東南亞沿海地區,也是在亞洲擁有悠久曆史的香料。我國關于吃姜最早的文字記載,就是《論語·鄉黨》,書中記載了孔子“不撤姜食,不多食”的飲食觀念,意思是孔子每餐必須有姜,但也不多吃。

姜的辛辣味道,主要來自于姜酚類(Gingerol)、姜烯酚類(Shogaol)和姜酮類(Zingerone)化合物,含量最高的是姜酚類物質,其中6-姜酚占姜酚類物質的75%以上,是最主要活性成分。

6-姜酚

爲什麽 “姜是老的辣”呢?在生姜的儲存過程中,姜酚很不穩定,在生姜的儲存過程中,會脫水産生大量的姜烯酚,它的辛辣程度是姜酚的2倍,這就是幹姜比鮮姜更辣的原因。

6-姜烯酚

史高維爾指數表(度量辣度)

芥末、辣根——異硫氰酸烯丙酯

芥末是我們平時常用的一種調味品,吃到嘴裏辛辣刺鼻,讓人覺得欲罷不能。日本料理中常見的山葵和辣根,也具有類似口感。這種辛辣刺激的口感,正是由“異硫氰酸烯丙酯”帶來的。

和大蒜一樣,完整的十字花科植物並不是辛辣的,但在加工、咀嚼後,植物組織細胞被破壞,其中的硫代葡萄糖苷與內源性黑芥子硫苷酸酶接觸後發生酶解反應,進而産生了具有刺激性氣味的異硫氰酸烯丙酯。

異硫氰酸烯丙酯

胡椒——胡椒堿

胡椒,原産于南印度,是胡椒科胡椒屬的開花藤本植物,它的果實經過晾曬後就是我們常見的黑胡椒,是全世界使用最廣泛的香料之一。

胡椒大規模傳入我國大約在唐朝。那時,胡椒是一種昂貴的調味料,只有權貴人家才能享用。宰相元載因貪賄被殺抄家時,家中就曾抄出胡椒八百石(96000斤)。

胡椒的風味獨特,其中的辣味來源于“胡椒堿”。胡椒堿同時存在于果皮和種子中。精制胡椒堿的辣度大約是辣椒中辣椒素的百分之一。

胡椒堿

花椒——羟基-α-山椒素

花椒,是芸香科花椒屬的一個物種,原生于中國的喜馬拉雅山脈一帶,也是我國最古老的香料之一。雖然花椒的名字也有“椒”,英文名字甚至被叫做“Sichuan pepper”,但實際上,它和胡椒、辣椒沒有什麽密切的親緣關系。

花椒含有檸檬烯、香葉醇、異茴香醚、水芹烯等多種揮發性物質,因此具有一種濃烈的香氣。而花椒最爲獨特的麻辣口感,則是由“羟基-α-山椒素”帶來的,它會讓人産生刺痛、麻木的感覺。特別是在川菜中,花椒常和辣椒一起,爲我們創造“麻辣”口感。

羟基-α-山椒素

爲什麽蔥蒜在加熱後就不辣了,辣椒卻“從頭辣到尾”呢?

原來,含硫化合物的化學性質通常不穩定,比如,大蒜素在 23°C 時會在16小時內完全分解。所以經過加熱後,大蒜素等含硫化合物會很快分解,辣味就會相應減退。蔥蒜等食材的辣味都是以硫化物爲主的,因此它們在烹饪後辣味都不持久。

不僅如此,在高溫油炸後,蔥蒜還會通過美拉德反應、脂質氧化等反應産生新的風味物質,帶來獨特的濃郁鹹香和烤香香氣。這也是用蔥蒜爆鍋後,炒菜會更香的原因。

而辣椒中的辣椒素類物質性質非常穩定,一般的烹饪溫度很難破壞它們的結構,這也是辣椒在經過高溫加熱,以及腸胃消化後,依然會保持辣味的原因。

0 阅读:11

KingDraw

簡介:專業化學結構式編輯器,打造化學家的專屬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