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的眼淚、比亞迪的500萬輛和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殘酷真相

迅視財經 2023-08-16 10:37:29

8月9日,比亞迪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成爲全球首個達成這一“成就”的車企,也刷新了此前由自己創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紀錄。發布會現場,王傳福向“時間的朋友”——羅振宇鄭重交付了比亞迪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騰勢N7。羅振宇則代表騰勢N7車主,發表了其對比亞迪的看法:“比亞迪用20年時間,做一道關于新能源、關于中國汽車的證明題。做一件正確的事,等待時間的回報,比亞迪這種長期主義是對“時間的朋友”最佳的诠釋。”

從0到500萬,他用20年時間證明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可以

回顧起比亞迪的新能源造車史,發布會現場,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罕見地露出感性的一面,幾度哽咽。他在演講中提到,2003年比亞迪帶著新能源的夢想進入汽車行業時,曾飽受質疑;2004年第一次帶著新能源汽車參加車展時,直接被無視;但對于王傳福來說,2009年才是比亞迪的“至暗時刻”,甚至令他也怕等不到“春天”。“2019年,比亞迪淨利潤只有19億元,但是在研發上,那一年我們還是咬緊牙關投了84億元,許多人在笑我,這是在燒錢,但我們深知,要把車做好,要想發展新能源,沒有核心技術是不行的。”王傳福這樣說道。

時間證明王傳福的選擇是對的。2020年3月,比亞迪的“刀片電池”一經推出,便成爲了新能源車圈最爲火爆的話題,強大的“黑科技”也讓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倍增。

從2021年11月到2022年5月,比亞迪僅用一年半的時間,銷量就從100萬飙升到了300萬,成爲全球銷量最大的新能源車企,而從第1輛新能源汽車到第100萬輛新能源汽車,比亞迪一共走過了13年。

不僅如此,在全球汽車産業加快向新能源轉型的浪潮下,比亞迪還率先完成了全系産品的新能源化。2022年4月,比亞迪宣布停售燃油車。“斷油”後的比亞迪一路開挂,僅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將新能源汽車總銷量從300萬輛幹到了500萬輛。其最新財報顯示,2022年比亞迪實現營收4240.6億元,同比增長96.2%;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66.2億元,同比增長445.86%。不僅一年實現的淨利潤是此前五年之和,更是交出上市近12年以來最佳年度成績單。

“換道超車”的背後,技術創新是第一驅動力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迅速。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産銷已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市場份額超過60%。今年1-6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別完成378.8萬輛和37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2.4%和44.4%。

在專業人士看來,比亞迪的成就,離不開國家“碳中和”等戰略的紅利、政策扶持、補貼支持、良性循環的電動汽車市場環境。但這解釋不了比亞迪能夠在一衆國産新能源車企中的“斷層第一”,近期的專業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6月,比亞迪品牌共銷售了109.83萬輛,是排名第二的特斯拉的3倍以及排名第三的廣汽埃安的5倍。

正如王傳福在演講中談到:“技術的持續創新,推動中國汽車換道超車,改寫大而不強的曆史”。技術創新,也在改寫比亞迪的曆史。

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比亞迪擁有11個研究院,超9萬研發人員,研發總投入超千億,現在平均每個工作日遞交19項專利申請,獲得15項專利授權。比亞迪已推出刀片電池、DM混動、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易四方、雲辇等一系列顛覆性技術,築起技術護城河,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持續變革。

這些“技術護城河”的建成,源自于比亞迪堅持不懈的創新投入。在近 12 年中,比亞迪有 11 年的研發投入超過了當年的淨利潤,甚至有幾年還是淨利潤的3至4倍。2017 年至 2019 年,比亞迪連續三年淨利潤大幅下滑,但即使在最艱難的2019年,只有19億元淨利潤的比亞迪,全年研發投入仍達到84億元。

持續加碼的研發投入和不斷擴大的“技術魚池”,才是比亞迪能夠登上全球新能源汽車頂峰的根本保障。

抱團出海正當時,“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

在發布會上,王傳福多次提及“中國汽車品牌”。在發布會現場,比亞迪還展出了一汽、長安汽車、長城汽車、蔚來、小鵬等13個自主品牌的車型矩陣。而當晚被王傳福反複強調的那句話:“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也隨之登上了各大社交媒體的熱搜。

如今,全球有超過60%的新能源汽車由中國生産銷售,中國已掌握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和完備的産業鏈,成爲名副其實的新能源汽車強國。但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加速邁進,行業的“內卷化”問題,也成爲了行業當下必須直面的問題,盡管當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還在逐年提高,但衆多新老“玩家”的入局,也讓行業的競爭變得更加白熱化,瘋狂的“價格戰”也成爲了今年國産新能源車企競爭中的殘酷現實。如何沖破現實的桎梏,助推國産新能源汽車行業往更高的水平走?“出海”似乎成了唯一的選擇,以比亞迪爲首的國産新能源汽車,也早已加快了出海布局的腳步。

2021年,比亞迪正式宣布乘用車出海計劃。2022年,比亞迪定義爲出海“元年”,全年出口量爲5.59萬輛;目前比亞迪的新能源乘用車已進入挪威、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等超過54個國家和地區。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海外乘用車業務攻勢猛烈,僅上半年出口就已達7.43萬輛,超去年5.59萬輛的全年出口量。

爲了贏得更廣闊的海外市場,比亞迪還開始構建海外全産業鏈。今年7月,比亞迪宣布將與巴西巴伊亞州政府在卡馬薩裏市設立大型生産基地綜合體,總投資額達30億雷亞爾(約合人民幣45億元)。上述生産基地綜合體將由三座工廠組成,分別爲一座主營電動客車和卡車底盤的生産工廠、一座新能源乘用車整車生産工廠,以及一座專門從事磷酸鐵锂電池材料的加工工廠。其中,新能源乘用車整車生産線涵蓋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動車型,計劃年産能達15萬輛。在此之前,比亞迪還與泰國WHA集團簽署了土地認購及建廠相關協議,這是比亞迪全資投建的首個海外乘用車工廠。

王傳福在今年的業績發布會上曾表示,比亞迪已做好充分的准備,滿足未來海外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當下,團結國産新能源汽車加速出征全球市場,或許,這才是王傳福那一句“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的深層次含義。

0 阅读:144

迅視財經

簡介:做有料的自媒體,每天給你資訊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