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病不離濕!5個“抽濕大法”堅持1個月,掃光痰濕,氣血都旺多了

晴晴聊健康 2024-04-20 06:19:48

你對“濕”了解有多少?

怎麽判斷自己需不需要祛濕?

現在就讓楊烜醫生帶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並介紹一些你可能沒試過的祛濕方法。

01

祛濕,要知己知彼

中醫中的“濕”分爲“內濕”和“外濕”,本文主要論述飲食起居失調導致的“內濕”。

你濕氣重不重?

濕重的人容易困倦嗜睡、口黏多痰、顔面多油、腹脹肥胖、睡眠打鼾、小便不適、舌苔厚膩等。但是這麽多症狀如果只有一兩個,還是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濕氣,怎麽辦?先看舌象:

兩個濕氣較重的舌象圖

第一個濕熱,第二個寒濕

除了舌苔分辨外,還教大家看一個簡單的特征:大便。

《黃帝內經》記載“濕盛則濡瀉,甚則水閉浮腫”,簡單來說就是濕氣重的人,容易大便不成形或偏軟,包括大便粘滯不暢、先幹後軟、日行數次、容易腹瀉等等。也就是說,每天上廁所的時候觀察一下自己大便是否正常就能簡單判斷自己有沒有濕氣。

那麽多濕氣,哪來的?

天天都說濕氣重,你的濕氣到底哪來的呢?

《素問.至真要大論》:“諸濕腫滿,皆屬于脾”。水濕的産生,根本原因在于脾胃氣虛、運化失調。中醫講“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飲食不節、過食五味、減肥節食等不良飲食習慣損傷脾胃,導致脾胃虛弱、化氣無源,氣虛不能推動水液代謝則會停滯爲濕。

既然脾胃是産生濕的關鍵因素,那麽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就是祛濕的首要方法,規律飲食、適量均衡就顯得尤爲重要。應盡量少吃生冷寒涼、煎炸油膩,多食五谷雜糧、健康應季之品。

02

大寒濕之年的祛濕思路

2024甲辰年從中醫“五運六氣”理論分析,土運太過,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是一個土亢寒濕之年,對于原本濕重的朋友更是一個挑戰。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凡此太陽司天之政……民病寒濕,發肌肉萎,足痿不收,濡瀉血溢。”

《素問.氣交變大論》:“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樂,體重煩冤,上應鎮星。甚則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瘈,腳下痛,飲發中滿食減,四肢不舉。”

土運太過,脾濕加劇,土亢乘腎水,土亢侮肝木,脾系、腎系、肝系疾病較往年高發。這裏就教大家幾個祛濕的方法,幫助大家健康地度過今年這個寒濕之年。

01 臍療祛濕

在我們的身體上,有一個內外相通的特別的“窗口”——肚臍。肚臍所在之處即爲神阙穴。

中醫認爲,“臍爲五髒六腑之本,元氣歸藏之根”。肚臍是神阙穴所在,屬于任脈的穴位,是“血脈之蒂”,爲精、氣、神、血往來之要,是元神出入之阙庭,有回陽救逆、開竅蘇厥之功效,故名神阙。

肚臍皮膚較爲薄弱。正因爲如此,肚臍最容易感受風寒濕邪,所以老人家常說肚臍別著涼,就是這個原因。

溫養肚臍,對鄰近胃、肝膽、胰、腸等器官髒腑疾病皆有作用,可以治療腹痛、腹瀉、脫肛、急慢性胃痛、胃下垂、頑固性呃逆、功能性消化不良、結腸炎等病症。

祛濕方法推薦

在睡前用附子理中丸(大蜜丸)填塞肚臍,用膠布簡單固定,藥物通過臍部神阙穴緩緩吸收,可有效改善寒濕體質。

爲什麽附子理中丸能祛濕?

附子理中丸是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一條古方,是在《傷寒論》理中丸基礎上加附子一味組成的,其組方有附子、黨參、白術、幹姜、甘草組成。方中制附子大辛大熱,可補火助陽,溫暖脾腎,爲君藥。

因此,它不僅能祛寒濕,還能助陽益氣,對于寒濕型的腹痛、腹脹、痛經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曆經千年,至今在臨床依然非常受捧。

02 藥浴泡腳祛濕

藥浴泡腳可以通過熱力和藥力,把體內的寒濕通過汗液“逼”出。春天,可以適當選用艾葉、花椒、生姜、桂枝、川芎等辛溫發散的藥物足浴泡腳。

但要注意水溫不宜過高,時間不宜過長,過饑過飽都不宜進行,程度以微微汗出爲宜,出汗後注意避風保暖。足浴發汗最好選擇滿月前後氣血較爲充足的時候進行。

03 食療祛濕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其化上苦熱,中苦溫,下苦溫,藥食宜也。”

根據《黃帝內經》中甲辰之歲苦味+溫熱的用藥原則,日常食療可以選用陳皮、白術、焦神曲、厚樸等苦溫燥濕;砂仁、豆蔻、紫蘇、生姜、花椒等辛溫勝濕;茯苓、薏苡仁、冬瓜、五指毛桃等甘淡利濕之品。

下面,給大家推薦2個食療方:

陳皮紫蘇茶

【材料】陳皮5克,紫蘇5克。

【功效】解表散寒,行氣燥濕。

白術茯苓冬瓜湯

【材料】白術8克,茯苓15克,冬瓜300克,豬骨300克,生姜3片。

【功效】健脾祛濕、利水消腫。

04 曬背祛濕

太陽曬背是補充陽氣最簡單有效的方法,程度以微微汗出爲佳。後背有“陽脈之海”的督脈及人體最長、範圍最廣的足太陽膀胱經及其他陽經循行,可以通過背部腧穴接受來自大自然的能量,借用陽光爲自己“充電”,陽氣充足有助于水濕代謝。

05 運動祛濕

中醫有句話叫“動則生陽”,運動有助于陽氣的升發和運行。推薦慢跑、爬山、打太極拳等柔和舒緩的運動方式,並且一定要在白天進行,因爲晚上運動不利于陽氣潛藏,容易造成陽氣耗散、陽不入陰,導致精神亢奮、影響睡眠。

如果您嘗試了很多方法仍然搞不定,就最好咨詢醫生調理吧。最後,分享一個臨床治療的案例。

案例分享

患者朱某,48歲,體胖多痰,多汗乏力,餐後腹脹,睡眠欠佳,大便不成形,舌苔厚膩,氣虛痰濕體質,服用中藥後諸症緩解、精神狀態改善。以下是患者反饋的截圖。

中醫在健脾祛濕方面有著顯著的療效,甲辰之年祛濕刻不容緩,您學會了嗎?

提醒:本文爲醫學科普,供讀者參考學習,中醫看病需辨證論治,如有不適症狀,請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15 阅读:2940

晴晴聊健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