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銘安康
  • 國醫大師治療痛風經驗方

    ▲王琦 國醫大師(1943.2-)王琦,第二屆國醫大師,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主任醫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央保健委

    2024-05-31 02:33
  • 國醫大師石學敏:醒腦開竅針法治療中風經驗

    ▲石學敏 國醫大師(1938.6-)國醫大師石學敏院士的“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中風病取得顯著療效,他率先提出針刺手法量學

    2024-05-31 02:56
  • 適合高血壓患者的9個藥枕

    人的一生,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因此枕頭的重要性不然而喻。選擇一個合適的枕頭,睡一個好覺,才是人生的“頭

    2024-05-31 02:33
  • 太陰陽明論探釋

    太陰陽明論分爲上下兩篇,上篇主要講理論,包括三焦谷道論、太陰陽明論等;下篇主要講應用,包括三焦兩儀辨證法、太陰陽明用藥法

    2024-05-31 02:33
  • 魚腥草的功效及食用宜忌

    魚腥草葉片茂盛,顔色翠綠,有一股濃濃的腥味,而且它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鈣,磷,鐵等營養元素,可以用來當

    2024-05-30 02:40
  • 六經欲解時與六經病之間關系

    用陽氣的升降出入,圓運動的模式來定位;三陰三陽即以人體陽氣運動的不同狀態來解讀這些難題,正是欲解時帶給我們的思路。升降出

    2024-05-27 02:43
  • 痛風的西醫治療及中醫調理

    01痛風逐漸年輕化,應該引起重視我國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越來越多,且呈年輕化的趨勢。不少患者是體檢發現尿酸增高,並沒有任何症

    2024-05-27 02:43
  • “濕氣重,百病生”,清熱祛濕,益肺補腎的中醫保健方

    近期大雨不斷,氣候潮濕,不少市民出現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皮膚濕疹、腸胃不適等不同症狀。中醫推薦用中醫外治——艾灸、拔火罐

    2024-05-27 02:43
  • 治療兒童久咳不愈的中醫療法與藥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鮑特菌引起的傳染性極強的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及接觸性傳播,人群普遍易感。近年來,兒童百日咳的

    2024-05-19 03:32
  • 腎絕牙齒長,脾絕人中平,肺絕皮毛脫,肝絕舌卷縮

    人體是一個以五髒爲中心的整體,牽一發而動全身,若是五髒之氣衰絕,也就意味著我們的身體正在衰落。那麽氣絕究竟會有哪些表現呢

    2024-05-19 04:47
  • 調養慢性萎縮性胃炎的4個藥膳茶飲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見病、多發病,是胃癌最主要的癌前病變。據估算,我國整體人群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病率20%,也就是說

    2024-05-19 03:32
  • 治療脾胃病,當以調暢氣機爲主

    氣在體內的運動形式,主要表現爲升、降、出、入。氣機升降出入正常,則人體內氣、血、精、津、液得以正常輸布。若氣機升降出入失

    2024-05-19 03:32
  • 29種常見問題辯病,55種病的治療穴位

    常見問題判斷01 頭暈、頭昏早晨醒來後頭暈、頭昏,可能出現了頸椎骨質增生或血黏度高等疾病。02 心慌饑餓感淩晨4-5點鍾

    2024-05-13 15:46
  • 體溫越低,免疫力越低。37℃成爲曆史體溫,並非好事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教授朱莉·帕森內特(Julie Parsonnet)和她的團隊剛剛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 發現自19世紀以

    2024-05-13 15:46
  • 大便前頭幹硬,後面軟粘“的原因及3招調理法

    最正常的生理現象,衆所皆知,“大小便”是幫助人體的代謝産物將體內的垃圾和廢物排出體外,避免身體的二次吸收,影響身體的健康

    2024-05-13 15:46
  • 人體12條筋膜鏈的按摩手法操作

    前表線前表線(The Superficial Front Line,SFL)連接人體的整個前表面,下起自足背,上至頭顱的

    2024-05-13 15:47
  • 六腑之”通“與”用

    六腑包括: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等六個髒器。其共同生理特點是受盛和傳化水谷。在古代,腑寫作“府”,“府”是中空的

    2024-05-13 15:46
  • 百年密技:捏骨秘法

    捏骨秘法 清。劉聞一緒言人身捏有髒腑,外縛肌肉爲之樞柚,見架者,筋骨也。周身筋骨各有職司,部位一錯,運動不靈。本書自頭項

    2024-05-13 15:46
  • 提高男性精子質量及腦萎縮的一張方子

    有這樣一個古方劑,不僅可以靜心安神、益精補血、溫補脾腎;還具有提高男性精子質量、治療婦科疾病及腦萎縮等六大功效。這個方劑

    2024-05-07 05:12
  • “手經圖療法”及手診口訣

    正文:手經圖十四經脈分布(一)第二、四指(食指和無名指)1.指背(1)桡點:感傳沿手陽明經上行至頭。(2)中點:感傳沿手

    2024-05-07 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