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

上甘嶺的旗幟 2024-01-24 22:12:53

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是中國海基核威懾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相較于巨浪1潛射彈道導彈,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在多個方面進行了改進和升級。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是中國海軍目前最可靠的海基核力量,它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軍事技術的顯著進步和海基核力量的提升。

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的研制時間其實很早,而且經曆了漫長的研發周期。早在1976年文革都尚未完全結束的時候,中央軍委就已經正式批准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的研制任務。只不過對于先研制潛射中程導彈還是潛射遠程導彈出現了意見分歧,因爲那個時候連近程的巨浪1潛射導彈都尚處于研制階段。

1986年航天一院、二院、四院聯合論證固體遠程戰略導彈總體方案,決定要研制陸基遠程導彈和海基遠程導彈,遵照先陸後海、陸海兼顧、技術通用的指導思想,導彈要達到直徑2米、3級固體火箭發動機、最大射程8000公裏的要求。

根據這套研發方案,最終發展爲後來的東風31導彈和巨浪2導彈,因此所謂的巨浪2導彈是東風下海是很不確切的。東風31和巨浪2在論證階段就是平行發展的兩個項目,在相關設計上一開始就兼顧了兩者的需求,所以東風31和巨浪2並不是父子關系,而更像是一對系出同源的同胞兄弟。

1999年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正式立項,同年封存8年的長城200常規動力彈道導彈實驗潛艇解封並重新服役,用于巨浪2導彈的研發試驗。

2001年8月,長城200號艇第一次在水下成功試射巨浪-2模型;

2002-2003年,完成多次模型彈水下發射試驗;

2003年5月17日,陸態巨浪2遙測彈首次在陸上基地成功完成飛行試驗;

2004年8月,遙測彈水下發射失敗;

2005年6月17日,遙測彈水下發射成功;

2006年,遙測彈水下發射失敗;

2008年5月29日,模型彈水下發射成功;

2009年4月27日,遙測彈水下發射失敗,這次實驗原本是定型前最後一次試驗,由于試驗失敗,整個計劃受到巨大的挫折,各方面的壓力對研制單位鋪天蓋地而來。

這次失敗後研制單位決定使用新的技術方案來徹底解決問題,于是研制單位采用水中主動空泡減阻技術,並最終取得重大突破,取得了降低出水潰滅壓力和減少出水載荷的顯著效果。而且還重新設計了巨浪2的遙測系統,大幅度增加水下發射的參數測點,彈體結構也進行設計改進,最終取得巨浪2海態飛行試驗的圓滿成功。

2010年8月1日,長城200號艇獲得水下發射試驗先鋒艇榮譽稱號。同年12月25日和27日,水下兩次發射模型彈獲得成功,驗證了水中主動空泡減阻技術。

2011年7月20日,修改設計後首次水下發射遙測彈成功,航天一院召開了祝捷表彰大會.

2011年12月30日和2012年8月16日,水下連續發射遙測彈試驗成功,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至此正式定型。

2013年12月22日,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和094戰略核潛艇首次彈艇合一水下發射試驗圓滿成功。

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水下試驗屢屢失敗,難免存在步子邁得太大,缺乏經驗的問題。美、俄、法三國發展潛射彈道導彈,都是循序漸進,從近程、中程、遠程、洲際這麽一步步發展上來的,有四、五十年從不間斷的研發經驗,每年還要進行實彈試射,收集了海量的實驗數據,有一大批生産服役型號。

中國研制的第一款潛射彈道導彈是射程1700公裏的巨浪1潛射彈道導彈,第二款就一步邁到射程超8000公裏的洲際彈道導彈。原本想省時省力一步到位,但卻嚴重錯估了工程難度,實際上卻是欲速不達,缺乏相關的實驗設施和必要的數據支撐,甚至連實驗方法本身都在摸索階段,最終導致研發周期前後耗時20多年。

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長度14米,直徑2米,采用3級固體火箭發動機,起飛重量估計超過50噸,估計最大投擲重量2.8噸,最大射程估計在8000-10000公裏。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在整體設計上采用頭部雙整流罩,水中尾整流罩,水中主動空泡減阻,水面點火等設計。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開創性的使用了水下尾整流罩,用來減少導彈水下尾部阻力,尾整流罩也是躍出水面後抛離。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這麽做的目的,顯然是在追求極限性能,當然帶來的直接問題就是設計過于複雜,可靠度相對較低。

潛射彈道導彈需要從水下發射,等導彈躍出水面後再改爲大氣飛行,所以導彈需要同時面對海水和大氣這兩種不同介質的考驗。海水的密度約是空氣的800倍,在水裏最理想的整流罩造型是水滴造型,如同魚雷或水滴造型的潛艇頭部。而在大氣飛行時,由于導彈最終是要離開大氣層的,所以需要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每秒7.9公裏的高超音速,這時候最理想的整流罩造型則是圓錐型,如同步槍子彈彈頭或是超音速戰鬥機的鼻錐。而巨浪2采用雙整流罩的設計,目的就是想同時擁有水下和空中的最佳流體性能和氣動外形。

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的研發並不順利,主要有這麽幾個原因,步子邁得太大,缺乏經驗,太過于追求性能而導致設計複雜。比如頭部雙整流罩和水中尾整流罩這個設計,導彈出水後,需要同時抛掉頭部水滴型整流罩和尾整流罩,然後導彈才能點火,可靠性受到極大影響。當然最終的結果是好的,中國的潛射彈道導彈完成從近程到洲際導彈的跨越,戰略威懾能力和二次核打擊能力顯著增強,中國終于擁有可靠的二次核打擊能力。

本文由上甘嶺的旗幟原創,歡迎關注、點贊、收藏、分享,帶你一起長知識!

32 阅读:10836
评论列表
  • 2024-01-26 22:30

    大國重器,科研人員辛苦了![點贊]

    上甘嶺的旗幟 回覆:
    跨越式的進步
  • 2024-01-26 19:39

    國之重器[鼓掌][鼓掌][鼓掌][鼓掌]期望巨浪3和096.

    上甘嶺的旗幟 回覆:
    共同期待
  • 2024-01-27 22:34

    這個真是複雜,不容易啊

    上甘嶺的旗幟 回覆:
    反正不是把導彈放水裏點火那麽簡單
  • 2024-02-28 14:34

    巨浪2還是不行,要出第二島鏈,風險太大了!希望巨浪3+096能質和量雙突破吧!

  • 2024-04-14 15:27

    中國水下戰略核威懾鎮國基石

  • 2024-02-29 16:27

    [握手][握手]

  • 2024-04-23 17:30

    這是三出來了,這個可以展示

  • 2024-03-14 20:53

    現在都是巨浪3了好吧

  • 2024-04-08 12:41

    白扯,距離不夠,打不到漂亮國,想打到,前出太遠,美日島鏈基地反潛容易攔截。

上甘嶺的旗幟

簡介:致力于分享軍事科技知識,解讀先進武器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