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5大“激素”食物,孩子到底能不能吃?看完答案松了口氣

可半雪看養護 2024-03-30 00:50:22

文章來源于喜高科技公衆號

在很多媽媽眼裏

「激素」兩個字似乎具有原罪

不管什麽食物只要沾上「激素」

總能引發無限焦慮和恐慌

香蕉、草莓都是被激素催熟的!

雞肉含激素,吃多了會性早熟!

反季蔬菜只是“貴”,沒營養!講真,聽多了,大家心裏都慌~

今天

我們就來好好盤點一下,

這些食物裏的“激素”!

01速成雞

現在的雞鴨,生長速度確實很快,5~6周就能出籠上桌。

背後主要是三方面原因:品種優良、夥食好(飼料優越)、環境好(養殖條件好)。

​以前允許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促進生長,被許多人稱爲“激素”。但從2020年1月1日開始,國內就全面禁止了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只有在禽畜染病時才可以適當使用抗生素治療,而且和人用的抗生素也不一樣。

可喜的是,我國首批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雞種已于去年12月通過審定,打破了國外長期“種源”壟斷,實現“吃雞自由”!

也許未來的某一天,肉雞出籠的時間還會更快,到時候可別再讓激素背鍋了。

話題延伸:至于其他的鴨肉、豬肉、牛肉等等,和雞肉差不多的道理,用“激素”不僅沒有好處,還可能會增加動物的死亡風險,得不償失。總結一下:至于雞鴨肉讓孩子性早熟的說法,那更是子虛烏有!不過,還是有兩點需要注意:1、兒童應避免吃雞鴨的頸部、動物的陰囊、陰莖、胎盤等特殊部位,因爲這部分含有內分泌腺體,激素水平較高。2、油炸類肉食盡可能少吃或者不吃,畢竟吃多了容易肥胖,除了影響體型,還可能威脅到成年身高。

​ 02 養殖蝦

養殖的蝦一般不會含有激素,因爲蝦對水質的要求較高,如果養殖時對其投餵激素會導致蝦難以存活;而且爲了保證水産品的質量安全,監管部門還會定期對蝦的産區進行檢查,所以養殖的蝦可以放心食用。話題延伸:坊間一直流傳,說養鳝魚、蝦、螃蟹會用到避孕藥或者其他“激素”,還說個頭越大的“激素”越多。但事實上,市場上買到的水産品,含有“激素”的可能性實在很小。但水産養殖過程中,由于容易染菌染病,可能會用到一些獸藥。雖然不是激素,但如果殘留超標,也會有健康風險。總結一下:首先,買水産的時候盡量去正規超市或者口碑信譽好的網店,會安全很多,切莫貪圖便宜。其次,采購回來的水産仔細清洗,並用清水浸泡10分鍾以上,基本可以清除農藥殘留。

​03反季節蔬菜

天天嚷著反季蔬菜這不好那不好,先問一下自己分得清什麽是反季節蔬菜嗎?

反季節蔬菜,是在自然的光溫條件下不符合某種作物生長的情況下,人爲創造條件栽培而成的蔬菜,讓大家實現了冬天可以吃上時令蔬菜的吃貨夢。其實,大家接觸到的所謂“反季節蔬菜”有三類: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大棚種植屬于反季節栽培方法,在生長過程中也確實會添加植物激素,其學名叫“植物生長調節劑”,通常說的無根水、膨大劑、催熟劑都是。

但大家必須要搞清楚,植物激素只對植物起作用,到了人體內就失效了。

話題延伸:催熟或反季的水果能吃嗎?所謂的“催熟劑”就是乙烯,也屬于植物激素的一種,只要控制在國家使用標准內,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

​作爲一個土生土長的北方人來說,小編從小到大吃的香蕉都是催熟的,至今還算健康,哈哈!

​還有,目前大量上市的草莓一樣可以放心吃,草莓中富含維生素 C,每 100 克草莓中就有 47 毫克維生素 C,遠遠勝過蘋果、梨子等水果。另外,草莓富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利于預防便秘,保持便便通暢。

總結一下:盡管反季、催熟的蔬菜水果和應季的相比,可能在風味、口感和營養成分上存在些許差異,但並沒有安全性的問題,更不會“催熟”孩子。

​04豆腐、豆漿等豆制品

大豆中含有大豆異黃酮,是一種植物雌激素,能促進植物生長、開花、結果。它的化學結構與人體雌激素相似,可以發揮類雌激素的作用。But,即使發揮作用,人家的力量也很弱,大約相當于真正雌激素的1/1000~1/10000。因此,豆類和性早熟的關系尚不明確。正常吃豆子、喝豆漿,完全不需要擔心。

此外,大豆異黃酮,還有一個相當厲害的雙向調節功能,即:如果人體雌激素水平低,它會扮演一點點雌激素的角色;雌激素水平高,它就反過來抑制雌激素發揮作用。

簡單說就是,多退少補,是不是很智能呢?

05牛奶、奶粉等奶制品

客觀來講,牛奶、奶粉中都有一定量的雌激素。

不過,母乳裏也會有雌激素,含量往往還要更高一些。

既然大家不會擔心母乳裏的雌激素,牛奶裏的那一點點雌激素就不用糾結了吧。

如果因爲子虛烏有的早熟問題,而不讓孩子喝夠足量的奶制品,是不是有些得不償失呢?

小編總結

其實,大家認爲的“激素”,跟科學上的激素不是一回事兒。

第一,我們日常食用的許多動物性食品中都或多或少地含有內源性雌激素和孕激素,這些動物性食品包括動物肌肉(豬、牛、雞肉)、動物肝髒、脂肪、雞蛋等,當然也包括牛奶和各種奶制品(奶粉、奶酪、奶油等)。

但是,迄今爲止,還沒有科學證據表明食品中的內源性雌、孕激素對人體産生明確的危害。

不過,爲了減少激素或其他食品安全風險,我們在采購過程中盡量注意以下兩點:

​1 盡量買大廠家的食品

​大廠家的問題一旦曝光,他們的聲譽受損嚴重,小作坊你曝光一次,我換個牌子你還是不認識我,還可以繼續。

2 除了促銷批發之類,不買過低價格,甚至低于産品成本的食物(誰知道那是從哪抽出來的利益)

第二,人體從外界攝入大量的外源性雌激素或類雌激素物質後,可能造成體內激素代謝紊亂,引發疾病。

環境中常常存在的類雌激素物質,包括塑化劑、殺蟲劑、除草劑、滅菌劑、一些有機汙染物(比如多氯聯苯、二惡英)、有些洗滌用品、一些重金屬(比如鉛、汞、镉等)。

而這些無法完全避免的有害物質,恰恰是我們最需要注意的,盡最大可能減少接觸。

總而言之

正規渠道購買,飲食平衡,食物多樣!

這不僅僅是對孩子的成長負責,

也是全家人的健康保障。

參考資料:

​1、兒童性早熟與牛奶雌激素相關問答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鍾凱 . 反季節蔬菜、豆漿、速成雞會導致性早熟?請媒體不要再嚇人爲樂了!丁香醫生

​3、杜慧真 . 食品中的激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4、阮光鋒 . 《科學認識反季節水果》. 家庭生活指南

0 阅读:2

可半雪看養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