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戚曉晖:後合資時代,北京現代如何逆風翻盤?

水滴汽車 2024-05-06 11:11:08

在中國汽車市場,變革正在以遠超預期的速度發生著。曾經合資車在中國市場有多風光,今天就有多落寞。其實這一點,早已在2023年的市場份額中有所體現,2023年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首次被自主品牌超過。

那麽,在如今的局面下,合資品牌該如何出牌?在北京車展北京現代的專訪間內,北京現代副總經理戚曉晖分享了有關北京現代在産品、電氣化、品牌力、新渠道等方面的布局,也找到了在當下競爭環境中的生存之道。

“In china For Global”,即“在中國 爲全球”,戚曉晖說到。

戚曉晖表示,中國市場的産銷體量、智能通訊技術的發展是非常領先的,去年中國汽車出口超500萬輛,現代汽車看到了中國市場對全球的意義,若不對中國市場做産品和技術革新,未來必然會影響到在全球市場的地位。

另外,中國客戶對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智能化技術的需求,與現代汽車在智能化上的發展方向相契合。目前在海外市場,客戶對智能駕駛的需求還沒有那麽高,所以既然中國市場契合現代汽車在智能化技術發展的規劃,那必然要在中國市場做大量的投入,通過在中國取得的成功經驗,再返回到全球市場。

“得中國市場者得天下”,在新能源變革的背景下,再次印證了這句話的重要性。很明顯,現代汽車將中國市場放在了戰略的中心。基于這一戰略,北京現代汽車也開始蓄力,蓄勢待發。

戚曉晖透漏,“除了第十一代索納塔和第五代勝達,今年另外還有全新途勝L,計劃在6月份進行升級和改款”。不過,相比帶來更多車型,北京現代更看重産品帶給用戶的體驗。戚曉晖表示,今年這幾款産品,都會進行FOTA,還包括ccNC智能網聯。屆時在終端會帶給用戶全新的智能體驗。

戚曉晖表示,對北京現代來講,質量標准不能降低,服務能力和標准不能降低。股東非常重視中國市場,願意爲中國市場投入,我們也有底氣參與到市場競爭當中,往更高品質的産品、更多智能化上用力,提升産品力。未來3-5年,在國內市場,北京現代希望穩定在30萬輛的規模,健康經營,引入更多高質量的産品。

有關電氣化方面,北京現代和甯德時代達成合作,雙方在2024年更多是産品准備期,“上市安排在明年,整個電動化也是從明年開啓。”說到。

在戚曉晖看來,不論是新車上市,還是營銷方面,今年整個市場是非常亂的,不是上市最好的時機。她坦言到,北京現代無比渴望流量,但是作爲合資大廠來講,做流量還是要有底線,就像做産品,要經過各方面的驗證,不能爲了搶時機就先“收割”一批用戶。

事實上,這也是許多傳統大廠的優勢所在,傳統大廠有資深的品牌發展底蘊和技術背書在,這也造就了品牌的資質。戚曉晖表示,品牌資産是需要幾代人、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經營下來的,它代表的是技術實力,設計能力,研發能力,以及質量和口碑在用戶心目中留下來的品牌的印記。並非是一個名字,設計一個logo。

今年北京車展上,北京現代發布了N品牌。對此戚曉晖解釋,“一方面我們需要去做這種量産的適應大衆消費需求的電車;另外一方面我們要做高效能差異化的電車,現在不管是轎車還是SUV,把市面上的這些車放到一起,真的很難看到哪一個車型有明顯的品牌辨識度。”

在渠道方面,目前北京現代有400家經銷商,北京現代開始做渠道的精簡,但重心還是放在4s店維護上。另一方面,北京現代也在夯實渠道的能力,通過留住有能力的銷售,以及采用直播等銷售手段,去提升渠道的健康;第三是爲了穩渠道也出台了一系列渠道激勵政策,“只有經銷商跟廠家、用戶三者的利益達成一致,才是一個健康的平台。”戚曉晖。

事實上,今年是現代汽車在華事業非常重要的轉型節點,而北京現代也通過産品升級、擴大電氣化朋友圈、以及刷新品牌資質、提高渠道能力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關于未來,戚曉晖希望未來3-5年在國內市場,北京現代能夠穩定在30萬輛的規模。在她看來,相比銷量的飛速發展,更重要的是健康的經營,良好的爲中國的客戶服務,引入更多高質量的産品。

“穩定在30萬輛的規模,出口能夠達到20萬輛的規模,整個50萬輛規模的企業,我想未來會運營的非常好。”

寫在最後:

從北京現代的最新戰略不難看出,北京現代已經深刻明白,如果不能解決在中國市場上的困境,現代汽車就無法贏得未來。同時,北京現代也通過産品、品牌、渠道等多方面發力,重新起勢。不過,韓系車在華能否重整旗鼓,表面看在于産品和品牌,實際內在核心是現代汽車能否真正融入中國市場。

相信,有著全球TOP3實力的現代汽車全力賦能,北京現代或將迎來逆風翻盤。

1 阅读:85
评论列表
  • 2024-05-06 23:30

    不敢評論現代在中國賣不好,一會現代粉又說全球了

水滴汽車

簡介:構建汽車宇宙大局觀,相信你愛的才是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