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了解劉呂兩家斬不斷理還亂的關系,還原漢初廟堂上的恩怨情仇

隨筆大奇子 2024-04-22 03:39:08

80後的同學應該還記得,我們上初中時,曆史課本的最後幾頁是附錄,會寫各個朝代紀年表,記錄每個皇帝的在位起止時間,90後有沒有就不知道了,畢竟教材改了不少(但願不要改成毒教材)。

我在上學浏覽到最後這幾頁時,發現了一個問題,漢朝從漢太祖劉邦去世到漢文帝劉恒即位之間缺少了幾年,當時我還問老師,爲什麽這裏是斷的,老師解釋是這幾年是呂後之亂,所以就沒寫上去。

當時也不知道具體什麽意思,後來隨著讀的書越來越多,知道了這段時間其實是3個皇帝先後登上過皇位,分別是漢惠帝劉盈,前少帝劉恭,後少帝劉弘,但他們都不是主角,真正的主角是劉邦的正妻,中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呂後 —— 呂雉。

吾比武媚娘、葉赫納拉氏如何?

在史記中,沒有專門的章節來記錄漢惠帝、前少帝、後少帝的事迹,反而是呂後有專屬的《呂太後本紀》,也可以看出呂後在劉邦去世後是真正掌握實權的人,今天來還原漢太祖去世到漢文帝即位這段時間內,廟堂之上那段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暗流湧動,甚至驚濤駭浪的歲月。

一、劉如意遭遇鸩殺,戚夫人慘變人彘

上篇隨筆講到,經過了呂後一系列的努力,劉盈終于保住了自己的太子之位,高祖十二年,劉邦駕崩,劉盈順利即位。

這皇位雖然來之不易,但不坐也罷

劉邦總共有8個兒子,1個女兒,除了劉盈和魯元公主外,其他7個兒子都不是呂後所生,而在這7個兒子中,呂後最不待見的就是戚夫人和劉如意,畢竟當初戚夫人最得寵,而且劉如意差一點就奪走了劉盈的太子之位。

現在劉邦已經駕鶴西去,沒人給戚夫人和劉如意撐腰了,已經成爲太後的呂雉立即著手清算兩人。先是將戚夫人囚禁在永巷,然後召趙王劉如意進宮。

此時,趙國的相國是建平侯周昌,其早就看透了呂太後的用意,知道趙王肯定有去無回,以趙王生病爲由拒絕讓趙王入宮。

呂後得知後非常生氣,你不是不讓趙王來嗎,那我就先把你弄過來,于是就派人召見周昌。這樣一來,周昌不得不來到長安,呂後隨後再派人再去召見趙王,沒有擋箭牌的趙王只好來到長安。

生在皇室,是趙王劉如意的最大不幸

漢惠帝得知消息後,知道太後肯定會對趙王不利,就親自去迎接趙王,和他一起進宮,並且和趙王一起吃飯,一起就寢。

這樣一來太後雖想要殺死趙王,卻因爲惠帝一直守在趙王身邊而找不到機會,但惠帝終究還是無法做到萬全。一天,惠帝早晨外出打獵,趙王因爲年紀尚小,早起不來就沒有一同前往。

太後聽說趙王獨自在宮中,立刻派人用毒酒鸩殺了趙王,等惠帝回來,趙王已經死了。別人懶床頂多挨罵,趙王懶床直接丟掉了性命。

殺死趙王後,呂太後的魔爪伸向了戚夫人,這段大家應該都清楚,砍斷手腳,挖去雙眼,熏聾雙耳,灌下啞藥,扔到廁所,稱爲“人彘”。

戚夫人劇照

最關鍵的是,太後還讓惠帝前去觀看,惠帝知道是戚夫人後,放聲大哭,隨即生病,臥床一年多不能起來。自此之後,惠帝徹底失去對皇位的興趣,每天縱情取樂,不理朝政。

要說漢惠帝也真是一個仁愛之主,面對一個差點奪走自己皇位的人,絲毫沒有怨恨,還費盡心力來保護,看到戚夫人的慘狀認爲這不是人能幹出來的事情,這樣的人本有可能成爲仁君,可惜他的老媽沒有給她這個機會。

二、漢惠帝英年早逝,呂太後獨攬大權

郁郁寡歡的漢惠帝在即位7年後就去世了,年僅23歲。不過在喪禮時,太後雖然在哭,卻沒有流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幹打雷,不下雨”。

年僅十五歲的侍中張辟強見此情形,問丞相:太後只有惠帝一個兒子,現在去世了,卻哭得不悲傷,您知道爲什麽嗎?

丞相說:是什麽原因?張辟強說:當然是懼怕像您這樣的大臣。您請太後任命呂台、呂産、呂祿爲將軍,統領南北軍,只有呂氏掌握大權,太後才會心安,各位就能擺脫災禍了。

丞相就按照張辟強的計策去做了,太後果然很高興,這才哭得悲傷起來。對了,這個張辟強還有一個身份 —— 張良的兒子,果然是遺傳了張良的智商,小小年紀看問題就非常透徹。

我是張良,我兒子的智商隨我

惠帝去世後,少帝即位,但政令都由呂太後出,此時太後想封呂氏子弟爲王,就問右丞相王陵的意見。王陵說你這是違背了高帝的白馬之盟,忘記非劉不得稱王,非功不能封侯的誓言了嗎?

太後很不高興,于是又詢問左丞相陳平、绛侯周勃。周勃等人說:現在是太後代行皇帝之責,封呂氏子弟爲王,沒什麽不可以的。

我是周勃,我兒子更出名

退朝之後,王陵責備陳平、周勃說:當初和高帝歃血爲盟,各位都在場。現在太後以女人的身份當權,想要封呂氏子弟爲王,各位阿谀逢迎違背盟約,有什麽顔面去地下見高帝?

陳平、周勃說:在朝堂上直言進谏,我們不如您;保全國家社稷,安定劉氏後裔,您不如我們。事實證明陳平和周勃所言非虛,日後正是這兩位聯手平定了諸呂之亂。

劉呂兩大家族關系圖

從上圖的兩大家族關系圖可以看到,在呂後的安排下,關系混亂,以至于筆者不知道怎麽畫這張圖能表示的更清楚,水平有限,大家盡力看吧。

最離譜的安排就是將魯元公主的女兒嫁給了漢惠帝,相當于是舅舅娶了外甥女,外甥女還成爲了皇後,但這個皇後一直沒有子嗣,于是就把另一個美人生的兒子搶來當自己的兒子,還殺了孩子的生母,這個孩子後來被立爲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前少帝劉恭。

前少帝劇照

劉恭長大後,聽聞此事,發誓要報仇。被呂太後得知後,直接將前少帝廢黜並暗殺,立常山王劉義爲皇帝,改名劉弘,也就是後少帝。

後少帝劇照

當初趙王劉如意被鸩殺後,呂太後封淮陽王劉友爲趙王,並且讓劉友娶呂氏之女爲王後,但劉友並不喜歡呂氏之女,這個女人就在呂太後面前誣陷劉友,稱其要在太後去世後作亂。

太後最怕的就是劉氏作亂,絲毫不猶豫的就把劉友囚禁起來,不給其食物,劉友郁郁而終,太後改封梁王劉恢爲趙王。

或許是太後對趙王這個位置心存忌憚,她又將呂産的女兒嫁給趙王爲王後,暗中監視,劉恢很多事情都不能自作主張。劉恢有一個非常寵愛的姬妾,王後命人將她毒死,雖然爲王,但劉恢活的實在太憋屈了,不久就自殺了。

第三個趙王也西遊了,太後想要改封代王爲趙王。按常理趙王封地的封地肯定比代王更好,但太後時期的趙王無疑是個燙手的山芋,代王很聰明的謝絕了,謝絕的理由更聰明,希望爲大漢王朝戍守邊疆。

燙手的山芋我可不接

最終太後封呂祿爲趙王,自此趙王殒命的魔咒終于解除了,而拒絕趙王位置的代王就是後來的漢文帝劉恒。或許是老天爺在冥冥之中保護著劉氏子孫,代王的這次拒絕使自己在那段血雨腥風的日子裏得以保全,也爲後來的文景之治奠定基礎。

而即將迎來生命終點的呂太後仍然在爲保住呂氏家族的榮華富貴做著最後的努力,其實只要呂家人能夠遵循呂太後的安排,後續的天下姓呂姓劉還真不一定,那呂氏子弟是如何揮霍掉巨大的優勢,導致身死族滅的呢?我們下篇再述。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