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到底有沒有産能過剩?

羅sir職話 2024-05-04 14:27:31

有沒有産能過剩不重要,認爲你有産能過剩,很重要。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在訪華期間就“我國産能過剩”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後果向我方表達關切。布林肯表示,我國制造業産能過剩問題現在是中美關系的前沿和中心。

布林肯警告說,我國産能過剩將帶來美國企業倒閉,工人失業的後果。

而在此前,美財長耶倫訪華時,也對我國出口過多清潔能源産品提出過一些不同的意見。

那麽,我國制造業究竟有沒有産能過剩?

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4月30日在公開例行記者會上反駁産能過剩的指控,林劍說,美方違背經濟常識。基于西方經濟學的比較優勢理論,各國出口具有比較優勢的産品是符合國際貿易本質。

我國出産超過本國所需不應被稱爲産能過剩。林劍還說,我國電動汽車出口僅占全球出口的12%,比德國、日本的汽車出口占比低得多。

另外,根據國際能源署的碳中和目標,當前我國産能也遠遠沒有滿足市場需求。

從供給端的角度來看,近幾年歐美對我國制造業産能過剩的指控,更多也源自我國宏觀經濟的結構性變化。

由于我國房地産行業下行,導致國內需求放緩,國內需求不足的情況下,部分工廠開始産能擠壓,價格戰就是一個非常鮮明的例子。

根據比較優勢理論,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不同國家在不同商品或服務的生産中具有各自的比較優勢,因此出口具有相對優勢的産品,進口相對劣勢的産品,這一理論已經成爲經濟學的常識。

以新能源汽車爲例,2023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1465萬輛,其中我國出口新能源車銷量120萬輛。根據國際能源署推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達到4500萬輛,而我國哪怕是以年增率20%的速度增長,也只是達到3435萬輛,還無法滿足全球需求,因此我國的EV産能不但沒有過剩,反而還需要加大生産。

從經濟學原理的角度來看,我國制造業並不存在所謂的産能過剩這一說法,僅僅只是比較優勢的不同。

另外,歐盟說我國産能存在傾銷,這一點也並不存在。産品價格便宜並不意味著傾銷,傾銷一般指的是把産品以低于成本價出售到海外,而我國的新能源産品出口是賺錢的,出口並沒有低于正常價值,因此所謂的“傾銷”並不存在。

至于産業補貼,在我國新能源汽車起步初期,爲了扶持初創企業的發展,我國的確給予了部分稅收優惠和補貼政策,但從2016年開始,我國正式對EV行業財政補貼采取退坡機制,2022年底正式退場。

而産業補貼也並非我國特有的,至今英國和美國仍在推行較強力度的補貼。

從這些角度來看,我國制造業並非存在産能過剩。

問題的關鍵還在于,産能過剩並非是我們去“定義”的,而是由買家,也就是歐美市場去定義的。

這是經貿問題上最棘手的一點,也是雙方分歧最大的一點。

從俄烏沖突開始,爲了避免潛在的軍事風險導致的經貿供應鏈依賴,歐美就已經在著手進行供應鏈的多樣化和去風險。

而供應鏈風險的多樣化和去風險,本身就是基于價值觀的一致性,這個時候雙方不同價值觀的行爲上的差異就已經開始顯現,這也是歐美指控我國制造業存在産能過剩的另一個原因。

除此之外,俄烏沖突也導致了西方保守主義的擡頭,就連美財長耶倫這樣的自由派人物,也開始轉變立場,支持用貿易關稅來提高壁壘,從而阻擋我國商品的對美出口。

這一點本身,也是歐美一個很大的轉變。

這是保守主義擡頭的時代。

而我國從燃油汽車加速向新能源汽車轉型這個過程中,也並非沒有曲折。

今年3月份,我國35個大城市中,電動車和電油混合動力車的總銷量首次超過了燃油車。我國100多家汽車工廠每年生産近400萬輛內燃機汽車,去年汽油車的銷售量也從2017年的2830萬輛驟降至1770萬輛。

目前數十家以傳統汽油爲動力的汽車工廠要麽勉強運轉,要麽已經停産。

汽車加速新能源轉型這個過程中,也伴隨著不可避免的陣痛。

而我國幾乎所有的電動汽車都是在新建的工廠組裝,對汽車制造商而言,建造新工廠比改造現有工程更爲劃算,其結果可能就是導致嚴重的産能和固定資産的浪費。

數據也支持這一結論,根據統計局的數據,隨著電動汽車工廠的落成和一些老舊工廠的關閉,今年前三個月,我國汽車行業的産能利用率已經從去年的75%下降到65%,這也意味著産能過剩的風險。

當過去的自由貿易市場原則不再適用,那麽WTO可能也就失去了它建立的初衷。

這個時候雙方也基本上是各說各話了,尤其是在勸說或者談判沒有達到預期的情況下,關稅壁壘可能是能夠促使雙方坐下來談判的另一個契機。

這也是接下來歐美即將推出的一個重磅炸彈。

新的關稅審查已經在繼續,歐盟也開始對我國電動汽車進行反傾銷調查,這些指控一旦被他們成立,那麽我們就會面對新的貿易關稅壁壘。

屆時出口受到擠壓,我們在無法改變對方認知的情況下,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坐下來談判。

當年日美貿易摩擦也是如此,美國的關稅加大棒一祭出,對一個以來出口爲導向的經濟體來說,唯一的辦法就是坐下來好好談判。

而談判,本身就是一門妥協的藝術。

當年日本的最終做法是選擇經濟結構性變革,即從貿易出口導向型經濟體轉型爲內需驅動型經濟體,這也是耶倫訪華時強調的重點。

過去,全球化的貿易體系用的是經濟學中的比較優勢原理和自由貿易原則,而今天,隨著保守主義的擡頭,新一輪的關稅貿易壁壘可能又會再次到來。

要想我們的産能不被歐美牽制,那麽我們最終可以選擇的可能是和日本當年相似的道路,那就是從一個出口導向型經濟體,轉變爲一個內需驅動型的經濟體。

這也是每個經濟體轉型的必經之路,這條路一旦走好了,那麽我們成爲發達經濟體其實也是指日可待。

但轉型之路漫漫,産能過剩它僅僅只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第一道難題,比起産能過剩的爭執和分歧,如何從出口導向轉變爲內需驅動,這可能才是最困難的。

增加自己人的消費,遠比把商品出口到他國,要困難得多。因爲這往往意味著,你需要提高工人的薪資待遇,健全勞工的權益保障,以及增進整個社會的公共福利體系等等。

而一旦做到了這一點,幾乎也就意味著我們的半只腳踏進了發達經濟體的門檻。

end.

作者:羅sir,關心經濟、社會和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發展背後的邏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1 阅读:363
评论列表
  • 2024-05-04 21:27

    12小時兩班倒,廉價勞動力商品大甩賣,卷死你們!

  • 2024-05-05 11:44

    你說呢?

羅sir職話

簡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