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降血壓,3個誤區要避開

安綠色養護說說 2024-03-29 12:31:10

“管住嘴,邁開腿”,是最常見的健身俗語。

不管你是減肥,還是要控制身體不良指標,“管住嘴,邁開腿”,表面都適用。但實際上,它大多數時候只是一句正確的廢話。

改善體型,或修正身體指標,其實和運動技巧息息相關,如果你只知道“邁開腿”,大概率是浪費時間。

今天針對運動降血壓的問題,談一下“管住嘴,邁開腿”的要點。

如果你僅是由于體重超標導致的高血壓,少吃一點,多走兩步,估計管用,無非是效率問題。

但有的人減體重幾十斤,那血壓也紋絲不動,情況就複雜了。

當代年輕人,30多歲就高血壓的,挺多的。

大家第一次測出血壓偏高的時候,都有點茫然不知所措,不相信事實。等緩過勁來,其中很多朋友都會選擇運動降血壓。

激進的朋友,會期望加大運動強度,快速把血壓降下去!

搞籃球的,拼命去搶籃板,打羽毛球的,頻頻扣殺。

運動不是可以改善心血管嘛,我來一個超強運動,讓血管通暢起來!

事情沒那麽簡單哦,我們運動改善血壓的時間上限是3個月,一旦選錯運動,3個月血壓不降,那就只能吃藥。

誤區一:

運動強度越大,血壓下降越快嗎?

對于大部分運動,答案:是的。

但是,上帝在這個地方開了一個玩笑,運動強度超過一個閥值後,運動不但不會降血壓,反而會升高血壓。

超高強度運動:你越使勁,血壓越高!

所有需要瞬間爆發力的運動,都存在這個問題,甚至一些專業的青少年選手,如果選練這一類運動,都可能産生少年高血壓。

跳躍類運動:跳高、跳遠;

抛投類運動:標槍、鉛球。

這一類運動,實測就是高血壓比例遠高于常人。

疑問:爲什麽瞬間爆發力訓練就容易導致高血壓,它們不是對血壓要求更高嗎?更通暢才對啊?

答疑:瞬間爆發力訓練導致高血壓的問題,是基于統計數據揭示的,其內在機理存在爭議。

應用:標槍、跳遠之類的運動,估計大家也不會玩這些去降血壓,但關鍵是不要在其它運動中做出類似的動作。前面說的籃球、羽毛球都是非常好的降血壓運動。你可以積極參加,但切記不要爆發力。

打羽毛球,你只要不扣殺,沒問題,打籃球,跳投沒問題,但別去搶籃板。

誤區二

既然不能搞爆發力降血壓,那我參加一些打太極、健步走,降血壓管用了吧。

並不會!

記住前一句話,大部分運動,都是運動強度越高,降壓效果越好。

你可以做一個試驗:

1、健步走30分鍾;

2、慢跑30分鍾。

運動完休息30分鍾,測血壓,對比一下二者的降壓效果,慢跑的降壓效果會明顯強于健步走。

慢跑的運動強度高于健步走。

事實上,如果你能快跑30分鍾,那血壓降得更厲害。

如果你去打太極,太極對降血壓基本沒有幫助,練完之後血壓並不會明顯變化。

所以,在爆發力訓練之下,你的運動強度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加大。

誤區三

運動項目無區別,只要保持運動強度就OK?

並不是!

再做一個實驗,練習等長運動:

1、平板支撐30分鍾(可分組,組間休息小于2分鍾)

2、靠牆馬步30分鍾(可分組)

一般認爲,這兩種等長運動強度相似,訓練效果應該差不多。

練完後休息半小時,測血壓

實測結果:靠牆馬步要明顯好于平板支撐。

這個等張運動,之前英國有個三流大學出了一個荟萃分析,認爲等張運動降壓效果最好,所以我們就用等張運動舉例。

疑問:同是等張運動,爲什麽靠牆蹲就會好于平板支撐呢?

答疑:平板支撐需要手臂發力,導致手臂充血,外周壓力增大,所以測量血壓會升高。靠牆蹲手臂不發力,沒有此負面影響。

當然了,等張運動整體降血壓水平都很差,前幾期已經分析過了。

1 阅读:24

安綠色養護說說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