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在唐玄宗和楊貴妃之前,已經有君主上演了更過分的大戲

隨筆大奇子 2024-03-29 12:55:03

經過了秦穆公的勵精圖治,秦國迎來了自己在春秋時代的最輝煌時刻,然而,穆公的去世讓秦人繼續前進的腳步戛然而止,雖然主因是後世君主的能力不足,但殉葬制度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穆公的陪葬人達到了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包括了子輿氏的三位良臣 — 奄息、仲行、鍼虎。穆公一生禮賢下士,體恤民生,連三百個偷食其良馬的平民都能放過,但在去世的時候沒有廢除殘忍的殉葬制度,晚節不保,讓人唏噓不已。

穆公之後,秦國國力逐漸下降,經曆了相當長的低谷期,直到獻公繼位,秦才慢慢回到正軌,自孝公實行變法後,秦國就此開啓狂飙模式,最終由始皇統一六國,今天就通過史記《秦本紀》來回顧穆公去世到孝公繼位這一階段的秦國曆史。

一、巅峰過後,陷入低谷

穆公去世,太子罃(yīng)繼位,也就是康公。康公的母親是穆姬,看過《秦本紀》第二篇隨筆的小夥伴應該記得,穆姬是晉獻公之女、晉文公的姐姐。在穆公時期,還是太子的罃曾奉父親秦穆公之命,護送舅父晉公子重耳(也就是後來的晉文公)回國即位。

秦康公劇照

康公在位的時候,秦主要對手還是晉。晉襄公與秦穆公同年去世,晉襄公的弟弟叫雍,是秦國之女所生,一直住在秦國。晉襄公去世,晉卿趙盾想擁立雍繼位,派隨會到秦國接雍。

秦國派軍隊護送雍和隨會回晉,但此時晉國已經立了襄公的兒子爲君,自然不會接受雍,雙方在令狐發生激戰,秦軍戰敗,隨會不敢回晉,就留在了秦國。

康公二年,秦攻打晉,攻占了武城,報了令狐之戰的仇。康公四年,晉又攻打秦,占領了少梁。康公六年,秦攻打晉,在河曲交戰,秦軍大勝,占領了羁馬。

雙方在此期間打的有來有回,原因可能並不是秦國強,而是隨會太了解晉國。因爲史記記載,河曲之戰後,晉國人擔心隨會在秦國給晉國造成禍患,就派魏雠(shòu)余詐降秦國,用蒙騙手段籠絡住隨會,隨會于是回到晉國。隨會回晉之後,在康公執政時期,秦晉未再有大規模戰爭發生。

康公去世之後,秦國進一步走向了下坡路,在諸侯爭霸的擂台上,秦國只能充當看客。共公時期,楚莊王向北進兵,一直深入到都城洛邑,並詢問周朝傳國之寶九鼎的大小輕重,野心昭然若知。

秦康公到秦孝公傳位圖

桓公時期,晉打敗秦,俘虜秦國將領赤。隨後,楚莊王征服鄭國,又打敗晉軍,稱霸中原。桓公去世前一年,晉國率領諸侯攻打秦國,秦軍再次被擊敗。景公期間,晉悼公成爲諸侯盟主,多次召集諸侯攻打秦國,秦軍一直處于被動挨打的狀態。

景公之後哀公繼位。哀公八年,楚國公子棄疾殺了楚靈王,自立爲王,即楚平王。哀公十一年,楚平王來迎娶秦女做太子建的妻子,回到楚國,楚平王見女子漂亮,就自己娶了她。看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並不是前無古人,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上演過類似的大戲了。

原來我們不是第一“人”

哀公時期,晉國的範氏、中行氏、智氏、趙氏、韓氏、魏氏勢力逐漸強大,這幾方主要精力在內鬥,所以秦晉之間很長時間沒有打仗。

惠公、悼公時期,秦國更是處在小透明的狀態,中原之爭愈演愈烈,但與秦國沒有絲毫的關系。到了厲共公時期,秦國終于有了再次出兵的記錄,厲共公十六年,攻占了大荔國王城。三十三年,攻打義渠戎族,俘虜了戎王。

但好景不長,躁公十三年,義渠又來攻打秦國,打到了渭南。躁公去世後,秦國陷入了內亂,弟弟懷公繼位,只做了四年的君主,被庶長晁和大臣圍攻,自殺身亡,靈公繼位。之後,簡公、惠公、出子相繼登上君位。

出子二年,庶長改從河西迎接靈公的兒子獻公回國,立獻公爲君,並殺死了出子和他的母親。從懷公到出子,秦國君臣關系一直不協調,晉國趁此機會奪去了秦國河西的土地。

經曆了長時間的低谷以及政局動蕩,秦國早已不複穆公時期之勇,好在曆史並沒有放棄秦國,或許在秦始皇登基的那一刻,他應該感謝當初迎回獻公的庶長改,正是改的這一舉動,才讓大秦有了翻身的機會。

二、勵精圖治,重振雄風

秦獻公繼位,首先廢除了殉葬的制度,這無疑是獻公對後世的最大貢獻。此時,對秦國威脅最大的國家由晉國變成了魏國。

秦獻公劇照

獻公二十一年,秦魏在石門交戰,秦軍斬殺魏兵六萬人,這是多代以來秦對中國諸侯國戰爭中的最大勝利,周天子都送來繡有花紋的禮服祝賀。獻公二十三年,秦國又與魏國在少梁交戰,俘虜了魏將公孫座。

獻公去世後,秦孝公即位,此時的孝公已經二十一歲,在古代,這是一個已經十分成熟的年齡,有足夠的精力和閱曆面對朝政。而在經曆的起起伏伏後,秦國終于又迎來了一位改變走向的明君。

秦孝公劇照

孝公繼位之初,黃河和崤山以東的戰國六雄已經形成,由于秦地處偏僻的雍州,中原諸侯都看不起秦國,像對待夷狄一樣對待秦國,當然,主要原因還是秦國國力衰弱,雖然獻公取得了兩次對魏國戰爭的勝利,但國力差距依然明顯。

孝公即位後以恢複穆公時期的霸業爲己任,廣施恩德,救濟孤寡,招募戰士,明確論功行賞的法令,頒布了著名的求賢令,並且發兵東進,圍攻陝城,西進殺了戎族的獂(huán)王。

衛鞅聽說孝公頒布了求賢令,于是來到了秦國,通過景監求見孝公。孝公三年,衛鞅勸說孝公實行變法,訂刑罰。在國內致力于農耕,對外鼓勵作戰效死,給予各種獎罰,孝公非常贊賞。但甘龍、杜摯等人認爲不好,雙方爲此爭辯起來。

甘龍劇照

最終孝公還是任用衛鞅推行變法,起初,百姓對新法抱怨不休,過了三年,百姓逐漸適應,反而認爲新法很好,于是孝公任命衛鞅爲左庶長。

孝公八年,秦國與魏國在元裏交戰,取得勝利。十年,衛鞅任大良造,率兵包圍了魏國的安邑,使安邑歸服。十二年,修建鹹陽城,並遷都鹹陽。把各個鄉村合並爲大縣,全國共有四十一個縣。開辟田地,廢除了井田制下縱橫交錯的田埂。十四年,開始制定新的稅賦制度,

政治、經濟、軍事制度的徹底改革,讓秦國有了脫胎換骨的改變,國力的蒸蒸日上也體現在了國際地位和對外戰爭上。

孝公十九年,周天子賦予霸主稱號。二十二年,衛鞅攻打魏國,俘虜了魏公子卬。孝公爲表彰衛鞅,封其爲列侯,號爲商君,衛鞅也開始被稱爲商鞅。二十四年,秦魏在岸門交鋒,秦俘虜了魏國將軍魏錯。

商鞅劇照

在中國的曆史上,商鞅的知名度應該高于孝公,起碼我在讀書時是這樣的感覺,但其實真正的功臣是孝公,如果沒有孝公鼎力支持變法,商鞅恐怕早就被權貴撕成碎片。

在電視劇《大秦帝國》第一部孝公去世之前說了一句話“嬴渠梁終生不負衛鞅”,在《史記》上雖然沒有這句,但孝公卻是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這句,君臣二人相輔相成,孝公也無愧秦國先祖,真正做到了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于既倒,奠定了秦國統一天下的基礎。

而贏氏子孫也沒有讓秦孝公失望,在孝公去世後,帶領秦國繼續高歌猛進,開疆拓土,我們下篇再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