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駕系統引發的事故頻發,有一說一,車企此前是否過度吹捧了?

車之養護 2024-05-05 16:54:55

科技的日新月異正促使自動駕駛汽車由幻想走向現實,爲人們的出行方式帶來了顛覆性的變革。然而,這也引起了公衆對自動駕駛汽車在交通事故中法律責任歸屬問題的廣泛關注,尤其是近段時間發生的多起事故,都讓消費者對車企是否存在過度吹捧存在擔憂,今天我們就一起探討一下未來智駕輔助路在何方?

我們先來回顧及其因智駕問題而出現的事故。2022年8月8日,一輛“理想ONE”車型與一輛停在路邊的工程車發生了碰撞。行車記錄儀顯示,事故發生時,理想ONE以77km/h的速度行駛在最左側車道,而工程車則開啓了警示燈。然而,理想ONE並未察覺這一情況,其AEB系統未能成功啓動,導致兩車發生碰撞。碰撞後,車輛自動切換到空擋,刹車系統被激活,同時副駕位置的安全氣囊自動展開。雖然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和嚴重後果,但引發了公衆對“輔助駕駛”技術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2023年2月7日,蔣先生駕駛蔚來汽車搭載四人沿G42滬蓉高速由西向東赴蘇州商務洽談,至無錫東段啓用自動駕駛功能,因而右腳並未放置在刹車上,此時前方車輛追尾引發事故,盡管蔚來汽車此時處于自動駕駛狀態,卻未能及時識別並采取制動措施,導致與前車發生碰撞,並造成四人受傷及車輛損壞。蔣先生對自動駕駛系統未能避免事故感到失望,此事件也讓公衆對自動駕駛技術信任度産生影響。

除了上述兩起事故之外,2024年4月26日,山西運城,一輛問界M7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撞上養護車後起火,針對事故發生導致對車輛安全性能的疑慮,問界車型的相關負責人指出,涉事車輛爲該車型的入門版本,並未配備華爲的高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該入門版本的自動AEB設計工作速度範圍爲4至85km/h。然而事故發生時車輛的速度爲115km/h,明顯超出了AEB系統的設計觸發速度範圍。因此AEB系統未能在此次事故中發揮作用。

在此前問界産品發布會上,公司詳細闡述了高階智能駕駛版本中AEB的工作範圍。然而,對于非智能駕駛版本的AEB工作範圍,公司僅在官網頁面底部以小字體提及,強調駕駛員在使用智能駕駛功能時需持續關注路況,並在複雜或惡劣的路面條件下謹慎操作。鑒于消費者享有充分的知情權,廠商有責任對不同版本的産品及其功能進行全面、明確的說明和區分。雖然此次問界M7的事故搭載的並非HUAWEI ADS的智駕系統,但問界對其智駕差異性的宣傳明顯不到位。

另一方面,國內的車企當前進入了明顯的“內卷”時代,對于參數層面可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在新車發布會上我們常常看到各大車企亮出車輛技術參數,並與競品車型進行對比,例如,某公司宣稱其AEB在120km/h速度下有效,而另一家則馬上回聲稱其系統能在130km/h速度下發揮作用。這種所謂的“內卷”,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汽車技術的進步。然而,車企過分強調參數和特定測試環境下的性能數據,可能導致網絡用戶形成“唯參數論”心態,長遠來看,過度依賴參數評價可能促使車企在追求參數優勢時忽視其他重要的安全和實用性因素。

而事實上,市場早有聲音反對過度宣傳AEB,2023年11月,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對部分車企的AEB宣傳的真實性提出質疑。他指出,多數宣傳來源于非官方渠道的社交媒體短視頻,其團隊調查後發現這些AEB系統在實際道路中表現不佳,頻繁誤刹車。何小鵬強調,此類過度宣傳將消費者置于潛在危險之中,且目前汽車行業主要討論的縱向AEB在60km/h速度下應有效觸發。若在高速下誤觸發,將給駕駛者帶來嚴重驚嚇。因此,他呼籲行業更負責任地宣傳和應用AEB系統,以保障消費者安全。

總結:

技術進步雖帶來便利,但亦伴隨挑戰,解決這些問題需技術提升與法律規範,同時也需要道德約束及社會參與相結合。面對智能駕駛技術的挑戰,我們既不盲目樂觀,亦不過度悲觀。冷靜理性地分析技術進展及其挑戰,是每位駕駛者、乘客及社會成員的責任。

1 阅读:144
评论列表
  • 2024-05-06 08:03

    又不是特斯拉,太正常不過了[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抵制營銷牌垃圾 回覆:
    對對對,特斯拉昨天刹車失靈又死了兩個,根本沒有幾個媒體報道,因爲對于特斯拉來說稀松平常。

車之養護

簡介:專注于汽車行業,每天更新汽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