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産力+國産替代”雙輪驅動,這個板塊全産業鏈受益!

具光談財經 2024-05-01 08:06:41

2023年,在AIGC的帶動下,全球科技板塊風光無二,AI、算力、數字經濟、半導體以及信創等細分領域輪番點燃市場,也給投資者帶來了較好的投資體驗。

那麽,展望2024年的科技各個板塊,投資機會又如何呢?

首先,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創新、科技等關鍵性主題,全文共提及“科技”一詞28次,“創新”一詞41次——無疑體現了國家高度重視科技創新之于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

其次,“新質生産力”一詞首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與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比,今年明確要“緊緊抓住主要矛盾”——新質生産力,並把其放在所有任務的首位,很顯然對科技板塊是一項重大利好。

資料來源:政府工作報告、東吳證券

更加細分地看科技板塊,結合政策、市場、技術等多項相關因素,多家研究機構表示2024看好AI疊加信創所帶來的投資機會。

一、國産替代勢在必行,信息安全促使信創發展

“信創”即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産業,旨在針對硬件及雲等基礎設施、基礎軟件、應用軟件、網絡安全等IT産業鏈核心技術産品進行自主研發,爲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運轉構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支撐,避免核心技術受制于人。

面對當前國際局勢以及局部地緣政治的愈發複雜,國家安全這一概念在多次重要會議上被提及,本次政府工作報告中,在加強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方面明確提到“提高網絡、數據等安全保障能力,有效維護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支撐國民經濟循環暢通。”

無論是從國家安全方面還是科技發展方面,信息科技領域的國産化替代已經勢在必行。

二、産業融合迸發機遇,信創全産業鏈受益

在相關行業的應用上,黨政信創起步最早,滲透面目前也最廣;此外,涉及金融、電信等對國計民生有重要影響的關基行業,自2020年起也開始大力投入信創建設,對基礎硬件、外圍系統進行較高比例的信創産品升級。

目前,已形成“2+8+N”應用體系, “2”指黨、政;“8”指關于國計民生的八大關鍵行業,包括金融、電信、電力、石油、交通、航空航天、教育、醫療;“N”指汽車、物流、煙草、電子、建築等行業。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隨著各行業與信創不斷結合,信創將迎來快速成長機遇,信創行業的發展將非常可觀。

資料來源:《信創行業深度報告:行而不辍,未來可期》長江證券

信創産業不僅作爲我國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爲多項基礎設施提供重要支撐,包括基礎硬件、雲基礎設施、基礎軟件、應用軟件、信息安全等急需國産化替代的細分板塊。

2023年以來,各大行業、各大省市均在相關信創政策中對“國産化”、“科技自立自強”、“安全”等提出明確支持與要求。隨著數字中國的推進以及各領域構築自立自強技術創新體系的需要,相關機構預測中國信創市場整體規模仍將保持30%以上的強勢年增長。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僅作行業介紹不構成投資推薦

目前,全球信息技術領域産品份額以海外企業爲主,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具有十分巨大的國産替代空間,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傾斜以及相關技術的突破,可以預期信創産業的成長性或將帶來可觀的投資效益。

三、中證信創指數投資價值分析

中證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産業指數(931247)從滬深市場中選取不超過50只業務涉及基礎硬件、基礎軟件、應用軟件、信息安全等細分領域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爲指數樣本,綜合反映信創産業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從指數表現來看,中證信創指數收益對比同類科技指數以及主流寬基都具有明顯優勢。具體來看,從2018年至今,中證信創指數年化收益率3.82%,相較滬深300(-2.97%)和同類指數國證信創指數(-2.73%)優勢明顯。

數據來源:Wind, 2017.12.31-2024.4.26,指數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投資有風險

從行業分布來看,成份股行業分布較爲集中。按申萬二級行業分布,指數涉及軟件開發、計算機設備、IT服務和半導體四個行業,權重分別爲53.34%、22.37%、17.92%以及6.37%。指數深度覆蓋信創産業鏈核心行業,具有鮮明行業特色。

數據來源:中證指數公司,截至2024.04.26

具體到成份股公司,指數重倉股均爲信創産業下的龍頭公司,前十大成份股包括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等基礎硬件龍頭,以及金山辦公、恒生電子、用友網絡等在內的國産軟件龍頭。前十大成份股權重過半(50.48%),集中度較高,有利于在行業向好的環境中享受更多成長紅利。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4.4.26,個股不作爲投資建議

從配置時機來看,當前中證信創指數經過了一輪震蕩調整後,上行空間遠大于下行風險,具備較高的投資性價比。此外,指數的基本面底部修複預期增強,未來隨著信創招標的加速落地,指數整體淨利潤有望快速增長。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4.4.26,指數過往表現不預示未來

綜上,國家當前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引領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將科技創新視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核心,信創行業的發展又有國家安全以及技術自主的雙重意義,是根正苗紅的“新質生産力”。信創ETF(562570)緊密跟蹤中證信創指數,是布局信創産業的優質工具,看好相關産業的投資者可以借道ETF一鍵布局。

數據來源:Wind,華夏基金,截至2024.4.26。

風險提示: 中證信創指數基日爲2017.12.31,2019-2023年完整年度業績爲:57.80%、16.78%、-2.5%、-23.33%、-3.12%,指數曆史業績不預示基金産品未來表現。

上述基金爲股票基金,其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上述基金爲指數基金,投資者投資于本基金面臨跟蹤誤差控制未達約定目標、指數編制機構停止服務、成份券停牌等潛在風險、標的指數回報與股票市場平均回報偏離的風險、標的指數波動的風險、基金投資組合回報與標的指數回報偏離的風險、標的指數變更的風險、基金份額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折溢價的風險、申購贖回清單差錯風險、參考IOPV決策和IOPV計算錯誤的風險、退市風險、投資者申購贖回失敗的風險、基金份額贖回對價的變現風險、衍生品投資風險等。

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對上述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産,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本資料不作爲任何法律文件,觀點僅供參考,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我公司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

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後,基金運營狀況、基金份額上市交易價格波動與基金淨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責。

投資者在投資本基金之前,請仔細閱讀上述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和《産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認識本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産品特性,認真考慮本基金存在的各項風險因素,並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産狀況等因素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産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並謹慎做出投資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本資料中推介的産品由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産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3 阅读:888

具光談財經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