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材編寫的可讀性如何體現?

阿魚社內編輯 2024-05-11 17:33:48

教材應具備可讀性,易于學生接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爲學生提供思考的空間。教材可讀與否,對不同學段的學生具有不同的標准。因此,教材的呈現應當在准確表達數學含義的前提下,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從而有助于他們理解數學。那麽,數學教材編寫的可讀性如何體現呢?下面詳細爲您介紹。

可讀性的體現方式:

1.對于第一學段的學生,可以采用圖片、遊戲、卡通、表格、文字等多種方式,直觀形象、圖文並茂、生動有趣地呈現素材,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2.對于第二學段的學生,由于他們具備了一定的文字理解和表達能力,所以教材的呈現應在運用學生感興趣的圖片、表格、文字等形式的同時,逐漸增加數學語言的比重。

3.對于第三學段的學生,隨著數學學習、語言學習的深入,他們使用文字和數學符號的能力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教材的呈現可以將實物照片、圖形、圖表、文字、數學符號等多種形式結合起來。

教材編寫要努力凸顯特色,積極探索教材的多樣化。教材所選擇的學習素材應盡量與學生的生活現實、數學現實、其他學科現實相聯系,應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所要學習內容的數學理解。教材內容的呈現要體現數學知識的整體性,體現重要的數學知識和方法的産生、發展和應用過程;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並關注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教材的編寫要有利于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教師進行創造性教學。

0 阅读:13

阿魚社內編輯

簡介:論文/課題/著作教材出版/專利等職稱晉升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