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直擊|前驅:建築央企在東南亞踐行ESG紀實

企業觀察報 2024-04-29 10:08:54

爲實現“3060”雙碳戰略,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已掀起轟轟烈烈的ESG實踐浪潮。

作爲國家戰略的堅定執行者,中央企業海外分支機構及海外項目如何助力所在國環境保護並承擔社會責任、加強公司治理?

4月10日—17日,建築央企海外ESG工作指引課題組調研了新加坡、馬來西亞、柬埔寨三國9個央企項目,這些項目分屬中國五礦、中國建築、中交集團、中國電建、中國能建。

本次課題調研活動由中交集團和中國建築共同組織開展,課題起草組副組長、中交集團品牌文化部副總經理蔣筱江及課題組成員中國能建辦公室(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侯步雲、中交集團綠色低碳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衷平、中交集團品牌文化部社會責任處副處長陶偉、中國建築海外部業務經理段麗佳、中國能建國際集團東南亞區域總部副總經理範祎、責任雲研究院執行院長張閩湘、責任雲研究院研究所所長陳美彤、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戰略與咨詢部主任尚升平、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合作交流部副部長伊懷海、企業觀察報副總編輯肖強等參加了調研。

據蔣筱江介紹,課題組將在此次調研的基礎上,形成建築央企海外ESG研究報告並推動出台一部推薦性的工作指引,以此更好地引領建築央企海外ESG實踐。

01

柬埔寨金港高速

柬埔寨金港高速

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連接首都金邊市與最大海港城市西哈努克市,由中交集團旗下中國路橋自主投資、建設、運營,總投資額20.19億美元,特許經營期54年,是柬埔寨第一條高速公路,爲中柬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典範,被時任柬埔寨首相洪森評爲“柬中合作的驕傲”。

金港高速建成後,兩地車程由5小時縮短至2小時以內,對于優化柬埔寨路網結構、帶動經濟發展、開發沿線資源、改善投資環境均具有重要意義。金港高速的建成通車,標志著柬埔寨王國在中國助力下正式邁進了高速公路時代。

2022年中國國慶節當日,金港高速開通運營。截至2024年4月15日0時,累計車流量突破761萬輛次。

金港高速項目在踐行ESG方面最大的特點是實行系統化、全流程ESG管理。

早在2017年項目建設前期,中國路橋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就詳細規劃了ESG目標和指標。施工階段,公司建立了環保監管制度,重點監管內容包括水土保持與路基防護排水工程、施工噪聲、揚塵防治、生態環境的恢複與維護等。公司要求員工充分了解柬埔寨法律、政策,並將法律法規要求固化爲管理制度,建立節能環保風險防控及考核獎懲制度。

項目公司與柬埔寨環境部簽署了《環境保護合同》,在建設期每半年向柬埔寨環境部提交一次環境監測報告,運營期每年提交一次環境監測報告。

進入運營期後,公司注重與當地社區交流互動,認真傾聽並滿足社會期望與訴求。積極推動高速沿線民衆就業,定期前往沿線小學、貧困村落發放生活物資,爲社區建設與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公司開展進村入戶護路聯防走訪活動30余次,與高速沿線11個地方警局、22個村莊建立護路聯防機制,共同整治牛羊上路、違規行駛、路産偷盜等突出問題。公司還每年向柬埔寨環境部提供環保發展基金以及環境與社會基金支持。

爲有效開展全面風險管理工作,公司成立了全面風險管理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明確小組職責。制定了《風險管理手冊》,其中的風險管理清單列明了9大項、154個小項風險點。

在確保道路安全、穩健運營的基礎上,公司著力推進科技創新,打造數字化、智慧型高速道路。大膽引進屬地化高素質人才,例如商務外聯部已完全屬地化,預計在2025年屬地員工占比接近95%,未來可帶動相關産業上萬個就業機會。

在談到ESG治理經驗時,中國路橋金港高速公司總經理莫坤認爲,提前規劃,制定明確的ESG戰略,並將其納入企業的核心戰略中至關重要。此外,制定制度,打造嚴格的監督考核體系,將ESG風險納入風險管理框架中,配套設立專門的組織機構和工作人員,利用好上級單位的幫助,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和報告機制等都相當重要。

金港高速項目公司首份ESG報告

2023年11月,金港高速項目公司發布了ESG報告,這是柬埔寨曆史上首份ESG報告;今後,公司將每兩年發布一次ESG報告。

據了解,由項目公司主動編制、發布ESG報告在央企海外項目中尚不多見。

02

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

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

由中交集團承建的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下稱馬東鐵)是一條橫穿馬來西亞東西海岸,連接兩大洋的大型鐵路,全線665公裏,設置20座車站,線路跨越4個州、數百個社區。

該項目于2016年11月簽約,目前處于在建狀態。該項目被視爲連通馬來西亞東西海岸的“陸上橋梁”,建成後將有助于實現馬來西亞東西海岸之間的均衡發展。

馬東鐵是中馬共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是中馬之間最大經貿合作項目,也是迄今爲止中國企業在海外承建的最大單體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之一。中交集團將其定位爲見證兩國友誼的裏程碑和新標杆。

馬東鐵項目在ESG上全面發力,以確保上述定位的落實。

在環境方面,開展現場環境基線監測,編制了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環境管理計劃、水土保持計劃、野生動物保護計劃等,並聘請第三方開展日常環境監測。建立健全環境管理機構,總經理部聯合業主成立環境管理合規監管委員會,由項目總經理和業主CEO共同擔任委員會聯席主席;現場各分部成立環境執行監管委員會,確保項目環境管理合法合規。

項目建設過程中,加強“五綠”生態文明項目建設理念,通過優化設計線路,繞開生態環境敏感地區,穿過森林保護區的數量從前期的35個減少至14個,森林保護區影響面積從最初的逾2000公頃減少至目前的216公頃;推廣使用新技術裝備,減輕對沿線環境的影響;開發信息化HSE檢查管理系統,打造立體交叉環境管理良性聯動平台;落實“環水保”措施,聘請第三方機構每月對沿線的震動、噪音、空氣和水體質量等重點內容進行監測;加強生物多樣化保護,同馬來西亞自然資源和環境氣候部簽署項目野生動物保護服務協議,補充野生動物棲息地,減少人類活動與野生動物的沖突,踐行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實踐中。

2023年4月,馬東鐵被馬政府國家建築業發展局給予最高等級“可持續發展基礎設施項目-設計階段”五星認證。

在社會方面,項目總經理部聯合業主共同開展了“M.E.S.R.A ECRL”專項計劃(MESRA是馬來語“親切、友好”之意),下沉到社區,傾聽居民訴求,開展宣傳講解,積極協助解決居民實際困難。項目在前期及時開通官網及Face book、Twitter等社交媒體官方賬號,及時發布項目建設進展和社區活動情況,展示項目的文化理念,幫助鐵路沿線社區及時、准確的掌握項目信息,提高其對項目的接納度。

根據工程進展,總經理部領導全線分部統籌開展ESG活動,主動對接基層政府和社區居民,逐步建立起和諧的社區關系。目前,馬東鐵項目屬地員工超過6000人,838家屬地分包商以及1072家供應商參與項目的設計咨詢、建設及産品供應服務。通過中馬鐵路人才培訓合作計劃,將爲馬來西亞培養5000名鐵路建設和運營人才。

在治理方面,馬東鐵項目實行三級組織架構:中交集團是決策主體;項目總經理部是項目實施責任主體;各分部則是項目實施操作主體。全線目前設立了14個分部。

中交馬東鐵項目黨工委副書記葉笑陽透露,馬東鐵項目計劃在2024年編制、發布項目ESG報告。

03

新加坡大士綜合廢物處理設施

新加坡大士環保市政綜合體示意圖

IWMF-EPC1項目效果圖

新加坡大士(Tuas)綜合廢物處理設施第一標段一期項目(下稱IWMF-EPC1)2020年5月簽約,合同額10.9億美元。

該項目位于通過填海建成的大士工業區,附近不設居民區,不存在項目施工對社區生活和當地既有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的問題。

IWMF-EPC1最大的特點是循環經濟及能源綜合利用。

新加坡公用事業局和國家環境局聯手打造的大士環保綜合市政項目群將建設汙水回收廠、綜合新生水廠、深隧道暗溝工程及綜合廢物處理系統集成管理設施(即本項目)。IWMF項目規劃建設4條綜合垃圾處理生産線,設計日處理垃圾能力達3600噸。焚燒垃圾産生的能量供汙水處理廠使用,汙水經淨化處理後能夠供焚化爐作冷卻使用,實現能源系統自循環。計劃到2027年,新加坡40%的垃圾和汙水將由垃圾焚燒廠和汙水處理廠協同處理,項目發電量可供30萬間四房型組屋使用。

IWMF-EPC1項目部建立了完善的治理結構,項目由3家公司成立聯合體建設:中國港灣負責土木和結構工程、建築和園林綠化、屋宇裝備等施工安裝;新加坡國企吉寶西格斯負責整體廠房處理系統及垃圾焚燒處理系統的建設運行;新加坡國企新科工程負責發電機、冷凝器、過熱器、物料回收、廢水處理設施的施工安裝。項目HSE團隊包括高級HSE經理、助理HSE經理、安全官、安全主管、環境官等崗位。HSE管理委員會定期召開專題會,保證足夠的資源投入來遵守相關要求。項目部專職環境官會定期進行環境巡檢,並提交周報給業主審批。

04

新加坡武吉巴督組屋

新加坡武吉巴督組屋

新加坡武吉巴督組屋臨近小桂林景區,森林環繞,開山而建,由中國建築旗下南洋公司承建。該項目需要對現有山體進行挖掘改造,對施工過程提出了較高要求。

項目于2021年11月19日開工,目前處于在建狀態。

武吉巴督組屋項目在環境方面的主要工作是施工時降噪、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水源,在社會方面主要是密切與政府及周邊居民的溝通。

項目建設前期,中建南洋公司勘測了項目周圍環境並形成報告,報總部審批,後經多方開會細談,形成最終的目標、指標。

項目開工初期,制定了管理組織圖冊,明確分工計劃。聘請專業環境監測團隊定時檢查周邊環境,每月形成專業評估報告,培訓項目環境官和工人。制定噪音阻斷方案、汙水處理循環排放方案及特殊情況彙報圖。對周圍住戶和行人進行問卷調查,咨詢社區意見,根據反饋建議調整生産計劃。

項目建設中期,打造健全的汙水處理系統,確保排放的水質達到監管標准;定期檢查周圍森林,確保動植物生存環境良好,水源清澈;定期檢查地下水位,形成報告並呈報相關政府部門;每月由第三方環境檢查團隊檢測並形成專業報告,監管環境影響。當施工過程中遇到ESG相關風險和挑戰時,依據前期制定好的突發情況規避和補救流程,迅速反饋給相關專業人員,將風險最小化。

項目建設後期,將對整個項目進行大面積綠化,並配備可回收垃圾分類系統和光汙染防控系統。設立房屋服務中心,聽取屋主反饋意見,並提供相關幫助。

在中國建築(南洋)發展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史輝情看來,中建在組屋建設方面的獨特優勢在于,公司具有完整的産業鏈,在建築工業化、信息化方面走在了許多同行前面。因此,新加坡每20套住宅中就有1套爲中建南洋所建。

05

馬來西亞吉隆坡標志塔

馬來西亞吉隆坡標志塔

由中國建築承建的中資企業海外建設第一高樓——吉隆坡106交易塔(亦稱吉隆坡標志塔)是馬來西亞首都的地標建築,地上建築層高452米。

標志塔的建設周期是2016年2月—2018年12月,項目前期策劃階段就已進行了環境管理方面的評估,其中重點評估了廢棄物處理、廢水排放、廚余處理、節能減排、社會履責等多方面因素。

項目前期,對項目所在地社區進行了深入的背景調研,了解社區文化、社會結構、居民需求,告知可能存在的問題,取得了居民信任;邀請社區成員參與項目的規劃、設計和實施過程,增強社區成員對項目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針對項目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制定具體的緩解措施,包括降噪、防塵措施等。對于無法避免的影響,通過對當地居民提供就業機會等方式換取支持。

施工過程中,制定詳細的環境管理計劃,明確目標和措施。設立專職環保管理人員,定期對施工現場進行環境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主要通過對噪音、空氣質量、水質進行管理,減輕施工對環境的影響。比如,設立噪音監測點,定期測量施工噪音,使用低噪音設備和機械,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采用濕式作業、覆蓋物料等措施減少揚塵産生。使用環保型塗料、粘合劑等建材,減少有害氣體排放。建立水源保護區,防止施工廢水汙染水源。對施工廢水進行處理,確保排放水質符合規定標准。

課題組了解到,在中建馬來西亞公司後續項目建設中,會持續完善ESG體系建設和考核機制,積極參與馬來西亞ESG相關政策法規的制定和實施。該公司已連續3年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

06

柬埔寨國家體育場

柬埔寨國家體育場

柬埔寨國家體育場由中國建築承建,是中國政府迄今對外援助中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體育場。

該體育場坐落在柬首都金邊北部市郊,如一艘巨輪揚起風帆。該體育場占地面積超85公頃,可容納6萬名觀衆,是2023年東南亞運動會的主場館。

柬埔寨國家體育場完全采用“中國標准”建造,其在ESG方面的表現主要體現在打造綠色建築方面。該項目在設計階段就貫穿了可持續性原則,項目團隊在設計時采用了節能環保的材料和技術,優化了建築布局和空間利用,充分考慮了自然采光和通風等因素,以降低能耗,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比如,創新研發新型斜拉-柔性張力結構體系,罩棚采用斜拉索+PTFE膜結構,視覺通透性提高32%,結構用鋼量僅38kg/㎡,約爲同類項目40%。爲便于體育場的後期維護,項目在索塔、環梁環柱、7208塊預制看台板等複雜結構上采用了12.35萬㎡的飾面清水混凝土,其耐久性、穩定性、環保性較好且易于清潔。體育場幕牆采用索網穿孔式,具有優秀的遮陽效果、良好的通風性能、出色的裝飾效果、優越的耐久性,且環保節能。

中國建築堅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的原則,注重施工過程中的傳幫帶,爲柬埔寨培養了一批具有較高技能水平和實踐經驗的新一代工人,爲柬埔寨建築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儲備了人才。

07

新加坡騰格水庫浮體光伏

新加坡騰格水庫浮體光伏

由中國能建山西院作爲總承包方的新加坡騰格(Tengeh)水庫浮體光伏項目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漂浮太陽能光伏系統之一。項目開幕式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致辭表示,騰格水庫水上光伏項目是邁向可持續“綠色新加坡”的一個重要裏程碑。

該項目總水域面積爲39公頃,總安裝容量爲60兆瓦,共安裝光伏板件122556塊。項目2020年8月開始建設,2022年6月正式並網發電,所産生的清潔能源足以爲新加坡公用事業局的多家水處理廠供電,滿足公用事業局每年7%的能源需求。

該項目在建地爲新加坡最大的飲用水源地之一,主要的水上施工作業包括浮體及組件的安裝施工,樁機及抛錨施工,電纜敷設施工等,最大的挑戰是環保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爲此,項目在投標階段,就對生物多樣性進行了嚴格評估,根據招標文件及新加坡政府要求進行水質水體的檢測,並在施工階段采取相應控制措施。

項目在執行前期成立了項目部現場安委會,每周進行現場安全檢查,並形成記錄。與當地律師事務所配合,對項目涉及ESG的各種證照、許可、技術規範要求等十多個文件進行收集、整理和研究。

爲了做好水源地生態保護,項目部從施工機具、材料選擇、現場水質數據采集監控、生物多樣性觀測、施工方案優化等多個角度,以數據及報告爲依托,解答了新加坡政府關切。該光伏系統的每個部件都是根據本地氣候條件精心設計和挑選,以減少對環境和水質的影響。

項目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另一大挑戰是新冠疫情導致新加坡出現勞動力緊缺現象。項目部爲此多次與業主、分包商召開會議,確定提高施工效率的方案。項目部還按工種、工人宿舍地點等條件將現場分爲不同區域,嚴控人員流動。通過多種措施,確保了項目進展順利。

中國能建山西院新加坡分公司首席代表韓子淵認爲,山西院之所以能做好這個項目,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發揮了“策劃領先,設計龍頭”作用,從源頭上做好了周密准備工作,提出了系統的環境保護方案,使項目能夠高標准適應當地嚴格的環保要求。

08

柬埔寨甘再水電站

柬埔寨甘再水電站

由中國電建投資建設的甘再水電站總裝機19.41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爲4.98億千瓦時。項目工程以發電爲主,兼顧防洪、灌溉和平衡季節流量,改善下遊供水狀況功能,是調節流域生態的水利水電重大工程,被前首相洪森譽爲柬埔寨的“三峽工程”,連續五年榮獲柬埔寨國家電力公司客戶滿意度調查“滿分”評價。

項目總投資3.45億美元,2012年8月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行。截至2023年4中旬,電站已累計生産53億千瓦時綠色電能,極大緩解了柬埔寨電力緊缺局面,爲柬埔寨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甘再水電站工程量浩大,ESG工作自然涉及方方面面,在此僅以環境方面需要考慮的因素爲例,以見ESG工作之一斑。

其中移民方面,項目在設計時已經最大程度減少工程對周邊民衆的影響。因爲項目涉及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項目公司支持柬環境部制定一套完備的公園管理計劃,尊重當地原居民的需求,並允許他們遷入高原上方的山中避暑地,公司對該管理計劃進行資助。

環保方面,爲消除居民非法進入國家公園伐木、偷獵和捕捉野生動物,甘再項目提供培訓和教育基金,爲環境部開展自然保護提供支持。

動植物保護方面,項目庫區淹沒近2000公頃的地面植被,項目公司支持環境部對重點植物進行遷移保護;水庫蓄水後將淹沒一些動物棲息地,但是隨著項目對環境部禁止偷獵行爲的支持,庫區動物受到的威脅將大大降低。

水情方面,施工和水庫蓄水期間工程下遊的水流在枯水季節將保持最小流量1m/s,保證河水流量足以供應下遊城鎮的供水系統和浴場用水。電站運行期間,爲維持下遊水位穩定,項目將在下遊景區的上遊處修建一座反調節堰。甘再項目還支持環境部每年進行兩次水質測試。

甘再項目ESG工作千頭萬緒,但在中國水電甘再項目公司總經理王鐵峰看來,綱舉才能目張,這個“綱”,一是成立全面環境管理組織架構,二是制訂、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相關制度標准及應急預案。

09

中冶新加坡公司

新加坡環球影城

中冶新加坡公司是中國五礦旗下中冶集團建築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的海外區域性公司,公司自1996年進入新加坡市場以來,實現了4次産業升級,目前已發展成爲城市建設全産業鏈一體化企業。

公司先後在新加坡完成了新加坡會展中心、新加坡環球影城、聖淘沙海事博物館等有影響力的項目,目前正在設計施工全球第一個熱帶雨林生態主題公園項目,意在打造一個東南亞自然教育和研究的樞紐,引領亞洲旅遊業朝自然生態方向發展。

公司在工程規劃、設計階段,盡量爲業主提供綠色、低碳、可持續的解決方案,根據要求滿足相應等級的綠色建築標准;在投融資階段尋找綠色信貸額度,使建設發展滿足相關綠色要求的同時,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在建設運營階段,盡可能采用低能耗、自動化、低汙染的生産工藝和作業流程,降低生産過程中的碳排放。

公司與相關利益方保持經常性的業務聯系與溝通,及時披露ESG信息。比如向銀行提供采用綠色建築技術的有關說明文件,向業主提供綠色建築評級的認證文書,積極參加綠色建築的評比、行業研討及標准制定活動等等。公司也要求供應鏈或分包商必須滿足ESG相關要求。

中冶新加坡公司承建的多項工程獲得了新加坡綠色建築認證。

10

外部相關方訪談:

深度融入

調研期間,課題組還參加了由馬來西亞中資企業總商會建築分會會長單位——中建馬來西亞有限公司協助組織的外部相關方訪談。參加訪談的除課題組成員外,還有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主席拿督吳恒燦,馬中法律聯合會會長羅章武,中建八局海外業務部業務經理焦亦謙,中建馬來西亞有限公司營銷副總黃祎棟、副總經理師曉光、副總工程師傅先珺、副總會計師金濤、安全總監Parthiban等。

訪談圍繞中國企業如何深入融入所在國政治、經濟、文化這一主題展開。其中首當其沖的問題是,爲什麽要融入?東南亞國家華裔占比不低,他們與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難道不同嗎?

參會代表普遍認爲,事實上,東南亞國家與中國在政治、文化、經濟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而且東南亞國家彼此之間也存在很大差異:

就政治而言,新加坡是共和國,但馬來西亞、柬埔寨是君主立憲國。就文化而言,新加坡是各大宗教並存,馬來人主要信仰伊斯蘭教,柬埔寨則是佛教國家。因爲宗教信仰不同,導致文化差異也極大。就經濟而言,因爲不少東南亞國家曾經是英聯邦國家或法國殖民地,所以其經濟管理方式深受西方影響。比如,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ESG標准就受英美影響,柬埔寨就受法國影響。

吳恒燦講了幾個因爲政治、文化差異導致誤會的例子:有一家企業把工廠的圍牆修得很高,讓當地人聯想到“中國長城”,仿佛“你要在圍牆裏建立自己的國家”。中國企業春節放帶薪長假,如果企業讓馬來西亞員工也在此期間放假,並抵扣他們的假期,當地員工就會非常不滿,因爲春節不是馬來人的節日。

“中資企業一定要千記住萬記住,當你落地馬來西亞的時候,一定要跟本地文化結合。”吳恒燦用一個例子來說明什麽叫文化結合:有些中國人習慣用食指指人,在馬來人眼裏,這就是極大的挑釁。“怎麽辦呢?你把食指換成拇指,對別人豎起大拇指不就好了嗎?”

吳恒燦還介紹了幾個在馬來西亞爲人處事的要點:“公、新、君、財”。所謂“公”,就是強調“公平”但不是“平等”。公平是合適、合宜,平等是人爲拉平差異。所謂“新”,就是寬恕、諒解,一切重新來過。不要認爲我去年幫了你的忙,你今年就應該報答。所謂“君”,就是君主立憲。在馬來西亞,國王的地位是崇高的。所謂“財”,就是財政報告。馬來西亞政府財政報告裏對ESG項目有很多贊助,企業可以從中發現機會。

黃祎棟介紹了幾個馬來西亞政府管理外資企業的特色做法。馬來西亞要求外資企業必須配備由本地員工擔任的安全官、環境官,有些容易發生高汙染的企業還必須聘請當地第三方機構對項目進行評估、監督。企業還要配備公司秘書,其職責與中國人理解的“秘書”職責完全不同,他(她)的工作是確保企業合規經營,而且一名公司秘書可以爲多家公司服務。這些職位的員工必須持執業許可證才能上崗。

爲什麽他們必須是本地員工?因爲馬來西亞政府對這些項目的安全、環保責任具有追溯權,這些崗位的員工即便離開了自己服務的外企,也必須爲項目的安全、環保終身負責,而外國人無法滿足這一要求。當企業發生任何安全、環保事故時,安全官、環境官會將情況彙報給當地相關政府部門。如果不這樣做,一旦政府事後發現瞞報現象,可能吊銷其職業資格證。

解決了必須深入融入的思想認識問題,具體的融入方式則靈活多樣。比如,爲了實現與馬來西亞社會同頻共振,幾年前,中建馬來西亞公司邀請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舉辦了兩場針對中建員工的馬來語和馬來文化培訓班。正是因爲此舉,馬來西亞教育部下屬的國家語文局在曆史上首次對參訓的60多名中國員工頒發了“語文之友”獎,以表達對中資企業的贊賞。

新冠疫情期間,經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協調組織,多所大學成立了中馬建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中心,對中建馬來西亞公司本地員工進行建築安全培訓。這項工作延續至今。

據了解,中建馬來西亞公司還捐助了馬來西亞當地社會事業,包括教育、環保等方面。同時,該公司還重視通過facebook等社交媒體進行對外交流,目前其賬號粉絲達40多萬。

“時間久了,大家就知道,你不光是一家外國公司,來的目的只是爲了賺錢。他們對你不是這個印象,自然就會幫你。”黃祎棟說。

吳恒燦還爲在馬中資企業提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建議:中資企業雖然有各自的品牌,但在馬來人眼裏,都是中資企業。在一些大型項目競標中,如果大家都自稱代表中國,會導致當地政府的困擾。因此,中資企業應該組成聯合體參與競標。事實證明,這一做法在世界各地都是行之有效的。

0 阅读:5

企業觀察報

簡介:企業家的即時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