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亞EV5長續航相比宋PLUSEV,哪些地方做對了?

司機的自我修養 2024-05-17 15:27:35

一輛是長期在純電SUV銷量榜上名列前茅的中國品牌産品,一輛是上市不久的合資企業車型。宋PLUS EV賣得好是做對了什麽?起亞EV5如果想要提升銷量還需要優化哪些地方?

如今的汽車消費市場和輿論環境對于韓國車來說並不有利,難聽的帽子在這兒就不扣了。作爲一個汽車媒體,我們還是會關心真實的産品力。就用緊湊型純電動SUV來舉例,如果有一輛車使用了原生的純電平台,電池供應商是比亞迪,動力性能和當前市場上熱銷的車型沒有區別,那它是否值得買?或者說值得消費者去考慮一下?這輛車就是起亞EV5 720km長續航Wave版。

今天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它和大家比較熱衷的比亞迪宋PLUS EV榮耀版的旗艦車型比一比,一邊是22.58萬元的新選手,一邊是祭出掀桌價18.98萬元的老師傅。看看這輛韓國車身上有沒有中國消費者喜歡的地方,另一邊的中國車又做對了哪些事情能讓它持續熱銷。好吧,話不多說我們開始。

空間篇

中國消費者買車最看重什麽?空間,一定是空間。 從三維尺寸上看,宋PLUS EV有著4.78米的車長,尺寸上超越了EV5的4.61米。17厘米放在這個級別其實差距不小,但根據實際的車內體驗來看差距似乎並沒有那麽大。今天就用一種趣味的道具方式給大家呈現一下。

我們讓讓身高195厘米的男性(力臂更長,末端高度變化更明顯)落座在兩車後排並在膝蓋上放一個盛水的杯子。在EV5上膝點較低坐姿更自然,因此杯子不會傾斜太多,能盛更多的水。而坐進宋PLUS EV之後膝點更高,杯子更傾斜,因此盛的水就更少。

宋PLUS EV

起亞EV5

從實際的差距看來,起亞的E-GMP專用電車平台還是對空間優化起到了作用,座艙地板能做得相對低,確實坐姿是更自然的。而且縱向的腿部空間也能和宋PLUS打個平手,甚至好像還略好一點。其次是頭部空間,身高195厘米的人落座後腦袋離車頂還有較遠的距離,相比之下宋PLUS EV的車內垂向空間就要弱一些。

EV5頭部空間

宋PLUS EV頭部空間

測完乘坐空間,我們要繼續給兩輛車上強度,看看他們的後備廂有多能裝。官方說的這些數字多少多少升多少有點不直觀,並且也不知道是水溶法還是磚塊法。今天我們用“尖叫雞法”。規則是我們只測量後備廂空間,且裝載上限到遮物簾爲止。

經過一番艱苦的蹲起運動和清點,我們在宋PLUS EV的後備廂裏裝入了1474只小號尖叫雞,而在EV5的後備廂,我們則裝入了1899只。值得一提的是,EV5還有個67升的前備廂我們尚未使用,如果算上的話數字將會更加可觀。

更爲精彩的是,EV5的後備廂不光能裝,還具有多層擴展能力,兩側的錨點、挂鈎也很多,並且可以自由移動。並且第二排座椅可以折疊後完全放平,形成一個完整的空間,縱深可以達到兩米。在我們用身高195厘米的模特測試之後發現,想要達成這個兩米的縱深其實需要將前排座椅再往前調整,在這一點上宋PLUS EV更有優勢。

從使用場景來看,EV5的第二排座椅可以完全折疊至平整,因爲二排座墊可以先往下移動,再將靠背容納下來。而宋PLUS EV則采用了標准的僅翻折靠背的設計,所以平整度稍有欠缺。

此外,EV5在座艙健康度的把握上也有點秘笈,內飾材料采用了再生聚合物、無苯塗料、生物基聚合物等等,最直接的感受是新車沒有異味,我仔細研究了一下目前同級別的一些其他車型,的確沒看到類似的用料,當然也歡迎各位在評論區指點一二。

配置對比

關于配置這一塊,我們從前往後看。EV5和宋PLUS EV前排都有加熱通風,但EV5多出了按摩和座椅記憶,並且座椅還有單獨的腰部調節。其中是主駕是零重力座椅帶腿托,副駕駛還是有額外面積的延伸部分,這個區域的作用各位可以發揮一下想象力。

中控屏面積確實是比亞迪的15.6寸更勝一籌,甚至還能旋轉,但比硬件的話來自英偉達的Parker車規級芯片確實讓EV5在穩定性上占據優勢。同時語音控制還是雙區域,識別更精准,在經過實際的語言測試之後確認識別率是沒有問題的,就是對導航目的地的響應速度還有優化空間。此外,EV5的車機還支持CarPlay與CarLife,車機當中還內置了騰訊小程序,支持收發微信,更加的便利。而且還有和百度、騰訊聯合開發的30多個app,無論是娛樂還是生活服務基本需求都能滿足,而且這些都是可以通過OTA更新的。

再看比亞迪這邊,功能也確實多,而且有一個花活是起亞整不了的。 “你好小迪,我要刷抖音”。這句話說完中央的15.6英寸屏幕就從橫向慢慢旋轉成了豎向,且app啓動的時間幾乎沒有延遲。不得不說這一點拿捏了不少用戶。

此外,比亞迪車機內置的高德導航,操作方法和邏輯和手機上一致,不需要學習成本,上手就是流暢操作,相比之下EV5用的百度地圖在操作邏輯上還得更接近手機才是。

往後看,後排空間剛剛給大家演示過了,功能上講EV5還有個小桌板可以使用,一家人出遊時放點零食什麽的很方便。而且長續航高配車型搭載了容積爲4升的冷暖箱,夏天喝冰可樂冬天溫一罐熱茶,舒舒服服。

輔助駕駛功能對比

都2024年了,貴的車已經在卷城市無圖NOA了,咱們面向更多老百姓的車怎麽也要把基礎的L2級輔助駕駛功能打磨得好一些吧?從這方面體驗講·,EV5是比較順手且能爲駕駛員減負的。

除了常規的車道保持、車道居中、全速自適應巡航之外,EV5還有打燈變道的功能。而且這裏面還有個基礎的NOA功能,不但可以根據攝像頭識別到的限速牌信息調整車速,在導航狀態下進入匝道也會自動匹配一個安全的速度通過。這就要感謝來自Mobileye的Q4芯片以及全車5個毫米波雷達、5個攝像頭了。

並且起亞EV5的巡航控制還可以根據每個人的駕駛風格進行調整,比如默認的跟車距離是30米,它還能自主調節成20米或40米,一切要參照限速、彎道等等信息。

此外EV5還具有12個超聲波雷達,能提供360度的防碰撞預警,其中前方和側面防碰撞預警也是個很受用的功能,並且在打轉向燈之後,側後方的盲區影像還會顯示在儀表盤中(如畫面展示),在我研究了其他車型的配置表之後,也沒發現誰有這個幾個功能,並且EV5還有交叉路口輔助和自動避讓輔助。

隔壁宋PLUS EV在硬件層面的表現要分兩層來看。智駕芯片上講也同樣是來自Mobileye的Q4,只不過宋PLUS上使用的是兩個毫米波雷達+1個前視攝像頭的方案,這種2R1V的解決方案目前在比亞迪品牌當中只有它和元PLUS使用。此外還有4個環視攝像頭和12個超聲波雷達。所能實現的功能也是全套的L2級別,包括並線輔助、車道保持、車道居中、車道偏離預警、前/後方的碰撞預警等等。包括遙控泊車功能都是有的。

但是在實際道路表現層面其實要相對基礎一些。比如車道居中的能力相比之前兩年使用1R1V方案的款式確實有所提升,不過偶爾還是會有偏移的現象。在與前車距離的控制上,宋PLUS還是比較穩健,不過在面對相鄰車道如果有車突然插入的話,這樣的工況它的減速略顯急促,不是很絲滑。理想狀態下實際應該根據侵入車輛的相對速度來決定是否減速。

有意思的是,EV5上的遙控智能泊車輔助系統也經過了升級,現在不僅側方位和垂直車位能停,斜著的車位也能停。召喚車位裏的車甚至都不用打開手機,在鑰匙上就能操作,十分方便。宋PLUS EV也有智能泊車輔助和車位召喚,可以借助手機app來實現。

充電

消費者買電車最大的痛點是什麽?當然是擔心續航。EV5和宋PLUS EV都使用了來自弗迪電池的磷酸鐵锂電池,EV5容量88度,宋PLUS EV只少1度。不過EV5在CLTC工況下標稱720公裏,宋PLUS EV旗艦版爲605公裏。

那作爲一個原生純電平台打造的車型,EV5的E-GMP平台不僅能提供更好的空間利用率,相對應的電機、電控方面也具有優勢。例如EV5使用的三合一永磁同步電機體積比較小,而且采用扁線繞組的方式導熱更強,溫度上升得更慢,效率更好。此外,在天氣比較冷需要使用制熱功能時,EV5和宋PLUS EV都全系標配了熱泵空調。

我們在殼牌360kW的超充樁上對兩車進行了測試,選取的電量區間爲60%-80%。在這當中,EV5起始充電速度較爲可觀,功率可以維持在111kW左右,到了65%之後來到85-88kW。在整個充電過程中EV5向樁端的請求電壓都可以頂著400V,這一點比較可觀,最終這一區段的充電時間是16分鍾。

比亞迪完成60%-80%區段充電的時長也是16分鍾,電池包本身更高的額定電壓優勢在這部分並沒有得到體現。此外,宋PLUS EV在充電時儀表上顯示的信息略顯單調,只有電量百分比與實時功率。而EV5則可以顯示充至80%以及所設定電量所需要的時間,更利于駕駛員管理時間。

在外放電方面,EV5不僅能進行車外放電,車內也有這個功能,適用場景會更加靈活,且全系標配。相比之下,比亞迪就只能車外放電了,不過這也已經是合格的操作。

在馬路上駕駛起來的話,EV5的懸架整體表現更整一些,能夠感受到這不是一輛一味求軟的車,並且懸架的余震處理也較爲得當。總得來說是一個駕駛感受很舒緩的汽車。

蔡:宋PLUS在經過一些顛簸時就顯得比較晃動了,開快了也不是很有信心。但有一說一,平路巡航的基本舒適性還是沒問題的,比較軟的懸架和比較軟的座椅會在短時間內給人留下不錯的第一印象。

EV5還有一個在駕駛上讓我心動的點,就是它5級可調的動能回收是比較絲滑的,尤其是最大檔位的i-pedal模式減速度不會非常突兀,配合上調校細膩的油門,控制起來很輕松,也不會出現刹車點頭的現象。

總結

總體來說,EV5長續航版作爲一個2024年上市的純電車型,具備了當下應有的基礎素質,無論是高效的空間利用還是令人放心的駕駛輔助系統,表現都可圈可點。只不過在車機一些細節體驗的打磨上,還是需要更多的本地化,甚至去向一些中國廠商看齊。

相比之下宋PLUS EV還是稍微吃了平台年齡的虧。但是老師傅賣得好也是有道理的,比如看起來酷炫用起來也沒有門檻的屏幕和車機系統,更低的價格以及更快的充電速度也是抓住了痛點,而這些都是消費者最能感知到的部分。

那結論是很明顯了,老一些的宋PLUS EV確實要用更勁爆的價格去吸引消費者,那新一點的EV5在初期均攤成本沒有優勢的情況下會處在一個更高的價格上。不過相應的,會有更好的空間和更新的設計。是追求性價比還是加錢選擇更好的體驗,就看各位的喜好了。

0 阅读:43

司機的自我修養

簡介:看車總有不同視角!新鮮有趣的原創汽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