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運輸司機的那些事兒

野路子的飼養同學 2024-04-23 15:40:48

老吳是個職業司機,他年輕時幹過快遞、快運,冷鏈,現在年紀大了,運送小轎車,這個不用熬夜。

這些年一直在這個行業裏摸爬滾打,積累了不少經驗。

先說這個快遞和快運,一個標准的廂櫃是70個方,但是有的物流公司直接一個櫃幹到210個方,也有180個方的,加寬加大加高,相當于一個司機幹了3個人的活兒,有2個司機沒活兒幹了,這就是所謂的行業卷,常見現象。

但是,有幾個惱人的問題,折磨的司機連連叫苦,無奈天選的打工人沒法選擇,只能行業裏跳,跳來跳去都是差不多的。

第一個惱人的,交警抓到就罰款,就扣分,每個省的都不一樣。有些罰款就行,有些一定要扣分,同一趟活兒,可能運氣不好,得被罰兩三次,超寬罰,超長罰,超高也罰。司機的分真的是命根,被罰沒了得重新學習,而且又耽誤事兒,家裏的一家老小都靠他養活,一月的跑著,根本不敢停,所以每次一見交警比初見相親的媳婦還緊張,心裏默默祈禱,希望運氣好,遇到個好說話的警察。

第二個惱人的,高速上不去,一個一個的高速口去試,有些城市的不讓上,有些城市又讓上,所以常常是要走幾十上百裏低速才能上高速。快遞又有時效限制,上不去的時候真的快急死了,上去了也不是萬事大吉,說不定在哪個高速服務區就得被開罰單,好在這些罰單都是老板和公司買單,

第三個惱人的是,加寬的車廂,後視鏡都看不見,增加駕駛風險,在低速行駛更加累人。好在大家都默認了,還是打點關系了,開快遞時超高超寬超長很少遇到上不了高速的,基本固定運輸線,但是開冷櫃和運送轎車以後,那真是經常上不去,冷櫃超重,運車的超長,更有甚者,不超長,超車輛數也不讓上,比如車小,拉9個可以上,拉10個就不行,還有同一批拉車的,同一個高速口,一樣的車型車輛數,張三拉的上了高速,趙四就不能上,原因就是值班的人不一樣。

第四個惱人的,有很多的私人老板承包大物流公司的外包車,沒有給司機買社保,時效又卡的厲害,一個基本的保障都沒有。行業裏卷,卷死的都是最底層的司機,疫情前雙駕,行情好時,主副班兩名司機每個月1.3-1.8萬,這兩年越來越差,1.2萬都算高的,有些副駕駛低于1萬。就是感覺越來越難賺了,2人輪值,車不停,人換班,24小時運行的快遞行業,一個個的司機都是疲憊狀態,常年的生活不規律,蒼老的快,40歲的人看起來像50歲,很快就透支年輕的身體。

這裏的問題就是,大物流公司自己不養車了,大公司養標准車,成本幹不過私人公司的加大加寬加高車。

老吳不明白,這個高速的管理和相關政府部門的管理,都信息化時代了,爲啥不能全國統一,如超寬超長超高的全國統一不讓上高速。比如這個標准箱,如果全國統一,既然超了就不讓上,那麽就沒有那麽多的私人老板去加大車廂了,是不是就可以多兩個就業的司機,那些快遞物流的東西是不是也就不用一味追求低價,低價怎麽來的,都是行業自己卷的,本來1塊的,因爲加大了車廂,把他變成了5毛,但是有兩個司機失業,同時,一個産業鏈上都有很多人失業了,比如造車的,這就是惡性競爭,你家可以5毛,我就可以變成3毛,然後更多司機失業,惡性循環。

上高的車輛管理標准統一,這個應該不難統一吧,老吳說,他一老百姓就是自己想想,實際也啥用沒有,沒人聽他意見,他都快入土的人了,只要沒病,幹不動爲止,生活是沒問題的,就是身體累,心也累,看不到行業的光明前景,被卷死了一批一批的老司機,一批一批的新司機又加入,生活著太不容易了。

筆者也認爲全國統一標准應該不難,難就難在誰主導管理,嚴格執行。

好處一,無論是快遞,冷鏈,還是轎車運輸等,要增加很多的就業崗位。

好處二、司機不用擔心超高超長超寬被罰,

好處三、不會增加駕駛風險。

好處四、到哪個公司都是一樣的車,那麽想買社保的,就優先去買社保的公司,不買社保的公司他不加工資都招不到合適的司機,實惠的是司機,當然實際問題可能還是很多的人無法就業,畢竟僧多粥少嘛。

當然,壞處可能就是,罰款的收入少了,每年因爲這樣的罰款收入,各地財政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

老吳說,這個行業亂透了,誰來推動他的改革呢?

下期繼續!

0 阅读:0

野路子的飼養同學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