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4年了,還有人覺得日系就是比德系耐用?聽聽維修師傅怎麽說

兔兔觀車 2024-05-17 14:35:20

家用車是選德系車還是日系車,這是一個具有爭議的話題,不可否認,德系和日系車這兩個合資品牌,在國內的確銷量和口碑都是十分不錯的。一直以來,國人對日系車的印象都是質量好穩定性高,是不是就意味著其他車系就不那麽耐用呢?首先,現在全球五大車系,包括我們國産車,在品質質量方面其實都是沒有什麽問題的,耐用不耐用其實也只是一種個人觀念上的問題。

舉個例子,即使汽車的耐用性分三六九等,這就相當于我們考試一樣,考99分是個好學生,考98分同樣也是個好學生。放在汽車行業來看,日系車之所以有這種耐用的說法,說白了是因爲早期的時候以進口車的形式進入到國內,確實靠著比較耐用的品質打下了不錯的群衆基礎,包括後來的一些相關的營銷和口碑相傳,像什麽一車傳三代等等。

但是現在一些各大門戶網站包括一些評測機構,他們對于汽車耐用性的一些評測數據,都是非常透明的,想要看一台車到底耐用還是不耐用,直接去看數據就可以。所以說大家不難發現,現在的日系車在故障率方面和耐用性方面,其實跟五大車系包括國産車已經是相差無幾的了。

那麽爲什麽日系車耐用這個形象在國內會這麽深入人心呢?有的人說是日系車的技術和工藝比較嚴謹,甚至會說日系車都是什麽低溫裝配車間等等,其實低溫裝配這個技術在全球五大車系生産的過程當中都會用得到,就連我們國産車同樣也會用到。而且這個技術也不是什麽特別高科技含量的一種技術,比如說有一些孔軸的配件進行裝配的時候,放冰箱裏凍上半小時拿出來進行裝配,也能夠起到跟低溫車間一樣的效果,不算什麽特別具有神秘色彩的東西。

還有的人說是因爲日系車的技術比較老舊,這句話其實只是對了一半,日系車的造車理念確實比較保守,但這其實是由于日本的國情決定的,全球五大車系包括我們國産車,發展道路其實都是以本國的市場爲依托的。有句話說得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一個車系都帶有強烈的本土化的特色,這也是日系車爲什麽要打造比較經濟耐用省油的主要原因。

日本本身國土面積就不大,彈丸小國,人口還比較多,資源非常緊俏,所以他們的造車理念起初就是走的這種經濟耐用型的路線,高效率的自吸發動機、比較省油比較節省資源的低配置等等,就是沖著家用經濟耐用這樣的造車理念發展的,像全世界現在都在大力的發展新能源電動車,爲什麽日系車在純電領域發展相對來說就稍微落後一些呢?

而我們國內大力推進新能源電車的發展,就是因爲我們的電能成本相對來說可能會更低一些,幅員遼闊,有太多的像是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水力發電、核電站,包括煤炭資源豐富。而像歐洲發展電能,也有很多這種核電站,但是日本本身煤炭資源包括風能太陽能等等這些資源就比較緊缺,另外關于核電站,自從福島地震之後日本就關閉了所有的核電站,日本如果說直接轉型電動車的話,資源就會更加匮乏,電力的成本會比較高,所以說日系車現在走的基本就是高效率的自吸發動機,另外加上油電混動,再有就是氫能源。

所以說就是根據本國的國情來的,另外像是對于一些新技術的使用,不管是德系還是美系,都比較喜歡使用這種新的技術,比如說渦輪增壓這些東西,能夠提升車輛的行駛質感。但是相對于日系車來說,普及渦輪增壓比起德系和美系晚了將近十年,就是因爲渦輪增壓能夠影響一台車輛的穩定性,尤其是在早期渦輪增壓技術還不夠成熟的時候,渦輪增壓就意味著車輛發動機的運行環境更惡劣,溫度更高,而高溫是一切物理反應和化學反應的催生劑。

渦輪增壓裝載之後,車子上的各種橡膠密封件和各種油液,都會受到高溫的影響,從而讓其故障率和使用壽命受到損傷,所以大家不難發現像德系車美系車這種喜歡用渦輪增壓喜歡采用新技術的車型,本身故障率就要更高一些,而且因爲高溫的影響,各種密封件也很容易出現問題,出現一些漏油燒機油等等這種情況,這其實也是本土化國情導致的原因。

所以說日系車耐用其實就是根據造車的理念有很大的關系,采用相對比較保守的技術,本身造車理念也是沖著家用化經濟化耐用的特性去的,並且日系車也並沒有太多的比較高端的車型,基本上都是走的平民化的路線。

所以如果想要選擇一台比較靠譜的的家用車,就目前來說,日系車絕不是唯一的選擇,畢竟現在車子的耐用性,大家都已經相差無幾,而對于行駛品質、車輛的配置、舒適性操控性等等各個方面的要求,重要性其實也是不輸于耐用性的。不知道大家對于日系車更耐用這種說話是怎麽看待的?歡迎留言探討。

1 阅读:1032
评论列表
  • 2024-05-17 21:53

    還修車師傅,他會修車嗎?最多就是個換件工。

  • 2024-05-17 22:52

    說了半天,啥也沒說

  • 2024-05-19 09:54

    30多萬的寶馬發動機質量的確沒有同等價位雷克薩斯的發動機質量好……

兔兔觀車

簡介:兔兔觀車爲車友帶來最新的汽車動態,最全的汽車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