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行?印度緊跟腳步:挑戰無畏,同行亞洲巨人之路!

奇妙冒險 2024-05-17 17:35:01

中國水域新蛟龍,福建艦威風凜凜完成海上試航,歸港一幕,直擊東鄰某大國心髒——印度無疑。日前,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受訪時,話語擲地有聲,透露印度打造第三艘海上堡壘的藍圖已近在咫尺。《歐亞時報》更是坦誠不諱于16日刊文,直言印度航母群擴容之舉,目標清晰,劍指中國。

縱使印度海軍,在艦隊規模抑或戰艦先進程度上,與中國相形見绌,差距懸殊,然其高層心中卻燃著一股莫名的火焰,堅信在航母這片海域,印度對中國握有“曆史先機”——畢竟,亞洲首艘航母的榮耀,曾照耀印度大地。

一九六一年那會兒,印度打英國手裏接了艘舊輕型航母,名喚“大力神”,經一番精心打扮,搖身變爲“維克蘭特”,昂首邁進了印度海軍的行列,自此,印度擁有了自己的第一艘航母。時光流轉至一九七一年,印巴戰火紛飛,“維克蘭特”號大顯身手,四千多回艦載機騰空而起,直指東巴基斯坦的港口與軍營,封鎖與打擊,雙管齊下,戰功赫赫。

到了一九八七年,印度再下一城,從英國購得退役航母“競技神”,易名“維拉特”,這老將勤勤懇懇,直至二零一七年方卸甲歸田。

故此,印度海軍高官內心笃定,多年航母操練加之實戰洗禮,累積的優勢非中國海軍短時間能追趕得上。

盡管言辭間帶著幾分無奈,但目睹中國海軍仿佛施展魔法,一艘接一艘地迎來了數量激增、技術日新月異的現代化航母,印度海軍心頭的焦灼顯而易見,不再甘于靜觀其變了。根據辛格的直言不諱,印度海軍的雄心並不局限于三艘航母的藍圖——“我們的腳步不會在此停歇,第五艘、第六艘,乃至更多的海上堡壘,都將烙印上印度制造的驕傲。”

這一番表態,無疑是印度內心“中國能,我亦能”心態的直接映射,其中蘊含的比較意味不言而喻。抛開其他不論,單就兩國航母發展的軌迹來看,中國與印度之間那道鴻溝便一目了然。中國航母事業的啓航,始于購自烏克蘭的蘇聯遺珠“瓦良格”號,彼時不過是個船體殘缺、設備老化嚴重的半拉子工程。然而,從2005年改造工程正式啓動,到2011年成功下水試航,短短數年間,在外界驚歎的目光中,這艘昔日的“瓦良格”搖身一變,成爲了中國海軍的旗艦“遼甯艦”,其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令人側目。

印度海軍初探航母之路,首迎雙艦皆爲英制二手瑰寶,承襲英倫風範之余,歲月痕迹昭示其技之老舊,昔時輝煌難再尋比照之價值矣。

“超日王”艦,印度海軍之現役壯志,原身系出俄國“基輔”級豪門“戈爾什科夫”之名,命運多舛,傷痕累累。時至2004年,俄海軍囊中羞澀,無力回春此巨擘,遂于困境中覓得印度爲接盤手,並誓將以全副革新,煥然重生。改造之初,約期五年光景,即望見成效。

此舉卻無意間顯露印度海軍于航母領域之稚嫩。蘇聯載機巡洋艦搖身變滑躍航母,其間技藝挑戰何其艱巨,印度實則心中無譜。于是乎,曆多次波折,工事延宕,直至2012年,“超日王”方始交付入列,較之“遼甯艦”重生之旅,猶顯漫長艱辛。

觀中印兩國首艘自主研發航母,技術層面的鴻溝愈發顯著。中國方面,首艘自造航母山東艦,身軀龐大,排水量直逼6.5萬噸,其心髒與血脈,盡是國産精粹,自主之光熠熠生輝。相較于前輩遼甯艦,山東艦曆經多處匠心獨運之改良,自2013年起孕育,短短四年間,既脫胎換骨,于水中暢遊,次年又乘風破浪,展開海中試煉,其速之迅,令西洋海軍亦瞠目結舌。

反觀印度首誕航母“維克蘭特”號,體態稍顯單薄,排水量僅觸及4.5萬噸裏程碑。其誕生之路頗爲坎坷,自2009年于科欽船塢初露端倪,直至2021年夏末方邁出海試第一步,期間數度因緣由繁雜,上演“假出海”插曲,淪爲全球海軍茶余飯後談資。尤爲尴尬者,維克蘭特號海試之際,姿態不穩,頭部觸水一幕,無疑將設計之弊病公諸于世,與福建艦那般波瀾不驚的海上首秀相比,實乃雲泥之別。

講起來真夠嘲諷滋味兒,那艘挂著’維克蘭特’大名,自诩國産驕傲的航母,骨子裏頭卻是個國際混血兒。它的心髒部位——燃氣輪機,是從美國佬那裏討來的;而要論起那讓飛機穩穩停下的攔阻索,同樣得歸功于洋貨。再瞧瞧那甲板上翺翔的米格-29K戰機,一身俄式風情,全然是北極熊的饋贈。往後啊,這空中雄鷹還得換成法國制造的“陣風M”,高盧雞的傑作。至于守護這片鋼鐵巨獸的雙眼——防空導彈系統和雷達,皆是出自以色列的智慧結晶。

這一身名牌打扮雖風光,可隱患也埋得深。萬一哪天外國朋友們收起了笑臉,技術援助的小船說翻就翻,印度航母的戰鬥力怕是要大打折扣,成了海上漂浮的大鐵盒子。

對于這份隱憂,印度海軍的頭腦人物,參謀長哈裏·庫瑪爾心裏明鏡似的。早在2022年的光景,他就沒藏著掖著,對著媒體直言不諱:“從俄烏那疙瘩鬧騰的事兒就能瞅出來,自家安危得攥在自個兒手裏,指望別人,終究不靠譜。”這話裏行間,透著一股子狠勁兒和自立門戶的決心。

福建省的那艘巨輪,讓印度滿眼都是豔羨,說來也是,這話題一出,連經驗豐富的講述者都無需再多費唇舌,因事實簡明如晝:此艦艇在常規航母戰鬥力的天梯上,幾乎是登峰造極了。

話說這福建艦,它的威風凜凜,不僅僅是海上霸主的名號所能概括,實打實地觸及了當代常規航母力量的巅峰。印度見狀,心頭那份渴望與羨慕,不言而喻。而對于那些行家裏手而言,介紹它,無異于重複衆所周知的輝煌篇章,每一個細節,每一處設計,皆是業界談資,無需贅述。

這艨艟巨艦的存在,本身就是對海域控制力極限的一次宣言,其戰鬥力之強,堪比常規航母界的珠穆朗瑪,讓人望塵莫及。如此成就,使得即便是舌燦蓮花的老航海家,在它面前也只需一句話總結——福建艦,已是當前常規航母戰鬥力領域裏,那難以逾越的最高點。

話說道印度那兒,早先時候,他們心裏頭也琢磨過打造一艘能跟世界級比肩的超級航母,這艘夢之船有個響亮的名字——“維沙爾”號,純國産,大塊頭。設計上,人家可是奔著彈射起飛的高端路子去的,體格壯實,排水量直逼六萬五千噸,肚量大得很,能吞吐更多的飛行鐵鳥。而且,動力方面,“維沙爾”號野心勃勃,瞄著核能使勁,想要的是那種持久續航的硬實力。

可理想豐滿,現實卻骨感。印度海軍在造航母這檔子高科技活兒上,短板明顯,力不從心。大洋彼岸的美國媒體沒少透露風聲,說印度爲了補上這技術的大窟窿,四處求爺爺告奶奶的,想找外國搭把手。聽說啊,印度跟美國套近乎,目的明確,想要弄到手的是電磁彈射那套高級玩意兒,還有E-2空中哨兵那樣的預警機,以及F-35C那樣的隱形戰鷹,這些都是海上制霸的硬貨。不光如此,英國那邊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設計,也被印度相中,雙方私底下也沒少叨咕,想把這英倫範兒的航母藍圖給借來一用。

印度海軍在長久的沉默後,終是覺醒于一個不爭的事實:他們在核心技術領域的匮乏,實乃一大硬傷。若執意推進“維沙爾”號航母項目,其命運恐怕難逃“維克蘭特”號那坎坷重生之途。現任掌舵人辛格雖豪言壯語不絕于耳,卻也不得不正視現實,坦承印度的下一艘航母,實質僅是“維克蘭特”號的進階翻版。

與中國航母力量的較量,印度海軍所面對的,遠非單純航母建造能力的單一挑戰。據《自治》雜志于15日披露,除卻航母主體構建的複雜性,伴隨航母作戰的護航艦隊亦是一大短板。理想的航母戰鬥群配置需含有一艘攻擊型核潛艇,數艘精銳護衛艦與驅逐艦,並輔以補給艦一艘。反觀印度海軍,無論是艦艇的性能抑或編隊規模,皆難以達標——六艘防空驅逐艦,便是他們所有的盾牌。而在最近一次紅海護航任務中,五艘能夠即刻投入戰鬥的驅逐艦被盡數派遣,這一舉動無疑暴露了其兵力調度上的困頓與無奈,短缺之狀,昭然若揭。

話說回來,中國那海上長城的堅盾,數數就得提那055型大驅,防空頂呱呱的佼佼者,少說也有八位壯士鎮守海疆,這還算不上這些年跟下餃子似的、一艘接一艘蹦跶出水的052D系列,個個都是防空好手,海上遊弋的鐵衛。

這麽一比,印度那邊的輿論圈可熱鬧了,媒體紛紛搖頭歎氣。他們琢磨著,要是真照著辛格部長畫的大餅,一口氣整出五六艘航空母艦來,那護航的艦隊跟後勤基地不得跟春筍似的一下子冒出來?這背後,銀子得嘩嘩地流,別的兵種口袋裏的錢袋子怕是得癟上一大截。

就拿天上的雄鷹——印度空軍來說吧,他們對這第三艘航母的主意可是老大不樂意。空軍的兄弟們覺得,與其把金元寶砸海裏,還不如加固擴建陸上的機場,飛機從自家地盤起飛,支援起來又快又穩當,何必非得往浪尖上湊呢。

2 阅读:314
评论列表
  • 2024-05-18 08:11

    不是亞洲獸艘航母。是二戰後亞洲首艘

  • 2024-05-18 13:39

    阿三造什麽的都不靠譜。那艘國産的維克蘭特號得了印度病,這是印媒自己說的,就是航母的重心不穩,有點風浪頻頻點頭,影響艦載機起飛

奇妙冒險

簡介:軍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