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劍指三萬億!

悲了傷的白犀牛 2024-03-18 21:13:04

3月21日,中國移動將召開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會上將揭曉中國移動2023 年度經營成果(營業收入、營業利潤、淨利潤等關鍵經營指標)和財務狀況(現金流等)。

但事實上,中國移動2023年的業績已經沒有太大懸念,營業收入破萬億已是鐵板釘釘,總利潤將刷新曆史新高也是定局。

可能是爲了配合如此優秀的業績,3月以來中國移動股價屢破新高,3月8日最高值達到109.18元,市值高達2.34萬億元,雖然後面兩天股價有所滑落,但當前正在逐步收複當中,下一個高點似乎近在眼前。

2022年1月5日,中國移動回歸A股後,雖然近兩年來國內資本市場並不平靜,但是中國移動的表現非常強勢,特別是2023年上半年,中國移動A股股價一路高歌猛進,多次問鼎A股總市值榜首。

如今,中國移動已經坐穩了國內市值第一的寶座,並贏得“市值增長冠軍”稱號。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哪怕單純看當前的市盈率,中國移動仍然是被低估的——

以滾動市盈率來看,中國移動當前市盈率(TTM)爲16.66,而當前A股市盈率(TTM)的中位數是47.68,比如,市值排名第二的貴州茅台市盈率(TTM)就爲30.14。

而如果把中國移動放進科技行業去比較的話,當前國內科技企業的市盈率(TTM)大概是66倍左右,遠高于中國移動的16.66倍。

還有一個點,從23年四季度的發展情況看,中國移動的表現應該是相比前三季度有所提升的,這意味著待23年年報/四季度季報發布後,中國移動市盈率將進一步下調。

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移動市值後續的增長空間相當樂觀的。

那中國移動的未來將是什麽?太遠了不敢說,但一個短期的小目標就是拿下三萬億市值!

我的觀點基于以下幾點依據:

第一,存量經營穩住基本盤

2023年三大運營商流量業務收入開始萎縮,同時,行業DOU增速顯著放緩,這是一個明顯的信號,傳統通信市場從十年前的以攻爲主,到最近幾年攻守兼備,到未來幾年肯定是以守爲主,穩住基本盤,爲數字服務的發展創造時間和空間。

所以,近期以來,三大運營商都不約而同地開始強調存量經營,以融合運營深化存量客戶及價值保有,並強調“保有存量就是最大增量”理念,從規模增長向“存量創新”調整升級。

在存量經營上,中國移動是有優勢的,一是因爲中國移動有優質的網絡服務作爲基礎,5G網絡大幅領先于友商,而寬帶網絡品質也在快速追上友商,這是中國移動穩存量的底氣;

二是中國移動在存量經營的技戰術層面也是相對領先的,尤其是重耕全球通、動感地帶、神州行三大客戶品牌後,中國移動的客戶認同感在明顯增強,而具體營銷手段上,中國移動武器庫更加豐富,其支撐的資源能力也強于友商。

穩住了基本盤,就保住了現金流,中國移動在一定程度上就解決了後顧之憂,可以放開手去搞數字服務這片新藍海。

第二,數字服務打開上升空間

數字服務是中國移動的新藍海,也是支撐中國移動三萬億征途的新故事。

當前,中國移動形成了以CHBN+VG爲核心的業務體系,這個體系基本上對中國移動能夠提供服務的領域和行業實現了全覆蓋,可以說,中國移動征戰數字服務的基本框架已經梳理清楚了,火炬也已經點起來了,接下來就是等這些各處開花的火種融合起來,形成燎原之勢。

我在前面的文章梳理過中國移動當前具有較大想象空間的業務:

1、算網業務:當前社會數字化轉型正在加速,算網業務空間巨大,經過前期的密集建設,當前中國移動具有強大的算力資源,疊加其強大的網絡能力,在算力網絡業務場景上是具有明顯優勢的,當前進一步深挖場景,打造示範項目,推進算網業務市場側的發展,形成一個穩定的算網資源的變現渠道。當然,如果能成爲國家大算網的重要組成和主要承載,那後面算網業務前途無量。

2、AI+業務。大模型興起,中國移動動作迅猛,快速形成了大模型能力,發布了多個大模型,對內推動運營管理模式智能化升級,對外圍繞生産、生活、治理方式數智化轉型需要,提供高水平的智能業務應用,這裏面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尤其是結合中國移動原有的資源禀賦,變現能力非常強大。

3、數據業務:中國移動早就走在在數據變現的路上,比如,梧桐大數據平台可以爲政府、金融、旅遊、交通等多個領域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洞察;比如,數聯網DSSN,提供低成本、高效、可信的“數據物流”服務。這些都有寬廣的市場空間和變現能力。

4、中台業務:中國移動能力中台已經彙聚人工智能、北鬥高精定位、大規模數據采集等優質能力近千項,對內價值的發揮已經頗爲顯著,當前正在積極推動中台走出書架,走上貨架,把中國移動的能力中台打造成千行百業的能力中台,爲各行各業提供數智化轉型解決方案。

5、安全業務:網信安全是當前國內層面最高的工作之一,從商業角度來看,安全是萬億級市場,中國移動本來自身有相對強大的網絡安全能力,再疊加近期收購的啓明星辰,以及自主研發的安全能力,是有實力把安全做成一項業務/服務/解決方案,去爲各行各業提供服務的。

以上是中國移動已經初成氣候的業務産品,還有很多正在布局和發力中,這些業務市場空間都非常巨大,中國移動只要在其中一個業務領域占據主導地位,乘風而起,那都是萬億規模的市值。

第三,對外投資走向星辰大海

我向來對中國移動的投資能力是不吝贊美之詞,這是中國移動最有力的資源,也是最強大的武器。

2016年成立了中移投資公司以來,過去幾年中國移動的年投資額度不低于200億元,累計投資企業超500家,投資規模超1900億元,在管資産規模超2500億元。尤其是2023年完成了大華股份、郵儲銀行、鳳凰傳媒等多個重大戰略項目投資,投資額度接近600億元。而從財報的數據看,中國移動對外投資對于中國移動整體利潤的貢獻非常大,估計接近150億元,光投資的收益就跟中國聯通整體利潤差不多了。

更關鍵的,投資的收益不僅僅在于利潤貢獻,還在于生態的拓展,當前,中國移動在芯片、半導體、量子通信等“卡脖子”關鍵的計算産業領域投資企業超150家。這對于中國移動聯合産業力量做大做強是非常有幫助的。一個鮮明的例子就是啓明星辰,收購啓明星辰後,中國移動在政企市場的安全相關項目上競爭力至少上了一個檔次。

而更美好的想象是,一旦中國移動投資的這些獨角獸有一兩家跑出來,成長成爲阿裏、騰訊這樣的巨頭,那中國移動的價值自然也將水漲船高。

劍指三萬億,可能還真是中國移動的一個小目標而已。

0 阅读:596
评论列表
  • 2024-03-19 16:11

    一個可以3萬億的企業,爲了所謂的業務增長何必做一些雞鳴狗盜挖坑套路吃瓜群衆的缺德事,放大格局有本事走出國門多賺點歪果資本。

  • 2024-03-19 19:48

    不通過客戶的同意就亂加增值業務,亂收費,喪良心

  • 2024-03-19 23:35

    晚上好[呲牙笑]

悲了傷的白犀牛

簡介:TMT行業分析師、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