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彭德懷去世,史可全長跪不起,泣不成聲:那頓飯再也還不上了

榮軒談曆史 2024-05-18 10:57:29

【本文內容均基于權威曆史資料整理撰寫,文末有文獻引用來源,請知悉。】

1974年11月29日,彭老總在北京逝世,這一天朔風呼嘯,大雪飄飄,一個老人捧著一只烤鴨在自己的病房陽台上長跪不起,泣不成聲的說道:“彭老總,我還欠你一頓飯,可我再也還不上這頓飯了。”

這個老人便是開國少將之一史可全,他在抗日戰爭開始以前便加入了中國共産黨,並一直坐著默默無聞的後勤工作,雖然不如前線指揮的將軍風光,貢獻卻不小,彭老總也要叫他一聲老哥呢。

神奇的入黨經曆

1892年史可全出生于湖北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2歲就開始自食其力,給地主放牛,從小便受盡了地主老財的欺淩與剝削,也正因如此,史可全對這些土豪劣紳恨之入骨。

據史可權將軍的女兒石子雲所述,10塊錢早年曾經有過習武的經曆,光緒末年至民國初期還經常被镖局雇傭去押镖。

押镖是一個危險的行當,要把腦袋別在褲腰上,在1926年的一天,果然出了意外,史可全將軍和他的兄弟們半路被“青洪幫”把貨搶了,這“青洪幫”其實就是天地會,史可全他們怎麽惹得起?

可貨被搶了又無法回家,他們只好在蘆葦蕩裏摸魚捉蝦苟活,直到有一天遇到了一位算命老者,給他看了面相,他才知道自己該做什麽。那人叫他回去參加農民協會,也就是農會,並且跟他說加入農會就什麽都不用怕了,此時的史可全只好死馬當活馬醫。

可當他回到老家以後,發現還真有,于是便加入了農會,走上了革命道路,並于次年加入中國共産黨。這個故事有一定的封建迷信元素,但也的確可以看出史可全將軍早年是沒什麽文化,單憑著一腔熱血就加入了農會。

不過這傳奇故事卻嚇壞了地主,打土豪的時候,許多地主都談“史可全”色變,說他把兩個指頭在你眼眶上一放,你眼珠子就會掉出來。

加入共産黨以後,史可全的第一份工作是段德昌和彭德懷的聯絡人,成爲了地下黨,而這個工作也是他和彭德懷友誼的開始。

彭大將軍的“老哥”

彭德懷年紀比史可全要小,入黨也比史可全要晚,所以史可全在彭德懷和段德昌之間充當聯絡人工作的時候,彭德懷經常一口一個“老哥”的叫著,哪怕後來自己的官職與威望要遠勝于史可全了,他也沒有改口,仍然將史可全將軍認作老哥。

一開始史可全只是段德昌的秘密交通員,但他卻在送因攻打江陵而負傷的段德昌回湖南南縣時,無意間促成了一件影響曆史進程的大事。

彼時駐紮在南縣的是湘軍,且正是彭德懷所部,段德昌知道這一消息後十分高興,因爲在北伐時期,二人同屬于國民革命軍的時候,就已經成了好朋友。

那時候彭德懷就在段德昌的引導下十分向往共産黨,也十分願意了解和學習共産主義思想與理論,此時正是大革命失敗的低潮期,彭德懷是值得黨組織極力爭取的對象。

爲此段德昌立刻派時刻權秘密聯系彭德懷,而彭德懷在見到石刻權以後也非常高興,連忙請史可全帶他去見段德昌,二人相見後緊緊擁抱在一起。

彭德懷一邊詢問著段德昌的傷勢,一邊聊起了對局勢的看法,並且再次向段德昌表達了自己想要加入中國共産黨的意願,段德昌興奮地抓住他的手,表示十分歡迎,且願意當彭老總的入黨介紹人。

彭德懷的加入對于革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爲他不僅是不可多得的帥才,還通過他率領的湘軍壯大了紅軍隊伍,但他和段德昌見過這一面以後便出于安全考慮,再也沒怎麽碰過頭,主要都是靠史可全將軍在從中幫忙聯絡。

然而史可全將軍和彭老總之間的緣分還不止于此,在段德昌指揮紅軍于文家墩打了一個大勝仗後,史可全等人便正式加入了紅軍。

可史可全加入中國共産黨的時候,年齡已經不算小了,況且此前他也沒怎麽帶過兵,讓一個已經不惑之年的人上戰場不現實,所以他就被派到了後勤負責軍需供給。

一開始史可全將軍還不太服氣,覺得自己雖然已經廉頗老矣,但尚能飯,段德昌卻從實際出發爲他考慮,說道:“我看你籌集物資有一套,你就去做糧秣工作吧。”

史可全從連隊軍需幹起,之後又升任連司務長、團供給主任,後來收到了去抗大學習的通知,當時的抗大可以說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名校,許多有志青年都前往此處學習深造。

史可全沒讀過什麽書,也不怎麽認字,能夠有這個學習機會,他自然非常高興,可沒想到正准備交接完工作去學習時卻又來了調令,讓他去晉綏二軍區任職,立刻走馬上任。

當時的晉西北極爲貧瘠,再加上日寇的掃蕩和國民黨的經濟封鎖又同時進行,你翻唱罷我登場,使得這裏的紅軍和人民群衆極爲拮據,哪怕史可全使勁渾身解數,也只能保證基本的生存,而無法徹底改變緊巴巴的日子。

有一次彭老總要來二軍分區視察工作,司令員許光達便趕緊找到史可全,希望他能夠想想辦法給彭老總改善一下夥食,史可全一想到老朋友要來,便高興地連話都沒過腦子,拍著胸脯就說要包在自己身上。

話容易說,事卻難做,貧窮的晉西北根本就連吃飽飯都難,怎麽能夠改善夥食呢?史可全想了很久,終于在這個大家只能用鹽水當菜的惡劣物質條件下,找到了給彭老總改善夥食的辦法,那就是魚。

自己從小在湖邊長大,只要附近有河溝就能有魚,有魚自己就能抓到,就能夠完成任務,當彭老總後來看到餐桌上的鮮魚湯時,興奮的對許光達說道:“嚯,打牙祭了,這可是不容易呀。”

許光達便順著話將史可全拉了過來,史可全激動的說道:“彭老總,您不記得我了,我是史可全呀。”彭德懷這才認出他來,二人敘了敘舊,便又忙各自的公事去了。

這頓飯彭老總自然也記在心裏,畢竟朱元璋最懷念的也是當乞丐時喝的白菜湯,後來彭老總不惜破費也要請史可全吃一頓烤鴨,讓他好好飽一下口福。

永遠的供給部長

前面也說了史可全將軍的工作主要都在幕後,但他從來沒有怨言,並且將自己和工作融爲了一體,管理後勤和軍需也深刻改變了他的生活習慣和性格。

史可全本來就是苦出身,從小條件就很差,再加上當時的環境,使得他這個後勤負責人又不能不精打細算,于是養成了他極端節儉的性格,堅決不讓資源浪費在沒有意義的事上。抗美援朝期間,十克泉出任西北軍區北京辦事處主任。

當時本來就是一窮二白的困難階段,但沒想到卻有一個回國休假的失職幹部想要用車到北大去接女朋友兜風,好幾次都碰了一鼻子灰,可他卻十分沒有眼力見有一天晚上十塊錢,剛忙完工作,要吃飯,他就找上門來,石鶴泉見他如此不顧全大局,分不清輕重緩急,便啪的一聲吃了飯,碗把一桌子菜還都不小心掀了。

然後史可全罵道:“你個狗日的沒長腳,老子這麽大年紀辦公事都不坐車,你個雜種,談戀愛還要車,給老子滾。”周圍的人都嚇傻了,那個幹部也一動不動,然後史可全又抄起一把菜刀吼道:“長了腳不走路,老子今天剁了它。”

在整個辦事處大院兒裏的百十來號人的阻攔下,史可全才被勸下來,從那以後這個市職幹部也再沒敢找史將軍提起過這種事情。

三年困難時期,史可全還主動帶著大家去蘆葦蕩裏找吃的,有時候能在蘆葦蕩裏找到野鴨蛋,但史可全將軍卻沒有將野鴨蛋留給孩子們吃,而是送給了懷孕的演員,即便如此,史可全的孩子們仍然十分積極的參與到勞動當中,這應該就是傳承吧。

史可全退休以後仍然保持著艱苦奮鬥的作風,經常只穿著一雙草鞋在家附近轉悠,而他的平易近人也讓人民群衆十分信賴,經常找他辦事。

可他已經退休了,並不管事,所以只好幫著人民群衆用自己認得爲數不多的幾個字,熬夜寫材料,跑出十幾裏山路去幫忙找政府工作人員解決問題。

到了晚年時刻前,將軍又在301醫院南樓守望彭老總,南樓是將軍病區,外人不得擅入,但史可全又十分希望能夠請彭老總吃一頓烤鴨來,還當初彭老總請他吃的那頓飯。

北京的冬天很冷,可史可全將軍卻仍然固執的像孩子一樣,在彭老總養病的那棟樓外面哭的,聽到彭老總人已經沒了後,史可全將軍就像丟了魂兒一樣,一下子倒在病床上,三天三夜不和人說話。

到了第四天突然要求出院,還嚷著要吃烤鴨。在石將軍的老首長彭紹輝的幫忙下,才給他送來了一只,于是便有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史可全哭著想要還彭老總當初請他吃的那頓飯,但卻再也沒人能回應了,或許只有一起參加過革命,一起爲著共同的理想和信仰奮鬥的人,才會結下如此深刻和動人的友誼吧。



參考資料:

[1]老爹 史紫雲

[2]胡和平 史可全將軍二三事

[3]梅興無 被彭德懷稱作老哥的史可全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