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傳》中最不待見武松的梁山好漢,完全不把武松放在眼裏

史書淩軒閣 2024-02-22 10:19:54

八百裏水泊梁山,英豪雲集,共飲美酒,盡享佳肴。

百零八位星辰降臨人間,曆經喧囂,終將重返天界。

衆人各有所愛,或欣賞魯智深之豪邁俠義,或鍾愛林沖之沉穩堅忍,亦有人偏愛李逵之黝黑骁勇。

然而,我唯獨鍾情于血氣方剛的武二郎。

武松少年時期爭強好勝,渴望出人頭地,卻因一次失手打昏他人而離家避難,藏身于柴進莊園。

後得宋江施恩,遂決心重返清河縣尋兄。

彼時的武松,心中所願唯有與兄長武大郎相依爲命,共度平淡余生。

武松靠著一股熱血勇氣,竟在景陽岡擊斃了凶猛的大蟲,爲陽谷縣解除了巨大威脅。這一英勇壯舉,使他意外地獲得了人們的崇敬與敬仰,英雄的光環突如其來地籠罩在他的頭頂。

武松心懷感激,甘願留在陽谷縣,踏實勤勉地擔任都頭一職,每日勤勉點卯,盡職盡責地維護社會治安。更重要的是,他能夠與哥哥武大郎相伴左右,分享生活的點滴溫馨。靠著自己的辛勤努力,武松不僅贏得了人們的尊重,也爲全家帶來了穩定的生計,這樣的日子對他而言,已是前所未有的美滿。(作者史書淩軒閣)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武大郎的突然離世,如同晴天霹雳般擊碎了武松內心的平靜。他唯一的親人慘遭毒手,這一刻,武松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他毅然舉起了複仇的刀。

在悲憤的驅使下,武松親手斬殺了罪魁禍首——自己的嫂嫂和西門慶,因此被發配至孟州牢城。盡管身陷囹圄,武松的內心仍存有一絲對未來的期盼。他並未完全墮入黑暗的魔道,否則那位十字坡的母夜叉恐怕早已命喪他手。武松對她只是稍作懲戒,顯示了他內心尚存的一絲良知與希望。

同時,面對菜園子張青邀請他前往二龍山落草的提議,武松也堅決地拒絕了。在受到施恩的恩惠後,他更是手下留情,只是將蔣門神擊敗而未取其性命。這些舉動都表明,武松內心深處仍然渴望著能夠重新做人,回歸正途。

真正讓武松崩潰的,是張督監的詭計。在都監府中,武松被奉爲貴賓,張都監親自陪伴,更有玉蘭在旁斟茶倒酒,營造出溫馨和諧的氛圍。當張都監提出將玉蘭許配給武松時,他感激涕零,甚至當即跪拜。那一刻,武松或許以爲,幸福的生活即將再次降臨。

這一切只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武松曾識破潘金蓮與王婆的謊言與陰謀,也曾識破孫二娘的麻藥與毒酒,卻唯獨沒能識破張都監以成家立業爲誘餌的險惡用心。血濺鴛鴦樓之後,武松變得心如鐵石,出手無情,再也不留任何余地。(作者史書淩軒閣)

武松的武藝在梁山上堪稱一流,尤其在步戰中,恐怕只有魯智深能與之匹敵。然而,盡管武松武藝高強、爲人凶狠,卻仍有一位梁山好漢,完全不把武松放在眼裏。在這位梁山好漢的眼裏,武松就是個小卡拉米!

此人便是身世顯赫的小旋風柴進。柴進與宋江都以仗義疏財著稱,然而兩人之間卻存在著微妙的差異。宋江曾慷慨贈金于一位孤苦無依的賣湯藥老者,助其購置棺材,這份真誠與仗義令人動容。(作者史書淩軒閣)

相較之下,柴進的仗義卻略顯勢利。他對于有頭有臉的人物熱情備至,與宋江相見時更是磕頭行禮,親昵地稱呼對方爲哥哥。然而,對于江湖中的草莽英雄,他的態度卻顯得前緊後松,虎頭蛇尾,讓人不禁懷疑他的仗義是否摻雜了沽名釣譽的成分。

石勇與燕順因座位之爭在飯館內發生爭執。石勇豪言壯志,聲稱天下間僅有柴進與宋江兩人能讓他讓座。他在惹出禍端後,先是投奔柴進,後又打算轉投宋江。石勇曾在柴進莊上暫住,但最終卻選擇了離開。盡管書中未詳細描述石勇離開的原因,但從武松的遭遇中我們可以窺見一二。

武松在柴進莊上的地位簡直如同“弟中弟”,備受冷落。柴進對他的態度並不友好,這種不受重視的感覺讓武松倍感憋屈。我們可以推測,石勇離開柴進莊的原因也可能與武松相似,都是因爲受不到應有的重視與尊重。

武松初登場時,境況甚是淒涼。他寄居在柴進府中,卻飽受冷落,連一間遮風擋雨的屋子也沒有,只得在走廊裏棲身。彼時,他身患疾病,無人問津,只能孤身在寒風中烤火取暖。柴進並未對他伸出援手,找尋郎中醫治,任由他自生自滅。而那些莊客們,在武松瑟瑟發抖之時,竟也狠心地將他拒之門外,不讓他進屋取暖。(作者史書淩軒閣)

恰逢此時,宋江前來投奔柴進。他在不經意間踩到了武松用來烤火的鐵鍬。武松性情剛烈,瞬間便怒火中燒,欲與宋江動手。幸得柴進及時勸阻,才避免了這場沖突。

隨後,宋江邀請武松共進晚餐。據《水浒傳》記載,柴進邀請武松入席,宋江則連忙讓出上座。然而武松卻堅辭不就,謙讓了許久後,才勉強坐在了第三位。柴進見狀,便命人重新布置杯盤,與三人痛飲一番。

由此可見,武松在柴進莊園中的日子並不好過。他甚至連與主人同席共餐的資格都沒有,地位之卑微可想而知。(作者史書淩軒閣)

柴進出身顯赫,與高衙內同屬貴族階層,與梁山衆好漢之間始終存在著一層難以逾越的隔膜。在上梁山之前,他雖然也廣泛結交天下英雄,但他的恩義往往帶著一種居高臨下的施舍意味,缺乏真正的交心。

武松便是深受其影響的一個例子。盡管柴進曾收留他長達一年之久,供他飯食,但武松最終還是因爲感受到怠慢與輕視而心懷怨氣。在柴進眼中,武松或許只是一個礙眼的存在,巴不得能早日將他打發走。

相比之下,宋江的手段與情義卻展現出了截然不同的境界。他在短短幾天內便與武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彼此難舍難分,情願結爲生死兄弟。這其中的差距不僅體現在手段上,更在于情義的真摯與否。

宋江從不擺高姿態,而是以平和近人的態度待人接物,最多也只是以兄長自居。這種平易近人的作風使得他能夠與衆好漢打成一片,建立起真摯的感情紐帶。

0 阅读:172
评论列表
  • 2024-02-27 22:50

    柴進家世顯赫,門下食客數不勝數,也不可能個個禮賢下士,收留走投無路的好漢,給個溫飽已經很仁義了,真掏心窩子除非想造反,宋江本身也就一個小吏,與這些落魄好漢身份距離當然更近,更何況宋江本身有野心,收買人心肯定會做足功夫,說什麽兄弟情義,我是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