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産業迎來擴産新浪潮

財判小新 2024-03-25 10:23:49

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市場需求增長**: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尤其是人工智能、5G通信、物聯網、自動駕駛等新興高科技應用的興起,對半導體設備的需求不斷增加。這些技術對高性能、低功耗的半導體産品有著極大的需求,推動了半導體設備市場的擴張。

2. **産能擴張**:爲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全球半導體制造商正在積極擴大生産能力。這包括建設新的晶圓廠和升級現有設施,以提高生産效率和産出。

3. **政府支持和投資**:許多國家的政府認識到半導體産業對于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因此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來支持本國半導體産業的發展。特別是在全球供應鏈受到挑戰的背景下,各國政府更加重視半導體産業的自主可控。

4. **技術進步**:半導體制造技術的不斷進步,如先進制程技術的發展,使得半導體設備需要更新換代,以適應更小尺寸、更高集成度的芯片制造需求。

5. **先進封裝技術**:隨著先進封裝技術的發展,對半導體設備的需求也在增加。先進封裝技術能夠提高芯片的性能和功能密度,同時降低成本,這促使制造商投資于相關的設備和技術。

6. **地緣政治因素**: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和地緣政治的變化也促使一些國家和地區加強了對本土半導體産業的投資,以減少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

7. **數字化轉型**:全球範圍內的數字化轉型推動了對數據中心和雲計算的需求增長,這些都需要大量的高性能半導體設備來支持。

根據SEMI的報告,2021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總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了44.7%,預計2022年將進一步增長。這一增長反映了全球半導體行業爲滿足強勁需求而擴大産能的努力,以及多個終端市場的長期趨勢。

🌟 SEMI【上調半導體設備市場預期】:根據SEMI的報告,全球12英寸晶圓廠的設備投資額預計將在2025年激增20%,達到1165億美元,並在2026年進一步增長12%至1305億美元。這一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是人工智能技術推動的應用需求激增,以及全球政府對半導體制造業的大力投資。預計中國將在晶圓廠設備投資方面保持領先地位,2024至2027年間每年的投資額將達到300億美元。

📊 晶圓廠設備投資年複合增長率(CAGR)預測(2023-2027年):3D NAND爲29.0%,DRAM爲17.4%,代工廠(Foundry)爲7.6%。

🔥 ① 北方華創:

作爲平台型半導體設備領域的領軍企業,北方華創正享受著訂單的旺盛需求,並在國産替代的浪潮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公司最近推出了12英寸電容耦合等離子體介質刻蝕機Accura LX,該産品能夠滿足邏輯電路雙大馬士革刻蝕等關鍵工藝的需求,對先進制程制造至關重要。

🔥 ② 中微公司:

作爲刻蝕設備的行業領導者,中微公司正從先進制程的擴産中獲益。公司最近交付了第500台ICP刻蝕設備Primo nanova®系列反應腔,這些均爲重複訂單,顯示了其産品在先進邏輯和存儲客戶中的廣泛接受度。

🔥 ③ 盛美上海:

作爲清洗設備的領先企業,盛美上海在先進制造和先進封裝兩個領域都取得了顯著進展。公司最近成功交付了4000腔的濕法設備,並且在電鍍設備方面也取得了快速進展,其平台化戰略正在顯現成效。

🔥 ④ 拓荊科技:

作爲PECVD設備的行業領導者,拓荊科技正在ALD、SACVD、HDPCVD以及先進封裝用混合鍵合設備等領域進行平台化布局。截至2023年末,公司的在手訂單已超過64億元人民幣(不包括演示機型)。

🔥 ⑤ 華海清科:

作爲CMP抛光設備的行業領導者,華海清科正在推動設備的高端化發展,並在晶圓再生、CDS和SDS等領域取得了初步成效。公司的減薄、膜厚量測、濕法等設備正在多維度平台上發展。

🔥 ⑥ 芯源微:

作爲塗膠顯影機和物理清洗機的行業領導者,芯源微正在平台化布局濕法清洗、劃片裂片、先進封裝臨時鍵合/解鍵合等領域。公司最近發布了前道單片式化學清洗機新品KSCM300和全自動SiC劃片裂片一體機新品KS-S200-2S1B。

🔥 ⑦ 中科飛測:

作爲光學檢量測設備的行業領導者,中科飛測的部分檢測設備産品已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無圖形晶圓),並且圖形晶圓檢測已適用于先進封裝領域,産品持續升級;多款量測設備的研發進展順利。

🔥 ⑧ 精測電子:

作爲半導體檢量測設備的行業領導者,精測電子的膜厚、OCD、電子束等産品已獲得批量訂單,明場光學缺陷檢測已實現首台交付,公司正計劃推出多款先進的檢量測産品。

🔥 ⑨ 萬業企業:

作爲離子注入機的領先企業(凱世通),萬業企業正在進行1+N的平台化布局,公司資金充足。最近,公司發布了面向CIS的大束流離子注入機iStellar-500,其性能參數十分出色。

🔔 風險提示:需警惕下遊需求不及預期、先進制程技術突破緩慢、政策變動等潛在風險。

3 阅读:536
猜你喜歡

財判小新

簡介:多年金融民工,專注于分享財經知識和投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