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差的人注意了!這個食療方,央視專家三次推薦,值得試試

養生雜志 2024-02-20 09:42:09

這是一個“懶癌”比比皆是的時代,“能坐著絕不站著,能躺著絕不坐著”,整個人軟塌塌的,幹什麽都提不起興趣,能少走一步就少走一步,能少動一下就少動一下。

他們很多其實也不是懶,很多人都是犯上了脾氣虛的病症。

我們常用“中氣十足”來形容一個人精神十足,這個“中氣”包括脾氣。

脾氣主升,給人一種奮發向上的力量。脾氣一虛,就像是沒了氣的氣球,整個癟在地上了。所以我們有時候也說他們“沒脾氣”,因爲脾氣一虛,就算是准備幹點事,往往也很難堅持下來,缺乏一股幹勁兒。

脾虛會有哪些表現?

《黃帝內經》上書:“脾主運化”,在人體內,脾會控制體內的水分吸收進血液裏,經過循環之後排出。一旦出現脾虛,則大量水濕在體內堆積,形成濕氣。

濕氣重一般有這些表現,快來看看你有沒有吧~

濕氣不除,後患無窮!濕氣不僅能引起各種不適,還會直接導致面色變差,身材走形,女人老得快,這對于愛美的我們來說,簡直是要命啊!

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想要健脾祛濕,到底有沒有好方法呢?

答案是當然有的。

一個中醫食方,專治脾胃虛弱,脾胃一調百病安!

脾胃虛弱雖然讓人身體備受困擾,但其實調理也不難,因爲中醫上有個專門針對健脾胃的方子:八珍糕。

八珍糕創于明代,本爲禦醫陳實功的家傳秘方,他一生注重脾胃氣血的保養,壽命達到80多歲。他在《外科正宗》一書中留下了八珍糕的方子,稱其“服至百日,輕身耐老,壯助元陽,培養脾胃,妙難盡述”。此後,八珍糕沿用百年,成爲宮廷食療養生的妙方。

自乾隆40年以來,曆代皇帝、皇後、嫔妃、皇親國戚、王公大臣等等,無不競相服食。慈禧太後也喜吃八珍糕,直至晚年,服食八珍糕從未間斷。據記載,慈禧70歲時,體態容貌若50多歲。應該說,這與八珍糕的健脾胃、抗衰老功能有關。

到了現代,八珍糕依然備受推崇,在央視的節目中,就出現過多次!

著名中醫學博士羅大倫先生,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中,特意推薦過它。

節目中介紹,“八珍糕”專門治療因爲飲食不節導致的脾胃虛弱。後來清朝的時候這些禦醫們把這個方子仔細觀察了以後,說這個方子治療這個病症百發百中,稱它爲“醫中正道”。

第2次:2012年02月29日 北京電視台《養生堂》

主題:《古爲今用解“危急”》 節目嘉賓:劉清泉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副院長

他在節目中說,八珍糕是一種藥食同源的食物,裏面的配料:山藥、茯苓、薏米、麥芽、扁豆、蓮子、山楂、芡實都是上品,都具有非常好的健脾,保護脾胃的功能。

第3次:2014年12月28日 CCTV10《健康之路》

節目嘉賓:劉劍鋒 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

他在節目中說,“八珍糕”,乾隆的話,他基本上一輩子在吃,從年輕的時候到老的時候都在吃,這個八珍糕,他最主要的功效是什麽呢?健脾益氣。

八珍糕的配方與制作方法

現在把方子和制作過程講解給大家,有條件的朋友可以自己在家裏制作。

材料:

黨參30克 ,白朮30克 ,茯苓50克,薏苡仁50克 ,蓮子肉50克 ,芡實50克 ,懷山藥50克 ,白扁豆30克(大便幹的話去掉,成人用法改成杏仁也行),加上大米粉和糯米粉各200克,把粉拌勻。(所有粉一定要打細一點,粗了影響口感。)

八珍中的藥材功效

(1) 茯苓:滲濕利水,健脾和胃,甯心安神的功效。

(2) 山藥:清熱,解毒。《滇南本草》:清熱,滋補助消化。

(3) 蓮子:性平、味甘淡,有潤肺、養胃、生津、益氣、補腦、強心之功效。

(4) 白扁豆:味甘,性微溫,有健脾化濕,清肝明目等功效。

(5) 薏苡仁:薏苡仁能利水滲濕,健脾止瀉。

(6) 芡實:補脾止瀉。

(7) 黨參: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

(8) 白術:健脾益氣,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

制作步驟:

1、將所有食材用料理機打成粉,越細越好;

2、用篩子過篩,濾去較大的顆粒,備用;

3、用溫水將50克糖融化,有小朋友的話,可以多放些糖,口感更好。

4、用糖水將八珍粉活成較硬的面團,醒20分鍾,

5、將面團揪一小塊兒,分成約30克一個的小面團,將面團用模具壓出形狀,

7、放入蒸屜中大火蒸25分鍾,即可享用。

涼後分裝入小飯盒,每天吃一塊,冰箱冷藏放三天的量,其余放冷凍,吃時蒸熱即可。

不想自己做的,可以吃成品。

0 阅读:3

養生雜志

簡介:命貴千金,養生有道。傳播正知正見,解答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