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猛加關稅,物極必反,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全球化之路的新篇章

大老客 2024-05-18 23:35:46

經過數年超高速發展,正當中國車企紛紛啓動出海之路,想讓全球市場認識並擁抱中國電動汽車的時候,卻遭到了空前的關稅壓力,這份壓力恰好來自美國、歐洲兩大全球最成熟的汽車市場。

這套打法對我們來說,其實並不陌生。

當地時間5月14日,美國拜登政府宣布將對中國電動汽車等産品征收關稅,首當其沖的是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將從目前的25%一步躍升至100%。

早在去年9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宣布將對中國電動汽車展開反補貼調查,以確定是否對其征收懲罰性關稅。

加征關稅的原因很簡單,美國和歐洲,真的急了。

巧合的是,美國把電動車關稅從25%提高到100%,正好是比亞迪鲨魚皮卡在墨西哥發布的日子,作爲比亞迪首款皮卡,BYD SHARK同時也是首款比亞迪在海外市場首發的全球戰略車型。不難看出,這一次拜登的加稅其實是在爲中國電動車代言,是對中國電動車最強有力的肯定,而且也焊死了美國車企跟上時代的大門,這一“氣急敗壞”的行爲,注定會被時代所唾棄。

2024年了,還在高舉“保護主義”大傘,如此老套的策略讓人不免有些啞然。

值得一提的是,拜登打了自己的臉。

大選前爲了贏得更多支持,拜登口口聲聲對美國民衆說要推翻川普的對華貿易政策,號稱要建設多元化,因此還發起了調查關稅活動。幾年過去了,如今關稅不減反增,實在是有些朝令夕改的意味,那他這是在怕啥呢?

事實上,美國加關稅的唯一效應,就是從表面上保護自己本土的企業,試圖把比亞迪這種競爭力太強,甚至能摧毀美國本土産業的企業擋在門外,但是就算美國市場被勉強控制住了,也難擋中國新能源汽車全球化。

前些日子,連特斯拉CEO馬斯克也說中國電動汽車真的太好了,倘若沒有貿易壁壘,幾乎會摧毀世界上大多數車企。中國汽車産業能發展如此迅猛,得益于多年的研發投入,電池、三電系統等核心技術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比亞迪汽車的每一個部件幾乎都能實現自産,所以也能形成巨大的成本優勢。

有外媒報道過,像比亞迪“海鷗”這樣的小型低價電動汽車,正在令美國汽車制造商和政界人士感到憂慮不安,海鷗在中國的售價7-8萬人民幣,駕駛表現卻很出色,能媲美美國制造的售價二十多萬人民幣的汽車。

想象一下,這樣的中國汽車賣到美國,會是什麽樣的場景?比亞迪的英文名是“成就你的夢想”,現在BYD或將成爲美國汽車工業的噩夢。

回到這款在特別的時間節點發布的新車,比亞迪首款皮卡BYD SHARK,其搭載DMO超級混動越野平台,售價969800墨西哥比索(約41.6萬人民幣),立即引起全球關注。BYD SHARK首先投放墨西哥市場,之後在南美和東南亞等地擴大銷售,暫時沒有考慮美國。

比亞迪將最新的技術推向全世界,讓各國的消費者都有機會體驗到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優勢,駕駛的樂趣,以及智能化的體驗。對這樣的好産品建立市場壁壘,只會導致美國本土的消費者錯失最好的體驗,繼而讓本國市場與全球脫節,故步自封,閉門造車。

與其他品牌不同,比亞迪定期推出的不是一兩項新技術,而是新技術集群,這背後是9萬多名工程師的智慧和努力。比亞迪的技術魚池到底有多深,也是所有人關心,但卻無法得到答案的問題。

這也是美國人眼中極度棘手的問題。

四倍關稅,看上去拜登這是想要對我們的電動汽車下死手了。

拜登的加稅行爲,充分暴露出美國企業和部分民衆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快速崛起、領先全球的優勢地位感到極度戒備,且無力在産品層面上進行太多的反制,否則也不至于全然不顧臉面,如此張牙舞爪。

客觀而言,美國單方面抵制,成效甚微,其實是揮出了一記“空拳”。數據是不會說謊的,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這當中出口到美國市場的僅1.24萬輛,占總出口量的0.8%,聊勝于無!比亞迪公司執行副總裁兼美洲區CEO李柯更是一臉無辜地表示:我們沒有在美國銷售汽車的計劃!

與之對應的是,比亞迪積極布局其他海外市場,歐洲、東南亞和日本市場都可以頻頻見到比亞迪的身影。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2月6日,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足迹已遍布全球61個國家和地區,2023年比亞迪出口新能源乘用車24.2萬輛,同比暴漲334%,比亞迪所秉持的“在全球,爲全球”戰略成效卓然!

0 阅读:44

大老客

簡介:關注電腦與互聯網産業的獨立人格泛媒體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