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離場,誰能救救永輝?

財經早餐 2024-03-26 07:32:48

3月20日晚間,永輝超市公告,公司持股5.27%的股東宿遷涵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宿遷涵邦”)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過9075.0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不超過1%。宿遷涵邦爲京東旗下公司。

公告發出後,永輝超市股價應聲下跌,最終于3月25日以2.32元收盤。相較公告發布前跌去9.1%。

萎靡不振的零售業

作爲行業龍頭,永輝的遭際亦是整個線下零售行業的寫照。

今年,整個A股商業百貨板塊持續低迷,價格指數一度跌至10363.59的近年最低位。以去年前三季度計,整個超市、百貨、連鎖行業(參照東方財富行業標准)共計54家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相比2022年微增2.1%,歸母淨利潤盡管翻了3倍,達到55.19億,但仍只是2020年同期的51.7%,2019年同期的20.7%。足見,線下零售仍處于緩慢複蘇狀態。同時,上述54家公司的平均資産負債率從2019年的51.28%攀升至去年三季度的65.69%,資産負債表有惡化趨勢。

傳統零售當下的困境,部分源于疫後消費複蘇乏力,但更多還需歸結于線上渠道的快速發展。最近10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複合增長率達到6.15%,基本與我們的國民經濟增長同步。網上零售額複合增長率達到18.65%,線下零售額複合增長率僅3.2%。即使剔除疫情三年,線下零售額近十年的平均增長率也僅5.38%,大幅落後于國民經濟的發展。

不光是傳統零售業,新零售現在也同樣難過。上周盒馬曝出創始人侯毅退休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市場普遍認爲,盒馬鮮生面世8年來,業績未能達到預期,已引發投資人的不滿,前途難料。

疫情期間興起的社區團購平台,仍普遍虧損,不斷有關于産品質量、服務等的負面輿情爆出。

掙紮求存的永輝超市

如今困頓不堪的永輝,也曾風光無限。

2010年,永輝超市以380億市值榮登“生鮮第一股”。到了2013年,永輝的營業額突破300億元。

2015年,京東以43億元入股永輝超市,持有其10%的股權,在此之後,京東又多次增持,成爲永輝超市的大股東。截至2023年三季度,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及宿遷涵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別持有永輝超市8.11%、5.27%的股權,合計持股13.38%。

到2018年,永輝超市市值破千億,成爲我國首家市值破千億的商超,同時也標志著其成爲全國公認的連鎖超市巨頭。

此後兩年,永輝的業績仍保持增長,銷售額接連超越當時的沃爾瑪和華潤萬家,領跑整個超市賽道。

好景不長,2021、2022兩年,永輝超市巨虧67億。永輝超市也從一路擴張轉變爲快速收縮,迎來關店潮,關店超400家,門店數從2019年1400多家的峰值水平,跌至不足千家。

2023年前三季度,其淨利潤堪堪爲正,達到5229萬,相比其620.9億的營收,134.3億的毛利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究其原因,在于銷售費用居高不下,盡管營業收入相比于2020年同期的峰值萎縮近百億,銷售費用卻僅減少了6.7億,仍保持著111億的體量,二者降幅不成比例,資金使用效率大減,呈現出降收不降本的態勢。

同時,從零售行業至關重要的存貨周轉率來看,永輝超市的表現同樣堪憂,年存貨周轉率僅爲5.568次,處于2015年以來的第二低水平。

資産負債率也從2019年三季度的54.2%飙升至86.54%,遠高于目前65.69%的行業平均水平。

盡管在總結永輝陷入困境的原因時,一般都會強調外部因素,即電商、疫情以及社區團購的沖擊,但永輝超市自身也存在很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在于創始人張軒甯、張軒松兩兄弟的發展戰略存在嚴重分歧。這一分歧最終導致了兩人于2018年12月宣布“分家”(解除一致行動人關系),此後,哥哥張軒甯主導永輝的新零售業務,張軒松則掌舵永輝超市。

創始團隊的分歧,使得永輝超市難以集中精力于經營和轉型上,最終不得不在四面開花,左右搖擺中跌落神壇。

聚光燈下的胖東來

日前,一位女生自稱985院校本科畢業,擁有三年零售工作經驗,應聘胖東來卻連初選也沒通過。事實上,根據網友發布的關于胖東來《致應聘者的一封信》,胖東來在信件中表示,“由于所需的崗位有限,本次招聘需求209人,實際接收簡曆31593份。”以此看,招錄比達到151:1,與公務員考試相比也不逞多讓,在零售行業頗爲罕見。

在商超領域,胖東來是當之無愧的媒體寵兒,從去年1月以來,胖東來的百度搜索指數、咨詢指數全面碾壓永輝超市、盒馬鮮生、華潤萬家和沃爾瑪。胖東來的資訊指數日均值超過56萬,是永輝超市、盒馬鮮生、華潤萬家和沃爾瑪四家之和的3.5倍。

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25日幾家商超的百度資訊指數

作爲區域性零售龍頭,東來集團2023年銷售收入超100億元,被譽爲“中國商超界的天花板”,極高的美譽度引得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打卡消費,把超市生生做成了網紅景點。

胖東來的許多做法和理念,一經傳播分享,立刻就引起了公衆的廣泛共鳴,同時,鮮見胖東來的負面新聞,即使偶有爆出,胖東來的應對也往往能取得公衆的寬容。

胖東來被譽爲“商超界的海底撈”。其成功的秘訣在于:把服務顧客貫徹于經營管理的全流程。但與許多強調“服務至上”的企業不同,許多強調“服務至上”的企業只是把服務的標准和KPI強加給員工,使得服務流于形式,而胖東來則把服務落腳在員工身上,在充分保障員工待遇,減輕員工工作壓力的基礎上提高服務質量,與常規做法“背道而馳”。

根據網傳消息,胖東來不鼓勵加班,搞7小時工作制,還把企業盈利的大部分計提作爲員工的績效發放。也因此,胖東來以遠超同行的員工福利待遇著稱,收獲了網友們的廣泛好評。

零售如何再突破

目前來看,“胖東來模式”經受住了電商、疫情和社區團購的考驗,但其能否複制推廣仍是業內討論的焦點之一。

畢竟,胖東來發展多年仍然局限于許昌市一地,門店數量30余家。其他地方也並未出現對標“胖東來”的成功案例。

其實,模式並不是最重要的,想要理清零售業未來發展的方向,首先需要界定零售的本質。零售的本質就是“中間商賺差價”。在網絡銷售尚未大行其道之前,零售就是最大的消費渠道,其既是消費者和廠家之間的溝通橋梁,也壟斷了主要的交易鏈路。然而,互聯網打破了消費者和生産廠商之間的信息隔閡,便捷的物流架起了兩者之間新的橋梁。零售,主要是傳統的線下零售受到了巨大挑戰。

由此,有的企業開始拼價格,有的企業選擇卷服務,還有的企業強調搶時效,分別對應著折扣店的低價、胖東來的體驗和永輝超市的生鮮。

然而,折扣店的盡頭是自營品牌,胖東來的體驗需要壓縮毛利,永輝超市的生鮮必須重資産投資倉儲物流。

其實,零售業發展至今,需要的可能已經不是平台化,而是去中心化。社區便利店、集市菜場旺盛的生命力即是最好的明證。

便捷的物流,已經將國內多數地區的快遞到達時間壓縮到3天內,過去許多人認爲等3天是一個很漫長的事情,所以線上取代不了線下,但這一推理的漏洞在于,許多消費者如今已經習慣了更具計劃性的消費,通過提前加購、比價和囤貨降低了消費中臨時起意的成分。許多時候,在舊物能將就著用的情況下,消費者並不介意多等兩三天。

在此基礎上,就會發現,如今市場需要的不再是左手握著廠家、右手攥著顧客的零售巨頭,需要的是一系列中小零售店和爲中小零售店賦能的零售服務企業。中小零售店滿足的就是顧客各種“下個樓”的需要。

永輝的結局,無法預料,零售行業卻將與人們“下個樓”、“出門透透氣”的需求一起長存。

免責聲明(上下滑動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爲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爲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有風險,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財經早餐力求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准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2 阅读:1594
评论列表
  • 2024-03-26 23:23

    永輝現在卷服務[吃瓜]卷五色卡檢查,根本就不需要做銷售,天天做標准,做清潔,哪個還有心情做銷售,員工直接砍掉一半,累死[笑著哭]

  • 2024-03-26 14:37

    永輝還會跌,不知道找問題

    日月 回覆:
    一個食安員就可以把一家門店幹扒
  • 2024-03-26 23:57

    胖東來是許昌和新鄉都有,不止許昌一地[笑著哭]

  • 2024-03-27 04:23

    余東來:你們玩就好別帶上東來。

  • 2024-03-26 17:43

    少來蹭胖東來的熱度 你在他面前啥也不是

  • 2024-03-26 17:20

    東西賣得賊貴,不倒才怪

  • 1
    2024-03-26 09:01

    實體店越少越好,宰人的都是實體店

  • 2024-03-26 21:31

    說不清,線下批發價比線上零售價貴了一倍,坐標牛欄山光甁

  • 2024-03-26 07:57

    應該爲胖東來這樣的企業退稅以支持企業發展

  • 2024-03-26 13:21

    一天博眼球,騙流量費,胡說八道

財經早餐

簡介:美好的一天,從財經早餐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