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李昂與李炎:哥兒倆的可悲結局㈣

百年的驿站 2024-05-18 03:52:50

如此看來,舒守謙能夠逃脫這場殺身之禍,實在是僥幸;而王沐因硬捱進去而爲甘露之變增加了一個冤魂,只能說是倒黴了。二人之不同遭遇,不知能否給百計鑽營、汲汲于功名利祿者一聲當頭棒喝?

提到唐文宗李昂優柔寡斷、不能識人這兩大缺陷,還可以再舉一個例子:

李昂“恥爲弑君之宦豎所立,惡其專橫而畏其害己也,旦夕思討之”(《讀通鑒論》卷二十六)。他是被宦官擁立的,可是他並不以此爲榮,而是以此爲恥,雖說殺害其哥哥敬宗李湛的是一撥宦官,而擁護他登基的又是另一撥宦官,他卻把殺兄之仇全都記在掌了權的宦官身上,這是其一。他對這些權宦非常痛恨,痛恨他們專橫跋扈,使自己那本應至高無上的皇權受到嚴重幹擾,這是其二。他又非常害怕:那些宦官既然可以謀害自己的爺爺憲宗李純、自己的哥哥敬宗李湛,在他們認爲必要的時候,爲什麽就不能謀害我當今皇上李昂呢?這是其三。有了這三點,他怎能不“旦夕思討之”呢?太和四年(公元830年)七月,爲了對付宦官王守澄,李昂提拔翰林學士宋申錫爲宰相,希望他能夠設法除掉王守澄。可惜宋申錫做事不夠謹慎,使王守澄等事先獲得了風聲,便先發制人,于第二年二月誣陷宋申錫“謀反”,企圖擁立李昂的弟弟章王李湊登基。李昂勃然大怒,竟然打算讓王守澄率領二百騎兵立即去殺光宋申錫的全家。幸虧有人堅決反對,有的谏官甚至“號泣論之”(《舊唐書·文宗紀下》),宋申錫才得以從輕發落,被貶爲開州(今四川開縣)司馬。兩年之後,宋申錫就憂郁成疾,病逝于開州。如此一個好歹不分、不能識人的皇帝,如何能夠做成大事!  最後簡單說說甘露之變中的另一個重要人物——宦官仇士良。

仇士良(781年~843年)

  仇士良(公元781——843年)是循州(今廣東惠州)人,順宗李誦在位時入宮服侍皇太子李純。李純即位後仇士良頗有升遷,元和、太和年間,曆任監軍、內外五訪使等職,所至之處,勒索地方供應,“暴甚寇盜”(《新唐書·宦者傳上》)。李訓和鄭注爲對付王守澄,提拔仇士良爲左神策軍中尉。不料除掉王守澄後,掌控了禦林禁軍的仇士良尤爲驕橫難制,猶如引虎驅狼,宦官集團依然權勢熏天。

  甘露之變後,仇士良氣焰尤盛,多次想將李昂廢黜。據《新唐書·仇士良傳》所載:翰林學士崔慎由有一天值夜班,將近半夜時,突然被宦官召進皇宮,進入一座秘殿,發現仇士良等一夥宦官坐在大堂上,仇士良對崔慎由說:“皇上長久生病,而且自從即位以來,政令大多荒缺,皇太後有懿旨,希望另立新的君主,讓你來起草诏書。”崔慎由大驚失色,說:“皇上的賢明之德天下皆知,怎能輕易地議論廢立之事?我崔家叔伯兄弟子侄等將近三百,加上姑表兄弟子侄有上千人,怎能參與這滅族的勾當?即使死,也不能從命!”仇士良等聽了,也都默默無語。過了好一陣,仇士良打開後面的門戶,將崔慎由引進一座小殿,唐文宗李昂就坐在裏面。

(《高處不勝寒——皇帝與他的後妃兒女們》系列之586)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