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視升至第二名!《新生》爆了,我斷言:女三號很快會火向全國

皮皮電影 2024-05-13 16:52:59

國産劇一直有一面旗幟,那就是懸疑。

說也奇怪,雖然懸疑劇成本小、投入小,但就是容易出神劇,觀衆也樂得享受,那種智商被碾壓,按圖索骥的快感。

往遠點看,有8.9分的《白夜追凶》,9.0的《沉默的真相》。

往近點看,《隱秘的角落》8.8分,《漫長的季節》9.4分。

一出一部神劇,放眼過去十年,爛劇各有各的爛,“神劇”卻皆是懸疑類。

爲什麽?

原因很簡單。

首先,懸疑在于巧勁兒。

跟商業大制作不同,懸疑考究細節,講究邏輯,有沉浸感。

只要觀衆看得進去,就能引發討論熱度,有了熱度,會倒逼更好的懸疑劇産生。

其次,懸疑有隱藏魅力。

好的懸疑劇,都會在許多細枝末節的謎團裏,埋下一條主線,而這條主線,往往會吸引觀衆從頭到尾看完整部劇。

甚至會直接留下懸念,讓所有人對續集翹首以盼。

最後,懸疑班底無敵。

一般好的懸疑劇,都會挑一整套優秀的創作班底,包括主創、演員、編劇等。

優秀的懸疑劇,不一定會有流量明星,但一定有很多老戲骨和業內精英,這也是懸疑劇廣出精品的保證。

2024年快過去一半了,最近又有一部懸疑劇來了。

這部懸疑劇與《白夜追凶》一脈相承,都來自優酷的“白夜劇場”。

它叫《新生》。

導演申奧,剛靠電影《孤注一擲》證明了才華,就下場網劇。

實力派演員黃覺、王硯輝壓陣。

一看這陣容,皮哥勁兒就上來了,怒刷四集,意猶未盡。

很久沒有看到這麽短小精悍的犯罪懸疑劇了。

2024的國劇市場,它必將占領一隅,甚至可能成爲今年最好的懸疑劇。

那麽,這部僅有10集的懸疑劇,到底好在哪兒?

它又有哪些優秀特質,能讓它挑戰《白夜追凶》《漫長的季節》那些“懸疑神劇”的地位?

這就開扒——

01、費可還活著嗎?三個謎題,五重詐騙,懸疑還能這麽玩兒?

何珊,雜志社編輯。

一天,她的老朋友費可打來電話,要在機場做個告別,還有東西交給她。

何珊以爲就是一場普通的朋友告別,于是急忙前往。

到了機場,看到費可,兩人遙遙相望打了招呼,費可卻突然倒地抽搐,口吐白沫。

費可掙紮著,將手中的優盤交給何珊,就昏迷了過去。

機場亂作一團,費可被救護車救走。

可鏡頭一轉,救護車裏的護理人員,卻都換了衣服,還把費可五花大綁,跟賣豬仔一樣,賣到了一座小島上。

幾天後,何珊收到了費可死亡的消息。

來信說,希望她去崇安島參加費可的追思會。

何珊沒有懷疑,著黑衣前往。

讓她奇怪的是,這場追思會,之後五個人參加,沒有任何費可的親朋好友。

而且這五個人,還相互不認識。

五人被領到地下室,那裏擺放著費可的棺材。

管家說,需要五個人說出自己和費可的故事,才能宣讀最後的遺囑。

事情變得蹊跷起來,何珊趁亂推開棺材,卻發現裏面空無一物。

而此時,管家卻悄悄溜走,並鎖上了地下室的門。

本劇的第一個謎題就此引出:

費可到底是個什麽人,他是活著還是死了?

被鎖住的五人,當下沒什麽好辦法,只好遵從費可的“遺願”,開始講述他們和費可之間的故事。

讓人驚訝的是,當他們對比自己加的費可微信,發現是五個不同的賬號,雖然頭像都是同一個人。

顯然,他們遇到了同一個騙子。

而且騙子用不同的身份,同時騙了他們五個人。

這五個人,擁有不同的身份,有的是記者,有的是企業老總,有的是基金經理,也有的是公司白領。

沒辦法的他們,只能開始講述自己和費可的故事,而第一個故事,就足以驚爆所有人的眼球。

這個講述者,名叫陳樹發,是一家礦業集團的老總,也是費可的“爸”。

准確說,應該是“老丈人”,他也是被騙得最慘的一個。

陳樹發的女兒陳佳佳在一次慈善晚會上,和費可相識。

在費可的包裝下,富家女陳佳佳迅速淪陷,僅僅半年就談婚論嫁。

陳樹發對費可有戒心,但費可騙術高明。

他不僅杜撰了自己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學曆,還杜撰了礦業司當領導的父親,請了演員演自己的母親。

這還不算,費可還不知道從哪裏搞了一套豪宅,在豪宅與陳樹發見面。

陳樹發漸漸對費可放下了戒心,任由他跟女兒談情說愛。

他想攀附礦業司的關系,同時也覺得費可一表人才,頗有才華,于是在沒見到親家公的情況下,將女兒嫁給了他。

婚後,費可迅速取得陳樹發的信任,甚至爲其打理公司和財産。

直到陳樹發需要尋找公司收購自己名下礦場的時候,費可才露出獠牙,一舉騙走4000多萬,並徹底消失。

陳樹發意識到被騙,爲時已晚,女兒陷得太深,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費可搞得陳樹發家破人亡,自己卻人間蒸發,逍遙快活。

陳樹發的故事之後,基金經理程浩,開始講述自己和費可的際遇。

奇怪的是,他倆被騙的時間點,是重合的。

至此,本劇的第二個謎題浮出水面:

費可是怎樣利用五重身份,同時欺騙五個人的?

每個人都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大家才用自己經曆裏的“費可碎片”,艱難拼湊出一個完整的“費可”。

這些人中,有的被騙財,有的被騙色,有的被騙取信息,有的被騙走房子……

顯然,費可騙每個人的目的,似乎都有細微的差別。

奇怪的是,每個人講完,他們被騙的錢財,就會自動反還至他們的銀行賬戶。

這是第三個,也是最關鍵謎題,更是本劇從頭至尾牽著觀衆走的主線,一直在皮哥腦子裏盤旋。

費可爲什麽死而複生,又爲什麽用綁架自己的戲碼,讓這五個人來到一間密室講一個關于自己的故事?

他到底是受害者,還是加害者?

或者說,他有什麽目的?

這個謎題,恐怕只有看完整部劇,才能得到解答了。

刷完四集,發現《新生》這劇,跟其他劇不太一樣。

它像密室劇,卻更像懸疑犯罪劇。

五個人的講述過程,觀衆也在做一個無比巨大的人物側寫拼圖。

一個名叫的“費可”的騙子,形象因此逐漸清晰。

02、“表演之神”壓陣,黃覺沉穩,女三號或將火遍全國!

除了劇情層面的亮點,《新生》在演技上,可以說是一場“大賞”。

演技飙戲,主要集中在三個人身上。

第一個,是王硯輝。

當年《烈日灼心》,王硯輝一舉成名。

至今豆瓣還流傳著他“演技之神”的傳說。

電影中,他的一段自白,讓不少觀衆以爲,這是找了個真死刑犯做的采訪。

話劇出身的王硯輝,才因此出了圈。

片中,王硯輝把一個土老總,和一個受騙老父親的形象,演得入木三分。

發現女兒跟費可談戀愛的時候,眼神裏那種不滿,呆滯和憤怒,幾乎藏不住。

第二天道歉的時候,眼裏又多了些許溫柔。

見到費可得時候,眼神裏流露出藏不住的贊許。

女兒自殺後,那個漲紅了眼的表情,看得人後脊背發涼。

有王硯輝在,《新生》,垮不了。

第二個,是黃覺。

黃覺真正走紅,也是網劇,《開端》。

他演的公交車司機王興德。

他的公交司機,至今還讓人記憶猶新。

那演技,可太有爆發力了。

本片中,黃覺出演了基金公司經理程浩。

這是個金融男,白天看著大盤,夜裏花天酒地。

侃侃而談的時候,有成功人士的睿智和優雅。

夜店蹦迪的時候,又是個不羁的浪子。

思考問題的時候,總能從他表情裏讀到深沉。

發現自己被騙,那一瞬間的表情轉變,沒個十年功力下不來。

總體來講,黃覺的角色,決定了他的表演定位,以沉穩爲先。

而程浩,也是五個人中,頭腦最清晰的。

第三個,是彭楊。

彭楊大家可能不熟悉,在《新生》裏,她也僅僅是女三。

她曾是《一起來看流星雨》裏的老師于馨,也是《香蜜沉沉燼如霜》裏的花界牡丹芳主。

彭楊給人的感覺,總是氣質溫婉,之前很少在熱劇露臉,作品也不多。

但皮哥有預感,這不《新生》,可能讓她迎來事業第二春。

因爲這部劇,真正讓觀衆看到了她的演技和魅力。

劇中,彭楊飾演大齡剩女蘇倩,被費可騙財又騙色。

回憶起費可,只兩個眼神,他們之間的故事,皮哥已經懂了八分。

這演技,全在不言中。

雖然蘇倩不是三位女性演員裏年齡最小的,但她一定是最有情感魅力的那一個。

在與費可談戀愛的過程中,那種初期的嬌羞,中期的深陷,

眼裏有光,心裏有愛,說的就是她。

你會發現,隨著戀愛的深入,蘇倩都變得年輕了,有魅力了。

床戲過後,她有對自己與費可情感前途的深深擔憂,那迷離的眼神,讓人傾倒。

失聯之後,就一個表情,勝過千言萬言。

整個人的狀態,也迅速陷入憔悴。

神了。

這麽寶藏的女演員,怎麽現在才被發現。

當然,《新生》裏的其他幾位演員,表現都很好。

井柏然作爲第一男主,雖然之前參演電視劇不多,但他飾演的費可,俊朗儒雅,氣質卓群。

在與王硯輝和黃覺的對戲中,不落下風。

有的場景,雖然有點接不住,但總體可圈可點。

靠殡葬題材的B站自制網劇《三悅有了新工作》火起來的小花周依然,扮演記者何珊。

搖身一變,清純感消失不見,反而有一種都市白領的班味在身上,可塑性很強。

整體看下來,作爲一部懸疑劇,在飙戲的環節,《新生》絲毫不拉垮。

演員,是一部懸疑劇的基礎。

如果演員沒有說服力,最好的懸疑劇都是白搭。

好在《新生》的陣容足夠強大,也足夠撐起它成爲一部熱劇的所有可能。

03、“密室懸疑”引新風潮,今年的懸疑要出王者了?

懸疑劇我們見得多。

但密室懸疑,卻很少見。

所謂“密室”,其實就是劇本殺,之前的影視作品中,劇本殺類型的有很多。

《滿江紅》其實就是一場大型的劇本殺,而五一檔剛剛撤檔的《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也是劇本殺電影。

將懸疑和密室結合起來的,倒不多見。

但《新生》卻開創了此種類型的先河。

五個陌生人共處一室,因爲一個人,回憶五個不同的故事。

因爲某種不可告人的原因,他們被一個不知死活的人牽著命運的細繩。

聽起來就很刺激。

而在此基礎上,《新生》也將這種類型的不同特點,呈現到了最好。

第一,是懸疑感的營造。

《新生》是典型的設問開場。

先給一個結果,又接一個原因。

結果和原因表面上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實際上卻未道透本質。

比如劇集開場,《新生》放棄了背景人物介紹這種常規模式。

一次不知所以的會面,一場突如其來的暈倒,一段雲裏霧裏的關系,立刻就吸引了觀衆的眼球。

另外,短短五分鍾的開場,各種元素拉滿。

又是突發疾病,又是綁架勒索,又是海面,又是孤島……

這給誰看誰不迷糊?

至少,在懸疑氛圍感的塑造上,申奧絕對是一把好手。

第二,是邊挖坑邊填坑,又瘋又穩。

懸疑最忌諱的是挖坑太多,但也忌諱長驅直入。

好的懸疑劇,都是邊挖邊填,但這個度怎麽掌握,需要功力和火候。

在這方面,《新生》完成度很高。

開場節奏很快,一系列事件之後,主要人物依次出場。

觀衆在了解完基本任務信息後,挖坑填坑相繼開始。

比如開場費可暈倒被綁架,觀衆都在疑惑他的死活。

後面就有掀開棺材板證明假死的戲。

再比如五個人同時被騙的謎題剛被擺上台面,就揭開了費可利用信息差制造假象,通過“時間管理大師”技能哄騙每個目標的細節。

這種給一巴掌給個甜棗的方式,觀衆很是受用。

因爲謎題和答案,前後腳出現,觀衆也就有了看下去的欲望。

而大的謎題,卻貫穿始終,這又讓觀衆無法忽略對劇中細節的思考,可以說很高明。

第三,是整部劇的落點和內核。

懸疑劇向來都要深挖人性。

就目前放出的四集看,《新生》的謎底,絕不僅僅是“騙”這麽簡單。

費可絕對是個複雜的人,“新生”這個劇名,也從側面,點出了本劇的主題。

五個受害者,肯定有某種程度上的關聯。

誰善誰惡,此時是非難分。

劇中有一句台詞,不少觀衆頻頻提及:

“沒有貪念欲望又如何讓騙子乘虛而入”?

細細想,每個人皆是如此。

費可到底是做局者,還是入局者?

這五個人到底是受害者,還是加害者?

一切的一切,只有後面的故事,可以解釋了。

目前《新生》播出後,網絡收視已升至第2名,距第一名一步之遙,相信《新生》之後會更加高能。

到底還會有怎樣的故事和反轉,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蜉蝣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0 阅读:1523
评论列表
  • 2024-05-14 04:20

    在追,節奏快,一環套一環,特別想知道費可最後是死是活,目的何在。

  • 2024-05-16 05:33

    差白夜追凶十幾條街哪,別舔首臉往白夜上靠,一毛錢關糸都沒有!

  • 2024-05-14 12:21

    國産劇中的懸疑劇一直備受觀衆喜愛,觀衆享受著被劇情吸引的快感,這也是懸疑劇一直受歡迎的原因

  • 2024-05-14 05:09

    這題材和完成質量,有點可惜。井柏然老了,台詞不行,演技不行,顔值也沒辦法駕馭男狐狸精。如果換男主這戲會更上一層樓。

  • 2024-05-14 19:14

    沒看到破防的,“這都有人破防”看到不少。

  • 2024-05-14 11:00

    《新生》的收視率上升,女三號演員的表現備受矚目,懸疑劇的魅力讓觀衆沉浸其中

  • 2024-05-13 19:36

    看了好幾遍了,挺好的一部劇

  • 2024-05-14 12:33

    會有12集《漫長的季節》好看嗎?

皮皮電影

簡介:每天推薦一部精彩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