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丨豐田、馬自達等合資車企銷量出爐,如何擺脫國産新能源的圍堵?

My車轱辘 2024-05-10 17:23:58

新能源汽車時代,車企的發展之路充滿變數,強如日系車企,也逐漸告別了過去不愁賣的美好時光。但即便如此,本田、豐田、日産三大日系車企憑借強大的實力,均在4月份獲得好成績。其中豐田汽車的終端銷量超10萬輛,本田汽車也有突破7萬輛。不過長安馬自達4月銷量爲6,051輛。由此可見,日系車企之間的馬太效應愈加凸顯,加快造車賽道弱勢競爭者出局的速度。

頭部選手迎喜報

在國內市場,日系車企基本有著不錯的熱度,不管是豐田、本田還是日産都擁有大量擁趸,所以它們的市場表現也一直備受關注,而在經曆了4月份的自主新能源車大規模降價促銷之後,日系車企是否能在市場上穩住了陣腳也是不少人關心的話題。

從各個日系車企公布的成績單來看,今年一季度豐田汽車在華的表現最爲亮眼,總成績超10萬輛,並且電動化車型總銷量在5萬輛以上。具體來看,廣汽豐田4月份銷量爲52,251輛,其中電動化車型銷量25,598輛,占比49%,三大旗艦車型銷量20,152輛,銷量占比39%;SUV家族車型銷量占比30,136輛,占比58%。

一汽豐田4月實現銷量56536輛;其中高端化車型4月交付量爲30202輛,環比增長26%,銷量占比提升至53%。在新能源汽車方面,4月一汽豐田新能源汽車銷量爲30206輛,環比增長24%,銷量占比提升至53%;其中純電動轎車bZ3的銷量爲6647輛,環比增長93%。

排名第二的是本田汽車,4月本田在中國的終端汽車累計銷量爲73,831輛。2024年1-4月本田在中國的終端汽車累計銷量爲280,738輛,同期比89.1%。合資公司方面,廣汽本田4月終端累計銷量爲33510輛;其中,雅閣車型月銷量破萬。今年1-4月,廣汽本田終端汽車累計銷量爲141,871輛。

東風本田方面,4月終端累計銷量爲40321輛;其中CR-V車型月銷量超1.5萬輛、思域車型月銷量破萬,1-4月東風本田終端汽車累計銷量爲138,867輛。由此可見,本田旗下車型基本都能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

再來看日産汽車,日産中國4月銷量爲54,921輛。其中,東風日産銷量爲52,018輛,鄭州日産的銷量爲2,903輛。今年1-4月,日産汽車在中國的累計銷量爲222,212輛,整體表現也相當不錯。

現在自主新能源車崛起後,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達到空前,日系車企的成績依然高企,背後的原因涉及多方面。首先豐田、本田、日産三家車企在華深耕多年,打造的車型貼合市場需求,品質靠譜、空間實用、燃油經濟性出色等,獲得不少消費者認可。然後日系車的靠譜耐用性早早在消費者心目中打下深刻的烙印,同時日系車的車型種類覆蓋面較廣,入門級至高端車領域都有不少車型,所以很多人的人生第一輛車和消費升級車型都願意選擇日系車。

其次是自主新能源車牌品控問題頻發,很多消費者不信任新能源車的品質,同樣的購車預算下,他們更願意選擇經過市場長時間考驗的日系燃油車,追求更安心的用車體驗,所以在新能源時代,主打燃油車的日系車企一直有一群忠實的消費者。此外,日系車燃油車的市場保值率相對新能源車更高,這對于消費者來說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如此種種,都是日系車能夠走量的重要原因。

當然,不是所有日系車企都能好過。從長安馬自達的成績來看,4月份銷量數只有6,132輛,同比增長51.96%。無疑,核心競爭力的缺失是導致馬自達市場成績持續低迷的重要原因,日系車企的銷量兩極分化嚴重越來越嚴重。

吹響加速電動化號角

盡管頭部日系品牌的銷量基盤足夠大,但是整體表現已經不如當年也是不爭的事實,市場成績不同程度地受到新能源車的沖擊。爲適應激烈的競爭環境,擺脫同質化,構築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成爲日系品牌面臨的共同課題。

面對行業變革,各大日系車企也在加速轉型。其中,豐田汽車在SUV和轎車兩個領域都進行了布局,已經帶來bZ4X和bZ3兩款純電動車型,也在今年北京車展亮相了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智享跨界和bZ FlexSpace Concept悅動空間等新能源車。根據豐田的最新計劃,至2030年,全球純電動車銷量預計達到350萬輛。

本田汽車也吹響全面加速電動化的號角。在e:NS1和e:NP1兩款純電動SUV基礎上,今年本田推出e:NS2和e:NP2兩款純電動車型,此前更是發布了烨品牌,以及亮相P7和S7兩款新車,在新能源車領域的競爭力也將會大幅度提升。而日産汽車也計劃從2024年開始到2026年,推出4款新能源車,形成燃油、純電、插電混動、油電混動全覆蓋的産品矩陣。

值得一提的是,馬自達在新能源車領域的態度也很積極。繼2024年推出EZ-6後,2025年還將帶來代號爲J90K及J90K-REEV的兩款新車;2026年將推出NEW SUV、NEW CAR,持續豐富産品陣營。對于燃油車銷量本就不高的長安馬自達而言,順應市場發展實現電動化轉型或許會是更好的選擇。

可以看到,盡管日系車企在新能源車賽道的步伐不如自主車企,但是日系車企與自主車企之間的較量遠未結束,日系車企已經在奮力反追,自主和日系合資的市場占有率之爭仍在持續。而更多新産品入場,也將會進一步壯大日系車企新能源車板塊的市場競爭力。

不否認的是,在中國自主品牌的凶猛攻勢下,日系車企面臨的挑戰也是巨大的,包括品牌聲量、智能技術、叠代能力等方面,日系新能源車與中國品牌新能源車仍有較大的差距,如何打造新能源産品的核心競爭力是車企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日系車企作爲合資品牌裏的中堅力量,在市場上的號召力很強。豐田、本田、日産均憑借強大體系力的優勢,在4月份再次斬獲佳績,這也說明了日系車高保值率、燃油經濟性高、維修費用低等特色,在新能源時代依然比較吃香。穩住燃油車銷量基盤後,現在日系車企也開始大力轉型電動化,花費更多資源和精力打造更有吸引力的電動車型,接下來的成績有望迎來高速增長。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