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空科技到日常生活,爲什麽說小問題是偉大的?

壹觀察 2024-04-19 14:41:58

文丨壹觀察 宿藝

有中國人的地方,從不缺乏美食,即使是太空之上。

1961年,人類第一個航天員尤裏·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前蘇聯宇航局給他准備是食用鋁管包裝的類膏糊狀食品,只能保證基本生存需求。

1969年搭載阿波羅11號實現人類第一次登月的阿姆斯特朗,也只能吃到一口一塊的壓縮食品,難言有什麽口感可言。直到今天,美國航天員在太空中依舊是以各種壓縮食物爲主,包括壓縮牛排。

再看看距離地表400公裏以上高度的中國空間站,如今宇航員們不僅可以吃上120種中式太空餐、隨手泡上一杯太空茶,甚至還可以喝上一杯香甜又暖胃的太空豆漿。

要知道,太空中與地面環境差異巨大,細菌繁殖速度是地面的好幾倍,煮一個洋蔥需要4小時,想要喝杯幹淨的溫水都並非易事。在此嚴苛條件下,“吃貨天賦滿分”的宇航員們,是如何將“舌尖上的中國”搬上浩瀚太空的?

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王亞平在與央視的一次視頻對話中,就揭開了這個關于太空美食的“小秘密”—— 太空廚房。

2014年,九陽被國家正式選拔參與載人航天太空廚房研制。曆經“八年磨一劍”式的長期技術攻關,終于跨越一系列技術挑戰與難關問題,讓太空廚房成功入駐中國空間站。

如今,中國航天員只要40分鍾就可以吃上一頓熱騰騰的飯菜,隨時都能喝到一杯45度的幹淨溫熱水,甚至神舟十七宇航員們還在今年春節曬出了包括八珍雞、油焖筍、西紅柿雞蛋湯在內的“天宮年夜飯”。

從地面到太空跨越的背後,是九陽30年來專注解決用戶一個又一個的“生活小問題”、用尖端科技鑄就中國太空廚房的最好例證。實際上,這也是“新質生産力”的重要代表體現:以科技創新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産力,不僅要聚焦向上打破核心技術天花板,也需要向下俯身推動大衆美好健康生活的實際提升。

從“單品第一”到“持續爆款制造者”

全球第一台電烤箱誕生于1905年、第一台電動洗碗機出現在1917年 .....

他們基本都有兩大特征:橫跨百年的品類演進曆史,以及幾乎都由歐美企業主導行業標准。中國企業要實現功能、體驗與品類的重要突破,唯有一條路可走:“向下技術紮到根”,才能實現“向上捅破天”。

九陽就遵循了這樣一條“難而正確”的成長路徑。

有人說:“ 中國人把茶香獻給了世界,把豆漿留給自己”。國人喜歡豆漿,自古有之。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就出現了淮南王劉安“磨漿孝母”的典故。但與炒茶相比,30年前國人想喝一杯熱豆漿也並不容易。

九陽准確地看到了這一國人普遍飲食與健康需求,從1994年九陽發明了第一台全自動家用豆漿機,至今30年間九陽豆漿機曆經了25次技術叠代、500多款産品、積累了1200多項技術專利。不僅讓豆漿機成爲中國家庭最普及的廚房電器之一,也讓每天一碗熱豆漿成爲數代國人關于健康早餐的最溫暖家庭記憶。

同時,九陽也在這個過程中真正深入底層核心技術,並積累了大量原創科技,最終聚合爲包括電機驅動、智能溫控、營養萃取這三大自有核心科技。這不僅幫助九陽建立了在豆漿機領域其他企業很難撼動的牢固護城河優勢,更是幫助九陽打透了拓展多品類産品的“基石科技”與新邊界探索的“技術之刃”。

基于這三大核心技術優勢,九陽進入破壁機市場之初就發明了加熱破壁機,突破西式産品的“冷破壁”設計慣性,並連續解決了靜音、免手洗等多個中國廚房用戶的強烈痛點需求。截至目前,九陽破壁機已經走入1.5億中國家庭、連續八年成爲該品類的銷售冠軍,有效專利超過1000項,並成爲國家破壁機標注的重要參與制定者。

同樣的,基于電機優勢實現的大扭矩設計,九陽開創了面條機新品類,讓每個中國家庭“做好一碗手工面”從此無負擔;基于溫控和流體動力學突破,九陽進入了空氣炸鍋品類,用科技解決了中式烹饪中對于“火候”與“後感”的這兩大“廚藝玄學”,僅用幾分鍾就可烤出鮮嫩可口的羊排;基于溫控與防溢技術應用,九陽進入電飯煲和壓力煲等品類,不僅更好地兼顧了米飯、肉類等食材的營養與口感,還解決了廚房用戶最頭疼的湯汁溢出清洗難、塗層脫落帶來的飲食健康風險等諸多難題 ......

如果說,用30年在豆漿機領域幫助用戶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生活小問題”,讓九陽構建了牢固的産品護城河與基石科技。那麽九陽如今以“核心技術爲刃”和“用戶爲中心”不斷拓展新品類,就形成了“埋頭種因”後的“水到渠成”之勢。這其實也是九陽之後創新了近20個品類電器皆快速構架了行業一個又一個的市場第一、品類第一,並進階成爲中國家電行業“持續爆款制造者”的重要原因。

從太空科技到萬家燈火,天地對話中的“九陽式創新”

美國新聞網站Futurism在對比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時指出,中國空間站艙內的設計體現了極簡主義。

天宮空間站是我國航空航天技術近70年來的“集大成之作”,也代表著中國航天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作爲與“人”和“健康”密切相關的“太空廚房”,同樣代表了全球的最高技術水准。九陽作爲中國“太空廚房”承接研制的重要參與方,研發過程中更是曆經數百次專家評審和數千次模擬實驗,曆經八年終于成功研制出符合航天標准、能夠應對外苛刻太空環境和飛船載荷的太空廚房,成爲保障中國航天員在太空吃好喝好與充沛健康狀態的“獨門秘笈”之一。

九陽也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從“基礎科學向下紮到根”、“尖端科技向上捅破天”,再到“推動太空科技創新民用化”與“打造品質生活小家電”的重要産品升級與企業實力躍遷。

比如4月18日舉行的九陽30周年暨太空科技3.0新品發布會上,新推出的九陽全能破壁營養大師Y8,就使用了太空科技的同源技術:輕音變頻電機技術。有了這項技術,制作豆漿時的平均音量只有四十多分貝,比人在室內說話的聲音還輕,也與其他只強調最低噪音的産品不一樣。輕音變頻電機還支持方向速度的無級可調,實現刀片反面慢速旋轉,讓食物保留顆粒狀和高纖維。即使是橙子這麽軟的果肉,也能品嘗到口感恰到好處的“粒粒橙”。

結合全新慧瞳熬煮技術與28款藥食同源健康食養料包,可實現對食材精控粉碎、充分熬煮與防外溢,以及全自動匹配最優萃取程序帶來的全營養智能萃取,從而實現了中國用戶對破壁機全場景低噪操作、全能食材破壁、高價值營養一鍵即得等主要痛點需求。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Y8支持自動洗烘一體,以及幾十小時長效抑菌,真正解決了用戶對于傳統破壁機“用時爽、洗時愁”的使用困擾難題。

喝上一杯熱水、吃上一碗熱米飯,是國人日常的“最樸素”需求。但在太空中實現這一點絕非易事,而一旦突破,又會對現有的廚電産品帶來巨大的創新提升空間。

比如我們每個家庭日常使用的電飯煲,隨著使用時長一定會出現內膽塗層脫落,但很多家庭往往對此“視而不見”或忽略了這一點。暴露的鋁基材與食物接觸,尤其是在高溫及酸性物質的長期作用下,可能會發生化學反應加劇鋁溶出,影響到骨骼以及神經系統的健康。

九陽充分關注到了這些關乎用戶日常飲食與身體健康的“小細節”。2022年推出的0塗層電飯煲,就使用了另一項太空科技同源的風冷精准控溫技術,相當于讓電飯煲同時擁有升溫“油門”與降溫“刹車”。再結合九陽獨家的點陣微坑水潤膜技術,可在內膽快速冷卻的同時在內表面形成一層純水潤膜,其代替了化學塗層在米飯和內膽間形成一道天然的隔離保護膜。這不僅牢固樹立了“九陽電飯煲=健康0塗層”的普遍國人心智品牌認知,也迅速全網累積銷量突破百萬台,建立了九陽又一個“品類優勢護城河”。

在此基礎上,本次推出的九陽新一代0塗層不粘電飯煲40N9U pro全新升級了“米粒活化懸浮艙技術”,帶來的結果是:內膽表面多達20萬個點陣微坑形成了更加強悍的縮水結構,懸浮水潤膜表面積大大增加,米飯與內膽接觸面積進一步減少,達到了國家二級不粘標准,實現更出色的不粘效果(相當于頂級塗層飯煲)。

針對用戶最關注的“好吃”,九陽40N9U pro升級了全新的烹饪系統,不同的米都能達到香、糯、彈、松、勻、沸、潤、平、甜、盈的10A好米飯標准。而且,不同的米還能做到個性化的口感軟硬可調節,目前可支持8類米種的智能定制烹饪,孩子想吃有嚼勁的,父母想吃軟糯一點的,一鍵就可搞定。

我們知道,太空中細菌繁殖速度是地面的好幾倍。在太空廚房,九陽采用了太空氧化鋅抗菌材料,該材料釋放出的鋅離子能夠破壞菌體結構,憑借“四處遊離”的特性達到“永動機式”的殺毒效果,通過將這一材料與即熱技術結合應用,航天員喝上了溫熱安全的飲用水。

新發布的九陽太空熱小淨R5P,也同樣使用了這一太空同源技術:不僅將其應用到濾芯及全管路上,同時加設巴氏循環殺菌技術,構成濾芯、管路、巴氏循環殺菌“三合一”的全鏈路抗菌系統,使人們可以放心直飲。九陽還爲這款淨水器配備了“6年長效濾芯+行業首創AI智能濾芯壽命監測系統+性價比換芯”的解決方案,人們既可以隨時掌握濾芯壽命健康狀況,也能享受“整機6年0換芯費用”的無憂純淨生活,真正實現“長效省芯”。

得益于全新一代即熱大流速技術,九陽太空熱小淨R5P也告別了“熱水慢流”的延遲體驗,實現在6秒即可接滿一杯150ml的開水;在锶泉礦化技術的加持下,人們還能隨時從九陽太空熱小淨R5P中接過如泉水般甘甜的锶礦化水,爲骨骼、牙齒、細胞修複、心血管健康提供日常增益。

這其實也回答了大衆一直關心的兩個熱點話題:中國宇航員爲何在太空隨時都能喝到“一杯溫開水”?以及爲何九陽淨水器可以一舉解決“久用也幹淨、健康出好水、六年不換芯與即熱大流速”這四個大衆用戶痛點與行業瓶頸難題?

《壹觀察》評論

科技,是人類的智慧之光。而科技創新終極目的,就是填補一個個小問題,讓人類生活更美好。

中國主要TOP科技企業普遍成立于上世紀80-90年代。比如華爲成立于1987年、京東方是1993年,騰訊是1998年......

九陽是其中一個“獨特案例”。

這家1994年成立的企業,從創造一個獨特的中國小家電爆品出發,用30年時間通過專注于底層核心科技的突破,將一杯豆漿、一粒米,甚至是一杯水,都以專注的精神幫助用戶解決一個又一個的“生活小問題”。最終成就了九陽從單品廚電“創造者”到持續多品爆款“制造者”,再到如今“品質生活小家電引領者”的不斷躍遷進程。

在這個過程中,九陽不斷基于對用戶需求實際洞察與自身核心技術優勢相結合,通過多産品系列化與多品類探索,讓九陽成爲助力每一個中國“小家庭”健康生活的“國民品牌”,以及國人對家的普遍“溫暖記憶”。

九陽也深知自身企業發展的立身之本,在快速成長過程中不斷反饋社會與“大家”。比如九陽已持續開展超過十年的“公益廚房”項目,截至目前已爲中國廣大鄉村學校建設近1500所“九陽公益廚房”,助力每天超過50余萬偏遠山區孩子吃上營養午餐,並將這份愛與責任不斷地傳遞給更多人。

而從2014年九陽被國家選拔參與中國空間站太空廚房的研制,到如今連續爲神舟十二到神舟十七號航天員提供太空飲食飲水健康保障。太空廚房不僅成爲中國航天面向全球的“新科技名片”之一,也是九陽30年專注核心科技與爲國創新攀登的最好印證。

也可以說,九陽用30年的“埋頭實幹”,踐行了“以國民品牌爲魂,以科技公司爲體,將太空科技反哺民用”的企業理想與産業擔當,也讓九陽成爲如今中國在技術、産業與市場升級周期重要“新質生産力”代表企業之一。

科技源于生活,偉大始于細微。而牽扯到大衆健康與品質生活,從來都不是“小問題”。對于絕大多數家庭而言,太空探索是非常宏大的科技命題,而從從廣袤星辰回歸到萬家煙火,讓我們每一個過好“小日子”,才是這個偉大變革時代的最好注解之一。

這其實也是如今我們要重新審視九陽“致敬偉大小問題”的重要價值與思考意義。

0 阅读:2

壹觀察

簡介:知名科技新媒體,關注智能手機、智能硬件與移動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