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康養踐行老有所依,華爲全屋智能以技術賦能溫度

壹觀察 2024-05-16 20:07:07

文丨壹觀察 宿藝

技術創新的終極目標,還是服務于人。

從上世紀50年代人工智能概念提出至今,所有的技術專家、經濟學家和科技企業們,圍繞AI都在嘗試和解決一個相同問題:AI能給我們帶來什麽?2023年開始爆發的以大模型爲代表的AI創新應用落地,更是加快了這一産業思考與方向探索。

作爲我們每天工作、生活、娛樂等場景密切相關的空間智能化,更是成爲當前各大科技企業、地産相關從業者與大衆用戶共同關注的AI熱點應用領域。但如何用AI解決用戶當前的實際居住需求與強痛點場景?如何讓更多的大衆用戶快速感知並認可AI給日常生活帶來的實用價值?如何引領房地産行業在大變革周期依托智能化實現“以人爲本”?仍是當前整個空間智能化産業各方共同思考的“急迫命題”。

近期的華爲夏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上給出了新答案:在包括AI輔助康養傳感器等諸多“黑科技”、創新産品與開放生態共同加持下,華爲全屋智能解決方案新版本不僅通過“AI康養方案”讓大衆用戶非常直觀地感受到了科技融入日常生活帶來的“技術溫度”,也通過更加突出的“七特優勢”爲産業提供了“新標杆案例”,加速引領“未來家”的智美生活變革新趨勢。

以智能重塑關懷,用科技賦能養老

相比年輕人對科技的嘗鮮和快速擁抱態度,老年人是最需要科技關懷、卻往往被“忽視”的群體,對于獨居的老年群體更是如此。

從幾個數據對比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一趨勢:

一方面,老年群體對“科技養老”與“數字生活”的需求快速增長。根據QuestMobile發布的最新《銀發經濟洞察報告》,2023年中國老年群體移動互聯網用戶超過3.25億,並在月活用戶規模、在線時長、應用服務使用數量、消費需求等多個關鍵數值增長幅度上皆領跑全網用戶。

另一方面,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非常突出,同時獨居帶來的“康養”問題日趨突顯。公開數據顯示,中國老齡化的速度爲3.3%,預計到2035年65歲以上老年人將超過3億 。其中,65.5%的老年人選擇獨立居住(一人獨居或與老伴同住),80歲以上高齡群體獨居比例爲48%。對應的《中國老齡化與健康國家評估報告》指出:跌倒已成爲老年人傷殘、失能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7%的未受傷跌倒老人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無法站起來,跌倒後1小時以上的長躺,可能導致延遲救治、脫水、低溫、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針對“科技養老”的普遍性、急迫性與長期性需求,華爲全屋智能解決方案新版本帶來了以AI輔助康養傳感器爲核心的“AI康養”解決方案,支持跌倒、墜床、睡眠健康等智能無感檢測,覆蓋了老年家庭用戶的“全時段”、“全場景”、“全流程”的助老檢測需求。

華爲全屋智能融合的這枚AI輔助康養傳感器,在AI輔助康養方面帶來了三大優勢:

非接觸式設備的精准檢測:很多老人很排斥24小時佩戴手表等檢測設備,華爲全屋智能AI輔助康養傳感器基于毫米波雷達技術與深度學習算法,非接觸式形式即可識別房間內人體位置並對跌倒等人體姿態變化准確判定,實現全天候多場景檢測,同時AI算法檢測能夠有效排除窗簾、綠植等移動幹擾源,有效降低誤報率;保障家庭隱私安全:相比視覺攝像頭的傳統檢測方式,毫米波雷達技術通過人體點位數據檢測,不具備成像功能,可應用在衛生間、臥室等私密空間場景,減少家人的“被監視感”,更好地保護家庭隱私安全;便捷安裝與靈活組網:吊頂與非吊頂皆可安裝,無論是有線還是無線都可快速組網。

當然,AI康養方案並非是獨立的,而是融入了整個華爲全屋智能的完整解決方案之中。以臥室場景爲例,在日常生活中AI輔助康養傳感器可聯動智能中控屏,一鍵調控燈光、溫濕度、全屋音樂等助眠環境。用戶還可通過智慧生活APP查看睡眠報告,並基于睡眠時長、狀態與清醒次數等數據調整更好的健康睡眠習慣。針對異常場景,如AI輔助康養傳感器檢測到老人在夜晚離床長時間未歸、超出日常起床時間的長時段臥床,或者老人墜床後,將及時向指定聯系人上報告警。

如果是衛生間場景,AI輔助康養傳感器則會通過檢測提供人進燈亮、無人滅燈等貼心服務,當出現衛生間有人長時間異常滯留、或發生跌倒情況,同樣會及時通知到指定監護人。

值得關注的是,華爲全屋智能AI康養解決方案的告警可根據事件重要性進行智能分級,比如普通事件會通過微信、APP通知,重要事件(如老人跌倒)則會向多個設定的緊急聯系人迅速發起電話、短信、APP、微信等跨空間、多角色、多設備智能告警。同時,AI輔助康養傳感器本地運行AI算法,只會上報處理結果,本地數據“不出端”並支持賬號隔離、加密存儲與分布式部署,從而真正保障了用戶家庭數據與隱私的高安全性需求。

由此來看,華爲全屋智能解決方案新版本推出的AI康養解決方案,落腳點是基于大衆家庭用戶當前普遍存在的“老年康養”需求深刻洞察,並基于華爲自身的技術、方案優勢與全屋智能的領先布局,推出的當下“最優解”。既彰顯了華爲全屋智能方案的“主動智能”與“人文關懷”特點,也是其承擔社會責任、推動“科技養老”走向大衆生活的重要體現。

七大優勢爲基,以創新定義持續引領

家居智能化並非是一個“新概念”,即使從比爾·蓋茨斥資6300萬美元打造的“全世界最聰明的家”至今,也已經過去了近35年。華爲全屋智能爲何僅用了數年時間就可以迅速改變智能家居領域過去數十年“遲滯不前”的技術創新與市場普及兩大瓶頸難題?最核心有四大原因:

首先,“將複雜留給自己,用技術創新解決複雜難題”的創新理念。

華爲全屋智能此次新推出的AI康養解決方案,就是融合了軟件、算法、機械學習等諸多AI技術能力,包括AI超感傳感器在內的領先硬件,以及在智慧全場景終端布局與全屋智能賽道上的衆多能力聚合體。

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比如華爲全屋智能方案獨特的1+2+N架構,從系統、硬件和功能上皆擁有良好的拓展性。其中的“1”指的是華爲全屋智能主機,其搭載了華爲HarmonyOS AI 引擎,相當于提供了集學習、計算、決策、控制于一體的智慧大腦,這也是華爲全屋智能方案可以在智慧體驗上“超越同行”,並不斷持續進化的重要智能底座。“2”則是PLC+Wi-Fi的雙網絡連接模式,其中PLC有線連接是華爲行業首發技術,可爲全屋智能提供99.99%通信成功率的連接方案,其基于華爲在全球絕對領先的通信技術與創新理解,與Wi-Fi組成的雙網絡連接模式,即保證了前裝與後裝設備的豐富拓展需求,又滿足了家庭用戶與行業客戶的“全屋好網絡”與“斷網也能用”的連接穩定性痛點剛需。

第二,將簡單留給用戶,以深入洞察需求解決用戶實際痛點難題。

1+2+N架構從用戶角度來看,還具備易安裝、易用性等優勢。比如PLC通訊的另外一大優勢就是布線簡單、節省空間與極簡美觀。高集成小型化智能主機,可以充分適應小戶型家庭的智能化與美觀度兩大需求,對于大戶型和別墅用戶來說更是避免了傳統線纜複雜布設、大主機擺放和維護等難題,這對于很多家庭用戶來說都是強痛點需求。

用戶對智能家居長期吐槽的交互層面,華爲全屋智能解決方案擁有“可牆可桌可手持”與“一屏掌控全家”的智能中控屏S2,“靠近亮起”與優雅“零按壓”的智能開關蒙德裏安,具備單點高效觸控與旋轉精准調節燈光音量等功能的智能MINI Pro,支持“呼吸級精准感應”與人來燈亮場景的毫米波雷達AI超感傳感器,將華爲智選車接入全屋智能實現的“人車家”全場景品質生活诠釋。本次新推出的群控調光驅動器更是可以爲用戶帶來更絲滑的調光體驗,采用石墨烯鍍層工藝高音單元、整個兩分頻同軸設計的喇叭並支持隱藏式安裝的全屋智能超薄吸頂音箱等等 ......

華爲全屋智能解決方案不斷推出兼具創新功能與審美設計的新型設備,一方面可以更好滿足用戶“無處不智能”的便捷性需求,另一方面也滿足了很多家庭用戶對品質感、高級感的高階生活感受。

第三,站在行業戰略高度,用“空間智能”這一創新理念共創“開放新生態”。

1+2+N架構中最後一個“N”,則代表了華爲全屋智能的十大子系統,在類似“拼接積木式”獨特架構支撐下,具備開放、進化、共生的顯著特點。目前華爲全屋智能已經與2300+個品牌達成合作,共有5800+款HarmonyOS Connect 産品覆蓋居住場景可供選擇,爲用戶提供了豐富的終端品類和品牌選擇權。

華爲全屋智能還推出了“萬能智點”功能:合作夥伴通過PLC接口可迅速接入華爲全屋智能實現開關控制與場景聯動。華爲在全國已開設300+家全屋智能授權體驗店,即幫助生態合作夥伴的産品“直達用戶”,也滿足了用戶對華爲全屋智能方案“一次智裝,放心無憂”的長期使用與服務需求。

第四,用堅定的投入與聯合創新,加速全屋智能方案持續領先進化。

華爲全屋智能方案從誕生至今,一直延續了持續進化、持續領先的突出特點。這背後既體現了華爲在全屋智能領域的堅定投入,也是華爲在全屋智能領域大膽探索與不斷突入行業“無人區”的直觀反饋。

比如此次華爲夏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上,基于華爲全屋智能解決方案新版本打造的“未來之家”,就是融合空間、藝術、科技于一身的最新作品,其擁有可移動的艙體與艙內全屋智能的展示設備,既可以放在各個城市的核心地段或行業展會作爲標致性的“打卡地”,也可以通過“快閃店”的形式靈活地爲大衆用戶提供覆蓋多場景的直觀式沉浸體驗。

華爲全屋智能還展示了被行業稱之爲“好房子”的可變空間,其具備可移動伸縮牆體、可翻折家具收納,以及空間自由可分可隔的三大關鍵技術突破,並由此帶來空間利用效率的越級增長與居住體驗的躍級改變。華爲終端BG全屋智能産品線總裁邵洋對此評價,就是“用兩萬元、多出20平米可用空間,換來200萬元的增值體驗”。

從以上分析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伴隨華爲全屋智能解決方案新版本的推出,其穩定性、易安裝、易用性、高級感、靈活性、低成本、生命周期有保障的“七大優勢”更加穩固。並且以此爲基礎,通過以AI重塑關懷、以聲光浸潤感官、以極簡定義交互等方式,以標杆引領普及。華爲不僅讓整個行業與大衆用戶看到了空間智能化具備的巨大創新空間與長期演進方向,也宣布了“空間作品”時代的到來,這也是全屋智能進入“産業成熟周期”的重要標識。

《壹觀察》評論

“年年有叠代,代代有驚喜”,是華爲全屋智能過去數年發展的“概括總結”,也是每次發布會留給産業和用戶的“新期待”。本次華爲夏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AI康養解決方案就是非常突出並具備行業應用價值的“引領力”之一。

“老齡化”趨勢的應對已經非常緊迫。我國“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同時我們必須要看到,中國養老群體與護理市場的“剪刀差”效應會進一步加劇。公開數據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一點: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29697萬人,占全國人口的21.1%。與此相對應數據是:2023年底全國共有養老服務床位爲820.1萬張,而持證養老護理員截至到2021年底的數據是僅有50萬人,不僅缺口巨大,新增老年護理員的流失率每年還超過40%。據國家衛健委測算,目前我國空巢老人超過1億,獨居老人超過2100萬,約80%的退休群體無法與子女同住。

最好的解決方式之一,就是“向技術要生産力,向創新要康養力”。當前,“科技養老”已經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強健康、養老等民生科技研發應用”。國務院1號文件《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中,也把 “打造智慧健康養老新業態”作爲一項重要任務目標。

這其實也是華爲全屋智能解決方案新版本發布後,引發大衆用戶、媒體與行業企業共同聚焦關注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再次印證了華爲全屋智能擁有的敏銳技術與趨勢判斷、對引領産業變革的堅定投入態度與責任,以及具體如何落地普及的“創新方法論”與強烈社會責任擔當。

如果說,“居有其屋,樂有其所,老有其依”是國人的共同理想,那麽也是科技創新的終極浪漫。而華爲全屋智能,在技術跨越、理念引領與産業共創之下,正在持續邁向這一新旅途。

0 阅读:1

壹觀察

簡介:知名科技新媒體,關注智能手機、智能硬件與移動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