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髒冠狀動脈斑塊,狹窄從50%降到10%,怎麽做到的?如何逆轉斑塊

俊恩談健康 2024-05-12 02:42:21

在老年群體中,動脈斑塊問題日益普遍,幾乎“十人有九斑”。這些斑塊不僅影響著他們的生活質量,更對健康構成嚴重威脅,但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看到了很多斑塊逆轉的個例,這一突破性的發展幫助他們重獲健康,就像最近診室接診的一位劉先生。

59歲的劉先生平時工作繁忙,常常加班熬夜,飲食習慣也不規律,偏愛油膩和高鹽食物。兩年前,他時常感到胸悶、氣短,尤其是在爬樓梯或進行劇烈運動後,症狀更加明顯,一天他突然感到胸痛難忍,同事見狀立即撥打了急救電話送至醫院。

據患者述,曾有過類似情況,當時胸痛、大汗,有快要不行的感覺,持續了十幾分鍾就好轉了,以後再沒有出現過;有高血壓病史10余年,日常有服藥進行控壓。查體後醫生初步懷疑心髒問題,建議進行全面的檢查。

結果顯示,劉先生白細胞 (WBC) 爲5.8×10^9/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180mg/dL,肌酐(CR)爲74umol/L,谷丙轉氨酶(ALT) 34U/L,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1.2ng/ml;心電圖結果顯示存在輕微的ST段改變;冠狀動脈造影結果顯示心髒冠狀動脈存在明顯的斑塊,並且狹窄程度達到了50%。

結合以上實驗室及影像檢查結果,劉先生被確診爲心髒冠狀動脈斑塊誘發的冠心病。由于他曾經出現過類似症狀,醫生建議可以考慮手術裝個支架,也可以藥物和改變生活習慣進行幹預,經過慎重考慮,劉先生及家人還是選擇了後者,先保守治療。

醫生開具了降脂藥和抗血小板藥的藥物,同時建議患者減少高脂肪、高鹽食物的攝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富含纖維的食物,進行規律的有氧運動,如快走、遊泳等,以提高心肺功能。

經過一年的積極治療和嚴格遵循醫生的建議,劉先生再次來到醫院接受複查。結果顯示他的各項健康指標均取得了顯著的改善,其中血脂控制尤爲出色,LDL-C水平成功降低至105mg/dL;冠狀動脈造影檢查顯示,狹窄程度已經從原先的50%大幅下降至10%。

這一顯著的進步不僅讓劉先生驚喜不已,也充分證明了斑塊逆轉的可能性。他慶幸自己能夠早期發現並及時接受治療,從而避免了病情進一步惡化。

對于許多中老年朋友來說動脈斑塊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健康隱患,那麽它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潛在的危害?又該如何逆轉或預防其進一步發展呢?本期我們將爲大家進行全面而深入的介紹。

一、冠狀動脈斑塊的形成與危害

冠狀動脈是確保血液順暢流向心髒,爲心髒的供血的血管,包括內外膜及中層。當內膜受損時會引發炎症反應導致細胞間隙變大,血液中的鈣、脂肪、膽固醇(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物質會趁機沉積在動脈內皮下,與此同時血液中的單核細胞會被吸引至這些沉積區域,並轉化爲一種特殊的細胞,這些細胞在血管壁內逐漸積累,與沉積的LDL結合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它們會進一步阻礙冠狀動脈的通暢,影響心髒的血液供應威脅人體的健康。

在臨床上,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及其對健康的影響是複雜而多變的,根據斑塊在動脈血管中的穩定程度、性質、大小等,我們可以對其危害程度進行區分。

穩定斑塊通常形態規則、表面光滑,且不易脫落,這類斑塊多已鈣化,表層覆蓋有厚厚的纖維質,因此不易破裂。雖然它們可能隨著病程的延長逐漸增大,導致血管堵塞影響供血,但生長速度相對較慢,引發急性疾病的風險較低。

不穩定斑塊則具有更高的危險性,它們形態不規則、表面不光滑且覆蓋的纖維質較少,容易受損脫落或破裂,不僅會導致動脈血管狹窄,降低心髒供血速度,引發缺血、缺氧等短暫性缺血發作,更有可能脫落並堵塞動脈誘發急性病變,如急性心肌梗死等嚴重疾病。

如果斑塊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它會逐漸增長,導致冠狀動脈管腔狹窄直至完全閉塞。其實在這個過程中,附近可能會形成新的小血管來向心肌供應血液,使得部分或完全替代原有血管的功能,這就出現了即使冠狀動脈造影顯示某一血管完全閉塞,患者也可能沒有明顯不適。

但如果斑塊在短時間內迅速破裂或與附近形成血栓,導致冠狀動脈嚴重狹窄或完全閉塞,而附近的血管來不及替代其供血功能,就會導致心肌嚴重缺血、壞死,進而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可能導致猝死。

數據顯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約有百分之八十的病例與不穩定斑塊的破裂有關。鑒于該類疾病所帶來的巨大危害,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其應對策略。

二、斑塊逆轉的可能性有多大?

近年來,該類疾病在國內的患病率呈現出持續上升的趨勢,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冠狀動脈疾病患病人數從2017年的兩千三百萬人上升到了2022年的兩千七百萬人,複合年增長率(CAGR)達到了 3.26%,而同一時段該類疾病在全球的CAGR爲2.8%,結合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顯然該類疾病的患病人數增加十分顯著。

隨著醫學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通過改善生活方式、藥物治療以及必要的手術治療等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斑塊的逆轉,即斑塊的縮小或消退。

在JACC上曾刊登過一項關于該類疾病消退的隨訪研究,觀察者針對一千五百位患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人群,進行了長達六年的隨訪跟蹤,發現通過綜合幹預措施(生活方式的改變、藥物治療等)約有百分之八的受試者斑塊實現了徹底消退。

但是這個逆轉的過程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以往的研究顯示在通過有效的治療後,一般經過一到兩年的時間可以出現斑塊的消退。

相對而言,斑塊表面不光滑、不規則,並且回聲較弱的軟斑塊更加容易逆轉,因爲它們通常富含更多的脂質,但這樣形態的斑塊也更容易脫落,增加引發腦中風的風險。

那我們又該如何逆轉斑塊呢?

方法一: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在美國一項相關的追蹤研究中,觀察者通過對數萬名參與者長達28年的跟蹤研究,發現該類疾病的形成與多種生活方式和遺傳因素密切相關。

其中長期攝入高膽固醇食物的人群,其冠狀動脈斑塊形成的幾率增加了百分之三十;相比經常進行有氧運動的人群,久坐不動的人群冠狀動脈斑塊形成的幾率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

而吸煙可能會增加心髒動脈、腿部動脈和主動脈(體內最大的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率,與非吸煙者相比,吸煙人群罹患該病的幾率高出兩倍;

高血壓患者冠狀動脈斑塊形成的幾率增加了百分之四十;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斑塊形成的幾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百分之五十。

這些風險因素都有可能導致血液中的脂質沉積在冠狀動脈的內壁上,逐漸形成斑塊,繼而引發一系列心血管疾病。

因此對于動脈血管狹窄程度小于百分之五十,且血脂控制在正常範圍內的輕度狹窄患者來說,主要應該從幹擾以上高危因素入手來進行逆轉治療。

如,飲食上降低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高糖、高鹽食物的攝入,少吃紅肉及其制品,限制精制碳水;增加富含可溶性纖維的食物(如燕麥、豆類、堅果和水果等)以及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魚、核桃等)的攝入,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從而減少脂質在血管壁上的沉積。

生活中戒煙、限制酒精攝入、保持適當的體重(BMI:kg/m^2應控制在24以下,老年人可放寬至26以下)、進行規律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周達到150分鍾左右)等,都有助于降低血壓、改善血糖控制和減少炎症的發生,繼而降低斑塊的進展。

同時有慢性病的(如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等)患者要按聽從醫囑科學服藥,控制病情,這對于預防斑塊進展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至關重要。

方法二:藥物治療及手術幹預

當冠狀動脈狹窄超過50%時被稱爲冠心病;當狹窄超過75%時可能導致心肌缺血,長期下去可能引發心衰,如果搶救不及時,可能危及生命。在這類情況下單純的生活幹預已不足以控制病情的進展,需要通過藥物治療甚至是手術幹預來達到逆轉的可能性。

斑塊的形成其本質就是脂質物質的堆積,在藥物治療上最基礎的就是強化降脂,研究發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每下降百分之一,斑塊可以逆轉百分之五左右。根據2023版管理指南有提到,目前對于LDL-C的治療目標是小于1.8mmol/L,甚至可以降到1.4mmol/L。

既然能否逆轉的關鍵是就是LDL-C,那多項研究均表明他汀類藥物能夠通過抑制肝髒中膽固醇的合成,顯著降低低LDL-C的水平,進而促進斑塊的逆轉。

以一項針對六百例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具體研究爲例,這些患者接受了爲期24個月的瑞舒伐他汀治療,每日劑量爲40mg。結果顯示,經過治療後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平均下降了53%,並且大部分患者的指標降至了推薦的健康目標值1.8mmol/L以下。

更爲重要的是這一治療過程促進了斑塊的逆轉,平均斑塊體積減少了15%,同時在參與研究的受試者中,高達63%的患者實現了斑塊的逆轉。

在臨床上,除了降脂藥物外醫生常常會采用綜合治療的策略,即配合其他藥物如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腸溶片等)和擴張冠狀動脈的藥物(如硝酸甘油片、尼可地爾片等)進行聯合應用,旨在通過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斑塊的穩定與消退,從而有效預防心血管類並發症的發生。

但藥物的使用必須嚴格遵循醫生的建議和處方,因爲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對于某些輕度狹窄的特定病例,如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的確診患者,以及糖尿病並發高血壓患者,或者LDL-C水平大于2.6 mmol/L的糖尿病、三四期慢性腎病患者,無論其是否存在明顯的症狀,醫生通常都會推薦接受降脂藥物的治療。

當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患者病情嚴重時,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常用的手術方式包括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PCI通過導管將支架植入狹窄的冠狀動脈內,以恢複血管的正常功能;CABG則通過搭建新的血管通道來繞過狹窄的冠狀動脈,爲心髒提供充足的血液供應。

總而言之:心髒冠狀動脈斑塊會堵塞血管,導致心肌供血不足,誘發反複心絞痛,嚴重的還可能出現急性的心肌梗死的威脅生命健康的情況。

雖然該類疾病的逆轉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但多項研究發現通過改變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或是藥物治療可以顯著降低斑塊形成的風險,並可能實現斑塊的逆轉。

所以,生活中我們要減少攝入高膽固醇食物,戒煙限酒,適量運動,同時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建議,該用藥時候用藥,該手術時候手術。未來隨著醫學研究的深入和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一疾病的逆轉將更加成爲可能。

參考文獻:

[1]錢菊英.能否管好冠脈斑塊,關鍵這樣做[J].康複, 2023(10):59-59.

[2]何浩輝.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的治療現狀與進展[J].心髒雜志, 2017, 29(2):4.DOI:10.13191/j.chj.2017.0059.

[3]周金花."斑塊"·血管裏的攔路虎[J].上海支部生活, 2015.

[4]廖玉華,諸駿仁.適度調脂穩定和逆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10, 26(1):1-3.DOI:10.3969/j.issn.1001-1439.2010.01.001.

1 阅读:620

俊恩談健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