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大師李書福

字母榜 2024-05-07 12:47:37

極氪本周五赴美上市。

撰文 | 彥飛

編輯 | 趙晉傑

素以擅長資本運作著稱的吉利創始人李書福,即將收獲第9家上市公司。

美國東部時間5月3日,吉利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極氪更新招股書,計劃5月10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至多募集約3.7億美元資金。

極氪成立于2021年3月,目前已推出001、007、009、X等多款車型,截至2023年底累計交付近20萬輛,在國內高端新能源車市場占據不小份額。按照發行價區間上限計算,極氪IPO(首次公開發行)估值約爲51億美元。屆時,李書福的資本棋局將再添一枚重要棋子。

李書福在資本市場上長袖善舞,多年前曾完成鯨吞沃爾沃的壯舉,並通過收購、入股、內部孵化等方式,打造了龐大的上市公司版圖。

李書福

目前,帶有李書福或吉利背景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吉利汽車、沃爾沃、極星汽車、路特斯、億咖通、錢江摩托、漢馬科技、力帆科技等8家企業,集中在汽車、摩托車、汽車智能科技等領域。

除了2005年上市的吉利汽車,極星、億咖通、路特斯等規模較大的IPO大多發生在2022年之後。其中,沃爾沃旗下的高端電動車品牌極星于2022年6月登陸納斯達克;汽車智能解決方案公司億咖通同年底赴美敲鍾;今年2月,吉利七年前收購的高端汽車品牌路特斯在美挂牌。

在路特斯們邁向二級市場、尋求更多資金來源的前一年,李書福宣布了新版本的“藍色吉利行動計劃”,而極氪正是重要成果之一。

吉利曾于2015年底啓動這一計劃,主要目標是2020年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超90%,但並未如期完成。2021年2月,李書福公布新方案,核心內容包括主攻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以及主攻純電動智能汽車。

一個月後,極氪成立,李書福親任董事長,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安聰慧擔任CEO。兩人親自帶隊極氪,反映出吉利對于這家新公司的重視和期待。

從那時起,吉利以極氪爲矛頭,投入更多資金和資源向新能源轉型。2023年,極氪賣出不到12萬輛車,放在造車新勢力中並不算差;但與吉利169萬輛的全年銷量相比,仍然難以挑起大梁。

在連年巨額虧損的壓力下,剛剛創立三年多的極氪2023年11月啓動赴美上市,尋求從二級市場獲取資金。

除了極氪,吉利旗下的互聯網出行平台曹操出行也于近期踏上了上市之路。

4月29日,曹操出行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曹操出行成立于2015年。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分別有23.09萬輛、21.62萬輛及30.73萬輛汽車接受了曹操出行品牌的訂單;截至2023年底,曹操出行在24個城市運營一支約3.1萬輛車的定制車車隊。

根據招股書,2021、2022和2023年,曹操出行的營收規模從71.5億元提升至106.7億元,盈利能力也有所改善,去年毛利潤轉正爲6.2億元,毛利潤率5.8%。不過,計入各項費用後,曹操出行過去三年累計虧損約70億元。

成立至今,曹操出行完成3輪融資,最近一輪是2021年8月的18億元B輪融資,彼時交易前估值達170億元。股權方面,李書福通過旗下公司持有超80%股份,爲曹操出行第一大股東。其余股東包括蘇州相城相行創投、三川基金、農銀投資(蘇州)等。蘇州也是曹操出行總部所在地。

將極氪、曹操出行等業務包裝上市,有助于吉利減輕投入壓力、減少管理複雜度,從多個維度給自己“減負”,騰出更多資源用于極氪等關鍵項目;同時,也能讓這些企業及早“斷奶”,接受資本和市場更嚴格的考驗,並建立更具韌性的可持續增長模型。

不過,從過往來看,李書福和吉利力挺的企業走向資本市場後,常常陷入高開低走的窘境。

極星、億咖通、路特斯等企業往往“上市即巅峰”,股價從高位快速下滑。這不僅讓企業難以真正從IPO中獲利,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李書福“上市大師”的盛名。

吉利格外看重的極氪,現金儲備不容樂觀。

根據招股書,2021、2022和2023年,極氪淨虧損分別爲45億元、76.6億元和82.6億元。另一方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極氪持有現金、現金等價物和限制性現金約41億元。

作爲對比,截至2023年底,蔚來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短期投資及長期定期存款余額爲573億元;小鵬爲457億元;理想達到了驚人的1000億元以上。

曹操出行的資金狀況同樣較爲緊張。

根據招股書,截至2023年底,曹操出行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5.83億元。但整個2023年,曹操出行經營虧損接近16億元,幾乎相當于現金儲備的3倍,資金壓力可想而知。

在一級市場上,互聯網出行早已是明日黃花,不再受到各路資本的青睐。自從2021年8月完成18億元融資後,曹操出行並未公布新的融資消息。要想繼續獲得資金彈藥,只能通過IPO在二級市場找錢。

現金儲備不足、頂著巨額虧損上市,是李書福和吉利背景企業IPO的一大特點。

今年2月底在納斯達克挂牌的路特斯,2021和2022年分別實現營收956萬美元和1.3億美元,淨虧損卻高達1.1億美元和7.3億美元。2023年,路特斯售出近7000輛車,創下該品牌76年來最高紀錄,營收提升至6.8億美元,但淨虧損也擴大至7.5億美元。

另一方面,截至2023年年底,路特斯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4.19億美元,尚不足以覆蓋一年的虧損。公司預計,要到2026年才能實現利潤及現金流的轉正。

更早時候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極星,面臨著類似的難題。

根據招股書,2019~2021年,極星營收從不足1億美元提升至13.4億美元,淨虧損也從2億美元擴大至10億美元。2022年6月,極星在納斯達克完成IPO。

2022年,極星財務業績有所改善,營收25億美元,淨虧損則收窄至4.7億美元。當年底,極星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9.74億美元。

不過,與路特斯和極星相比,極氪的狀況要好得多。

2023年,極氪售出近12萬輛車,累計交付逾19萬輛;營收從前一年的319億元躍升至517億元,毛利潤接近70億元,整車毛利潤率爲15%。

另據官方數據,今年1~4月,極氪累計交付49148輛新車,同比增長超110%。更大的交付規模,讓極氪更容易實現規模效應,進而攤薄成本、邁過盈虧平衡點。吉利方面表示,力爭2024年實現香港財務報告准則下扭虧爲盈。

企業上市後,股價高開低走、長期低位徘徊,是路特斯、極星等公司的另一個共同特征。

今年2月底,路特斯登陸納斯達克,交易首日報于13.8美元,市值92.9億美元,一舉超越蔚來和小鵬。

路特斯2023年僅僅交付了不到7000輛車,尚不及蔚來和小鵬一個月的銷量。資本市場給予路特斯如此高的估值,很大程度上源自對李書福和吉利的期待。

但好景不長,隨後兩個月,路特斯股價一路下行。截至4月30日美股收盤,路特斯報于5.83美元,市值不到40億美元,相比巅峰時期縮水近六成。

路特斯-ELETRE

兩年前上市的極星,最初的股價走勢比路特斯更奪人眼球。

2022年6月24日,極星在納斯達克挂牌,首日報于13美元,上漲近16%,市值高達266億美元,逼近吉利汽車彼時的市值。

但背靠吉利和沃爾沃兩座大山的極星,同樣沒能延續強勢表現。過去兩年間,極星股價震蕩回落,如今跌至1.39美元,市值不足30億美元,距離高點縮水近九成。

除了路特斯和極星,吉利自家培育的公司同樣不太受二級市場投資人的待見。

2017年,李書福挖來車聯網行業專家沈子瑜,由吉利控股投資成立億咖通,專攻汽車智能化和網聯化,向吉利及其他車企提供數字座艙、主動安全電子産品、車聯網雲平台等。

2022年12月底,億咖通成功赴美上市,首日報于10.75美元,市值接近40億美元。但隨後十個交易日,億咖通股價下跌約20%;時至今日,已跌至1.64美元,市值5.5億美元,縮水約86%。

路特斯、極星、億咖通等公司股價低迷,並非經營狀況不佳所導致。

整體來看,路特斯等公司通過二級市場獲得新的資金,用于技術和産品研發、生産規模擴大等,上市後經營業績均有明顯改善,包括車輛交付增多、營收增長、虧損收窄等。公司股價大跌,與其基本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背離。

更可能的原因是,李書福和吉利傾向于推動旗下公司以SPAC方式快速上市,導致IPO定價偏高。

一般情況下,上市發行價越高,企業從IPO中獲得的資金也就越多。但企業不能隨意制定發行價,而是要通過上市路演,與大型基金等重量級投資者充分溝通,根據反饋確定價格。常見做法是,企業先設定一個發行價區間,上市前夜最終確定價格。

擬上市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溝通與博弈,很大程度上確保了雙方預期一致,進而體現爲較爲穩定的股價走勢。

但是,路特斯、極星、億咖通等公司均采用SPAC方式上市。簡單來說,SPAC指的是由特定人士按照二級市場的監管要求,“量身定制”一家公司、快速完成挂牌;再由這家公司收購擬上市企業,從而曲線完成後者的上市。

在SPAC方式下,企業能夠以更簡單的程序和更低的成本,迅速登陸資本市場。但由于缺少路演環節,企業發行價往往由SPAC公司與擬上市公司談判決定。這可能導致外部投資人的估值遠遠偏離公司預期,並反映爲股價的激烈波動。

具體到路特斯等公司,李書福和吉利的背景“加持”,容易推高預期,並在上市初期給予較高價格。但由于缺少更多投資者的支撐,再加上仍在虧損等經營因素,這些公司的股價很快進入下行軌道。

李書福和吉利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去年11月啓動赴美上市的極氪,以及剛剛遞交上市申請的曹操出行,都沒有選擇SPAC方式,而是按照更常規的IPO流程向前推進。盡管挂牌所需時間更長,此舉有助于極氪和曹操出行在資本市場建立更穩定預期,避免踏上與路特斯等公司相似的路徑。

不過,受美股市場整體低迷等因素影響,極氪此次IPO的融資壓力較大,已經多次下調預期。

據“IPO早知道”報道,極氪預期募資規模一再減少,從最初的超10億美元至後續的5億美元直至最終的3.675億美元,且市場化公開發售的比例極低(吉利認購3.2億美元新發售股份);另一方面,50億美元上下的IPO估值,較其前一輪130億美元的估值折讓的比例還是不小。

當然,上市公司主動調降IPO規模、現有投資人認購絕大部分新發售股份等動作,有助于降低預期、穩定股價,對于公開市場投資者並非壞事。至于極氪中長期股價表現,將取決于接下來的銷量,以及財務業績何時能夠得到進一步改善。

在業績尚未根本好轉的情況下,極氪、路特斯等公司選擇快速上市,或許並不符合利益最大化。但在多重壓力下,李書福或許不想再等下去了。

最大的壓力是投入産出比偏低。過去幾年,吉利向上述公司投入巨資,回報卻較爲有限。

以路特斯爲例,2017年,吉利花費4億多人民幣收購路特斯51%股權,隨後對這家公司進行全方位改造,並在杭州、甯波等地設立研發工程部門,推動路特斯向電動化轉型。

2021年8月,路特斯科技在武漢成立,前期資金規劃高達263億元,其中120億元用于産品技術研發,142億元用于工廠建設和全球總部建設。

但時至今日,路特斯不僅依然虧損,銷量也沒有明顯起色。2021~2023年,路特斯分別售出1566輛、576輛和6970輛車。同爲高端運動汽車品牌的保時捷,僅在2023年就售出了超32萬輛車。

另一家高端品牌極星,同樣在2017年得到沃爾沃和吉利的雙重加持。但幾年過去,極星依然不溫不火,2023年全球交付5.5萬輛車。另據界面新聞報道,第三方平台數據顯示,去年極星在國內僅售出1100輛,同比下滑34%;2020年至今累計售出約5000輛。

今年1月,瑞典北歐斯安銀行宣布將極星的估值從180億克朗直接下調至0克朗,導致持有48%極星股權的沃爾沃的估值降低35%。一個月後,沃爾沃宣布將所持極星股份的62.7%分配給吉利控股。

與路特斯和極星相比,曹操出行的訂單和收入規模尚可,但距離行業領頭羊差距仍然很大。

2023年,曹操出行訂單量達4.48億單,相當于滴滴的3%;營收爲107億元,相當于滴滴的不到6%。此外,2023年曹操出行虧損近20億元,距離盈虧平衡仍然有不小距離;滴滴則實現淨利潤5.4億元。

另一方面,吉利需要進一步集中資源,加速趕上新能源汽車的快車。

吉利曾在2015年啓動“藍色吉利行動”,目標是2020年新能源車銷量占比達90%;但到了2020年,僅做到5.2%。2021年2月,吉利推出新版計劃,不再設定具體的銷量占比目標;一個月後,極氪成立。

極氪是近年來吉利最具潛力的子品牌,001、007等車型成爲爆款。2021年,極氪交付6007輛車;2022年增至7.2萬輛;2023年進一步提升至11.9萬輛。在極氪的帶動下,去年吉利新能源車銷量突破48萬輛,占公司總銷量的28.7%。

不過,在整個新能源賽道中,吉利仍有較大增長空間。2023年,國內新能源車銷量接近950萬輛,吉利僅占據5.1%的份額。

另一方面,新的對手已經出現。今年3月底,小米首款車型SU7上市,迅速成爲當前最炙手可熱的新能源車型。SU7的定價與極氪主銷車型存在重疊,勢必對後者造成影響。

在此情況下,讓這些業務自主上市、尋求更多外部資金,有助于吉利減輕包袱、把資源和資金用在刀刃上。在推動路特斯等公司上市時,吉利頻繁使用SPAC方式,也從側面反映出較爲急迫的姿態。隨著極氪、曹操出行們紛紛走出去,李書福和吉利可以輕裝上陣,以更輕盈的姿態應對未來的激烈競爭。

參考資料:

紅星新聞,《極星汽車持續虧損,沃爾沃擬減持、吉利或接盤》

經觀汽車,《吉利收購四年後重構路特斯:投263億電動化、中英兩地同步發力》

搜狐汽車,《上市十日市值跌去20% 億咖通全球化之路如何著力》

深圳商報,《造車新勢力極氪遞交美股招股書 近三年虧損120億元》

證券時報,《估值170億元,曹操出行擬赴港IPO,“汽車狂人”李書福的第9個IPO要來了》

0 阅读:728
评论列表

字母榜

簡介:讓未來不止于大。關注商業巨頭的進化,生態和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