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萬裏,雪中送炭,中國和塞爾維亞的關系爲何這麽好?

西府趙王爺 2024-05-14 11:35:29

塞爾維亞,和中國關系最鐵的歐洲國家,沒有之一。

都知道在亞洲咱們有個“巴鐵”,被稱爲是咱們中國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好兄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歐洲咱們還有一個“塞鐵”,那關系同樣也是好的不得了。但凡是塞爾維亞遇到困難需要幫忙,中國總是會不遠萬裏的伸出援手。

比如在疫情期間,塞爾維亞由于沒有加入歐盟,無法從歐盟國家進口相關的醫療防護設備,由此導致國內的疫情形勢陷入了異常緊急的狀態。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塞爾維亞只能是舍近求遠,向萬裏之外的中國求助。

當時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面對鏡頭數度哽咽,十分懇切的說道:“我們請求中國提供一切的幫助。”

面對塞爾維亞的求助,中國沒有任何的猶豫和拒絕,在第一時間派遣專家組並攜帶大量的飛往塞爾維亞。

再比如2016年,塞爾維亞最大的鋼鐵生産企業斯梅戴雷沃鋼廠在連續虧損7年後瀕臨倒閉,數千名工廠員工陷入下崗危機。中國河鋼集團及時出手,收購了斯梅戴雷沃鋼廠,成立河鋼集團塞爾維亞鋼鐵公司。

在中國鋼企的搶救支援下,收購不到半年,鋼廠扭虧爲盈,並在2018年成爲了塞爾維亞第一大出口企業。這不僅解決了鋼廠數千名員工的生計問題,更爲塞爾維亞帶來了大量的外彙收入。

時至今日,河鋼塞鋼生産經營持續保持穩定,年産粗鋼超百萬噸,已經是歐洲最具競爭力的鋼廠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這是中國鋼企收購的第一家境外實體企業。而在缺乏實操經驗的情況下,去收購一家已經虧損多年的夕陽企業,那無疑是有著極大的風險,大概率只能是賠本賺吆喝。如果不是因爲鋼廠頭上頂著塞爾維亞的招牌,估計咱們都懶得搭理。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中國企業在歐洲的第一次,都是在塞爾維亞。像貝爾格萊德跨多瑙河大橋是中國企業在歐洲承建的第一座大橋;塞爾維亞E763高速公路是中國企業在歐洲承建的第一條高速公路等等。

塞爾維亞只是歐洲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國家,總面積8.85萬平方公裏,人口800多萬。經濟發展水平低不說,地理位置還很尴尬,連一個正兒八經的出海口都沒有。

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如果從經濟收益的角度考慮,塞爾維亞怎麽都不能算是一個理想的投資對象。

所以很多人都不理解,爲什麽咱們和塞爾維亞的關系會這麽鐵?關于這個問題,還得要從塞爾維亞那悲慘的曆史說起。

塞爾維亞是南歐最古老的國家之一,早在公元10世紀,他們便已經建立起了名爲塞爾維亞的國家政權。而在12世紀尼曼雅王朝建立後,塞爾維亞的國勢更是攀至巅峰,連拜占庭都得甘拜下風,隱約有著南歐霸主的風範。

然而好景不長,塞爾維亞坐落于有著歐洲火藥桶之稱的巴爾幹半島上,這裏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難免遭受強權觊觎。

大約是從14世紀末開始,崛起于小亞細亞半島的奧斯曼帝國開始把手伸向巴爾幹,並通過大約一個世紀的征伐將這裏徹底征服。自此以後,塞爾維亞便淪爲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再談不上獨立自主。

盡管在19世紀,塞爾維亞通過不懈的反抗以及外界的幫助,成功從衰變的奧斯曼帝國手中完成了獨立。但是好景不長,在沙俄、奧匈帝國,乃至英法德等歐陸強國的逐鹿中,他們只能是隨風搖擺,給強權做炮灰。

1914年的夏天,那個叫普林西普的塞爾維亞青年,在薩拉熱窩用一把勃朗甯開啓了一場席卷全球的戰爭。那是歐洲的黑暗時代,四年的大亂鬥打下來,差不多整個歐洲都被打爛了,甚至把五大強國之一的奧匈帝國都給直接打沒了。

但是,塞爾維亞卻是不虧的,甚至可以說賺大了。盡管他們作爲導火索,在一戰期間被奧匈帝國重點照顧,挨了不少揍。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以塞爾維亞爲代表的南斯拉夫諸國爲了自保不得不選擇聯手。最終導致在戰爭結束後,巴爾幹半島上出現了一個以塞爾維亞爲首的南斯拉夫王國。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南斯拉夫王國,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南斯拉夫聯邦。這在當年可是一個很牛的國家,連美國和蘇聯都敢不放在眼裏。尤其是在冷戰時代,他們身爲一個歐洲國家,卻能夠獨立于北約和華約之外,不偏向任何一頭。另外由南斯拉夫聯邦創立並領導的不結盟運動組織,更是當時世界上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不誇張的講,那些年的南斯拉夫聯邦,就是美蘇之下的天花板,不僅自身獨立自主,還自帶燈塔光芒。他們奔走于亞非拉,爲諸多身處于黑暗中的第三世界國家,照亮了前進的方向。

從某種意義上講,南斯拉夫聯邦當年在國際上的聲望,比之咱們都還要強出一籌。所以毫無疑問,那也是塞爾維亞曆史上最爲輝煌的一刻。

不過輝煌時刻誰都有,別拿一刻當永久。南斯拉夫聯邦是一個由多國多民族組成的大集體,本身存在著諸多的民族矛盾,缺乏足夠的凝聚力。在大部分的時間裏面,這個國家都是在依靠領導人鐵托的個人魅力去維持。

所以在上世紀80年代,隨著鐵托的去世,南斯拉夫聯邦的內部矛盾便開始顯現出來。另外再還有西方的趁虛而入,各大加盟共和國便開始爲了各自的利益,紛紛暴起沖突,甚至于爆發內戰。

1991年,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以及北馬其頓先後宣布脫離南斯拉夫聯邦獨立。此刻六大加盟共和國去其四,南斯拉夫聯邦無疑已經是名存實亡。所以在1992年,剩下的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幹脆選擇重組,成立了南斯拉夫聯盟,也就是咱們常說的南聯盟。

從南斯拉夫聯邦到南斯拉夫聯盟,對塞爾維亞無疑是一場巨大的變故,甚至比之當年俄羅斯面對蘇聯解體都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好歹還是繼承到了大半的遺産,從而能夠在世界上占據一席之地。

可是南斯拉夫解體後,塞爾維亞卻是遍體鱗傷,再不複當年之勇。他們即便是和黑山聯手組建了南聯盟,也僅僅只是歐洲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國,總面積僅有10.2萬平方公裏,人口也不過才1200多萬。

正所謂柿子要挑軟的捏,或許正是因爲南斯拉夫聯邦解體後足夠的弱,沒有出現像俄羅斯這樣的龐然大物。西方才會無所顧忌,開始進一步的步步緊逼。

所以即便是塞爾維亞已經淪落至此,他們的悲劇卻依舊沒有停止。先是北約在科索沃戰爭中拉偏架,直接派戰機轟炸南斯拉夫聯盟,致使塞爾維亞至今都還存在著分裂的問題;後又有塞爾維亞與黑山分道揚镳,讓南斯拉夫聯盟徹底消失同時,也帶走了出海口,讓塞爾維亞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內陸國。

時至今日,塞爾維亞的處境依舊很艱難。從獨立聲不斷的科索沃,到緊閉的歐盟大門,身處歐洲的他們,幾乎是處處面臨著西方的爲難甚至惡意,舉步維艱。想想之前提到的中國對塞爾維亞在疫情時期的雪中送炭。如果不是因爲歐盟宣布對非歐盟國家禁止出口相關的醫療設備,眼睜睜的看著隔壁的塞爾維亞掙紮。塞爾維亞又何必舍近求遠,不遠萬裏來尋求咱們中國的幫助?

縱觀塞爾維亞的曆史,無疑就可以用一個“慘”字來形容。盡管他們有過短暫的輝煌,但更多的時候是被踩在腳下, 悲憤且無奈。而對于塞爾維亞這樣的悲慘經曆,咱們無疑是感同身受。從近代的百年屈辱,到冷戰時期的禁運封鎖,再到當下的圍追堵截,中國幾乎一直都是在被惡意的針對。

都說淋過雨的人總想給別人撐把傘,我們知道塞爾維亞身處這樣的環境有多難受,所以我們願意伸出援手,不讓同樣的苦難再度上演。無關乎利益收獲,只在于問心無愧。

1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