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有很多人罵莫言,作家一定要歌功頌德才能被歡迎嗎?

小馬談古今 2024-04-18 16:00:45

莫言,本名管谟業,1955年出生于山東省濰坊市,中國當代作家,中共黨員,2012年,成爲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現爲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國際寫作中心主任,河北大學特聘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香港大學榮譽文學博士。

莫言11歲時辍學回鄉放牧牛羊。21歲參軍,曾任戰士、班長、教員、幹事等職。23歲開始進行文學創作。29歲考入原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代表作有《紅高粱》、《酒國》、《豐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勞》、《蛙》、《晚熟的人》等。

莫言作爲一位著名作家,因爲其作品中的一些思想,收獲榮譽的同時也會受到了很多批評和質疑。其中一些批評可能來自于那些對莫言的文學作品或其個人觀點持有不同意見的人。例如,莫言曾表示反對文學作品只唱贊歌,認爲文學應該揭露社會的陰暗面。這種觀點可能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尤其是那些認爲文學應該具有更多贊美和正面影響的人。

此外,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一些人對獎項的公正性表示懷疑,認爲評委會可能爲了討好西方而忽視其他更有資格的候選人。這種觀點可能導致一些人對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難度感到不滿,並將這種情緒轉移到莫言身上。

需要注意的是,批評和罵聲並不一定代表大多數人的觀點,也不一定代表莫言的作品或觀點就是錯誤的。每個人都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批評,但這些批評應該基于對作品或觀點的理解和尊重。

莫言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深遠和多維度的。作爲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莫言不僅在文學領域産生了重大影響,還在文化、思想觀念和社會心態等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莫言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不僅體現在他的文學作品上,還體現在他對中國文學和文化發展的推動作用上,以及對青年作家在文學觀念和創作態度上的正面影響。

中國作爲一個文化源遠流長的禮儀之邦,經過無數的艱苦努力才站到了世界強國之林,可謂苦難深重。尤其是底層勞動人民,在一次次的社會變遷中經曆了數不清的波折和痛苦,也看清了世間的人情冷暖。就像魯迅、鄒容、蒲松齡等,他們以銳利的筆鋒譜寫著底層人民的苦難,其中的很多道理是一些激進主義者無法理解的。

6 阅读:589
评论列表
  • 2024-04-19 06:21

    老莫確有醜化國人之嫌,他算不上文學家。

  • 2024-04-19 21:07

    實事求是的說有什麽功德?

    心海 回覆:
    建國初期就打贏了抗美援朝,從此再沒外國能入侵中國殺燒擄掠
  • 2024-05-06 15:16

    莫言要是沒文化就沒人罵他了。

  • 2024-05-11 23:38

    莫言在書中描寫日本鬼子都比我們中國人好把日本鬼子描寫的,謙遜有禮,就拿最近的一首詩來說,感覺一樣有問題,一些人就別洗了吧,再怎麽洗,也洗不幹淨,

  • 2024-05-01 20:58

    作家揭露社會陰暗面沒問題,可是不能胡說八道造謠生事,窮沒衣服穿裸體在家可能,能上學了還光著嗎?15歲已經發育了還光著屁股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