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死後醜聞曝光:私生活混亂不堪,收養的孫女竟是親女兒?

給你壹點料 2024-05-16 10:04:52

2024年1月初,隨著“蘿莉島醜聞”細節的曝光,那些上層人士僞善的假面被撕了下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成了人們用來嘲諷這些光輝靓麗的名人的專用形容。

這已經不是人們第一次對這些名人失望了,就連有著“現代物理學之父”的愛因斯坦也不能幸免。

1986年,愛因斯坦生前所寫的大批書信被他的孫女艾弗琳公布,人們這才知道,這位“科學巨匠”雖然人前顯赫,但背後的私生活卻混亂不堪。

在這些書信內容的推動下,一時間流言四起,而最令人咂舌的還是他收養的孫女其實是他的親女兒這一說法。

這一說法的來源是什麽?事實真是如此嗎?

科學泰鬥的離世

一切還得從愛因斯坦的離世說起。

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因腹部主動脈瘤破裂導致失血性休克而逝世于美國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醫院,享年76歲。他的離世給全世界帶來了深切的哀悼和無盡的懷念。

遵照其生前遺囑,愛因斯坦的離世並未發訃告,火化時免除了所有宗教儀式、花卉布置及音樂典禮,骨灰被撒放在了一個不爲人知的秘密地點,沒有築建墳墓,也沒有設立紀念碑。

而他生前的巨額財産,也按照遺囑,分成了兩部分。

其中一部分由他的直系繼承人繼承,也就是他的兒子。愛因斯坦有兩個兒子,分別是漢斯、愛德華。不過,由于愛德華受精神疾病的影響終身未娶,而且早在愛因斯坦去世前就已經去世了,所以,實際上繼承這部分遺産的是他的大兒子漢斯。

另一部分遺産,包括大量的手稿、論文以及其他物品,都被留給了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這些遺産包括愛因斯坦的學術研究成果、私人信件等,它們對于研究愛因斯坦的學術思想和生活軌迹具有重要價值。

所以,這些物品每年都會産生巨額的版稅和收益,而這些收益則都歸希伯來大學所有,用于大學的獎學金和研究費用等。

不過,在捐贈愛因斯坦的私人信件前,他的繼女瑪格特曾有言在先,那就是這些信件只能在她去世後的20年才能公之于衆。

原本希伯來大學確實遵守了這份承諾,一直將這些信件都保存在了伯克利學院的一個保險箱裏,卻沒想到愛因斯坦的孫女艾弗琳機緣巧合之下竟然從保險箱裏看到了這些信件的內容,還將其公布給了大衆。

這些信件被公布後,人們這才發現,原來這位“科學巨匠”還有著不爲人知的另一面。那麽,這些書信到底寫了什麽呢?

爭議書信的內容

在這些信件中,愛因斯坦講述了與米列娃在校園中相識、相知、相戀的過程。他們的感情非常熱烈。

愛因斯坦在信中表達了對米列娃的深刻愛意,將她視爲與自己平等、堅強而獨立的生靈。同時,還在信件中提到了他們在學術上也互相鼓勵和支持,共同探討科學問題的事情。

不過,除了這些愛意的表達外,裏面還揭示了他們感情經曆上的抉擇和痛苦。比如,米列娃懷孕後,因爲未婚先孕,他只能放棄科研的夢想,回到父母身邊生下孩子。可惜這個孩子一出生就患有嚴重的精神類疾病,這給他們的感情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而隨著矛盾的升級,兩人的關系也漸漸疏遠。愛因斯坦後來甚至對米列娃提出了苛刻的“妻子守則”,那就是要求她放棄自己的事業和興趣,全力支持他的工作。這種要求讓米列娃感到被忽視和束縛,導致他們的婚姻出現了裂痕。

後來,還尚未與米列娃離婚,他就與自己的表姐艾爾莎産生了感情,雖然最終他還是離婚娶了艾爾莎,但這卻不是結束。二婚後的他並沒有收斂,男女關系仍然很混亂。

在書信中,他異常“坦率而坦然”地向前妻以及第二任妻子艾爾莎描述了與埃塞爾等至少10位和自己保持親密關系的女人。這裏提到的埃塞爾是德國柏林的一名交際花,是愛因斯坦繼女瑪戈特的朋友,比愛因斯坦小15歲,兩人相識後很長一段時間一直維持著親密關系。

還有年輕的女大學生伊麗莎白,也是他衆多親密對象中的一員。愛因斯坦第一次見到伊麗莎白的時候,是在意大利佛羅倫薩的親戚家樓上,遇到年輕的美貌的伊麗莎白後,他再次春心萌動,以至于雙方雖然沒有發生關系,但愛因斯坦還是向其表達了非常露骨地愛慕之意。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男女關系以及人們的思想相對保守,愛因斯坦這種在公共場合或信件中公開表達與其他女性的情感關系的行爲無疑是不適當甚至是越軌的,所以,這些信件的內容被公布後,人們對于愛因斯坦立馬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流言背後的利益

因爲這次事件,愛因斯坦的風評呈兩極化,有人還是堅持認爲大家應該重點關注他對人類的貢獻,但也有人認爲他私生活不檢點,不值得大家如此推崇。而造成這種兩極化輿論的幕後推手,則是愛因斯坦收養的孫女艾弗琳,那麽,她到底爲什麽這麽做呢?

這都是因爲她幼年時聽到的一則傳聞。艾弗琳聲稱,她在嬰兒時期就被愛因斯坦的大兒子漢斯領養,但是,沒多久她就被告知自己出生于1941年,是愛因斯坦和一位芭蕾舞演員的女兒。

不過,艾弗琳從未通過親子鑒定來驗證,所以,這一說法始終缺乏證據支撐。

愛因斯坦去世後,這件事就更無從證實了。而艾弗琳也因爲氣憤愛因斯坦死後並沒有給自己和家人留下遺産,便在發現這些信件後將其公布了出來,使得一代偉人的私生活成爲了人們茶余飯後的閑談。

當然,除了氣憤之外,艾弗琳這麽做的本質還是想要通過這些信件謀取私利。要知道,在此之前,愛因斯坦的私生活一直很神秘,此時公布這些信件,無疑會引來很多輿論關注,這樣這些信件就可以通過拍賣的形式轉化爲巨額的利潤,這樣艾弗琳就能拿到不菲的一筆錢。

不過,無論這些信件能賣多少錢,都不能改變愛因斯坦爲人類進步做出的巨大貢獻,我們還是應該用客觀的態度去評判這位偉人,而不是利用他人性的另一面去抹黑他,對此你們有什麽看法呢?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