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死後國庫不足700萬兩,雍正死後超5000萬兩?你被電視劇騙了

給你壹點料 2024-05-17 11:23:18

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引言

“康熙家底不足七百萬兩,雍正攢下五千萬兩巨款”,這句在電視劇裏我們似乎經常能聽到,大家真的相信嗎?

電視劇爲了戲劇效果,常常會對曆史進行“藝術加工”,而真實的清朝財政狀況,或許遠比我們想象的更複雜,尤其是這個說法,更是存在一定的誤區,那麽真實的情況是什麽樣的呢?

電視劇裏的“好帝王”

我們現在經常能夠看到以康熙,雍正兩朝爲背景的電視劇,但是大部分電視劇呈現出來的往往都是一片繁華盛世的景象。

金碧輝煌的宮殿,琳琅滿目的珍寶,歌舞升平的宴會,無不彰顯著國庫充盈,百姓安居樂業。

但是這種“虛假繁榮”的景象,很大程度上是電視劇爲了戲劇效果而對曆史的藝術加工。例如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康熙皇帝經常大宴群臣,賞賜金銀珠寶,一擲千金。

劇中有一幕,康熙皇帝爲了褒獎大臣,當場宣布“國庫取銀十萬兩,賞賜有功之臣”。再如電視劇《李衛當官》中,康熙皇帝爲了體現皇恩浩蕩,時常下旨免除地方賦稅,甚至直接撥款賑災,動辄便是數十萬兩白銀。

或者是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登基之初,便雷厲風行地推行新政,整頓吏治,充實國庫。

劇中多次展現出雍正皇帝查抄貪官汙吏,收繳大量金銀財寶的場景。這種劇情設定,讓人不免疑惑,古代帝王各個都是如此這麽厲害,各個都是有錢花,甚至是花不完的感覺。

更有甚者還流傳著一樣一個說法:康熙死後國庫不足700萬兩,雍正死後超5000萬兩?但是事實證明,這純屬是誤會。

“千古一帝”的財政難題

康熙皇帝,八歲登基,在位六十一年,可謂是清朝曆史上最耀眼的帝王之一。

他智擒權臣鳌拜,平定三藩之亂,統一台灣,驅逐沙俄,文治武功,彪炳史冊,被後世尊稱爲“千古一帝”。康熙在位期間,勵精圖治,開創了繁榮昌盛的“康乾盛世”。

但是盛世之下,也隱藏著財政隱憂。康熙皇帝仁慈愛民,推行輕徭薄賦政策,將土地分給百姓耕種,並多次蠲免各地賦稅,總計免除高達1.5億兩白銀。

這種“藏富于民”的理念固然值得稱頌,卻也爲日後的財政問題埋下了隱患。

國家機器的運轉,軍隊的開銷,大型工程的建設,無不需要巨額資金。康熙晚年,國庫虧空現象日益嚴重。

“九子奪嫡”的政治鬥爭也耗費了大量精力,讓康熙皇帝心力交瘁。最終他留給繼任者雍正的,是一個積弊已久的爛攤子。

據史料記載,康熙皇帝去世後,國庫僅剩下2716萬兩白銀,這和電視劇《雍正王朝》裏演繹的就大有出入。

電視劇裏演的,康熙去世後國庫只有不到700萬兩,很明顯這是爲了突出戲劇效果,故意誇大了財政困境,營造出當時很窮的樣子。

真實的曆史是,康熙皇帝雖然留下了不少問題,但還不至于那麽慘。

只是這筆看似不菲的遺産,對于龐大的帝國而言,卻難以支撐長久的繁榮。康熙盛世的輝煌,終究掩蓋不了財政困境的陰影。

雍正的鐵腕與“新政”

雍正繼位後,接手的可不是什麽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當時的朝廷吏治腐敗,貪官汙吏橫行,國庫也是十分空虛,邊境戰火不斷,社會矛盾相當尖銳,擺在他面前的就是一個千瘡百孔的帝國。

而且和康熙相比,雍正皇帝也不是什麽溫文爾雅的“仁君”,他心裏很清楚要挽救大清王朝,必須雷厲風行,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

登基後,雍正皇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那些欠著國庫銀子的官員下了死命令:三年內必須補齊,否則一律抄家!

抄家可不是鬧著玩的,這可是要命的!一時間,官員們人人自危,想盡辦法填補虧空,生怕自己成爲下一個階下囚。

但雍正皇帝的目標遠不止于此,他還推出了一系列“新政”,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首先是“攤丁入畝”,把過去按人頭征收的丁稅,改爲按土地征收。這樣一來,農民的負擔一下子就輕了,不用再爲家裏人口多而發愁了。

然後是“火耗歸公”,過去那些地方官,總是以損耗爲借口,私吞稅款,百姓們苦不堪言。

雍正皇帝直接把損耗比例定死了,由國家統一征收,官員們再也不能從中漁利,百姓們也少交了不少冤枉錢。

雍正皇帝還頒布了“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政策,不管你是當官的,地主還是做生意的,都得交稅,服徭役,誰也不能搞特殊!

十三年的勵精圖治,雍正皇帝終于扭轉了乾坤,將一個千瘡百孔的帝國,變成了一個國庫充盈的盛世王朝。

他去世後,國庫積累了3452萬兩白銀,給乾隆留下了一個富足安康的江山。

所以可不是某些電視劇裏吹噓的五千萬兩,這數字,聽起來是似乎很驚人,可仔細一琢磨,就知道是藝術加工,就是爲了突出雍正皇帝的功績罷了。

雍正皇帝留給乾隆的,是一個富足的江山這沒錯,但也沒富到那種誇張的程度。

3452萬兩白銀,這才是真實的數字,這也是他十三年如一日,嘔心瀝血治理國家的成果。 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麽多,但是也足夠體現雍正皇帝的勤政愛民。

結語

由此可以看的出來,很多電視劇裏的數字其實都是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電視劇裏的故事,作爲觀衆看看就好,別太當真。

康熙,雍正,各有各的功過,也各有各的難處,如果真想了解當時的實際情況不妨看看史料的真實記載。

但是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留給後人的,是無盡的思考。一個國家要長治久安,經濟是基礎,吏治是關鍵,勤儉節約,才是長久之道。

信息來源:

百度百科

《天災視角下的乾隆盛世衰落緣由探略》張祥穩 中國知網

0 阅读: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