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出抑郁的關鍵節點

心能雙驅廿四載 2024-05-13 09:24:15

20年的一線治療讓我深深地意識到:孩子能否走出抑郁,父母的狀態太重要了,對有些抑郁的孩子來講甚至起到決定性作用。

有的母親說,孩子抑郁了,我也快抑郁了,那種折磨讓人心力交瘁,每天都處于崩潰的邊緣......

有的母親說,孩子抑郁了,是她的承受能力不行,是她的認知有錯誤,心理老師也這麽說了,孩子就是不承認自己的問題,不配合改。我也沒辦法了,用藥維持吧,想想感覺特別難,都想放棄了......

面對抑郁休學的孩子,有的母親則過度自責,認爲是自己教育的失敗。這些母親傾向于網上專家的指導,學習各種話術,各種技巧,結果在現實面前,這些話術,這些技巧都是紙上談兵,花拳繡腿。

孩子抑郁了,父母需要認識到,使用那些從來沒用過,新學來的話術和技巧,會讓孩子感覺你刻意,不真實,因爲青春期孩子的道德感認知遠超成人。

幫助孩子走出抑郁,父母要做的,是調整好自己的身心能量狀態,而不是高焦慮地尋找各種辦法,方法,話術和技巧。

面對抑郁的孩子,我一直強調,要想孩子走出抑郁,父母必須靜下心來幫孩子找到她陷入抑郁的路徑,然後協助孩子按原路徑返回去。

按原路徑返回,是孩子走出抑郁最近,最有效的路。

如果父母足夠細心,就會發現,孩子的抑郁,往往起源于她的焦慮,起始于各個小焦慮,隨後逐步,逐級地放大,最後形成無形的壓力網。

按常理,每個人都有壓力,不是說有了壓力就一定會陷入抑郁,但化解壓力的方式決定了孩子的身心狀態。

安全感足的孩子潛意識裏會有靠山:即使我做的不夠好,父母也不會責怪我,她們會站在我這一邊支持我。

但那些安全感匮乏的孩子,會本能地感覺身後是空蕩蕩的,沒有支撐,沒有依靠。她會逼自己該怎樣怎樣,不能允許自己失敗,她承受不了失敗的結果和感受。

尋找抑郁路徑的過程中,我們還會發現,那些安全感匮乏的孩子,頭上幾乎都頂著父母的焦慮,父母的匮乏。

追根溯源,孩子抑郁的節點大都發生在父母的安全感不足,高焦慮情緒以及快樂感缺乏。

學業的緊張,升學的壓力,社會的內圈只是誘因,不是根源。

孩子在外拼搏的同時,如果能意識到父母永遠都支持她,是她的靠山,她不會抑郁。

抱怨社會內卷是鴕鳥思維。

我有兩個女兒,每次看見她們我都感覺她倆像花一樣陽光燦爛,即使她倆鬧別扭,發脾氣也是如此。

不是說我有多厲害,多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如果到了需要控制的程度,說明身心已經失衡了。

因爲我時刻在快樂的狀態裏,我體驗的是快樂,我內在的情感是甜蜜的,所以我對孩子的愛,對孩子的包容是自然發生的,無須刻意做什麽。

我女兒很積極,陽光,她知道不管她做什麽,爸爸都會支持她,她有十足的安全感。

很多父母喜歡去追尋各種教育方法,本質上,源于內在匮乏,焦慮,沒安全感。

父母的焦慮,安全感不足傳遞給孩子,孩子失去了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撐,無法獨自面對壓力,就是孩子抑郁的路徑。

孩子抑郁了,如果父母率先改變,變得快樂,積極,陽光,父母的狀態會成爲孩子走出抑郁的推動力。

如果父母還是陷在焦慮,相互埋怨的情緒裏,孩子會感覺負重前行,看不到希望。

父母怎樣改變?怎樣變得快樂,變得積極,變得陽光?

這也是 心能雙驅 療愈體系家庭版在做的事兒。

心能雙驅廿四載  ,獨家原創。

1 阅读:271

心能雙驅廿四載

簡介:消除潛意識有害圖像信息,扭轉遺傳易感性,遠離抑郁症